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休克蛋白70-hom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
作者 徐锦雯 赵丽萍 +3 位作者 朱春华 韩媛 张爱华 黄松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om(heat shock protein 70-hom,HSP70-hom)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3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66例正常儿童的HSP70-hom基因的+243...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om(heat shock protein 70-hom,HSP70-hom)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3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66例正常儿童的HSP70-hom基因的+2437位核苷酸的NcoⅠ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多态性。结果:HSP70-hom各基因型频率在过敏性紫癜组中分别为1.5%(TT)、34.4%(TC)和64.1%(CC),在对照组中分别为19.7%(TT)、19.7%(TC)和60.6%(CC),两组之间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318,P<0.05);T和C等位基因频率在过敏性紫癜组中分别为18.7%(T)和81.3%(C),在对照组中为29.5%(T)和70.5%(C),差别亦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49,P<0.05)。与携带TT基因型者比较,携带至少1个C等位基因(即TC和CC基因型)的个体患过敏性紫癜的风险增加18.83倍(95%CI:3.95~89.75)。过敏性紫癜非肾脏损害组与肾损害组TT、T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4%、32.1%、65.5%和0%、38.3%、61.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379,P>0.05)。结论:HSP70-hom+2437T/C基因多态性是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的遗传易感因素,但与肾脏损害发生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过敏性紫癜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及心肌缺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段庆宁 沙红 +1 位作者 李琪 李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3079-3082,共4页
川崎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此病多见于婴幼儿,常累及冠状动脉,20%~30%可发生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扩张,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患儿在川崎病病程的各期均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损伤和心... 川崎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此病多见于婴幼儿,常累及冠状动脉,20%~30%可发生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扩张,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患儿在川崎病病程的各期均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损伤和心肌缺血,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检验项目和检查手段用于评价冠状动脉损伤和心肌缺血的程度,如放射性核素心肌扫描、平板运动试验、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等。若能早期发现患儿的冠状动脉、心肌的损害,并进行干预,将会极大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文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及心肌缺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冠状血管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姐弟被狂犬咬伤后发病情况报道
3
作者 段庆宁 钱炜 华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07-1407,共1页
本文对姐弟俩被狂犬咬伤后发病情况进行报道。讨论狂犬病的病因、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呼吁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以降低狂犬病发病率。
关键词 狂犬病 咬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