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序列动脉内穿行伪影与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敏 陈文亚 张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48-951,共4页
目的 探讨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al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 3D-pCASL)序列动脉内穿行伪影(arterial transit artifact, ATA)与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 目的 探讨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al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 3D-pCASL)序列动脉内穿行伪影(arterial transit artifact, ATA)与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5月~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及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梗死患者52例,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16例,非END组36例。所有患者发病2 d内完善头颅MRI常规序列及3D-pCASL序列检查,ATA征定义为3D-pCASL原始图像上低灌注区上游血管的高信号征,表现为条状或点状高信号。END定义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在脑梗死发病3 d内增加2分。分析脑梗死患者3D-pCASL序列上ATA征与发生END的关系。结果 52例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梗死患者中,发生END 16例(30.8%)。END组发病时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END组[(11.2±3.5)分vs(7.6±3.2)分,P=0.001],ATA征比例明显低于非END组(18.8%vs 75.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TA征是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保护因素(OR=0.064,95%CI:0.012~0.344,P=0.001),发病时NIHSS评分是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04,95%CI:1.090~1.807,P=0.008)。结论 3D-pCASL序列的ATA征与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梗死患者早期预后密切相关,可能与病灶内侧支循环建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标记物 梗死 大脑中动脉 侧支循环 磁共振成像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凯 蒋国民 +3 位作者 田丰 李绍钦 贾中芝 恽文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行血管腔内成形治疗的老年患者50例,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介入治疗前后的血压、应用降压药物种类、肾功能变...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行血管腔内成形治疗的老年患者50例,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介入治疗前后的血压、应用降压药物种类、肾功能变化以及肾动脉支架通畅情况。结果 50例患者共56支肾动脉均成功进行肾动脉支架置入术;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6、12个月收缩压[(144.76±11.39)mm Hg,(143.73±9.84)mm Hg vs(167.88±22.54)mm Hg,1 mm Hg=0.133kPa]、舒张压[(77.78±7.54)mm Hg,(76.52±8.47)mm Hg vs(109.74±9.97)mm Hg]明显降低(P<0.05)。服用降压药物种类由术前(2.97±1.12)种减少为(1.75±0.34)种(P<0.05)。4例患者因出现肾动脉支架再狭窄再次行肾动脉成形术。结论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中期疗效安全、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梗阻 支架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相关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杜宇平 张敏 +2 位作者 诸兴明 殷勤 陈光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0-91,共2页
脑微出血(CMB)是脑小血管病MRI上的一种影像学表现,是微小血管(〈200um)病理改变的一种生物学标记。出血性脑卒中患者CMB发生率约60%;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MB发生率约34%。研究认为,CMB与血脑屏障破坏有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脑微出血(CMB)是脑小血管病MRI上的一种影像学表现,是微小血管(〈200um)病理改变的一种生物学标记。出血性脑卒中患者CMB发生率约60%;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MB发生率约34%。研究认为,CMB与血脑屏障破坏有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血脑屏障损伤关系密切。CMB与MMP-9的关系,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脑卒中患者 急性缺血性 脑微出血 血脑屏障破坏 血脑屏障损伤 影像学表现 生物学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凌志鹃 曹海涛 +5 位作者 朱沂 党辉 沙晶 艾山江 李建 景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05-1107,共3页
目的分析后循环脑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PCCI)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发病原因。方法选取头颅MRI提示有明确PCCI病灶的患者356例(PCCI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另选前循环脑梗死(ACCI... 目的分析后循环脑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PCCI)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发病原因。方法选取头颅MRI提示有明确PCCI病灶的患者356例(PCCI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另选前循环脑梗死(ACCI)患者853例(ACCI组),比较2组病因分型的差异。结果 PCCI患者临床症状中占前3位的分别为言语不清105例(29.5%),头晕/眩晕98例(27.5%)、肢体无力86例(24.2%);远段梗死是PCCI最常见的梗死部位(45.8%),累及部位最常见为丘脑20.2%;PCCI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较ACCI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CI的临床表现复杂,PCCI最常见的梗死部位为远段,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为PCCI最常见的发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基底动脉 椎动脉 大脑后动脉 磁共振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梅雨晴 恽文伟 郭义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04-1006,共3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在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中位居第二,致残率较高。近年...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在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中位居第二,致残率较高。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发现,侧支循环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症状以及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就脑侧支循环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综述,并主要分析其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侧支循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不明原因栓塞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理昊 郭义坤 +2 位作者 陈卓友 董贯忠 曹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6-558,共3页
不明原因栓塞性脑卒中(embolic stroke of undeter-mined source,ESUS)是2014年引入的一个概念,指排除供血区相应血管狭窄(狭窄程度≥50%)及合并明显的心源性栓子来源,在CT或MRI上为非腔隙性脑梗死模式的脑卒中。ESUS被认为是隐源性脑... 不明原因栓塞性脑卒中(embolic stroke of undeter-mined source,ESUS)是2014年引入的一个概念,指排除供血区相应血管狭窄(狭窄程度≥50%)及合并明显的心源性栓子来源,在CT或MRI上为非腔隙性脑梗死模式的脑卒中。ESUS被认为是隐源性脑卒中的一个亚型。研究显示,ESUS的发病率占全部缺血性脑卒中的9%~25%,平均约占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卒中 颅内栓塞和血栓形成 脑梗死 利伐沙班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热休克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杨 彭茜 +2 位作者 王倩 邹文颖 陈卓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04-1006,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表现以细胞外老年斑、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为特征,其中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的异常聚集是最为重要的致病因素[1]。Aβ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水解产生的低分子短肽,在AD脑内以多种形式存...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表现以细胞外老年斑、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为特征,其中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的异常聚集是最为重要的致病因素[1]。Aβ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水解产生的低分子短肽,在AD脑内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相对可溶性单体、寡聚体、原纤维和成熟纤维,寡聚体和Aβ原纤维尤其具有毒性,Aβ参与神经元死亡,与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质类 小分子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肽类 TAU蛋白质类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高信号对急性轻中度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郭义坤 王倩 +3 位作者 陈卓友 姚畑 董贯忠 张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66-969,共4页
目的探讨脑白质高信号(WMH)对急性轻中度心源性脑栓塞患者90 d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轻中度心源性脑栓塞患者79例,用Fazekas量表评分评估患者WMH严重程度,并分为轻度组55例(Fazekas≤2分)和中重度组24例(Faze... 目的探讨脑白质高信号(WMH)对急性轻中度心源性脑栓塞患者90 d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轻中度心源性脑栓塞患者79例,用Fazekas量表评分评估患者WMH严重程度,并分为轻度组55例(Fazekas≤2分)和中重度组24例(Fazekas≥3分),比较2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随访90 d,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90 d预后的因素。结果中重度组患者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非症状性脑出血转化和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高于轻度组(P<0.05,P<0.01)。随访90 d时,预后不良者高血压≥5年和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基线NIHSS评分和Fazekas量表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OR=1.952,95%CI:1.344~2.836,P=0.000)和中重度WMH(OR=4.690,95%CI:1.036~21.225,P=0.045)是影响90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重度WMH是轻中度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栓塞 大脑小血管疾病 脑白质疏松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