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头状肾细胞癌3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荣超 周志毅 +4 位作者 蔡颖 徐卓群 邹新农 梁加贝 杨树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PRC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其中2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1...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PRC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其中2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结果 770例肾上皮性肿瘤中32例为PRCC(4.2%)。镜下见PRCC主要由多少不等的乳头状和管状结构组成,被覆单层立方或多层柱状肿瘤细胞,乳头轴心及间质内可见泡沫细胞、砂砾体沉积,部分肿瘤细胞胞质内可见含铁血黄素。Ⅰ型18例,细胞呈立方形,胞质少,嗜碱性,淡染,Fuhrman分级低级别16例;Ⅱ型14例,细胞呈高柱状,胞质丰富,嗜酸性,Fuhrman分级高级别12例。Ⅰ型和Ⅱ型PRCC不同程度地表达vimentin、EMA、CK(AE1/AE3)、CK7、CD10和AMACR,均不表达CK(34βE12)和TFE-3。31例患者获得随访,1例术后肝、肺转移,4个月后死亡,3例术后1年分别出现骨、肺、肝等处转移,2年后死亡;死亡患者中Ⅱ型3例、Ⅰ型1例。其余27例均无瘤生存。高核分级、血管内癌栓、淋巴结转移、高临床分期提示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PRCC国内少见,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Ⅱ型PRCC较Ⅰ型患者预后差。PRCC细胞核分级高、出现肉瘤样成分或有透明细胞癌结构可能提示肿瘤具有侵袭性,预后不良。诊断时需结合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乳头状肾细胞癌 乳头状结构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MTDH及VEGF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志毅 杨国仪 +5 位作者 孙荣超 夏钰弘 杨树东 虞敏红 吴光炳 梁加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94-1296,1300,共4页
目的探讨MTDH基因表达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28例NSCLC手术治疗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TDH及VEGF蛋白表达,分析其在... 目的探讨MTDH基因表达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28例NSCLC手术治疗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TDH及VEGF蛋白表达,分析其在NSCLC临床病理中的关系、应用价值及两者在癌组织血管形成中的协同作用。结果 328例NSCLC中MTDH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MTDH过表达和异位表达与NSCLC的VEGF蛋白表达、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密切正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 NSCLC中MTDH过表达或异位表达提示患者预后差,同时作为血管发生的重要调控因子与VEGF协同参与NSCLC的生长、转移和扩散,联合检测将作为NSCLC转移潜能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MTDH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伴发肾脏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树东 张丽华 +3 位作者 周志毅 芮俊 梁加贝 孙荣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87-989,共3页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临床病理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伴发右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例脾脏SANT伴发右肾透明细胞癌常规HE染色,同时对SANT行EnVisio...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临床病理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伴发右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例脾脏SANT伴发右肾透明细胞癌常规HE染色,同时对SANT行EnVision两步法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讨论及相关分析。结果脾脏SANT病理学检查示病灶呈灰白色结节,边界不清,镜下见多发性血管瘤样结节,结节中央可见裂隙样或窦样血管腔,血管腔隙之间为梭形细胞和卵圆形细胞,结节间为硬化的胶原纤维,梭形细胞较少,多灶性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较多含铁血黄素沉着,免疫组化表达有一定特征性。右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3级,临床分期2期。结论脾脏SANT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有特征性临床病理表现,伴发恶性肿瘤时需加以鉴别,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 肾透明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国仪 周婧 +3 位作者 周志毅 夏钰弘 虞敏红 洪建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4-556,共3页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的发病特点、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7例PLAM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组织形态观察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均为女性,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自...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的发病特点、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7例PLAM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组织形态观察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均为女性,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自发性气胸,X线及CT示双肺弥漫性、多发性小囊肿,镜下见异常平滑肌样细胞围绕支气管、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并向周围延伸;HMB-45、SMA、ER和PR可均阳性。结论 PLAM是一种罕见的肺疾病,以平滑肌细胞样的异常增生及浸润为特点,根据临床和组织形态特点,结合免疫表型可确诊,HMB-45对该病具有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淋巴管肌瘤病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梅毒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婧 李南云 +4 位作者 周晓军 石群立 章如松 余波 王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04-140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染色、特殊染色等方法对神经梅毒进行观察。结果患者男性,56岁,头痛半年伴右侧肢体无力半个月,收住神经外科。MRI示左顶叶可见环状强化的结节样异常信号影,大...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染色、特殊染色等方法对神经梅毒进行观察。结果患者男性,56岁,头痛半年伴右侧肢体无力半个月,收住神经外科。MRI示左顶叶可见环状强化的结节样异常信号影,大小1.3 cm×1.5 cm,脑膜瘤或转移瘤可能。术中见肿块位于左顶叶脑内,边界清,质硬。镜下见以浆细胞为主的炎细胞弥漫或围血管浸润,小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多处可见凝固性坏死、炎性肉芽组织及脓肿形成。特殊染色(包括两次Warthin-Starry染色)均阴性。初步病理诊断:"左顶叶"脑组织重度急慢性炎,伴淋巴、浆细胞高度增生(以浆细胞增生为主)。患者10天后门诊检查,血清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及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凝集试验阳性,收住皮肤科。脑脊液梅毒血清确认试验(凝集法)阳性。对左顶叶手术标本再次行Warthin-Starry染色,经反复寻找找到梅毒螺旋体。最终病理诊断:"左顶叶"神经梅毒(树胶肿型)。结论梅毒感染早期的神经梅毒罕见,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诊、误治(误诊率高达72%)。神经梅毒的基本病理改变是以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病变及小动脉的血管内膜炎,诊断需结合病史(输血史、性伴侣感染史及吸毒史等)、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血清学检查,并应用Warthin-Starry特殊染色找到梅毒螺旋体,为确诊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临床病理 影像学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婧 杨国仪 +2 位作者 李南云 周志毅 杨树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06-1011,共6页
目的探讨罕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平滑肌肉瘤(primary leiomyosarcoma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LCN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PLCNS进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搜索国... 目的探讨罕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平滑肌肉瘤(primary leiomyosarcoma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LCN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PLCNS进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搜索国外24例PLCNS,对25例PLCNS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患儿男性,1岁8个月,血清学HIV阴性,肿瘤位于小脑靠近天幕。镜下显示短梭形肿瘤细胞呈短条索状排列于黏液性间质中,细胞明显异型,核分裂多见。免疫标记SMA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80%,EBV原位杂交阴性,患儿行肿瘤全切除术后5个月因肿瘤复发死亡。25例PLCNS中免疫缺陷及放疗无关者(简称:无关者)8例,免疫缺陷合并EBV感染者13例(简称:免疫缺陷者),长期放疗者1例。结论PLCNS临床特点:无关者可发生于儿童和中年,免疫缺陷者均为中青年;PLCNS多为单发肿块,常位于幕上,多与脑膜相关,免疫缺陷者可发生于脊髓,可多发,可合并多系统平滑肌肉瘤;无关者病程较免疫缺陷者短。PLCNS常体积巨大伴轻度瘤周水肿,可侵蚀颅骨。组织学上免疫缺陷者分化较好;无关组多为差分化平滑肌肉瘤(包括黏液性平滑肌肉瘤)。PLCNS预后差,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放、化疗疗效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平滑肌肉瘤 临床病理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嗜酸细胞腺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丽华 杨树东 陈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3-544,共2页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8例肾嗜酸细胞腺瘤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点,按WHO(2004)肾细胞肿瘤分类标准重新阅片分类。结果CT增强扫描后肿瘤密度均匀一致,瘤体中央可见星状低密度区是该瘤的...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8例肾嗜酸细胞腺瘤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点,按WHO(2004)肾细胞肿瘤分类标准重新阅片分类。结果CT增强扫描后肿瘤密度均匀一致,瘤体中央可见星状低密度区是该瘤的主要特征。病理组织学:肉眼观察肿瘤质均,无坏死、呈棕红色,部分肿瘤有中心瘢痕;光镜下胞质强嗜酸性,粗颗粒,巢状或实片状排列,无坏死,无核分裂象或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CK8阳性,vim-entin阴性。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肾脏良性肿瘤,CT影像特征有助于术前诊断。根据其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可与胞质嗜酸性肾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腺瘤 嗜酸性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丽华 杨树东 洪建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99-100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fibroblastoma,AMF)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对3例AMF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观察,结合文献复习,总结AMF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肿瘤境界清楚,瘤细胞梭形或卵圆形,常围绕血管排... 目的: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fibroblastoma,AMF)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对3例AMF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观察,结合文献复习,总结AMF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肿瘤境界清楚,瘤细胞梭形或卵圆形,常围绕血管排列,呈疏密交替分布特征。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SMA、ER和PR检测均阳性,CD34、Desmin、MSA、S-100蛋白和CK均阴性。结论:AMF是一种少见的好发于生育期女性外阴的良性软组织肿瘤,需与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富细胞性血管纤维瘤等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肿瘤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丽华 陈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例LCA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光镜及免疫组化标记观察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LCA组织学上由相互吻合的窦样腔隙构成,腔壁见乳头状结构,内衬单层内皮样细...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例LCA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光镜及免疫组化标记观察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LCA组织学上由相互吻合的窦样腔隙构成,腔壁见乳头状结构,内衬单层内皮样细胞,高柱状或立方形,无异型,内皮细胞及组织细胞标记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LCA是一种罕见的脾血管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LCA与恶性肿瘤相关,应密切随访和严密观察有无继发内脏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血管瘤 窦岸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刚 夏钰弘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082-4084,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发生于消化道腔内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6例中4例发生于胃,2例发生于小肠。平扫均呈... 目的:探讨消化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发生于消化道腔内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6例中4例发生于胃,2例发生于小肠。平扫均呈软组织密度影,类圆形,无坏死,CT值30-40Hu。增强后动脉期均轻度强化,呈杂乱短星芒状,至门脉期、静脉期则明显强化。6例病理均以肌纤维母细胞及炎性细胞为主。结论:消化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CT对病变的诊断及手术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CT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附6例报告)
11
作者 张丽华 孙荣超 陈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8-899,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L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6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点,按WHO(2001)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进行组织学分类。结果:PLT多发于妇女,多为单侧或双侧甲...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L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6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点,按WHO(2001)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进行组织学分类。结果:PLT多发于妇女,多为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肿块。最常见为B细胞性,免疫组化:肿瘤细胞LCA、CD20和CD79α阳性,TG及AE1/3阴性。结论:PLT极少见,确诊依赖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该病需要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及小细胞未分化癌等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淋巴瘤 免疫组化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中survivin、caspase-3和NF-κB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秦安 蔡兵 +3 位作者 王彤 杨国仪 夏钰弘 梁加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53-957,共5页
目的:探讨survivin、caspase-3、NF-κB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HCC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在HCC组织阳性表达率... 目的:探讨survivin、caspase-3、NF-κB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HCC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在HCC组织阳性表达率为67.5%,在对照组中不表达,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2.082,P<0.05);门静脉癌栓者阳性表达率高于无门静脉癌栓者(χ2=5.405,P<0.05);有远处转移者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远处转移者(χ2=4.596,P<0.05)。caspase-3在HCC组织阳性表达率为35.0%,在对照组中表达率为80.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875,P<0.05)。NF-κB在HCC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7.5%,在对照组中不表达,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7.238,P<0.05);中低分化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χ2=4.198,P<0.05)。caspase-3的表达与surviv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679,P<0.05);NF-κB的表达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9,P<0.05)。结论:survivin、caspase-3、NF-κB在HC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联合检测survivin、caspase-3、NF-κB,有助于对HCC恶性程度的判定及侵袭转移能力的评估,进而为HCC的预后分析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SURVIVIN CASPASE-3 NF-KB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TRIM29与p53、β-catenin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钱妍娟 周志毅 冯一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观察TRIM29、p53及β-catenin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探讨TRIM29表达与NSCLC病理诊断、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价值及TRIM29-p53-β-catenin通路在NSCL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目的观察TRIM29、p53及β-catenin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探讨TRIM29表达与NSCLC病理诊断、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价值及TRIM29-p53-β-catenin通路在NSCL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15例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TRIM29、p53及β-catenin的表达,分析TRIM29表达与组织类型、临床资料和预后的关系,以及TRIM29、p53及β-catenin三者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 (1)315例NSCLC中TRIM29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TRIM29表达与p53、β-catenin异常表达、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3)TRIM29在肺鳞癌及腺癌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4)NSCLC中p53表达与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显著相关。(5)Log-rank检验显示,在肺鳞癌中TRIM29高表达、癌组织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高临床分期患者预后较差,COX多因素模型检测显示,TRIM29高表达及高临床分期是独立的预后性指标。(6)Log-rank检验显示,在肺腺癌中高年龄、TRIM29高表达、癌组织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高临床分期者预后较差(P均<0.05),COX多因素模型检测显示,高临床分期是独立的预后性指标。结论TRIM29表达对肺癌组织学分型(特别是低分化鳞癌和低分化腺癌的鉴别)具有实用参考意义,对临床分期及治疗具有参考价值,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TRIM29 P53 Β-CATENIN 病理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AP、NF在原发性脑干损伤后的表达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树东 孙荣超 +2 位作者 周志毅 梁加贝 芮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0-824,共5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脑干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丝蛋白(NF)染色的表达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明确死于原发性脑干损伤和脑外疾病者共65例,分为损伤组(25例)和对照组(其中死于心血管疾病20例、非心血管疾病20例),通过对中... 目的:研究原发性脑干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丝蛋白(NF)染色的表达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明确死于原发性脑干损伤和脑外疾病者共65例,分为损伤组(25例)和对照组(其中死于心血管疾病20例、非心血管疾病20例),通过对中脑、脑桥和延脑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免疫组化GFAP、NF染色观察,对所得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损伤组中脑干出现星形细胞的急性反应及神经轴索的特征性改变,损伤组与对照组相比,脑干的星形细胞数量及轴索肿胀程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上述病理变化对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尸解病理诊断有一定的价值,通过测量星形细胞数量及轴突横径,为脑干损伤导致死亡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脑干损伤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丝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原发性脑干损伤延脑淀粉样β蛋白及其蛋白前体的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树东 孙荣超 +3 位作者 梁加贝 周志毅 穆会君 芮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原发性脑干损伤(PBSI)中弥散性轴索损伤(DAI)的敏感标记。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RT—PCR技术研究在大鼠原发性脑干损伤模型中,延脑DAI与淀粉样β蛋白(Aβ蛋白)的表达及淀粉样β前体蛋白(β—APP)mRNA的...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原发性脑干损伤(PBSI)中弥散性轴索损伤(DAI)的敏感标记。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RT—PCR技术研究在大鼠原发性脑干损伤模型中,延脑DAI与淀粉样β蛋白(Aβ蛋白)的表达及淀粉样β前体蛋白(β—APP)mRNA的半定量分析,以此来评估进行DAI早期诊断的有效性。结果免疫组化Aβ染色神经轴突测量3~24h损伤组,轴突明显增粗,并且稳步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与时间呈正相关,β—APP mRNA表达增加最早从1h损伤组开始,并于3h达到高峰。结论β—APP是DA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标记,RT—PCR技术是一种快速的和敏感的方法,再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β蛋白,可能对早期诊断DAI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索损伤 淀粉样Β蛋白 淀粉样β前体蛋白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和CEUS评价乳腺癌病灶大小 被引量:5
16
作者 昝星有 周卫平 +1 位作者 杨树东 吴鹏西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7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CEUS评估乳腺癌病灶大小的准确性及其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39例乳腺癌患者于手术切除前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分别测量病灶最大径,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按病灶大小分为≤20mm和>20mm两组,分别比较两组乳腺癌...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CEUS评估乳腺癌病灶大小的准确性及其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39例乳腺癌患者于手术切除前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分别测量病灶最大径,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按病灶大小分为≤20mm和>20mm两组,分别比较两组乳腺癌常规超声与病理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 CEUS和病理测量的病灶最大径均大于常规超声(t=8.640、8.142,P均<0.01),而CEUS与病理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81,P=0.022)。CEUS测值与病理所见最大径呈线性相关(r=0.990,P<0.01)。常规超声与病理测量的最大径的差异与乳腺癌病灶大小无关。结论CEUS显示乳腺癌病灶范围较常规二维超声明显增大;CEUS能较准确地评估病灶大小,且与病理结果存在良好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肿瘤测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部不确定性软组织肿瘤的临床及超声表现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新美 李明 +1 位作者 夏钰弘 吴鹏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63-1266,共4页
目的探讨手部不确定性软组织肿瘤的临床及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手部不确定性软组织肿瘤的临床表现、超声检查资料、手术及病理结果,探讨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38例中(共45个肿瘤),肿瘤位于手指、手背、手掌和手腕者分别占57.89%(2... 目的探讨手部不确定性软组织肿瘤的临床及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手部不确定性软组织肿瘤的临床表现、超声检查资料、手术及病理结果,探讨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38例中(共45个肿瘤),肿瘤位于手指、手背、手掌和手腕者分别占57.89%(22/38)、26.32%(10/38)、10.53%(4/38)、5.26%(2/38)。肿瘤最大径为0.5cm^4.1cm,平均(1.50±0.80)cm。病理类型为腱鞘巨细胞瘤13例、血管瘤6例、血管平滑肌瘤6例、神经鞘瘤4例、皮肤纤维瘤3例、血管脂肪瘤2例、血管球瘤1例、腱鞘纤维瘤1例、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大部分病变表现为边界清晰、外形规则的实性低回声肿块。肿块内部回声多样性与其病理类型及继发改变有关。结论手部不确定性软组织肿瘤病理类型繁多,大多数为良性。声像图表现无特异性,不能可靠区分良、恶性肿瘤。超声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对部分肿瘤做出提示性或排除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纵隔组合性淋巴瘤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夏钰弘 杨国仪 +2 位作者 侯刚 洪建刚 孙爱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09,共2页
患者,男性,29岁,因体检发现纵隔占位性病变10天入院。患者临床无特殊症状,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前纵隔内见一软组织团块,直径约6.5 cm,呈分叶状,偏向右侧,强化后密度欠均,邻近血管受压移位,纵隔内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图1)。心影... 患者,男性,29岁,因体检发现纵隔占位性病变10天入院。患者临床无特殊症状,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前纵隔内见一软组织团块,直径约6.5 cm,呈分叶状,偏向右侧,强化后密度欠均,邻近血管受压移位,纵隔内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图1)。心影检查未见异常。考虑前纵隔占位,伴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侵袭性胸腺瘤不排除。外周血未及异常改变。行胸腺瘤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胸腺肿大明显,大小8 cm×7 cm×5 cm,质地硬,境界不清,无完整包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性淋巴瘤 原发性纵隔/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生性胸腺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9
作者 夏钰弘 杨树东 +1 位作者 杨国仪 洪建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40-1242,共3页
目的探讨化生性胸腺瘤(metaplastic thymoma)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少见的化生性胸腺瘤进行光镜下组织学检查,同时进行免疫组化标记CK(AE1/AE3)、vimentin、CD99、TdT、CD99、CD3、CD5、CD20、CD34、CD43、CD57、calretinin、V... 目的探讨化生性胸腺瘤(metaplastic thymoma)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少见的化生性胸腺瘤进行光镜下组织学检查,同时进行免疫组化标记CK(AE1/AE3)、vimentin、CD99、TdT、CD99、CD3、CD5、CD20、CD34、CD43、CD57、calretinin、VEGF及Ki-67,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5岁,左侧纵隔有一包膜完整的肿块,组织学特征具有明显双相性分化的肿瘤,由互相盘绕的上皮岛和束状梭形细胞组成,并可见出血囊性变的区域。免疫组化染色上皮细胞区域:CK(AE1/AE3)强阳性,vimentin阴性;梭形细胞区域:vimentin弥漫阳性,CK(AE1/AE3)及EMA阴性,Ki-67增殖指数1%;间质淋巴细胞:CD3、CD5、CD20、CD43均阳性,TdT和CD99均阴性。结论化生性胸腺瘤是一种少见的交界性或低度恶性的肿瘤,根据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检测可做出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化生性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中survivin和NF-κB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宣枫 徐卓群 夏钰弘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06-1310,共5页
目的:探讨survivin、NF-κB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肾癌组织及10例正常肾组织中survivin、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在肾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2.5%,在对照组中不表达,两者... 目的:探讨survivin、NF-κB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肾癌组织及10例正常肾组织中survivin、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在肾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2.5%,在对照组中不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Ⅳ期肾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5)。NF-κB在肾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65.0%(26/40),在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20.0%(2/1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的表达在中低分化肾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肾癌组织(P<0.05);在Ⅲ、Ⅳ期肿瘤组织中表达高于Ⅰ、Ⅱ期(P<0.05)。NF-κB的表达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590,P<0.05)。结论:survivin、NF-κB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联合检测survivin、NF-κB有助于对肾癌恶性程度的判定及侵袭转移能力的评估,进而为肾癌的预后分析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SURVIVIN NF-ΚB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