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在皮肤科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武攀宇 曹蕾 +2 位作者 卢周 蔡佩芸 王磊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线粒体参与皮肤多种生理过程,如角质形成细胞分化、黑素合成及维持皮肤屏障等。线粒体功能障碍时,会产生大量活性氧(ROS),引起氧化应激。此外细胞会释放受损的线粒体成分如线粒体DNA(mtDNA),参与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靶向线粒体治... 线粒体参与皮肤多种生理过程,如角质形成细胞分化、黑素合成及维持皮肤屏障等。线粒体功能障碍时,会产生大量活性氧(ROS),引起氧化应激。此外细胞会释放受损的线粒体成分如线粒体DNA(mtDNA),参与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靶向线粒体治疗皮肤病的研究正被广泛探索研究。已有研究通过靶向线粒体,可干扰疾病的信号传导;或通过传递功能性线粒体来恢复细胞的线粒体功能,提高细胞再生和修复的能力,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前景。该文主要叙述线粒体在皮肤科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皮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与皮肤科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磊 曹蕾 +1 位作者 顾永 范卫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5-377,共3页
外泌体是一种可由大多数种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直径30~100 nm)囊泡。它不仅是细胞的代谢产物,而且具有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生物学功能,可以通过内吞作用、微胞饮作用甚至直接与细胞膜脂质融合等机制被受体细胞摄取。目前有研究发现,外泌... 外泌体是一种可由大多数种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直径30~100 nm)囊泡。它不仅是细胞的代谢产物,而且具有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生物学功能,可以通过内吞作用、微胞饮作用甚至直接与细胞膜脂质融合等机制被受体细胞摄取。目前有研究发现,外泌体与变态反应性疾病、黑素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伤口愈合等皮肤相关的疾病有很大关系,在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该文对外泌体与皮肤科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皮肤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离心性瘢痕性秃发研究进展
3
作者 沈莉俐 魏林苇 +6 位作者 李煜乾 朱晶 朱麒麟 李中明 杜旭峰 孙蔚凌 范卫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7-250,共4页
中央离心性瘢痕性秃发是一种淋巴细胞性原发性瘢痕性秃发,多见于非洲裔的中年女性,亚裔少见。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同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概述了中央离心性瘢痕性秃发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进展。
关键词 秃发 瘢痕性 中央离心性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rge-Weber综合征患者面部鲜红斑痣的光动力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渊柏 杨军 +4 位作者 毕鸣晔 郭娴菲 张丽超 范卫新 陈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4,共6页
目的:观察光动力治疗Sturge-Weber综合征(SWS)患者面部鲜红斑痣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皮肤科接受光动力治疗的SWS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数码照片评估治疗区... 目的:观察光动力治疗Sturge-Weber综合征(SWS)患者面部鲜红斑痣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皮肤科接受光动力治疗的SWS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数码照片评估治疗区红斑改善情况来确定疗效。网络随访获取每次治疗后的不良反应。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临床特征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共纳入61例SWS患者,年龄1~37岁,平均年龄(5.31±6.59)岁。61例患者完成了1次治疗,38例患者完成了2次治疗,24例患者完成了3次治疗。经1次、2次和3次治疗,SWS患者的平均颜色改善评分分别为(2.46±0.92)分、(3.08±1.00)分及(3.71±0.75)分;2次治疗比1次治疗,3次治疗比2次治疗疗效更好(P=0.002,P=0.01)。经1次、2次和3次治疗,男性和女性患者、<3和≥3岁患者、既往未治疗和治疗过的患者皮损颜色改善评分在每次治疗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共123次治疗后,结痂(68次,55.3%)、色素沉着(10次,8.1%)、湿疹样疹(5次,4.1%)、瘢痕(3次,2.4%)和脓疱(1次,0.8%)是光动力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未见严重系统不良反应。结论:光动力治疗对SWS患者的面部鲜红斑痣有效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URGE-WEBER综合征 鲜红斑痣 光动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法检测司库奇尤单抗血药浓度及在银屑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戴友爱 朱扣柱 +3 位作者 王燕 卢周 丁肖梁 王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67-1271,共5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测定人血浆司库奇尤单抗(SEC)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法:以抗司库奇尤单抗抗体为捕获抗体,以生物素标记抗司库奇尤单抗抗体为检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从标准曲... 目的:建立并验证测定人血浆司库奇尤单抗(SEC)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法:以抗司库奇尤单抗抗体为捕获抗体,以生物素标记抗司库奇尤单抗抗体为检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从标准曲线与定量范围、精密度与准确度和稳定性等进行方法学系统验证。19例经SEC标准剂量治疗的银屑病患者,采集治疗24周后稳态谷浓度血样,测定药物浓度。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评估疾病状态。结果:SEC浓度在1.25~80.00μg/mL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浓度-响应关系,批内、批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均≤15.0%,在1.25~1 000μg/mL范围内无钩状效应。19例患者维持期SEC中位谷浓度为33.56μg/mL[4分位范围(IQR):32.55~45.98μg/mL],经体重校正后个体间变异为52.00%。银屑病缓解期患者SEC中位谷浓度水平与活动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结论:本研究建立并验证了一种SEC血药浓度检测的分析方法,可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SEC治疗稳态谷浓度个体间变异较大,SEC浓度与疗效的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库奇尤单抗 治疗药物监测 ELISA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在毛发生长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蔡佩芸 王磊 +4 位作者 刘伊雯 周君浩 夏汝山 范卫新 曹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6-378,共3页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常见的细胞器,是细胞内能量产生的主要场所,参与各种物质代谢的同时也介导多条信号通路的传导。目前研究发现,线粒体与毛发的生长息息相关,参与毛囊的能量代谢、毛囊干细胞活化、毛囊周期转换及相关脱发疾病的发生等。...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常见的细胞器,是细胞内能量产生的主要场所,参与各种物质代谢的同时也介导多条信号通路的传导。目前研究发现,线粒体与毛发的生长息息相关,参与毛囊的能量代谢、毛囊干细胞活化、毛囊周期转换及相关脱发疾病的发生等。该文围绕线粒体在毛囊能量代谢与活性氧能量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毛囊 糖酵解 活性氧 脱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在银屑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卢周 武攀宇 +2 位作者 曹蕾 蔡佩芸 王磊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99-702,共4页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细胞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是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以及免疫细胞大量浸润,主要累及皮肤和关节。银屑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对患者心理造成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认为银屑病是在遗传...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细胞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是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以及免疫细胞大量浸润,主要累及皮肤和关节。银屑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对患者心理造成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认为银屑病是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导致疾病发生或加重。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多种类型细胞分泌的一类纳米级膜性囊泡,内含多种蛋白质和核酸,其独特的结构和包含的活性物质使其为银屑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现对EVs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银屑病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塔芙润肤露联合吡美莫司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8
作者 施佳音 张秀红 +2 位作者 胡君 黄海峰 毕鸣晔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29-630,共2页
近年来,由于糖皮质激素及其在化妆品中的不规范使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corticosteroidaddictivedermatitis)(以下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成为皮肤科常见疾病,尤其多发生于面部,影响日常生活质量。笔者在日常门诊工作中应用保... 近年来,由于糖皮质激素及其在化妆品中的不规范使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corticosteroidaddictivedermatitis)(以下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成为皮肤科常见疾病,尤其多发生于面部,影响日常生活质量。笔者在日常门诊工作中应用保湿剂联合新型的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较好疗效。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观察丝塔芙润肤露对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辅助治疗作用,并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美莫司 丝塔芙润肤露 皮炎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粉改善婴儿湿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挺 浦洁 黄海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了解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粉改善小婴儿头面部湿疹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研究,将配方奶粉喂养或以配方奶粉喂养为主的头面部湿疹婴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入选婴儿均针对湿疹进行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婴儿的配方奶... 目的了解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粉改善小婴儿头面部湿疹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研究,将配方奶粉喂养或以配方奶粉喂养为主的头面部湿疹婴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入选婴儿均针对湿疹进行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婴儿的配方奶粉改换为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粉,而对照组婴儿仍为普通配方奶粉。评价并记录就诊当日,治疗第7、14、28天时的婴儿皮损情况。结果治疗第14天,治疗组婴儿的湿疹EASI 4级评分、疗效指数、治疗显效率和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28天,治疗组婴儿湿疹痊愈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粉能有效改善部分婴儿湿疹。[临床儿科杂志,2012,30(5):438-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粉 湿疹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发性疾病病理活检及切片技术方法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杜旭峰 许文嵘 +3 位作者 李中明 宋闯 孙蔚凌 范卫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50-755,共6页
毛发病理对于脱发性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关于标本的取材、处理以及具体的切片方法,多年来有许多争议。该文总结已有文献,对相关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关键词 脱发 毛发病理 切片技术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重症斑块状银屑病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蕾 杨莉佳 +2 位作者 王磊 陶诗沁 胡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0-381,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30年前无明显诱因头皮出现红斑,伴有鳞屑,外院诊断“银屑病”,予相关治疗(具体药物不详)。近十余年来红斑增多,渐延及全身,期间在我院及外院多次治疗,使用过复方甘草酸什、甲氨蝶呤、阿维A、适今可等药... 1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30年前无明显诱因头皮出现红斑,伴有鳞屑,外院诊断“银屑病”,予相关治疗(具体药物不详)。近十余年来红斑增多,渐延及全身,期间在我院及外院多次治疗,使用过复方甘草酸什、甲氨蝶呤、阿维A、适今可等药物,起初皮损及症状控制尚可,经长期治疗出现肝酶异常,血压、血脂升高,皮疹加重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斑块状 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囊角化病患者ATP2A2基因新剪切位点突变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旭峰 施和建 +4 位作者 顾永 穆会君 胡君 杨树东 张国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83-586,共4页
目的:检测1例严重表型毛囊角化病患者ATP2A2基因的突变。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测序法对该患者进行ATP2A2基因的突变位点检测,运用反转录技术检测突变导致的RNA水平的变化,同时对120名无血缘关系健康者作为对照进行测序验证。结果... 目的:检测1例严重表型毛囊角化病患者ATP2A2基因的突变。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测序法对该患者进行ATP2A2基因的突变位点检测,运用反转录技术检测突变导致的RNA水平的变化,同时对120名无血缘关系健康者作为对照进行测序验证。结果:通过筛查在患者ATP2A2基因中发现一个新的剪切位点突变IVS18+5G>C,反转录分析证实该突变的发生导致ATP2A2基因转录后在其突变等位基因的18号和19号外显子之间插入了27个核苷酸。结论:该例毛囊角化病患者的检测结果进一步扩充了ATP2A2基因的突变库,并为阐明ATP2A2基因的突变导致该病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角化病 ATP2A2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3年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浦洁 杨挺 张滨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05-1307,共3页
目的:对本院2010-2012年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进行分析,探讨HPV亚型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检测法,对尖锐湿疣的皮损组织进行HPV检测和分型。结果:773例标本检出率为95.1%,依次为低危型HPV6、11、43、42和高危... 目的:对本院2010-2012年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进行分析,探讨HPV亚型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检测法,对尖锐湿疣的皮损组织进行HPV检测和分型。结果:773例标本检出率为95.1%,依次为低危型HPV6、11、43、42和高危型HPV16、18、52、66、33。各年度HPV亚型分布变化不大。高危型占24.0%,混合感染占37.8%。30岁以内的患者发生高危型、混合感染显著增加。女性患者发生高危型HPV16、66高于男性。结论:HPV6、11、16型感染是尖锐湿疣发病的主要基因型,高危型感染和混合感染趋于年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型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炎性标志物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佳 杨莉佳 +1 位作者 秦娴 董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炎症状态与心血管动脉硬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7例住院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组,5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对象血清中炎性标志物超敏感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炎症状态与心血管动脉硬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7例住院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组,5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对象血清中炎性标志物超敏感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的水平,并分别测算两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flow-mediated dilation,FMD)值,以及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结果:研究组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FMD、IMT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MD值与炎性标志物水平负相关(均P<0.05),颈动脉IMT与炎性标志物浓度正相关(均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住院患者的系统高炎症反应状态可能是心血管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炎性标志物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甲一家系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国龙 周晴 +1 位作者 施和建 杜旭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6-246,共1页
先证者.男,8岁。因指(趾)甲发白、周边翘起呈匙状于2009年8月25日就诊我科门诊。患儿出生时指(趾)甲短小,后指(趾)甲渐长出,但质地软同时周边翘起、呈匙状。父母非近亲结婚。其母及患儿妹妹、外婆等多人皆有类似病史。
关键词 反甲 先天性 家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质性肉芽肿性药物反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旭峰 邵明华 +2 位作者 顾永 张国龙 施和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9-291,共3页
报告1例间质性肉芽肿性药物反应。患者男,73岁。因躯干四肢出现暗红色丘疹、斑块1个月就诊。发病前因脑梗死口服血塞通软胶囊2个月,后未经特殊治疗皮疹缓慢消退。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均正常。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 报告1例间质性肉芽肿性药物反应。患者男,73岁。因躯干四肢出现暗红色丘疹、斑块1个月就诊。发病前因脑梗死口服血塞通软胶囊2个月,后未经特殊治疗皮疹缓慢消退。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均正常。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间质及血管周围弥漫性肉芽肿性改变,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为组织细胞、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并可见部分异形淋巴细胞。4个月后患者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后再次出现类似皮损。诊断:间质性肉芽肿性药物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反应 间质性肉芽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晕皮炎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秦志群 金城 杨莉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76-576,共1页
患者男,26岁。右前臂屈侧色素痣周围出现湿疹样改变3个月余,于2010年1月26日来我科就诊。患者3个月前,右前臂屈侧色素痣周围出现红斑、干燥、脱屑,以瘙痒症状为主,
关键词 晕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巨大扁平湿疣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晴 邵敏华 施和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7-387,共1页
患者女,20岁。外阴部丘疹15d。患者15d前发现外阴部出现丘疹.偶有痒感,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尖锐湿疣”,外用0.05%咪喹莫特软膏,丘疹仍不断增大,并出现破溃,遂于2008年7月3日至我院治疗。其性伴有性病史,具体不洋。
关键词 扁平湿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状细胞癌、角化棘皮瘤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9
作者 华海康 尹兴平 +6 位作者 金城 胡佳 杨莉佳 陶诗沁 朱小红 李明 王修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46-447,共2页
80年代国外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结肠癌发病率较低,随后的一系列研究表明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作用靶点是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其中COX-2在人类多种内脏肿瘤中存在过表达.... 80年代国外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结肠癌发病率较低,随后的一系列研究表明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作用靶点是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其中COX-2在人类多种内脏肿瘤中存在过表达.但其与皮肤肿瘤的关系月前国内外报道均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鳞状细胞 角化棘皮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桶皮炎1例
20
作者 周晴 邵敏华 施和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11-711,共1页
患者男,34岁。因双侧臀部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2年,于2007年1月22日就诊于我科门诊。患者2年前使用新制的木马桶后,双侧臀部出现红斑、丘疹,自觉瘙痒,未予重视,仍继续使用该马桶,皮损逐渐增多,瘙痒剧烈。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 患者男,34岁。因双侧臀部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2年,于2007年1月22日就诊于我科门诊。患者2年前使用新制的木马桶后,双侧臀部出现红斑、丘疹,自觉瘙痒,未予重视,仍继续使用该马桶,皮损逐渐增多,瘙痒剧烈。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双侧臀部见类环形的红色斑块,皮损形状与马桶口一致,上有丘疹、苔藓化及脱屑,并见有抓痕、血痂(图1)。诊断:马桶皮炎。嘱其停用该马桶,并对症处理。患者1周后复诊,皮损明显好转,瘙痒减轻,目前仍在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接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