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锡市某医院老年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秀红 惠姣洁 +1 位作者 董亮 耿先龙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了解无锡市某医院老年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血流感染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6年该院年龄≥65岁门急诊及住院患者血培养数据及其临床资料,应用WHONET 5. 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15 102份血标本检出... 目的了解无锡市某医院老年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血流感染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6年该院年龄≥65岁门急诊及住院患者血培养数据及其临床资料,应用WHONET 5. 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15 102份血标本检出病原菌73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56. 13%、37. 74%及6. 13%。居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20. 16%、10.90%、7. 90%;血培养阳性菌株主要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187株,25. 48%)。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7. 50%,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5%;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0%,其中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69. 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34. 38%,低于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分别为91. 38%、100. 0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属细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3. 03%和6. 06%。结论老年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占优势,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高于MRSA,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高于万古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血培养 病原菌 分布 耐药性 抗药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初发患者贫血相关的检验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孙伟峰 张健 +1 位作者 朱旭明 丁小青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研究血液红系参数和胱抑素C(cystatin C,CysC)的联合检测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贫血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对56例MM初发住院患者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根据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水平分为3组:A组(HGB 43~75 ... 目的:研究血液红系参数和胱抑素C(cystatin C,CysC)的联合检测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贫血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对56例MM初发住院患者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根据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水平分为3组:A组(HGB 43~75 g/L)18例,B组(HGB 76~98 g/L)19例,C组(HGB 101~146 g/L)19例。结果:3组之间的平均红细胞客积、平均血球血红蛋白、平均血球血红蛋白浓度各项目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distribution width,RDW)、CysC均明显高于C组(P<0.001或P<0.01),A组和B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B组的RDW、CysC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组(P<0.001或P<0.01),A组和B组之间也无明显差异(P>0.05)。56例患者的RDW、CysC分别与HGB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525,P<0.01;r=-0.553,P<0.01)。以C组为非明显贫血对照的ROC分析提示,RDW、Cys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27、0.892,双因素下的AUC则可提高至0.946。结论:MM患者的明显贫血改变与RDW、CysC的升高有关,但在的贫血进程中升高不显著。血液指标RDW、CysC的检测能为研究MM患者相关贫血机制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胱抑素C 红细胞分布宽度 曲线下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中性粒细胞性哮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陆泓年 吴雨婷 +2 位作者 王婷婷 高蓉 乔伟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37-843,共7页
哮喘是一种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哮喘的不同表型中,中性粒细胞增多型常伴有严重的气道炎症,并表现出对类固醇治疗的耐药性。作为肺部固有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在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巨噬细胞不... 哮喘是一种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哮喘的不同表型中,中性粒细胞增多型常伴有严重的气道炎症,并表现出对类固醇治疗的耐药性。作为肺部固有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在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巨噬细胞不仅调节中性粒细胞的募集与活化,还在胞葬作用等方面发生变化,促进气道炎症的进展。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关于巨噬细胞在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哮喘 气道炎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肺移植受者肺部感染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亓志刚 梁城龙 +6 位作者 郭雅婷 李小杉 王红梅 史灵芝 吴波 陈静瑜 张秀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0-946,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在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CRGNB)所致肺部感染肺移植受者中的临床应用,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纳入经CAZ/AVI治疗的CRGNB所致肺部感染的肺移植受者,根据14天临床反应分为临床反应组...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在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CRGNB)所致肺部感染肺移植受者中的临床应用,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纳入经CAZ/AVI治疗的CRGNB所致肺部感染的肺移植受者,根据14天临床反应分为临床反应组和临床失败组,根据14天微生物反应分为微生物学反应组和微生物学失败组,根据30天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对两组间各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影响疗效和生存的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AZ/AVI抗感染疗效及全因死亡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3例受者。抗感染治疗14 d后,32例受者(74.42%)获得临床反应,30例受者(69.77%)获得微生物学反应。34例(79.07%)受者在CAZ/AVI治疗后30天存活。临床反应组受者的查尔森共病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肾功能不全占比、休克发生率均低于临床失败组(P<0.05)。相反,临床反应组治疗期间受者血浆清蛋白(ALB)水平高于临床失败组(P<0.05)。微生物学反应组受者休克发生率低于微生物学失败组(P<0.05)。生存组受者CCI、肾功能不全占比、休克发生率均低于死亡组,治疗期间受者ALB水平高于死亡组(均P<0.05)。对14天临床反应和30天生存情况的多因素分析显示,较高的CCI是影响受者14天临床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2,95%CI:1.07~4.63),较低的ALB水平(OR=0.72,95%CI:0.54~0.98)和较高的CCI(OR=5.27,95%CI:1.18~23.58)是肺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受者30天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Z/AVI可能是治疗肺移植受者CRGNB所致肺部感染的有效药物。较高的CCI是受者CAZ/AVI治疗后14天临床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较低的ALB水平和较高的CCI是受者30天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肺移植受者 肺部感染 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与医院感染暴发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晓枫 耿先龙 周丽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26-1528,共3页
目的:了解导致医院感染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A)的同源性及院内流行特征,为临床控制CR-ABA感染、制定合适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CR-ABA鉴定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 目的:了解导致医院感染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A)的同源性及院内流行特征,为临床控制CR-ABA感染、制定合适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CR-ABA鉴定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医院感染的CR-ABA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79株CR-ABA,PFGE分型为5型7个亚型,其中以A型为主。在本研究期间,ICU及肺移植科发生3次CR-ABA感染暴发。结论:CR-ABA在ICU及肺移植病房易发生交叉感染;PFGE是医院感染暴发及流行病学的较好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脉冲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市某院老年男性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24
6
作者 吴政龙 张秀红 +1 位作者 董亮 耿先龙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1-416,共6页
目的了解老年男性患者尿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其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无锡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老年男性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共收集尿路感染病原菌... 目的了解老年男性患者尿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其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无锡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老年男性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共收集尿路感染病原菌2745株,标本阳性率较高的科室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泌尿外科、内分泌科,分别为52.75%、48.70%和43.63%。其中革兰阴性(G-)菌1377株(50.16%),革兰阳性(G+)菌814株(29.65%),真菌554株(20.19%)。检出菌株数居前5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487株,17.74%)、屎肠球菌(256株,9.33%)、铜绿假单胞菌(253株,9.22%)、白假丝酵母菌(250株,9.11%)及粪肠球菌(216株,7.87%)。泌尿外科检出大肠埃希菌(115株,23.52%)、铜绿假单胞菌(88株,35.06%)和粪肠球菌(77株,35.65%)最多,ICU检出屎肠球菌(38株,14.84%)和白假丝酵母菌(83株,33.20%)最多。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23%、5.59%、15.02%;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分别为3.49%、6.16%、8.62%;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23.78%、16.78%、12.59%。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4.30%、4.69%;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0.46%、2.78%、3.24%。共检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38株,检出菌株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该院老年男性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其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及呋喃妥因较敏感。老年男性患者尿路感染居前五位病原菌科室分布存在差异,临床经验治疗应参考老年男性尿路感染病原菌的科室分布及耐药特点,从而针对性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老年男性患者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加权原型和自适应张量子空间的小样本宫颈细胞分类 被引量:1
7
作者 谢莉 舒卫平 +2 位作者 耿俊杰 王琼 杨海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00-3208,共9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类算法通常依赖大量训练数据,然而对于医学领域中的宫颈细胞分类任务,难以实现收集大量的图像数据。为了在少量图像样本的条件下正确分类宫颈细胞,提出一种结合加权原型和自适应张量子空间的小样本分类算法(CWP-ATS...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类算法通常依赖大量训练数据,然而对于医学领域中的宫颈细胞分类任务,难以实现收集大量的图像数据。为了在少量图像样本的条件下正确分类宫颈细胞,提出一种结合加权原型和自适应张量子空间的小样本分类算法(CWP-ATS)。首先,结合预训练技术和元学习,保证特征提取网络从元训练集中学习更多的先验知识;其次,在原型计算过程中采用最大均值差异算法为每个支持集样本赋予合适的权重,并采用转导学习算法修正,以获得更准确的原型;最后,利用多线性主成分分析算法将每类样本投影至各自的低维张量子空间,从而在不破坏原始张量特征自然结构的前提下,在低维空间中学习高效的自适应子空间分类器。在小样本Herlev宫颈细胞图像的2-way 10-shot和3-way 10-shot分类任务中,与DeepBDC(Deep Brownian Distance Covariance)算法相比,CWPATS的分类准确度分别提高了2.43和3.23个百分点;当元测试集中30%的样本受噪声干扰时,与原型网络相比,CWP-ATS的分类准确度有超过20个百分点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CWP-ATS有效提高了对小样本宫颈细胞的分类准确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类 宫颈细胞 小样本学习 加权原型 自适应张量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膜孔蛋白及β-内酰胺类靶位编码基因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许亚丰 耿先龙 +4 位作者 王春新 陈国千 赵琪 周丽珍 糜祖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研究一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A)J65可能存在的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机制。方法 MDR-ABA J65株分离自2011年12月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痰标本,用gyrA和parC基因PCR扩增、测序和BLA... 目的研究一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A)J65可能存在的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机制。方法 MDR-ABA J65株分离自2011年12月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痰标本,用gyrA和parC基因PCR扩增、测序和BLASTn比对确认菌种。用PCR法分析该菌株的PBP1a、PBP2、CarO和33种A^D类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并对检出的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作了插入序列与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连锁检测。结果 MDR-ABA J65检出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bla TEM-1、bla ADC-62、bla OXA-23、bla OXA-66,插入序列与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连锁检测显示ISaba1-ADC-62和ISaba1-OXA-23为阳性。PBP1a、PBP2和CarO编码基因序列与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株(SDF)相比均存在有义突变,且三维结构同源建模显示,与SDF株PBP1a、PBP2和CarO蛋白分子立体结构有明显差别。结论 MDR-ABA J65对β-内酰胺类耐药机制为PBPs和孔蛋白CarO变异及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异的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Β-内酰胺酶基因 膜孔蛋白 外排泵蛋白 青霉素结合蛋白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春新 耿先龙 +4 位作者 许亚丰 陈国千 赵琪 周丽珍 糜祖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9-334,共6页
目的调查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A菌)临床分离菌株中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和变异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3月到2010年5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DR-ABA菌20株,采用微量肉汤烯释法... 目的调查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A菌)临床分离菌株中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和变异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3月到2010年5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DR-ABA菌20株,采用微量肉汤烯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方法分析36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carO膜孔蛋白基因。结果本组20株PDR-ABA菌TEM-1、ADC-30-1ike、OXA-23型3种β-内酰胺酶基因全部阳性,CARB-2和DHA-1型阳性率为5.0%。在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CARB-2型为国内首次报道。膜孔蛋carO基因突变率达100.0%。结论本组PDR-ABA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与产TEM、ADC-30-like、OXA-23、CARB-2、DHA-1型5种13-内酰胺酶相关外,还与膜孔蛋白编码基因carO突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Β-内酰胺酶基因 膜孔蛋白 carO基因 泛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STAT通路在脂多糖诱导肝细胞HMGB1释放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健 帅朝霞 +3 位作者 胡志刚 王春新 袁劲松 陈国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14-1516,1533,共4页
目的:探讨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在内毒素脂多糖诱导肝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中的作用。方法:观察100μg/L脂多糖诱导后,大鼠肝细胞BRL-3A细胞HMGB1 mRNA表达水平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的变... 目的:探讨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在内毒素脂多糖诱导肝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中的作用。方法:观察100μg/L脂多糖诱导后,大鼠肝细胞BRL-3A细胞HMGB1 mRNA表达水平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的变化,及不同浓度的JAK/STAT通路抑制剂tyrphostin AG490、氟达拉滨的影响。结果:脂多糖诱导BRL-3A细胞24h后HMGB1 mRNA表达水平和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明显升高(P<0.01),25μmol/L tyrphostin AG490和50μmol/L氟达拉滨对以上2个指标显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内毒素脂多糖可诱导肝细胞HMGB1的表达和释放,其机制可能与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肝细胞 内毒素 JANUS激酶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检测指标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春新 耿先龙 +5 位作者 许亚丰 陈国千 赵琪 周丽珍 糜祖煌 金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 :调查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an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A)中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存在状况,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3月到2010年5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DR-ABA菌20株,采用... 目的 :调查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an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A)中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存在状况,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3月到2010年5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DR-ABA菌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检测37种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15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5种喹诺酮类获得性耐药基因和8种可移动遗传元件,并用指标聚类分析(SPSS法)分析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相关性。结果:20株PDR-ABA菌共检出5种β-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4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1种喹诺酮类获得性耐药基因、5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指标聚类分析显示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多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相关联:TEM-1、ADC-like、OXA-23、aac(6′)-Ⅰb、ant(2")-Ⅰ、ant(3")-Ⅰ、aphA1、adeB与tnpU、ISCR1、IS26、ISaba1高度关联,DHA-1、CARB与IS903关联。结论:本组PDR-ABA携带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导致对相关药物耐药,且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获得性耐药基因 可移动遗传元件 指标聚类分析 泛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婷婷 韩菲菲 陈国千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83-1087,共5页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为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与DNA结合的一种非组蛋白,参与基因的转录、DNA的重组和修复、核小体结构的构建和稳定等。HMGB1可通过活化细胞的主动分泌和坏死损伤细胞的被动释放而进入...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为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与DNA结合的一种非组蛋白,参与基因的转录、DNA的重组和修复、核小体结构的构建和稳定等。HMGB1可通过活化细胞的主动分泌和坏死损伤细胞的被动释放而进入细胞外,细胞外HMGB1与胞膜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等结合而引发胞内信号转导,介导炎症反应和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等。近年研究表明,肝癌、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织中HMGB1表达增强和释放增多,并与肿瘤的发生、生长、浸润和转移等密切相关。恶性肿瘤的HMGB1靶向治疗研究已受到重视,目前HMGB1抑制剂主要有抗HMGB1抗体、丙酮酸乙酯、可溶性晚期RAGE和小干扰RNA等,文中就HMGB1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消化系统肿瘤 信号转导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在膜性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雪 王凉 +1 位作者 黄飚 胡志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5-779,共5页
在PLA2R1及其抗体研究的基础上,1型血小板7A域及其抗体的发现使人们对膜性肾病又有了新的认识。THSD7A是在PLA2R1阴性的膜性肾病患者中发现的,故有部分研究报道提出PLA2R1与THSD7A的自身抗体在膜性肾病中相互排斥,但最新研究表明,THSD7... 在PLA2R1及其抗体研究的基础上,1型血小板7A域及其抗体的发现使人们对膜性肾病又有了新的认识。THSD7A是在PLA2R1阴性的膜性肾病患者中发现的,故有部分研究报道提出PLA2R1与THSD7A的自身抗体在膜性肾病中相互排斥,但最新研究表明,THSD7A可与PLA2R1在膜性肾病患者中共存,呈现双阳性。与PLA2R1类似,THSD7A对膜性肾病具有指导诊断、治疗、监测等意义。与PLA2R1不同的是,THSD7A在人类和啮齿类动物的肾小球中均高度表达,故未来可利用小鼠模型研究THSD7A相关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文章就THSD7A及其抗体的结构、作用、与膜性肾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前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特发性膜性肾病 继发性膜性肾病 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 磷脂酶A2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208b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肖肖 袁玲 +2 位作者 叶新和 韩志君 杨承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19-82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外周血microRNA-208b(miR-208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miR-208b作为AMI诊断及预测预后生物标记物的价值。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AMI患者(AMI组),80例不稳定性心... 目的通过观察外周血microRNA-208b(miR-208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miR-208b作为AMI诊断及预测预后生物标记物的价值。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AMI患者(AMI组),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P组)及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HC组)。检测3组miR-208b表达水平。在术后1周及6个月进行随访,随访中8例AMI患者失访,14例AMI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归为重构组,37例AMI患者为非重构组;20例A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为MACE组,31例AMI患者未发生MACE为非MACE组。结果 AMI组患者外周血miR-208b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UAP组及HC组[(4.41±2.32)vs(2.01±0.79)vs(0.43±0.28),P=0.000]。行PCI术后患者外周血中miR-208b水平明显低于术前[(1.50±0.50)vs(2.96±2.34),P=0.001]。重构组及MACE组外周血miR-208b浓度均明显高于非重构组[(7.15±2.50)vs(3.52±1.25),P=0.018]及非MACE组[(4.80±2.97)vs(4.02±2.09),P=0.046]。结论外周血microRNA-208b作为诊断AMI及预测AMI患者预后的生物标记物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心肌梗死 生物学标记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结石患者尿钙、磷、镁、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国荣 陈国千 周德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4044-4044,共1页
尿结石是临床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无机离子如钙、磷、镁,有机阴离子如尿酸、胱氨酸、草酸等参与了尿结石的形成.因此体液中此类离子浓度的变化反映了疾病的变化。本资料主要分析了尿结石患者体外碎石前后尿液中钙、磷、镁、尿酸浓... 尿结石是临床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无机离子如钙、磷、镁,有机阴离子如尿酸、胱氨酸、草酸等参与了尿结石的形成.因此体液中此类离子浓度的变化反映了疾病的变化。本资料主要分析了尿结石患者体外碎石前后尿液中钙、磷、镁、尿酸浓度的变化,用于评价体外碎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浓度 结石患者 临床意义 尿钙 泌尿系统疾病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细胞外释放及信号转导机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韩菲菲 陈国千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6-299,共4页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为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与DNA结合的一种非组蛋白,具有多种核内功能。近年诸多研究发现,细胞外HMGB1作为一种重要的晚期炎性递质参与炎症免疫反应和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HMGB...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为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与DNA结合的一种非组蛋白,具有多种核内功能。近年诸多研究发现,细胞外HMGB1作为一种重要的晚期炎性递质参与炎症免疫反应和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HMGB1通过活化细胞的主动分泌和坏死损伤细胞的被动释放而进入细胞外,细胞外HMGB1可诱导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等表达分泌多种炎性递质。细胞外HMGB1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等胞膜受体结合,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核转录因子-κB等信号转导通路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HMGB1靶向治疗将可能为炎症、癌症、氧化应激、无菌损伤等疾病开辟一个新的治疗途径。文中就HMGB1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外分泌和释放、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炎症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T174M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旭明 郁昊达 +1 位作者 孙伟峰 陈国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9-641,共3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T174M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相关性。方法:检索并筛检数据库中符合纳入AGT基因T174M多态性与EH关系的文献,应用RevMan5.0对结果进行异质性分析和效应值合并,并用Stata11.0评估发表偏倚。...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T174M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相关性。方法:检索并筛检数据库中符合纳入AGT基因T174M多态性与EH关系的文献,应用RevMan5.0对结果进行异质性分析和效应值合并,并用Stata11.0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共计1577例EH患者及1383例对照。Meta分析显示,总体人群T174M基因多态性与EH的效应值不具统计学意义。按肤色进行亚组分层分析,黄种人C:T的OR=0.33(95%CI=0.15~0.73,P<0.01),CC:TT的OR=0.32(95%CI=0.11~0.95,P=0.04),CC+CT:TT的OR=0.62(95%CI=0.47~0.81,P<0.01),在其他人群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种人AGT基因T174M多态性的C等位基因及CC基因型能降低患EH风险,在其他人群中相关性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META分析 遗传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诱导肥大细胞释放HMGB1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岚 李蕾 +2 位作者 邵俊良 许飞 陈国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19-922,共4页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对肥大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的诱导作用及其胞内信号通路。方法:采用小鼠肥大细胞株P815,观察不同剂量LPS诱导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和细胞HMGB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不同剂量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对肥大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的诱导作用及其胞内信号通路。方法:采用小鼠肥大细胞株P815,观察不同剂量LPS诱导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和细胞HMGB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不同剂量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SB202190、U0126和PD98059)对LPS诱导后HMGB1胞外释放的影响。HMGB1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LPS诱导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明显升高,并与LPS剂量、诱导时间有关;100μg/LLPS分别诱导8、24、48h后,HMGB1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1);SB203580和SB202190对LPS诱导HMGB1释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但U0126和PD98059不显示抑制作用。结论:LPS诱导肥大细胞释放HMGB1,其释放机制与胞内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肥大细胞 内毒素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转录因子SOX2和OCT4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汤夏冰 李蕾 +3 位作者 沈晓辉 张宜芬 陈国千 周卫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1-753,共3页
目的:探讨喉癌组织中干细胞转录因子SOX2和OCT4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构建69例喉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喉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OX2和OCT4蛋白表达。结果:SOX2和OCT4蛋白在喉癌... 目的:探讨喉癌组织中干细胞转录因子SOX2和OCT4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构建69例喉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喉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OX2和OCT4蛋白表达。结果:SOX2和OCT4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SOX2蛋白表达与喉癌T分期、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OCT4蛋白表达与喉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OX2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1);OCT4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与阴性表达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显示,SOX2是危险因子,其表达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01)。结论:SOX2与喉癌的浸润、转移有关,可能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SOX2 OCT4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释放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鸿生 刘洁 +3 位作者 韩菲菲 王发龙 李蕾 陈国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8-870,共3页
目的:观察缺氧对人肺成纤维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HFL1人肺成纤维细胞株,观察缺氧培养不同时间对细胞HMGB1mRNA表达和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的影响,及不同浓度N-乙酰半胱氨酸对HMGB1释放的抑制作用。HM... 目的:观察缺氧对人肺成纤维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HFL1人肺成纤维细胞株,观察缺氧培养不同时间对细胞HMGB1mRNA表达和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的影响,及不同浓度N-乙酰半胱氨酸对HMGB1释放的抑制作用。HMGB1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缺氧培养6h后HMGB1mRNA表达水平和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明显升高(P<0.01),后者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升高;10mmol/L和100mmol/LN-乙酰半胱氨酸对缺氧培养HMGB1释放有不完全的抑制作用。结论:缺氧能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释放HMGB1,其机制可能与胞内氧自由基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肺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