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泌体microRNA在糖尿病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玥 周奕廷 +1 位作者 丁栩 郁志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3-578,594,共7页
外泌体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由外泌体介导分泌的一类非编码单链RNA,通过抑制信使RNA的翻译在转录后改变蛋白质表达。糖尿病时,基因编码区发生的改变会导致miRNA表达的变化,这些变化诱导诸如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心肌细... 外泌体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由外泌体介导分泌的一类非编码单链RNA,通过抑制信使RNA的翻译在转录后改变蛋白质表达。糖尿病时,基因编码区发生的改变会导致miRNA表达的变化,这些变化诱导诸如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心肌细胞凋亡与焦亡、血管重塑、纤维化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进而参与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文章就外泌体miRNA的特性,及其在糖尿病性心脏病中的作用和治疗潜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心脏病 外泌体 微小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隐匿性旁路预测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蕾 党时鹏 潘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0-49,共10页
隐匿性旁路(CAP)是一种引起心跳突然加速、心悸和胸闷的心脏疾病。针对目前临床医师尚无法通过窦性心律心电图(ECG)对隐匿性旁路进行诊断的现状,基于临床病例建立包含隐匿性旁路患者术前窦性心律心电图及健康对照人群心电图的数据集,并... 隐匿性旁路(CAP)是一种引起心跳突然加速、心悸和胸闷的心脏疾病。针对目前临床医师尚无法通过窦性心律心电图(ECG)对隐匿性旁路进行诊断的现状,基于临床病例建立包含隐匿性旁路患者术前窦性心律心电图及健康对照人群心电图的数据集,并提出一种以ResNet26为基线网络的利用窦性心律心电图自动识别预测隐匿性旁路患者的卷积神经网络CAPNet。创建初始模块(IB),提升模型非线性表达能力。引入非对称卷积以改进瓶颈残差模块,更好地捕捉心电特征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信息,丰富特征空间。使用注意力机制,加强模型对心电图中重点波段区域的关注。实验结果表明,CAPNet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对比的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与ResNet26相比,F1值、准确率、灵敏度和精确率分别提升了2.41、0.89、4.34和0.47个百分点。上述实验结果验证了CAPNet模型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心电图 非对称卷积模块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心肌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邵震浩 郁志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2-1616,共5页
肝硬化心肌病是一种在终末期肝病中出现的心肌功能障碍,它以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心脏结构改变和电生理异常为特征,是一种已知但了解不多的肝硬化并发症,其对肝硬化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有不良影响。肝功能不全与门静脉高压下的全身炎症反... 肝硬化心肌病是一种在终末期肝病中出现的心肌功能障碍,它以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心脏结构改变和电生理异常为特征,是一种已知但了解不多的肝硬化并发症,其对肝硬化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有不良影响。肝功能不全与门静脉高压下的全身炎症反应共同参与其发生发展。文章主要从肝功能不全导致的循环胆汁酸水平升高及门静脉高压下全身慢性炎症反应两方面对近年来肝硬化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心肌病 胆汁酸 门静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炎性标志物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胡佳 杨莉佳 +1 位作者 秦娴 董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炎症状态与心血管动脉硬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7例住院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组,5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对象血清中炎性标志物超敏感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炎症状态与心血管动脉硬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7例住院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组,5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对象血清中炎性标志物超敏感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的水平,并分别测算两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flow-mediated dilation,FMD)值,以及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结果:研究组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FMD、IMT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MD值与炎性标志物水平负相关(均P<0.05),颈动脉IMT与炎性标志物浓度正相关(均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住院患者的系统高炎症反应状态可能是心血管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炎性标志物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反应在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袁玲 杨承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102-1104,共3页
近年来,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发病率和住院率日益增加,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趋势。然而,HFpEF的治疗方案大多基于专家的经验,尚缺乏可靠的临床依据。随... 近年来,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发病率和住院率日益增加,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趋势。然而,HFpEF的治疗方案大多基于专家的经验,尚缺乏可靠的临床依据。随着不断的研究探索,对HFpEF的认识已经从以“心脏为中心”,发展至涉及多种心血管和非心血管系统的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每搏输出量 心力衰竭 肥胖症 高血压 心房颤动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三甲胺是潜在的心力衰竭治疗靶点和预后标志物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奕廷 郁志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1-296,共6页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参与了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且与疾病的预后进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内脏低灌注会导致肠道缺血,肠道通透性发生改变,进而使细菌及其毒素易位入血,引发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肠...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参与了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且与疾病的预后进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内脏低灌注会导致肠道缺血,肠道通透性发生改变,进而使细菌及其毒素易位入血,引发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参与了心力衰竭的病理过程,如加剧心肌肥厚和纤维化、诱发炎症反应、通过影响肾功能恶化心衰。文章就氧化三甲胺为靶点的心力衰竭治疗及其作为心力衰竭预后标志物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氧化三甲胺 心力衰竭 治疗 预后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位心伴腔静脉异常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
7
作者 承燕 张常莹 +2 位作者 李宗斌 赵晓溪 王如兴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64,共1页
患者女,64岁,自觉心悸、乏力2个月;既往高血压10余年,最高180/100mmHg,未经系统治疗。查体:心率49次/分,律齐,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扪及心尖搏动,对应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交界性心律,右位心。遥测心电监护发现多个长... 患者女,64岁,自觉心悸、乏力2个月;既往高血压10余年,最高180/100mmHg,未经系统治疗。查体:心率49次/分,律齐,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扪及心尖搏动,对应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交界性心律,右位心。遥测心电监护发现多个长于5s的RR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位心 腔静脉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