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运动联合心理干预对冠脉搭桥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希红 杭琤 +1 位作者 张侃 丁琰俊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8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将53例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在围术期按常规治疗护理,联合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步行为主的运动疗法联合以谈话...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将53例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在围术期按常规治疗护理,联合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步行为主的运动疗法联合以谈话式、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连续12d后评价效果。结果两组术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术前均有下降(均P<0.05);联合组术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联合运动疗法及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 焦虑 抑郁 运动疗法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50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科 童继春 +3 位作者 吴奇勇 王勇 张明 翟光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46-1048,共3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对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通过胸部3个微创切口非直视下完成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对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通过胸部3个微创切口非直视下完成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围术期死亡。1例中转开胸。右胸清扫淋巴结(12.5±1.3)个,左胸清扫淋巴结(11.3±1.2)个。手术时间为(122±30)min,术中出血量(200±52)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2±1.3)天,术后住院时间(9.3±3.4)天。术后随访1~20个月(平均9.1个月),1例原发肺腺癌(ⅠB期)术后13个月发生同侧胸膜腔转移,余均未复发和转移。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35
3
作者 朱征 张明 +3 位作者 王勇 童继春 钟斌 吴奇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87-889,893,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24例早期NSCLC的临床资料。在腋前线第5肋间做3... 目的探讨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24例早期NSCLC的临床资料。在腋前线第5肋间做3 cm切口,置入胸腔镜及腔镜器械,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术中常规行快速冰冻切片明确病理性质。结果均在单孔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无增加辅助腔镜切口,无中转开胸,无围术期死亡。并发症2例(8.3%)(肺部感染1例,气胸1例),均治愈。手术时间(125.8±46.9)min,术中出血量(31.9±20.8)ml,胸腔引流时间(3.2±1.1)d。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8±1.6)分。每例淋巴结切除数(5.4±2.4)枚。术后住院时间(6.6±1.8)d。术后门诊随访3~13个月,中位数6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在有丰富腔镜手术经验的基础上,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在技术上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段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代双源CT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义忠 王勇 +4 位作者 李春和 吴奇勇 张明 袁俊强 袁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7-571,共5页
目的 :评价二代双源CT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患者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CABG后行二代双源CT检查的资料,对所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结果进行后处理重建,包括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 目的 :评价二代双源CT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患者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CABG后行二代双源CT检查的资料,对所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结果进行后处理重建,包括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建(CPR)等,综合评价桥血管有无狭窄、闭塞及通畅情况,并与7例同期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检查患者的资料进行对照分析。2组医师采用盲法判读结果。结果:72例共有145支桥血管,所有患者桥血管均得到评估,乳内动脉桥、大隐静脉桥、桡动脉桥总的通畅率分别为86.4%、68.4%、57.1%;145支桥血管中共有65支序贯桥,序贯桥和非序贯桥的通畅率分别为75.4%、75.0%;对比术后不同时期桥血管的通畅率,发现乳内动脉桥各时间组之间的通畅率无明显差别,大隐静脉桥的通畅率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明显下降。7例患者CTA与ICA对冠脉狭窄程度的评估无差别。结论:二代双源CT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桥血管,且能够对桥血管及近、远端吻合口狭窄情况进行评估,是CABG后随访中判断桥血管是否通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CT X线计算机 有创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173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勇 童继春 +5 位作者 吴奇勇 袁卫东 毛小亮 陈栋 张科 李才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5-396,共2页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由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off-pump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而被更多地应用于临床。本院自1999年10月~2006年4月,对连续173例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由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off-pump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而被更多地应用于临床。本院自1999年10月~2006年4月,对连续173例冠心病患者施行OPCABG,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