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狭窄22例
1
作者 陆海炳 王勇 王志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狭窄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2月~2022年9月我科对22例输尿管中下段狭窄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中下段切除术,游离膀胱,裁剪膀胱肌瓣,连接输尿管以恢复尿...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狭窄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2月~2022年9月我科对22例输尿管中下段狭窄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中下段切除术,游离膀胱,裁剪膀胱肌瓣,连接输尿管以恢复尿路通畅。结果输尿管缺损长度7~10 cm,平均9.3 cm。手术时间110~190 min,平均132 min。术中出血量50~150 ml,平均87 ml。22例随访12~44个月,平均28个月,术侧输尿管术后均无梗阻且无输尿管膀胱反流。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狭窄安全、可行,疗效较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 输尿管狭窄 机器人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E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2
作者 王勇 丁磊 +2 位作者 董汇昱 梁超 李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35-1442,1512,共9页
目的:探讨敲降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等恶化特性的影响,并通过裸鼠在体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转染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下调3种人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DU145和PC-3中APO... 目的:探讨敲降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等恶化特性的影响,并通过裸鼠在体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转染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下调3种人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DU145和PC-3中APOE的表达,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和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EdU实验检测前列腺癌细胞增殖情况,通过裸鼠成瘤实验验证敲降APOE及使用雄激素受体抑制剂在体内对前列腺癌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siRNA介导的APOE下调显著降低了LNCap、DU145和PC-3细胞的活性及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增加了LNCap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度,降低了相对偏振细胞的百分比。体内实验结果同样表明,敲除APOE显著减缓了肿瘤的生长速度,加入雄激素受体抑制剂显示出更加明显的抑癌效果。结论:APOE可调控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等一系列恶性行为,调控APOE的表达可能对抑制前列腺癌的恶化进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载脂蛋白E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精囊镜技术治疗顽固性血精 被引量:11
3
作者 宣枫 王强 +1 位作者 黄兴 周洪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精囊镜技术对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血精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对9例顽固性血精患者行精囊镜检查。年龄32~49岁,平均40.3岁。入院前症状持续12~26个月,经过>1年的保守治疗。术前行经直... 目的:探讨经尿道精囊镜技术对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血精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对9例顽固性血精患者行精囊镜检查。年龄32~49岁,平均40.3岁。入院前症状持续12~26个月,经过>1年的保守治疗。术前行经直肠超声和盆腔CT或MRI检查,排除前列腺、精囊肿瘤。采用StorzF6/7.5输尿管硬镜行精囊镜检查,术后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本组手术时间20~62min,平均39min。术后未出现发热、附睾炎及直肠损伤等严重并发症。5例在精囊镜检查后1个月,4例在检查后3个月内,血精完全消失。结论:采用精囊镜技术对一些久治不愈的血精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既可以明确诊断,又可以对精囊进行冲洗,并解除射精管梗阻,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顽固性血精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精 经尿道精囊镜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结石患者尿钙、磷、镁、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国荣 陈国千 周德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4044-4044,共1页
尿结石是临床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无机离子如钙、磷、镁,有机阴离子如尿酸、胱氨酸、草酸等参与了尿结石的形成.因此体液中此类离子浓度的变化反映了疾病的变化。本资料主要分析了尿结石患者体外碎石前后尿液中钙、磷、镁、尿酸浓... 尿结石是临床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无机离子如钙、磷、镁,有机阴离子如尿酸、胱氨酸、草酸等参与了尿结石的形成.因此体液中此类离子浓度的变化反映了疾病的变化。本资料主要分析了尿结石患者体外碎石前后尿液中钙、磷、镁、尿酸浓度的变化,用于评价体外碎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浓度 结石患者 临床意义 尿钙 泌尿系统疾病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前行膀胱造瘘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伴尿潴留45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岩 丛军 +7 位作者 于得水 李琛 马贵 徐新宇 施卫国 程晓冬 顾震华 董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9-710,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前行膀胱造瘘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伴尿潴留的手术疗效比较。方法:2007年3月~2010年11月确诊为巨大BPH伴尿潴留患者45例随机分为2组,统计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国际...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前行膀胱造瘘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伴尿潴留的手术疗效比较。方法:2007年3月~2010年11月确诊为巨大BPH伴尿潴留患者45例随机分为2组,统计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计分、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前列腺体积及术中前列腺切除重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前列腺体积、IPSS及QOL评分等指标无差异(P>0.05)。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留置导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巨大BPH伴尿潴留患者,术前常规行膀胱造瘘,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 膀胱造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患者体质指数对24h尿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友干 阮钧 +3 位作者 周德琪 金柯 诸明 徐卓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5-699,共5页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患者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24 h尿成分及相关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11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代谢评估,根据BMI将其分为3组,正常组(18.5≤BMI<24.0,n=37)、超重组(24≤BMI<27,n=52)、肥胖组(27...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患者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24 h尿成分及相关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11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代谢评估,根据BMI将其分为3组,正常组(18.5≤BMI<24.0,n=37)、超重组(24≤BMI<27,n=52)、肥胖组(27≤BMI,n=30),生化分析系统检测24 h尿钠、钾、钙、磷、尿酸、血钠、血钾、血钙、血磷、血尿酸、尿pH及尿比重等指标,比较组间各指标及代谢异常率的差异性。结果:男性中肥胖、超重组的24 h尿钠、钙、磷、尿酸及血尿酸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尿pH明显低于超重组和正常组(P<0.05);超重组血磷高于正常组(P<0.05)。女性中肥胖组和超重组24 h尿钙、尿酸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和超重组尿pH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24 h尿钠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高钠尿症、高钙尿症、高尿酸尿症及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代谢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超重组高钠尿症、高钙尿症及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代谢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肥胖组的高钙尿症及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代谢异常率明显高于超重组(P<0.05)。结论:肥胖及超重对24 h尿成分及相关血生化、尿pH有一定影响,且存在性别差异,对结石病患者尤其是伴肥胖或超重者进行代谢评价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24h尿成分 体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M家族蛋白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唐昊 卢泓成 胡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2-1091,共10页
在所有肾脏疾病中,慢性肾脏病以及肾癌是威胁全球健康的重要疾病,其核心病理机制与肾纤维化及肿瘤微环境失调密切相关。近年来,三结构域(tripartite motif,TRIM)蛋白家族因其在泛素化修饰、免疫调控以及表观遗传中的关键作用,成为肾脏... 在所有肾脏疾病中,慢性肾脏病以及肾癌是威胁全球健康的重要疾病,其核心病理机制与肾纤维化及肿瘤微环境失调密切相关。近年来,三结构域(tripartite motif,TRIM)蛋白家族因其在泛素化修饰、免疫调控以及表观遗传中的关键作用,成为肾脏疾病研究的新焦点。研究表明,TRIM蛋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炎症免疫调节以及表观遗传等多重机制参与肾脏疾病的病理过程。在治疗策略上,靶向TRIM蛋白的基因沉默技术、小分子抑制剂及重组蛋白展现出潜力,然而TRIM家族蛋白功能的冗余性、组织特异性表达差异以及潜在的免疫原性等问题,使其在临床化应用过程中困难重重。文章就TRIM蛋白在肾脏疾病中的分子机制及其治疗潜力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 肾癌 肾纤维化 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头状肾细胞癌3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荣超 周志毅 +4 位作者 蔡颖 徐卓群 邹新农 梁加贝 杨树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PRC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其中2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1...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PRC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其中2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结果 770例肾上皮性肿瘤中32例为PRCC(4.2%)。镜下见PRCC主要由多少不等的乳头状和管状结构组成,被覆单层立方或多层柱状肿瘤细胞,乳头轴心及间质内可见泡沫细胞、砂砾体沉积,部分肿瘤细胞胞质内可见含铁血黄素。Ⅰ型18例,细胞呈立方形,胞质少,嗜碱性,淡染,Fuhrman分级低级别16例;Ⅱ型14例,细胞呈高柱状,胞质丰富,嗜酸性,Fuhrman分级高级别12例。Ⅰ型和Ⅱ型PRCC不同程度地表达vimentin、EMA、CK(AE1/AE3)、CK7、CD10和AMACR,均不表达CK(34βE12)和TFE-3。31例患者获得随访,1例术后肝、肺转移,4个月后死亡,3例术后1年分别出现骨、肺、肝等处转移,2年后死亡;死亡患者中Ⅱ型3例、Ⅰ型1例。其余27例均无瘤生存。高核分级、血管内癌栓、淋巴结转移、高临床分期提示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PRCC国内少见,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Ⅱ型PRCC较Ⅰ型患者预后差。PRCC细胞核分级高、出现肉瘤样成分或有透明细胞癌结构可能提示肿瘤具有侵袭性,预后不良。诊断时需结合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乳头状肾细胞癌 乳头状结构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分级在复杂肾囊性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邵剑锋 周锋盛 +3 位作者 胡强 严志强 张坚 徐卓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52-145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结合Bosniak分级在复杂肾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22例复杂肾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增强CT表现,超声造影和增强CT分别用B...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结合Bosniak分级在复杂肾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22例复杂肾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增强CT表现,超声造影和增强CT分别用Bosniak分级系统进行分级,其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常规超声观察囊性肿瘤的囊隔数目、囊隔或囊壁厚度、有无实性结节及钙化,以及囊壁、囊隔或结节处血供情况;超声造影观察病灶囊壁、囊隔及实性结节等内部结构的造影增强表现。结果:22例复杂肾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病理确诊肾癌12例。CEUS检查Bosniak分级:Ⅰ级0例、Ⅱ级3例、Ⅱf级3例、Ⅲ级6例、Ⅳ级10例;增强CT行Bosniak分级:Ⅰ级2例、Ⅱ级5例、Ⅱf级1例、Ⅲ级6例、Ⅳ级8例。12例囊性肾癌中,CT和超声造影判断为BosniakⅣ级分别为8例(66.7%)和10例(83.3%);10例良性病变中,CT和超声造影判断为BosniakⅢ级分别为2例(20.0%)和4例(40.0%)。结论:超声造影能较好反映复杂肾囊性占位性病变的内部结构和血供情况,CEUS-Bosniak分级较增强CT-Bosniak分级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26)。CEUS-Bosniak分级对复杂肾囊性占位性病变探测可能有更高灵敏性和较大诊断价值,且安全、不易遗漏恶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囊性占位性病变 BOSNIAK分级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中survivin和NF-κB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宣枫 徐卓群 夏钰弘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06-1310,共5页
目的:探讨survivin、NF-κB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肾癌组织及10例正常肾组织中survivin、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在肾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2.5%,在对照组中不表达,两者... 目的:探讨survivin、NF-κB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肾癌组织及10例正常肾组织中survivin、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在肾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2.5%,在对照组中不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Ⅳ期肾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5)。NF-κB在肾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65.0%(26/40),在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20.0%(2/1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的表达在中低分化肾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肾癌组织(P<0.05);在Ⅲ、Ⅳ期肿瘤组织中表达高于Ⅰ、Ⅱ期(P<0.05)。NF-κB的表达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590,P<0.05)。结论:survivin、NF-κB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联合检测survivin、NF-κB有助于对肾癌恶性程度的判定及侵袭转移能力的评估,进而为肾癌的预后分析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SURVIVIN NF-ΚB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树东 孙荣超 +7 位作者 穆会君 徐卓群 范钦和 张丽华 吴光斌 梁加贝 陈瑛 芮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37-1042,1060,共7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80例RCCC及30例癌周组织中TGF-β1与MMP...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80例RCCC及30例癌周组织中TGF-β1与MMP2的表达,同时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测定43例RCCC及43例癌周组织中TGF-β1与MMP2基因的表达。结果:RCCC中TGF-β1、MMP2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癌周组织,TGF-β1、MMP2表达与RC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RCCC中TGF-β1与MMP2表达强度具有相关性;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GF-β1、MMP2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P均<0.05)。结论:TGF-β1、MMP2基因的表达参与了RCCC的发展,并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可以作为判断RCCC预后的二个有效的联合分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相关基因Sox2在膀胱癌的表达及对膀胱癌细胞体外增殖影响
12
作者 卫冰冰 徐卓群 +5 位作者 阮钧 杨树东 陈友干 诸明 周游 金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6-351,共6页
目的:初步研究干细胞相关基因Sox2在膀胱癌的表达及其对膀胱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法检测Sox2在膀胱癌组织及膀胱癌细胞株T24的表达;将构建成功的pcDNA3.1-SOX2-EGFP质粒转染膀胱癌细胞,采用半定量... 目的:初步研究干细胞相关基因Sox2在膀胱癌的表达及其对膀胱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法检测Sox2在膀胱癌组织及膀胱癌细胞株T24的表达;将构建成功的pcDNA3.1-SOX2-EGFP质粒转染膀胱癌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ox2的表达,进一步通过MTT实验初步探讨Sox2对膀胱癌细胞T24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膀胱癌Sox2高表达率为68.6%;构建的pcDNA3.1-SOX2-EGFP转染膀胱癌细胞T24后能够成功表达;MTT实验显示,Sox2可促进膀胱癌细胞株T24体外增殖(P<0.05)。结论:Sox2在膀胱癌组织及细胞均可检测到表达,并能促进膀胱癌细胞株T24的体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SOX2 PCDNA3 1-SOX2-EGFP T24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期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B7-H4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13
作者 吴岩 于得水 +6 位作者 李琛 徐新宇 施卫国 程晓冬 顾震华 董坚 丛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6-818,822,共4页
目的:研究B7-H4在T1期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检测并统计102例肾癌标本中B7-H4的表达率、肾癌患者临床特征及术后复发率等。结果:B7-H4表达阳性及阴性组在临床及病理特征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无瘤生存率和转移率方面阳... 目的:研究B7-H4在T1期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检测并统计102例肾癌标本中B7-H4的表达率、肾癌患者临床特征及术后复发率等。结果:B7-H4表达阳性及阴性组在临床及病理特征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无瘤生存率和转移率方面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多变量分析中,肾癌术后复发方面,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B7-H4阳性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B7-H4的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免疫逃避密切相关,在评估肾癌患者预后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4 肾透明细胞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药物治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云云 洪侃 +5 位作者 王滨 邵剑锋 徐卓群 诸明 周锋盛 王卓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非那雄胺、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及单纯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差异。方法:收集前列腺增生患者172例,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92例,单纯前列腺增生80例,两组均予非那雄胺5 mg/d、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每... 目的:观察非那雄胺、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及单纯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差异。方法:收集前列腺增生患者172例,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92例,单纯前列腺增生80例,两组均予非那雄胺5 mg/d、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每晚1次,口服治疗3个月,代谢综合征患者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适度运动。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残余尿、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癌特异性标志物(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等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前,代谢综合征合并前列腺增生组的QOL评分较单纯前列腺增生组的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大尿流率较单纯前列腺增生组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列腺体积较单纯前列腺增生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而IPSS评分、平均尿流率、残余尿、PSA治疗前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药物治疗3个月后,采用多因素协方差分析提示代谢综合征合并前列腺增生组的IPSS评分、QOL评分改善及PSA下降的水平较单纯前列腺增生组疗效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17,P=0.064)。结论:代谢综合征增加了前列腺增生患者的QOL评分,降低了最大尿流率水平;非那雄胺、坦索罗辛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前列腺增生疗效较单纯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差,代谢综合征影响着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代谢综合征 非那雄胺 坦索罗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