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与开放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朱征 童继春 +4 位作者 毛小亮 吴奇勇 袁卫东 张科 王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37-1840,共4页
目的:探讨和评价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41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其中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51例,传统开放手术90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围术期并发症及近期临床疗... 目的:探讨和评价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41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其中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51例,传统开放手术90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围术期并发症及近期临床疗效。结果:开放组死亡2例,腔镜组无死亡。术后住院时间及胸管留置时间各组间无差异;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右胸上腹、左胸弓下、左胸左颈三组略长;术中出血量腔镜组较各组明显减少;淋巴结清扫数量各组间无差异;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两组术后近期生存率无差异。结论:微创食管癌手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安全可行,近期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胸腔镜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食管-气管瘘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2
作者 翟光地 吴奇勇 +3 位作者 张科 张明 王勇 童继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41-1542,共2页
目的:外伤性食管-气管瘘的发病率低,但诊断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病因:胸部挤压。诊断方法:纤维支气管镜可以明确。治疗:急性水肿期对上消化道-支气管瘘患者来说保守治疗也许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关键词 外伤性 食管-气管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和腺病毒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王仕忠 马玲娣 +3 位作者 关乃富 鲍永仪 倪诚 王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1-484,共4页
目的研究柯萨奇和腺病毒受体(coxsackie and adenovirus receptor,CAR)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特异性CAR72抗体通过免疫组化EnVision法在存档石蜡样本中研究CAR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4例非肿瘤肺组织... 目的研究柯萨奇和腺病毒受体(coxsackie and adenovirus receptor,CAR)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特异性CAR72抗体通过免疫组化EnVision法在存档石蜡样本中研究CAR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4例非肿瘤肺组织全部无CAR表达,51例鳞癌中42例有CAR表达,不同病理分级肺癌细胞中(5例穿刺标本未作病理分级),CAR表达分别为分化好(Ⅰ-Ⅱ级)有20例(20/26)表达,分化差(Ⅲ-Ⅳ级)有17例(17/20)表达。在41例肺腺癌中仅有15例有CAR表达,不同病理分级肺癌细胞中(3例穿刺标本未作病理分级),CAR表达分别为分化好(Ⅰ-Ⅱ级)有8例(8/21)表达,分化差(Ⅲ-Ⅳ级)有6例(6/17)表达。结论CAR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的组织类型相关而与细胞分化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CAR非小细胞肺癌 分化 组织学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破裂12例的诊治
4
作者 张明 王勇 +1 位作者 童继春 吴奇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2-573,共2页
心脏破裂病情危急、病死率高,本院2004年7月-2009年5月共诊治心脏破裂患者12例.抢救成功10例,死亡2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12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1例,年龄21~55岁,平均35岁。创伤原因:锐器刺伤7例,机... 心脏破裂病情危急、病死率高,本院2004年7月-2009年5月共诊治心脏破裂患者12例.抢救成功10例,死亡2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12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1例,年龄21~55岁,平均35岁。创伤原因:锐器刺伤7例,机器切割伤1例,高处坠落伤1例,车祸2例,医源性损伤1例(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左室后壁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破裂 诊断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生物荧光法在乳腺癌化疗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5
作者 朱玉兰 王勇 +1 位作者 戚春建 钱科卿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71-874,共4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多发的恶性肿瘤,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探讨基于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肿瘤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在乳腺癌药物筛选中的应用。方法:应用ATP-TCA法,检测50例乳腺...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多发的恶性肿瘤,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探讨基于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肿瘤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在乳腺癌药物筛选中的应用。方法:应用ATP-TCA法,检测50例乳腺癌标本体外对6种常用化疗药物和3种联合化疗方案的敏感性。结果:组织标本的可评估率为92%,多柔比星(ADM)联合紫杉醇(PTX)对乳腺癌细胞在体外抑制率最高,为95.3%;其次为ADM联合氟尿嘧啶(5-FU)为90.7%,多西他赛(TXT)为72.5%,PTX为70.7%,ADM为50.0%;甲氨蝶呤(MTX)联合5-FU为19.5%,MTX为9.8%。此外,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结论:ATP-TCA法操作简便,敏感性好,可能对临床个体化疗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敏感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负载肺癌细胞抗原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勇 张科 +4 位作者 童继春 钱科卿 史央 陆俊欢 时宏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建立自体热休克凋亡肺癌细胞抗原制备、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以及抗原负载方法,为制备DC肿瘤疫苗提供技术基础。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从手术切除的肺癌新鲜组织获得单细胞悬液,热休克后用白桦脂酸诱导其凋亡制备成细胞抗原;采用... 目的:建立自体热休克凋亡肺癌细胞抗原制备、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以及抗原负载方法,为制备DC肿瘤疫苗提供技术基础。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从手术切除的肺癌新鲜组织获得单细胞悬液,热休克后用白桦脂酸诱导其凋亡制备成细胞抗原;采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贴壁法获得单核细胞,经GM-CSF与IL-4体外诱导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负载细胞抗原后制备成DC肿瘤疫苗,并对DC疫苗的形态、数量及表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肿瘤细胞抗原得率:(13.68±1.30)×106/g组织;平均凋亡率:(93.79±2.31)%;(2)imDC平均得率为(9.37±0.83)×106/(118.77±12.56)×106个PBMC,活率>95%;imDC表型分析:CD11c+CD14-、CD11c+HLA-DR+、CD11c+CD80+、CD11c+CD83+、CD11c+CD86+表达率分别为(87.45±3.42)%、(87.16±1.08)%、(2.80±1.52)%、(5.64±1.56)%、(5.11±1.09)%;(3)DC疫苗平均得率为(5.75±0.69)×106/(9.37±0.83)×106个imDC,活率>95%,DC疫苗表型:CD11c+CD14-、CD11c+HLA-DR+、CD11c+CD80+、CD11c+CD83+、CD11c+CD86+表达率分别为(92.73±1.21)%、(89.35±2.31)%、(86.80±1.23)%、(69.53±7.21)%、(94.92±1.48)%。结论:该方法稳定、安全、可靠,可制备出具有成熟DC表型的肿瘤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肺癌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剑突下胸腔镜技术在胸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科 童继春 吴奇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腔镜技术在胸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5月15例胸腺瘤采用经剑突下途径行胸腺瘤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48.5±5.4)岁,合并重症肌无力6例(眼肌型5例,轻度全身型1...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腔镜技术在胸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5月15例胸腺瘤采用经剑突下途径行胸腺瘤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48.5±5.4)岁,合并重症肌无力6例(眼肌型5例,轻度全身型1例)。结果 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95±15)min,术中出血量(50±10)ml,术后住院时间(4.2±1.5)d,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1.5±1.0)d。无术后出血二次开胸手术等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胸腺瘤A型8例,AB型5例,B1型1例,B2型1例。15例术后随访(6.5±2.5)月,无胸腺瘤复发。合并重症肌无力6例按照Monden标准,肌无力症状消失5例,肌无力改善1例。结论经剑突下途径行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手术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突下 胸腔镜 胸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8
8
作者 张科 吴奇勇 +1 位作者 邹志清 吴周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2月,对40例自发性气胸行不插管静脉全麻复合椎旁神经阻滞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行T_4~T_5水平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舒芬太尼、丙泊酚诱...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2月,对40例自发性气胸行不插管静脉全麻复合椎旁神经阻滞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行T_4~T_5水平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舒芬太尼、丙泊酚诱导,意识消失后面罩呼吸机辅助通气,术中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静镇痛,行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结果 4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气管插管全麻。麻醉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以及在手术室的总时间分别为(24.0±5.0)min、(15.0±10.0)min和(71.0±25.5)min;手术时间(31.0±10.0)min。术中血气分析Pa CO2(45.0±5.0)mm Hg,术后12小时血气分析Pa CO2(40.0±6.0)mm Hg。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1.5±0.5)d,术后住院时间(2.0±1.0)d。无术中大出血、术后出血二次手术。术后漏气1例,负压吸引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12±4)月,无气胸复发。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气胸可以在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完成,创伤小,尤其对气管插管有高危因素者,但需要麻醉师和术者完美配合,手术技能培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麻醉 单孔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