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关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药物临床综合评价
1
作者 刘心如 李梦露 +4 位作者 龚金红 王禹基 苏丹 周鑫叠 商晶晶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2-428,共7页
目的多方位评价人工关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治疗药物综合价值,解决人工关节MRSA感染难题。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检索相关文献,筛选归纳出符合要求的临床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收集临床综合评价证据,以评价指南为准则进行... 目的多方位评价人工关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治疗药物综合价值,解决人工关节MRSA感染难题。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检索相关文献,筛选归纳出符合要求的临床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收集临床综合评价证据,以评价指南为准则进行不同维度的评价;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匿名问卷评价,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治疗人工关节感染治疗药物的临床综合评价指标模型,采用yaahp分析软件对各方向的临床综合评价证据进行评分;通过该软件分析权重计算MRSA治疗药物万古霉素、达托霉素及利奈唑胺各级指标的最终临床综合评价权重,得出利奈唑胺临床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结论在人工关节MRSA感染的治疗药物中,利奈唑胺临床综合价值更高,可为人工关节MRSA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人工关节感染 临床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卫蛋白、CYTL1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冰沁 朱春晖 +1 位作者 周维波 何俊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7-1621,共5页
目的探究钙卫蛋白、细胞因子样蛋白1(CYTL1)对老年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3年8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KOA患者6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5例作为对... 目的探究钙卫蛋白、细胞因子样蛋白1(CYTL1)对老年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3年8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KOA患者6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KOA发生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钙卫蛋白、CYTL1水平对老年KOA发生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钙卫蛋白、TNF-α、CRP、B细胞百分比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YTL1、IL-4、CD3^(+)T细胞百分比、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老年KOA患者病情加重,血清钙卫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CYTL1水平显著降低(P<0.05)。老年KOA患者中血清钙卫蛋白水平与CYTL1水平呈负相关(r=-0.672,P<0.05)。钙卫蛋白、TNF-α、B细胞百分比是影响老年KOA患者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CYTL1、IL-4是影响老年KOA患者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钙卫蛋白、CYTL1二者联合诊断老年KOA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5、0.850、0.926,二者联合明显高于钙卫蛋白、CYTL1单独诊断(Z_(二者联合-钙卫蛋白)=2.018,Z_(二者联合-CYTL1)=2.514,P<0.05)。结论老年KOA患者血清钙卫蛋白水平升高,CYTL1水平降低,对老年KOA的诊断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膝骨关节炎 钙卫蛋白 细胞因子样蛋白1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段髓腔解剖参数测量与不同类型人工股骨假体的选择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宏伟 孙俊英 +3 位作者 张云坤 郁忠杰 王禹基 孙荣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7-71,76,共6页
目的对414例股骨近段髓腔解剖特征的X线影像学测量,为临床合理选择股骨假体提供参数。方法随机选择414例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005年3月~2008年12月期间股骨近端DR影像资料(DICOM格式),用Dicom viewer软件测量10项股骨近段髓腔径... 目的对414例股骨近段髓腔解剖特征的X线影像学测量,为临床合理选择股骨假体提供参数。方法随机选择414例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005年3月~2008年12月期间股骨近端DR影像资料(DICOM格式),用Dicom viewer软件测量10项股骨近段髓腔径长参数和5项形态参数,分析各参数的特点、相关性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 (1)年龄因素(女性)和峡部内径显著正相关,随着年龄增长,小粗隆中点下方20 mm处髓腔至峡部髓腔内径变宽大,整个股骨近端髓腔呈宽而直的烟囱型。(2)MCFI集中于1.8~2.4,占总的被测人群68.08%。(3)本组所测CFI,根据Nobel分型,烟囱型髓腔占13.0%,正常型髓腔占72.5%,漏斗型髓腔占14.5%。(4)MCFI和CFI显著正相关,MCFI和DCFI无显著相关性;CFI和DCFI、股骨远端髓腔开大角度显著正相关,CFI和峡部内径显著负相关;DCFI和股骨远端髓腔开大角度显著正相关。结论 (1)股骨近端髓腔形态、大小变异较大,国人之间及与欧美白种人群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2)MCFI、CFI、DCFI对描述股骨近端髓腔形态各有侧重,三者结合髓腔径长参数能更准确、细致地刻画髓腔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髓腔形态 影像学 Noble分类 测量 MCFI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术后胰岛素抵抗状态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6
4
作者 郑颖梅 陆曙炎 +2 位作者 徐南伟 李立 胡继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32-735,共4页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术前存在胰岛素抵抗(IR)患者术后IR的影响。方法利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筛选术前存在IR的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术前存在胰岛素抵抗(IR)患者术后IR的影响。方法利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筛选术前存在IR的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术后48h内的镇痛效果。分别于麻醉前30min(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24h(T2)、48h(T3)测定血浆葡萄糖(FPG)、胰岛素(FINS)浓度并计算出相应HOMA指数用以判断患者术后IR状态。结果两组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FPG、FINS、ln(HOMA-IR)在T1时均显著降低(P<0.01),但FPG在T2时基本恢复至术前,而FINS、ln(HOMA-IR)与T0时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FPG始终变化不大,而FINS、ln(HOMA-IR)T1、T2时升高显著(P<0.05或P<0.01)。T3时研究组ln(HOMA-IR)依然很低(1.13±0.26)(P<0.01),而对照组基本恢复至术前(1.50±0.51)。结论硬膜外麻醉(EA)+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术后48h内可以减轻术前存在IR患者的术后IR程度,尤其在术后即时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胰岛素抵抗 稳态模式评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骨关节炎模型血清炎症指标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庄超 刘瑞平 +2 位作者 徐南伟 王黎明 徐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9-373,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兔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模型血清中相关炎症指标的连续动态改变,探讨其在反映OA病程进展中的价值。方法:7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OA组和对照组,每组35只。OA组实验兔左膝关节腔注射2%浓度的木瓜蛋白酶0.5 ml... 目的:通过观察兔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模型血清中相关炎症指标的连续动态改变,探讨其在反映OA病程进展中的价值。方法:7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OA组和对照组,每组35只。OA组实验兔左膝关节腔注射2%浓度的木瓜蛋白酶0.5 ml,建立OA模型;对照组左膝关节腔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在建模后第1、2、4、6、8、10、12周分别取实验兔动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取兔膝关节标本行病理观察并进行Mankin’s评分。结果:OA组出现关节软骨变薄、基质分解破坏、滑膜增生等炎症及退行性改变,并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发展;血清IL-1β、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同Mankin’s评分一致。结论:血清IL-1β、TNF-α和IL-6水平与OA病变程度平行,可用来提示OA临床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兔模型 炎症指标 动态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y骨扩张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被引量:2
6
作者 汤雪明 刘锦波 +2 位作者 丁惠珍 陈伟 徐南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SKy骨扩张系统用于椎体后凸成形术中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共32个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2~90岁),应用新型器械SKy骨扩张器系统进行经皮穿刺、塌陷椎体扩张后注入骨水泥。随访观察患者疼痛...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SKy骨扩张系统用于椎体后凸成形术中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共32个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2~90岁),应用新型器械SKy骨扩张器系统进行经皮穿刺、塌陷椎体扩张后注入骨水泥。随访观察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2个椎体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剌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120min,骨水泥注入量每个椎体(4.8±1.1)ml(3.0~6.8ml),骨水泥沿针道反流1个椎体,反流入椎旁静脉1个椎体,均无临床症状,无椎管内漏及椎间隙漏,无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疼痛缓解,VAS术前平均为(7.6±0.8)分,术后第1天平均为(3.5±0.5)分,第7天平均(2.8±0.6)分,术后1个月平均(2.4±0.6)分;随访12~26个月,症状均显著改善且无反复。22个椎体高度明显增加。结论:SKy骨扩张器椎体后凸成形术能达到消除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SKY骨扩张器 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Y骨扩张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丁惠珍 刘锦波 汤雪明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8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行经皮穿刺SKY椎体成形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例在局部麻醉、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接受经皮穿刺SKY骨扩张椎体成形术的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手术体位(俯卧位)耐受力训练及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行经皮穿刺SKY椎体成形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例在局部麻醉、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接受经皮穿刺SKY骨扩张椎体成形术的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手术体位(俯卧位)耐受力训练及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预防穿刺部位感染,进行并发症的观察,特别是加强康复训练的指导及出院指导等。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接受了手术,且疗效显著,住院期间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手术前后的护理干预是进行经皮穿刺SKY骨扩张椎体成形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SKY成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滑脱导航下椎弓根螺钉植入的手术时间比较
8
作者 张煜 徐南伟 +1 位作者 周栋 张云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25-1328,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患者于计算机辅助CT影像导航下植入椎弓根螺钉对手术时间的影响。方法:58例腰5骶1滑脱需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椎间融合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植钉及采用解剖定位+C臂机辅助下植钉,比较两...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患者于计算机辅助CT影像导航下植入椎弓根螺钉对手术时间的影响。方法:58例腰5骶1滑脱需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椎间融合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植钉及采用解剖定位+C臂机辅助下植钉,比较两组的植钉准确率和手术时间、射线暴露时间的差异。结果:术后经CT扫描比较两组椎弓根钉位置,导航植钉组准确率显著高于传统植钉组(P=0.038<0.05),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5月,统计两组手术植钉时间,导航植钉组手术时间(79.04±13.74)min少于传统方法植钉组(85.93±12.86)min,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但自2007年4月后,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2.95±10.70)min和(87.14±11.23)min,有统计学差异P=0.000。计算机辅助导航植钉组的射线暴露时间较传统植钉组平均减少6.6s,P=0.000。结论:随着操作熟练度的提高,采用CT影像导航下植入腰椎滑脱患者的椎弓根螺钉能提高植钉准确率,同时不增加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外科 导航 腰椎滑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L型切口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胸椎肿瘤
9
作者 陈伟 徐南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60-1462,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L型切口全脊椎整块切除术(total enbloc spondylectomy,TES)治疗胸椎肿瘤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胸椎肿瘤患者行一期L型切口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结果:无术中死亡及脊髓医源性损伤等并发症。随访8~16个月,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一期L型切口全脊椎整块切除术(total enbloc spondylectomy,TES)治疗胸椎肿瘤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胸椎肿瘤患者行一期L型切口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结果:无术中死亡及脊髓医源性损伤等并发症。随访8~1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局部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C级中1例恢复到D级,1例恢复到E级,D级中2例恢复到E级,复查X线片未发现脊柱失稳现象,内固定材料无断裂。结论:经一期L型切口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切除胸椎肿瘤,创伤相对较小,手术视野显露清楚,内固定容易操作,肿瘤切除彻底,并发症少,是一种切除胸椎肿瘤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型切口 胸椎肿瘤 全脊椎整块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钛合金短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宏伟 张文 +4 位作者 蒋俊锋 翁益平 徐南伟 张云坤 王彩梅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9-364,共6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评价个性化钛合金短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在已验证有效性的股骨有限元模型基础上,模拟股骨颈基底部截骨,通过置入不同短柄股骨柄假体,分别建立4种人工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手术模型:SMF...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评价个性化钛合金短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在已验证有效性的股骨有限元模型基础上,模拟股骨颈基底部截骨,通过置入不同短柄股骨柄假体,分别建立4种人工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手术模型:SMF柄模型(模型A)、BE1柄模型(模型B)、MINI柄(模型C)、个性柄模型(模型D)。对4组THR模型施加同样的载荷和约束,计算分析模型von Mises应力分布和变形,比较各组模型的力学稳定性。结果所有THR模型变形都比生理状态模型要小。模型B、C变形量接近,模型A、D变形量接近。模型C应力峰值高于其他组模型,达到95.55 MPa,整体应力趋势是模型C>模型B>模型D>模型A>生理状态模型。结论个性化短柄股骨假体应力峰值、应力分布与SMF柄相当,应力分布合理,对股骨近端应力遮挡小,应力下假体整体变形度及剪切应力最小,其有效性和稳定性能满足人体生物力学要求,可为关节外科医生和假体研发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假体 个性柄 应力遮挡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3D打印钛合金短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润泽 刘宏伟 +5 位作者 张文 王佳峰 邵龙辉 王庆 蒋俊锋 王彩梅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4-1069,共6页
目的 评估个性化3D钛合金打印短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采用4种不同的短柄股骨假体:3D打印1组(假体A)、3D打印2组(假体B)、BE组(假体C)、SMF组(假体D),分别对12根成人尸体股骨标本实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在万能材料力学试验机上... 目的 评估个性化3D钛合金打印短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采用4种不同的短柄股骨假体:3D打印1组(假体A)、3D打印2组(假体B)、BE组(假体C)、SMF组(假体D),分别对12根成人尸体股骨标本实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在万能材料力学试验机上通过初始稳定性测试和静力压缩测试,对比分析4组假体模型变形量、最大压缩载荷、最大压缩位移和抗压缩刚度。结果 初始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3D打印2组假体变形量略低于3D打印1组,而明显低于SMF组和B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2组假体最大压缩载荷、抗压缩刚度均大于其余3组,最大压缩位移小于其余3组,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3D打印钛合金短柄股骨假体力学性能与目前临床常用的股骨SMF、BE 1假体相当,力学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假体 3D打印 个性化 力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年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苗凯松 陈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8-631,共4页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8月44例成年锁骨中段骨折,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或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各22例,桥接组4例失访予以排除。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8月44例成年锁骨中段骨折,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或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各22例,桥接组4例失访予以排除。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与钢板组比较,桥接组手术时间短[(31.4±8.5)min vs.(40.2±7.6)min,t=-3.440,P=0.001],术中出血少[(41.3±5.5)ml vs.(52.4±7.6)ml,t=-5.175,P=0.000],骨折愈合早[(11.3±2.1)周vs.(14.4±1.7)周,t=-5.157,P=0.000]。2组住院时间[(8.3±2.1)d vs.(8.7±2.7)d,t=-0.503,P=0.618]和术后3个月优良率[94.4%(17/18)vs.90.9%(20/22),χ~2=0.000,P=1.000]无显著性差异。2组随访12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均未出现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神经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锁骨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内固定可塑性强、疗效较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锁定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一次性尿标本收集瓶盛放输液盘内肾上腺素安瓿
13
作者 吕芬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4期57-57,共1页
肾上腺素常用于临床心脏停搏和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作为首选的抢救药备在静脉输液盘内。如果1支肾上腺素放在盘内很容易丢失或打碎。以往我科常用玻璃试管作为盛装肾上腺素的容器,在管口处用橡皮塞塞紧,但仍因失误而常常打碎,检查药物的... 肾上腺素常用于临床心脏停搏和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作为首选的抢救药备在静脉输液盘内。如果1支肾上腺素放在盘内很容易丢失或打碎。以往我科常用玻璃试管作为盛装肾上腺素的容器,在管口处用橡皮塞塞紧,但仍因失误而常常打碎,检查药物的有效期也很麻烦。2010年开始,我科使用一次性塑料尿标本收集瓶放置肾上腺素,经过一年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标本收集 静脉输液 一次性 安瓿 尿 临床应用 过敏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基于圆周长的直径与投照横径临床对比研究
14
作者 余海洋 游德淑 +3 位作者 杨代斌 何光远 潘昌杰 贾中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65-1169,共5页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IVC)基于圆周长的直径(CD)与前后位投照横径(PD)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至2月在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腹部CT检查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IVC影像分为5型(Ⅰ型:椭圆形,长轴与水平线成一定角度;Ⅱ型:正圆...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IVC)基于圆周长的直径(CD)与前后位投照横径(PD)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至2月在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腹部CT检查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IVC影像分为5型(Ⅰ型:椭圆形,长轴与水平线成一定角度;Ⅱ型:正圆形;Ⅲ型:垂直长轴直径大于水平长轴直径的椭圆形;Ⅳ型:IVC水平长轴与水平线平行的椭圆形;Ⅴ型:不规则形状)。采用圆周长公式计算CD,前后位投照获得PD(在CT横断位模拟)。分析CD与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516例患者,其中男286例(55.4%),年龄(58.4±14.1)岁。PD、CD分别为(20.93±3.21) mm、(19.36±2.58) mm(P<0.01)。IVC影像分型Ⅰ型371例(71.9%),PD>CD[(21.04±3.02) mm比(19.43±2.42) mm,P<0.01];Ⅱ型18例(3.5%), PD≈CD[(20.26±2.19) mm比(20.11±1.90) mm,P=0.224];Ⅲ型11例(2.1%),PD<CD[(16.18±3.07) mm比(18.58±3.11) mm,P<0.01];Ⅳ型25例(4.8%),PD>CD[(22.68±3.12) mm比(19.96±2.58) mm, P<0.01];Ⅴ型91例(17.6%),PD>CD[(20.69±3.60) mm比(18.85±3.15) mm,P<0.01]。男性CD值大于女性[(19.79±2.63) mm比(18.83±2.41) mm,P<0.01]。CD影响因素分析显示,CD与年龄呈负相关,与身高、体质量呈正相关,与BMI无关。结论 正圆形IVC(Ⅱ型)少见,96.5%患者CD比PD能更好地反映IVC真实直径。大多数临床情况下,依据PD选择滤器可能加重滤器与IVC不匹配程度,CD值对于选择滤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分型 直径 滤器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