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bileNetV3识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图像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佳维 王艳 孟名柱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249,共7页
目的:研究MobileNetV3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图像分类问题中的可行性并评估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与超声资料。共获得良性结节1353个,恶性结节1197个。将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超声图像按照8∶1∶1比例划分为... 目的:研究MobileNetV3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图像分类问题中的可行性并评估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与超声资料。共获得良性结节1353个,恶性结节1197个。将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超声图像按照8∶1∶1比例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集。构建基于Pytorch框架的MobileNetV3深度学习网络。采用不同优化器和学习率组合在数据集中对MobileNetV3的2个亚模型(small和large)进行训练、测试和验证。结果:large模型中以LAdamax_0.001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准确率最高,分别为0.98和0.92;其次为LAdam_0.0001,分别为0.96和0.87。small模型中以SAdam_0.001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准确率最高,分别为0.97和0.85;其次为SAdam_0.0001,分别为0.88和0.85。在验证集中的精确度、召回率、F1评分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LAdamax_0.001(0.95,0.95,0.95,0.94)、LAdam_0.0001(0.88,0.88,0.88,0.88)、SAdam_0.001(0.90,0.89,0.89,0.88)和SAdam_0.0001(0.89,0.89,0.89,0.89)。结论:MobileNetV3是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图像分类的有效方法,以LAdamax_0.001性能最佳,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移动神经网络 甲状腺结节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代双源CT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义忠 王勇 +4 位作者 李春和 吴奇勇 张明 袁俊强 袁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7-571,共5页
目的 :评价二代双源CT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患者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CABG后行二代双源CT检查的资料,对所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结果进行后处理重建,包括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 目的 :评价二代双源CT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患者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CABG后行二代双源CT检查的资料,对所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结果进行后处理重建,包括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建(CPR)等,综合评价桥血管有无狭窄、闭塞及通畅情况,并与7例同期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检查患者的资料进行对照分析。2组医师采用盲法判读结果。结果:72例共有145支桥血管,所有患者桥血管均得到评估,乳内动脉桥、大隐静脉桥、桡动脉桥总的通畅率分别为86.4%、68.4%、57.1%;145支桥血管中共有65支序贯桥,序贯桥和非序贯桥的通畅率分别为75.4%、75.0%;对比术后不同时期桥血管的通畅率,发现乳内动脉桥各时间组之间的通畅率无明显差别,大隐静脉桥的通畅率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明显下降。7例患者CTA与ICA对冠脉狭窄程度的评估无差别。结论:二代双源CT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桥血管,且能够对桥血管及近、远端吻合口狭窄情况进行评估,是CABG后随访中判断桥血管是否通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CT X线计算机 有创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latz血栓消融器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蒋国民 赵进委 +2 位作者 陈亚贤 韦国桢 俞小卫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431-434,共4页
关键词 肺栓塞 血栓消融术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3D打印技术的芍药苷-海藻酸钠-明胶皮肤支架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余海洋 游德淑 +6 位作者 顾晓诚 梅峻豪 秦立昊 王凯 刘纯 王云 贾中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2-586,共5页
目的 探讨采用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的芍药苷-海藻酸钠(SA)-明胶皮肤支架的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 通过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1、3、5、10%的芍药苷-SA-明胶皮肤支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高效液相... 目的 探讨采用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的芍药苷-海藻酸钠(SA)-明胶皮肤支架的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 通过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1、3、5、10%的芍药苷-SA-明胶皮肤支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芍药苷累积释放浓度.将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与其共培养3 d,行Live/Dead染色,观察支架表面细胞存活和生长状态,检测1、2、3 d时细胞增殖、羟脯氨酸和白细胞介素(IL)-6表达水平.结果 SEM显示5组皮肤支架均呈多孔网状立体结构,孔隙均匀.3%组皮肤支架表面较其他4组光滑.药物累积释放量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加,10%皮肤支架组在各时点的释放均高于其他4组.Live/Dead染色显示细胞在5组皮肤支架表面均能较好地黏附,生长良好,SEM显示3%组皮肤支架活细胞数多于其他4组.3%组皮肤支架的细胞增殖率、羟脯氨酸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其他4组(均P<0.05),IL-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0和1%组(P<0.01),但高于10%组(P<0.01).结论 3%芍药苷-SA-明胶皮肤支架实现了生物效应与细胞毒性的平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胶原蛋白分泌效应,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发生,有望为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提供一种可降解的生物皮肤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3D打印 皮肤支架 芍药苷 海藻酸钠 明胶 生物相容性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结构及功能改变的MRI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郑佳惠 韩雍 +4 位作者 杨淇麟 武向向 潘昌杰 葛晓敏 石海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联合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技术与比率低频振幅(fALFF)方法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大脑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 目的:联合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技术与比率低频振幅(fALFF)方法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大脑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43例,同期招募健康志愿者(HC组)33例。所有受试者均同步完成神经心理学测试及MR检查,获取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及3D T1WI、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图像预处理后行数据分析,获得2组受试者间脑灰质体积(GMV)及平均fALFF(mfALFF)值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结果:与HC组相比,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MoCA评分明显减低(P<0.001)。与HC组相比,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GMV值减低的脑区为左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左侧楔前叶、左侧中央前回、左侧后扣带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右侧颞中回(P<0.05);平均fALFF(mfALFF)值减低的脑区为左侧颞上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左侧中央后回、左侧前扣带回、左侧枕中回、右侧楔前叶(P<0.05)。结论: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大脑结构与功能改变存在优势脑区,同时结构及功能异常的脑区部分重叠,提示其为非独立性改变,并与多维度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磁共振成像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比率低频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分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全脑弥散峰度成像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淇麟 韩雍 +4 位作者 刘同强 陈智凝 徐林芳 潘昌杰 石海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寻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客观影像学标志物。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ESRD患者28例作为试验组,同期纳入26名健康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完成... 目的:探寻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客观影像学标志物。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ESRD患者28例作为试验组,同期纳入26名健康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完成认知功能评估,进行MRI采集数据后通过DKE软件获得弥散峰度成像(DKI)各参数,采用独立样本:检验比较2组间各DKI参数值的差异,对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与认知量表评分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ESRD组较健康对照组DKI参数值平均弥散峰度(MK)、轴向弥散峰度(AK)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径向弥散峰度(RK)值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MK值减低的脑区是右侧额叶Sub-Gyral(体素26个,t=5.87);AK值减低的脑区有扣带回前部(体素55个,t=7.08)、右侧岛叶(体素29个,t=6.18)、右侧中央后回(体素51个,t=6.45)、右侧缘上回(体素30个,t=6.4)。ESRD组右侧额叶Sub-Gyral的MK值及扣带回前部、右侧岛叶的AK值与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DKI参数MK,AK可作为评估ESRD患者脑部微观改变的影像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磁共振成像 认知功能 弥散峰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患者伴认知障碍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郑佳惠 武向向 +1 位作者 潘昌杰 石海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5-688,共4页
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作为慢性肾脏病的严重转归,常伴随多系统并发症,其中认知功能损伤在ESRD患者中普遍存在。神经影像学是探究认知损伤潜在机制的有效手段,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深入应用可从脑结构及功能改变的角... 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作为慢性肾脏病的严重转归,常伴随多系统并发症,其中认知功能损伤在ESRD患者中普遍存在。神经影像学是探究认知损伤潜在机制的有效手段,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深入应用可从脑结构及功能改变的角度提供客观的神经影像学线索。本文对ESRD伴认知障碍患者的相关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终末期肾病 磁共振成像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Embosphere微球栓塞治疗重复肾术后尿性囊肿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任葆胜 赵进委 +2 位作者 蒋利强 王云 王刚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17-1218,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2017年6月21日因尿频尿急伴右侧腰背部酸胀不适入院。入院后行腹部B超及CT检查显示右侧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右上输尿管下段狭窄伴右上肾盂及输尿管积水。2017年6月26日在全麻下行后腹腔镜下右侧重复肾重复输尿... 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2017年6月21日因尿频尿急伴右侧腰背部酸胀不适入院。入院后行腹部B超及CT检查显示右侧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右上输尿管下段狭窄伴右上肾盂及输尿管积水。2017年6月26日在全麻下行后腹腔镜下右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bosphere微球 尿性囊肿 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肺动脉栓塞指数的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导管碎栓/抽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游德淑 余海洋 +5 位作者 李业梅 蔡耕嫡 秦立昊 王凯 贾中芝 胡玲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2-84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CT肺动脉栓塞指数(pulmonary artery computed tomography obstruction index,CTI%)的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PTE)的导管碎栓/抽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 目的:探讨基于CT肺动脉栓塞指数(pulmonary artery computed tomography obstruction index,CTI%)的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PTE)的导管碎栓/抽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2年3月经导管碎栓/抽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的APT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基于CTI%对患者进行分度后分析。结果:共纳入50例患者,基于CTI%的分度:轻、中、重度APTE患者分别为11例(22.0%)、17例(34.0%)、22例(44.0%)。基于CTI%的分度与简化肺栓塞严重指数(simplified pulmonary embolism severity index,sPESI)无明显相关(P=0.225)。3组患者术前的血氧饱和度和D-二聚体表达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中,导管碎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12例(24.0%),导管抽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37例(74.0%),导管碎栓、抽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1例(2.0%),手术成功率为100.0%,临床成功率为88.0%(44/50)。围术期死亡6例(12.0%,中度1例,重度5例),其余44例患者顺利出院。规律随访患者36例(81.8%),平均随访时间(34.6±33.1)月,无APTE复发、抗凝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有5例(13.9%,中度2例、重度3例)发生肺动脉高压,10例(27.8%,轻度3例、中度4例、重度3例)发生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结论:导管碎栓/抽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APTE安全有效;基于CTI%的中-重度APTE患者围术期死亡率及术后肺动脉高压和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栓塞 CT肺动脉栓塞指数 碎栓 抽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基于圆周长的直径与投照横径临床对比研究
10
作者 余海洋 游德淑 +3 位作者 杨代斌 何光远 潘昌杰 贾中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65-1169,共5页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IVC)基于圆周长的直径(CD)与前后位投照横径(PD)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至2月在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腹部CT检查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IVC影像分为5型(Ⅰ型:椭圆形,长轴与水平线成一定角度;Ⅱ型:正圆...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IVC)基于圆周长的直径(CD)与前后位投照横径(PD)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至2月在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腹部CT检查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IVC影像分为5型(Ⅰ型:椭圆形,长轴与水平线成一定角度;Ⅱ型:正圆形;Ⅲ型:垂直长轴直径大于水平长轴直径的椭圆形;Ⅳ型:IVC水平长轴与水平线平行的椭圆形;Ⅴ型:不规则形状)。采用圆周长公式计算CD,前后位投照获得PD(在CT横断位模拟)。分析CD与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516例患者,其中男286例(55.4%),年龄(58.4±14.1)岁。PD、CD分别为(20.93±3.21) mm、(19.36±2.58) mm(P<0.01)。IVC影像分型Ⅰ型371例(71.9%),PD>CD[(21.04±3.02) mm比(19.43±2.42) mm,P<0.01];Ⅱ型18例(3.5%), PD≈CD[(20.26±2.19) mm比(20.11±1.90) mm,P=0.224];Ⅲ型11例(2.1%),PD<CD[(16.18±3.07) mm比(18.58±3.11) mm,P<0.01];Ⅳ型25例(4.8%),PD>CD[(22.68±3.12) mm比(19.96±2.58) mm, P<0.01];Ⅴ型91例(17.6%),PD>CD[(20.69±3.60) mm比(18.85±3.15) mm,P<0.01]。男性CD值大于女性[(19.79±2.63) mm比(18.83±2.41) mm,P<0.01]。CD影响因素分析显示,CD与年龄呈负相关,与身高、体质量呈正相关,与BMI无关。结论 正圆形IVC(Ⅱ型)少见,96.5%患者CD比PD能更好地反映IVC真实直径。大多数临床情况下,依据PD选择滤器可能加重滤器与IVC不匹配程度,CD值对于选择滤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分型 直径 滤器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