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药物对术后睡眠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悦 曹雅男(综述) 胡益民(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9-443,共5页
保持人体生理和心理功能的正常运作,需要遵循规律的睡眠模式和周期,而围手术期出现的睡眠障碍近年来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全身麻醉会改变睡眠结构,导致睡眠障碍,继而可能会引起患者痛觉过敏、术后恢复不良等情况。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围... 保持人体生理和心理功能的正常运作,需要遵循规律的睡眠模式和周期,而围手术期出现的睡眠障碍近年来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全身麻醉会改变睡眠结构,导致睡眠障碍,继而可能会引起患者痛觉过敏、术后恢复不良等情况。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围手术期的多种因素与术后的睡眠障碍相关,全麻药物作为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可能导致全身麻醉后的睡眠障碍。文章主要以临床实验和基础实验,就不同的麻醉药物对患者术后睡眠阶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麻醉药物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术后胰岛素抵抗状态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6
2
作者 郑颖梅 陆曙炎 +2 位作者 徐南伟 李立 胡继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32-735,共4页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术前存在胰岛素抵抗(IR)患者术后IR的影响。方法利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筛选术前存在IR的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术前存在胰岛素抵抗(IR)患者术后IR的影响。方法利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筛选术前存在IR的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术后48h内的镇痛效果。分别于麻醉前30min(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24h(T2)、48h(T3)测定血浆葡萄糖(FPG)、胰岛素(FINS)浓度并计算出相应HOMA指数用以判断患者术后IR状态。结果两组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FPG、FINS、ln(HOMA-IR)在T1时均显著降低(P<0.01),但FPG在T2时基本恢复至术前,而FINS、ln(HOMA-IR)与T0时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FPG始终变化不大,而FINS、ln(HOMA-IR)T1、T2时升高显著(P<0.05或P<0.01)。T3时研究组ln(HOMA-IR)依然很低(1.13±0.26)(P<0.01),而对照组基本恢复至术前(1.50±0.51)。结论硬膜外麻醉(EA)+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术后48h内可以减轻术前存在IR患者的术后IR程度,尤其在术后即时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胰岛素抵抗 稳态模式评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科 吴奇勇 +1 位作者 邹志清 吴周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2月,对40例自发性气胸行不插管静脉全麻复合椎旁神经阻滞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行T_4~T_5水平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舒芬太尼、丙泊酚诱...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2月,对40例自发性气胸行不插管静脉全麻复合椎旁神经阻滞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行T_4~T_5水平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舒芬太尼、丙泊酚诱导,意识消失后面罩呼吸机辅助通气,术中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静镇痛,行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结果 4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气管插管全麻。麻醉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以及在手术室的总时间分别为(24.0±5.0)min、(15.0±10.0)min和(71.0±25.5)min;手术时间(31.0±10.0)min。术中血气分析Pa CO2(45.0±5.0)mm Hg,术后12小时血气分析Pa CO2(40.0±6.0)mm Hg。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1.5±0.5)d,术后住院时间(2.0±1.0)d。无术中大出血、术后出血二次手术。术后漏气1例,负压吸引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12±4)月,无气胸复发。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气胸可以在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完成,创伤小,尤其对气管插管有高危因素者,但需要麻醉师和术者完美配合,手术技能培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麻醉 单孔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障碍与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蒲杰 郭晨东 +1 位作者 易燕子(综述) 胡益民(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睡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生理系统的调节,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慢性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主观体验,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提醒存在潜在的伤害或疾病。睡眠障碍与慢性疼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睡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生理系统的调节,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慢性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主观体验,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提醒存在潜在的伤害或疾病。睡眠障碍与慢性疼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可能涉及多种机制。文章主要就睡眠障碍与慢性疼痛之间的关系、机制以及可能的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为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减轻患者慢性疼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慢性疼痛 炎症反应 神经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老年病人腰-硬联合阻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4
5
作者 郑颖梅 沈跃华 +1 位作者 程建新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 研究罗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老年病人腰 硬联合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择期行下肢手术老年病人90例,ASAI~Ⅱ级,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用DurasafeTM型联合阻 滞配套针于L3~4间隙穿刺。以0.1ml/s的速率蛛网膜下隙注入等比重... 目的 研究罗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老年病人腰 硬联合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择期行下肢手术老年病人90例,ASAI~Ⅱ级,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用DurasafeTM型联合阻 滞配套针于L3~4间隙穿刺。以0.1ml/s的速率蛛网膜下隙注入等比重混和局麻药3ml(B组:布比 卡因7.5mg;R1组:罗比卡因7.5mg;R2组:罗比卡因10mg),术中酌情于硬膜外给予2%利多卡因 维持麻醉。用针刺法测感觉阻滞平面,用改良Bromage法测运动阻滞程度。比较三组病人在感觉、 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记录麻醉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 均能提供较为完善的麻醉。R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B组(P<0.01),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短于 B组(P<0.01)。R1组感觉阻滞消退到S1~2时间、完全运动阻滞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少于B 组(P<0.01)。结论 罗比卡因等比重液7.5mg腰 硬联合阻滞用于老年病人是安全的,其循环和 呼吸系统较稳定,未见严重并发症,并能达到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比卡因 老年病人 腰-硬联合阻滞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考酮与芬太尼用于下肢骨折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9
6
作者 费青 吴周全 邹志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6-297,共2页
下肢骨折手术创伤大,患者全麻苏醒后往往疼痛剧烈。良好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羟考酮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μ、κ受体[1]。该药静脉注入后生物利用度高、镇痛效果好及不良反应... 下肢骨折手术创伤大,患者全麻苏醒后往往疼痛剧烈。良好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羟考酮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μ、κ受体[1]。该药静脉注入后生物利用度高、镇痛效果好及不良反应少等。本研究旨在通过术中预注羟考酮与芬太尼来比较两者用于下肢骨折手术后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下肢骨折 术后镇痛效果 全麻手术患者 阿片受体 全麻苏醒 Κ受体 预注 生物利用度 呼吸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缺血预处理对止血带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平 吴周全 李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0,共2页
止血带可减少术野出血,保证手术野的清晰而成为骨科常用的设备.但长时间止血带后又必然使肢体产生缺血-再灌注损伤(limbs ischemia reperfusion,LIR),主要表现细胞因子的释放、中性粒细胞粘附后释放毒素介质及氧自由基的形成.一方面... 止血带可减少术野出血,保证手术野的清晰而成为骨科常用的设备.但长时间止血带后又必然使肢体产生缺血-再灌注损伤(limbs ischemia reperfusion,LIR),主要表现细胞因子的释放、中性粒细胞粘附后释放毒素介质及氧自由基的形成.一方面影响了局部组织功能,另一方面产生全身炎症反应,累及心肺等器官[1].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的损伤最为重要,常表现为应激性心肌缺血和心功能损伤等[2].已有研究发现,肢体缺血预处理能有效启动内源性心肌保护作用,但这些研究主要讨论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3~5].本研究旨在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是否能减轻下肢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预处理 心肌保护作用 心肌损伤 止血带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再灌注 ISCHEMIA 中性粒细胞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纳洛酮对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葆 张卫东 +1 位作者 恽伟方 李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75-776,共2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纳洛酮对舒芬太尼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ICA)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复合纳洛酮组(A组)和舒芬太尼组(B组),每组50例。术后24h进行VAS疼痛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 目的观察小剂量纳洛酮对舒芬太尼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ICA)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复合纳洛酮组(A组)和舒芬太尼组(B组),每组50例。术后24h进行VAS疼痛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恶心、呕吐及瘙痒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小剂量纳洛酮可有效减少舒芬太尼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并不影响其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纳洛酮 舒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肺转流后患者脑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周全 崔苏扬 李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9-442,共4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肺转流(CPB)患者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和对照组(C组)。S组手术开始至CPB前吸入2%七氟醚20min,随后予以10min的洗脱期,而C组患者只吸入纯氧。两组患...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肺转流(CPB)患者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和对照组(C组)。S组手术开始至CPB前吸入2%七氟醚20min,随后予以10min的洗脱期,而C组患者只吸入纯氧。两组患者均于术后7d行脑事件相关电位测试,记录N1、P2、N2、P3的潜伏期(L)和P3的振幅(A);于麻醉诱导前(T0)、CPB后30min(T1)、主动脉开放后(T2)和停CPB后6h(T3)、12h(T4)、24h(T5)经颈内静脉逆向置管取血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血管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与T0时比较,T1~T4时两组患者NSE、S-100β、ET-1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与C组比较,T1~T5时S组NSE、S-100β、ET-1浓度明显降低(P<0.01),T5时S组NSE、S-100β浓度则基本恢复到T0时,而C组仍高于T0时(P<0.01)。T1~T5时两组患者NO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S组患者LN2、LP3明显缩短、AP3明显增加(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能减轻CPB后引起的脑损伤及潜在的认知功能损害,可能与其降低ET-1含量、增加CPB脑血流灌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心肺转流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内皮素-1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转流后鱼精蛋白经左房给药的可行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平 吴周全 +2 位作者 邹志清 李立 恽惠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51-853,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肺转流(CPB)后经左心房给鱼精蛋白的可行性。方法36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按鱼精蛋白给药途径随机分为三组:A组中心静脉给药、B组左房给药、C组主动脉根部给药,每组12例。CPB结束后,三组以1.5倍肝素钠的量注射鱼精蛋白,给药速度1... 目的探讨心肺转流(CPB)后经左心房给鱼精蛋白的可行性。方法36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按鱼精蛋白给药途径随机分为三组:A组中心静脉给药、B组左房给药、C组主动脉根部给药,每组12例。CPB结束后,三组以1.5倍肝素钠的量注射鱼精蛋白,给药速度1mg·kg-1.min-1。记录鱼精蛋白给药前(T0)和给药后1min(T1)、3min(T2)、5min(T3)、10min(T4)的MAP、CVP、气道阻力(AWR),取右房血5ml检测血栓素B2(TXB2,TXA2稳定代谢产物)和组胺的浓度,在T3时测活化全血凝固时间(ACT)。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A组MAP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低于B、C组(P<0.05或P<0.01);T1~T3时A组CVP、AWR升高,且T2、T3时A组明显高于B、C组(P<0.05);T1时A组TXB2和组胺浓度升高,且持续至T4(P<0.05或P<0.01);B、C组TXB2升高延迟(P<0.05或P<0.01),且相应时点升高的程度小于A组(P<0.05或P<0.01)。结论与经主动脉根部给药一样,经左房给鱼精蛋白也可以明显减轻其对血流动力学和肺通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 鱼精蛋白 血栓素B2 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腹后心排血量下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周全 刘平 +1 位作者 李立 崔苏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92-994,共3页
目的分析气腹后不同时点心排血量(CO)下降的相关因素。方法拟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实时监测患者气腹前后CO的变化。采用单因素Lo-gisitic回归法分析气腹后不同时点CO下降的因素。结果气腹后30min,与患者C... 目的分析气腹后不同时点心排血量(CO)下降的相关因素。方法拟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实时监测患者气腹前后CO的变化。采用单因素Lo-gisitic回归法分析气腹后不同时点CO下降的因素。结果气腹后30min,与患者CO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是老年(χ2=12.22,P=0.001)、高血压(χ2=6.17,P=0.013)、高气腹压力(χ2=4.59,P=0.03)和超重(χ2=7.54,P=0.006);待放气后则仅有老年与CO下降相关,然而在气腹后即刻和头高位时,考察的因素与患者CO下降无关。结论在气腹后不同时间点,引起患者CO下降的相关因素是可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心排血量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CFA诱导小鼠炎性痛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郑湘 吴周全 +2 位作者 符国伟 赵琳 恽惠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64-1370,1401,共8页
目的:研究大黄素(emodin)对弗氏完全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发的小鼠炎性疼痛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CFA注射于C57BL/6小鼠右后爪足背侧皮下诱导炎性疼痛模型,并用大黄素溶液腹腔注射进行干预。疼痛阈值... 目的:研究大黄素(emodin)对弗氏完全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发的小鼠炎性疼痛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CFA注射于C57BL/6小鼠右后爪足背侧皮下诱导炎性疼痛模型,并用大黄素溶液腹腔注射进行干预。疼痛阈值通过von Frey试验和热板试验进行评估。RT-qPCR和ELISA测定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6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ic acid 1,TRPV1)和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ic acid 4,TRPV4)蛋白表达。结果:CFA组小鼠的机械疼痛和热痛阈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大黄素治疗可显著提高CFA诱导的炎性疼痛小鼠的机械疼痛和热痛阈值(P <0.05)。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素干预能够显著降低CFA炎性疼痛小鼠DRG和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以及DRG中TRPV1和TRPV4的表达水平(P <0.05)。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下调DRG和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以及DRG中疼痛相关离子通道TRPV1和TRPV4的表达来缓解CFA诱导的炎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炎性疼痛 弗氏完全佐剂 炎症因子 TRPV1 TRPV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费青 胡益民 +4 位作者 曹雅男 肖悦 吴坚 陈聂 王春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5-327,共3页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是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手术,在传统气管内插管(endotracheal intubation,ETI)的麻醉方法下,手术视野与气道控制在同一狭小空间内,存在喉部视野差、工作空间狭窄等缺点。由于该类手术具有时间短、周转快,肌松要...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是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手术,在传统气管内插管(endotracheal intubation,ETI)的麻醉方法下,手术视野与气道控制在同一狭小空间内,存在喉部视野差、工作空间狭窄等缺点。由于该类手术具有时间短、周转快,肌松要求高的特点,探索合适麻醉方式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重点。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是一种新型的非插管供氧方式,通过高流量纯氧冲刷上呼吸道生理死腔,形成气道正压,持续供氧从而延长呼吸安全窒息时限[1-2]。目前HFNC主要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低氧血症的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HFNC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为HFNC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息肉摘除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气管内插管 低氧血症 经鼻高流量氧疗 手术视野 支撑喉镜下 临床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