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邵燕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8期7-10,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预防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期间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并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并实施针对性护...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预防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期间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并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发生情况、血常规变化,评价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化疗期间白细胞抑制、粒细胞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化疗后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均降低,且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前比较,对照组化疗后第3天和第6天后的舒适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舒适评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有效降低NSCLC患者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发生风险,改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非小细胞肺癌 骨髓抑制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剑突下胸腔镜技术在胸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科 童继春 吴奇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腔镜技术在胸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5月15例胸腺瘤采用经剑突下途径行胸腺瘤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48.5±5.4)岁,合并重症肌无力6例(眼肌型5例,轻度全身型1...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腔镜技术在胸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5月15例胸腺瘤采用经剑突下途径行胸腺瘤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48.5±5.4)岁,合并重症肌无力6例(眼肌型5例,轻度全身型1例)。结果 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95±15)min,术中出血量(50±10)ml,术后住院时间(4.2±1.5)d,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1.5±1.0)d。无术后出血二次开胸手术等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胸腺瘤A型8例,AB型5例,B1型1例,B2型1例。15例术后随访(6.5±2.5)月,无胸腺瘤复发。合并重症肌无力6例按照Monden标准,肌无力症状消失5例,肌无力改善1例。结论经剑突下途径行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手术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突下 胸腔镜 胸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科 吴奇勇 +1 位作者 邹志清 吴周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2月,对40例自发性气胸行不插管静脉全麻复合椎旁神经阻滞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行T_4~T_5水平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舒芬太尼、丙泊酚诱...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2月,对40例自发性气胸行不插管静脉全麻复合椎旁神经阻滞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行T_4~T_5水平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舒芬太尼、丙泊酚诱导,意识消失后面罩呼吸机辅助通气,术中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静镇痛,行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结果 4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气管插管全麻。麻醉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以及在手术室的总时间分别为(24.0±5.0)min、(15.0±10.0)min和(71.0±25.5)min;手术时间(31.0±10.0)min。术中血气分析Pa CO2(45.0±5.0)mm Hg,术后12小时血气分析Pa CO2(40.0±6.0)mm Hg。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1.5±0.5)d,术后住院时间(2.0±1.0)d。无术中大出血、术后出血二次手术。术后漏气1例,负压吸引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12±4)月,无气胸复发。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气胸可以在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完成,创伤小,尤其对气管插管有高危因素者,但需要麻醉师和术者完美配合,手术技能培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麻醉 单孔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