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体活动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珍珍 崔茜 +4 位作者 楼青青 陈晓栋 方丹 姚平 袁晓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704,共8页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增厚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中高水平的身体活动(PA)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探讨这一可改变的生活方式与CIMT的关系...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增厚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中高水平的身体活动(PA)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探讨这一可改变的生活方式与CIMT的关系可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策略。目的分析不同PA水平与T2DM患者CIMT增厚的关系,为患者推荐个性化活动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于江苏省两家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3099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身体活动量表(IPAQ)短问卷评估患者的PA水平,将患者分为轻度及以下PA组、中度PA组和高强度PA组。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A与CIMT增厚的关系,并按照不同肥胖程度和血压、血脂及糖化达标状况进行分层分析。将PA水平作为连续变量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评价PA与CIMT增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与轻度及以下PA患者(n=981)相比,中度(n=1389)和高强度(n=729)PA患者的年龄较小,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高(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度PA与发生CIMT增厚的风险呈负关联(OR=0.775,95%CI=0.629~0.956,P<0.05),这种关联独立于社会人口学、生活方式及血脂等生化指标。进一步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结果显示,PA与CIMT增厚的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P_(非线性)=0.014)。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体质量正常(n=996)和超重(n=1395)的患者中未发现PA与CIMT的关系(P>0.05);而在肥胖患者(n=708)中仅中度PA与CIMT增厚相关(OR=0.614,95%CI=0.382~0.987,P<0.05);血压、血脂及糖化3项指标均不达标(n=324)和仅1项指标达标(n=1416)的患者,中度PA与发生CIMT增厚呈负相关(P<0.05)。结论PA水平与CIMT增厚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中度PA与CIMT增厚呈负相关,尤其是在肥胖、血压、血脂及糖化控制较差的人群中,而高强度PA对CIMT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身体活动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横断面研究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男性不同年龄阶段骨密度变化特点及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镇 薄亚文 +1 位作者 叶新华 成金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4-579,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不同年龄阶段骨密度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4年在我院进行骨密度检查的444例2型糖尿病男性及208例健康对照组男性。采用美国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所有男性的腰椎(L1-4)、左侧股骨近端...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不同年龄阶段骨密度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4年在我院进行骨密度检查的444例2型糖尿病男性及208例健康对照组男性。采用美国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所有男性的腰椎(L1-4)、左侧股骨近端(Neck)、大转子(Torch)、华氏三角(Ward’s)和髋部总体(Htot)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进行测量。糖尿病组患者按每10岁分段,比较各年龄段间BMD的变化。同时将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按每5岁进行分段,比较糖尿病组与同龄对照组BMD的差异。将糖尿病组不同部位的BMD与体重指数(BMI)、糖尿病病程、肌酐(Cr)、血清钙(Ca)、磷(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糖尿病组组内比较:Neck和Ward’s三角的BMD在不同年龄段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140~44岁年龄段两者在Ward’s三角的BMD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45~59岁年龄段两组之间不同部位的BMD无统计学差异(P〉0.05)。360~64岁年龄段两组在L1、L2、Torch、Neck及Htot部位的BMD存在差异(P〈0.05)。465~69岁年龄段两组在L1、L2、L3、L4、Neck、Htot部位的BMD存在统计学差异。60~69岁年龄段糖尿病组各部位的BMD均高于对照组(P〉0.05)。(3)相关性分析:男性T2DM患者的L1BMD与BMI、肌酐、血钙成正相关,L2、L3 BMD与BMI、肌酐成正相关,L4 BMD与BMI成正相关,Torch、Neck、Ward’s三角、HtotBMD与BMI、总胆固醇、血钙、磷成正相关,与年龄、病程成负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男性患者的不同年龄阶段骨密度变化较同龄健康男性不同。其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BMI、年龄、糖尿病病程为主要影响因素。对于50岁以上的糖尿病男性患者应重视骨密度检测,早期筛查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男性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术后胰岛素抵抗状态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6
3
作者 郑颖梅 陆曙炎 +2 位作者 徐南伟 李立 胡继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32-735,共4页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术前存在胰岛素抵抗(IR)患者术后IR的影响。方法利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筛选术前存在IR的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术前存在胰岛素抵抗(IR)患者术后IR的影响。方法利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筛选术前存在IR的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术后48h内的镇痛效果。分别于麻醉前30min(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24h(T2)、48h(T3)测定血浆葡萄糖(FPG)、胰岛素(FINS)浓度并计算出相应HOMA指数用以判断患者术后IR状态。结果两组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FPG、FINS、ln(HOMA-IR)在T1时均显著降低(P<0.01),但FPG在T2时基本恢复至术前,而FINS、ln(HOMA-IR)与T0时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FPG始终变化不大,而FINS、ln(HOMA-IR)T1、T2时升高显著(P<0.05或P<0.01)。T3时研究组ln(HOMA-IR)依然很低(1.13±0.26)(P<0.01),而对照组基本恢复至术前(1.50±0.51)。结论硬膜外麻醉(EA)+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术后48h内可以减轻术前存在IR患者的术后IR程度,尤其在术后即时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胰岛素抵抗 稳态模式评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探讨PPAR-γ和RXR-α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陆莹 杜文聪 +9 位作者 李倩 叶新华 俞晓芳 马建华 成金罗 高燕勤 杜娟 石慧 曹园园 周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在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视黄醛α受体(RXR-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易感性关系中的应用特点。方法:采用BPANN分析方法,对591例2型... 目的:探讨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在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视黄醛α受体(RXR-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易感性关系中的应用特点。方法:采用BPANN分析方法,对59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724例正常对照者的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分型结果、血清脂联素水平以及其他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按照平均影响值(MIV)的绝对值大小排序,并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相比较,用多因子降维法(MDR)分析基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BPANN多因素分析中,2型糖尿病危险因子的顺位为血清脂联素浓度、高血压史、腰围、rs4240711、rs3132291、rs3856806、2型糖尿病家族史、饮酒、高脂血症史、吸烟、年龄、BMI指数、rs1045570、性别、rs2920502、rs6537944、rs4842194、rs17827276、rs1801282;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只有8个变量入选最终模型,因子顺位为高血压史、T2DM家族史、腰围、饮酒、吸烟、rs4240711、rs4842194、血清脂联素浓度;多因子降维法(MDR)分析结果显示模型X1X2X3(rs3856806,rs3132291,rs4240711)为最佳模型(交叉验证一致性10/10,P=0.0107)。结论:PPAR-γ和RXR-α基因多态性改变的交互作用对于中国南方汉族T2DM遗传易感性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BPANN用于筛选T2DM等复杂多病因疾病的影响因素,可能提供更切合实际情况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2型糖尿病 PPAR-γ基因 RXR-α基因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区开设营养餐厅对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丁慧萍 戴小明 +3 位作者 沈默宇 韩云 吴海莉 吴春燕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5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病区开设营养餐厅对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效果。方法将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进行营养知识课堂教育、互动及一对一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烹饪实践课指导及现场烹饪实践,并在病区营养餐厅... 目的探讨病区开设营养餐厅对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效果。方法将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进行营养知识课堂教育、互动及一对一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烹饪实践课指导及现场烹饪实践,并在病区营养餐厅用餐。结果出院时观察组营养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3个月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病区开设营养餐厅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掌握饮食控制的原则和方法,从而更有效地控制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病区营养餐厅 行为干预 饮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小时生活指导对初诊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薛美华 丁慧萍 +1 位作者 韩云 周晓云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评价24h生活指导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7例T2DM强化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法进行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24h生活指导,即对T2DM全程健康护理采... 目的评价24h生活指导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7例T2DM强化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法进行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24h生活指导,即对T2DM全程健康护理采用24h不间断指导。两组强化治疗方法、时间均相同。结果治疗15d后,干预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及强化治疗配合程度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前后血糖各指标值差异显著(P<0.05,P<0.01);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对T2DM强化治疗患者采用24h生活指导,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和控制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强化治疗 24小时生活指导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P治疗Graves眼病效果观察
7
作者 丁慧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8期625-626,共2页
对51例Graves眼病(GO)病人采用MDP(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云克)治疗前后疗效进行评价.并提出相 关护理问题。结果MDP治疗GO突眼的效果显著(有效率为74.4%).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护理中注意严格按 要求进行药物配制,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疗效。
关键词 GRAVES眼病 MDP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ALMS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所致的Alstrom综合征的诊疗和基因检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慧杰 李德 +3 位作者 白卉泠 张铭 黄俊 袁小青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48-1157,共10页
Alstrom综合征是一种由ALMS1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锥杆型视网膜营养不良、感音神经性耳聋、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扩张性心肌病、进行性肝肾功能障碍为典型临床表现。本文随... Alstrom综合征是一种由ALMS1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锥杆型视网膜营养不良、感音神经性耳聋、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扩张性心肌病、进行性肝肾功能障碍为典型临床表现。本文随访1例以糖尿病就诊的青年男性患者,合并有失明、耳聋、高脂血症、肥胖、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基因检测结果表明患者ALMS1基因发生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源于母亲和父亲,前者为8号外显子携带的突变c.5535delG(p.S1847Lfs*24),后者为16号外显子携带的突变c.10819C>T(p.R3607X),这两个突变位点在已知的ALMS1基因变异库中均未被报道。该患者口服达格列净后,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发现其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显著提高。通过总结分析该病例,对于临床上青少年起病的合并有失明、耳聋、严重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的糖尿病患者,应考虑到Alstrom综合征的可能。本病例发现的2个新突变位点丰富了ALMS1基因的遗传变异数据库,其治疗随访数据为该类疾病患者选择合适的降糖方案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trom综合征 ALMS1基因 糖尿病 失明 感音性神经性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肌量减少的相关性 被引量:5
9
作者 丁扬 凌琰 +1 位作者 成金罗 叶新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08-1012,共5页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serum uric acid,SUA)与肌量减少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电阻抗法检...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serum uric acid,SUA)与肌量减少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电阻抗法检测四肢骨骼肌含量并计算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index,ASMI),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肌量减少组(n=366)与非肌量减少组(n=1754),收集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BMI、SUA等指标,通过t检验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ASMI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SUA对肌量减少的影响。结果 肌量减少组BMI、SUA均显著低于非肌量减少组,年龄高于非肌量减少组;ASMI与SUA、BMI显著正相关,与年龄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分别校正年龄、BMI后,SUA与ASMI仍存在正相关性;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后,SUA每增加1umol/L,肌量减少风险降低0.5%。结论 SUA水平升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肌量减少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 肌少症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鸢尾素调控葡萄糖稳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晓鑫 张青 叶新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6-890,共5页
鸢尾素是一种肌细胞因子,具有诱导白色脂肪褐变、改善胰岛素抵抗等生物学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鸢尾素具有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葡萄糖摄取、促进肝糖原合成、抑制肝糖异生及脂肪堆积等作用。鸢尾素通过上述作用能有... 鸢尾素是一种肌细胞因子,具有诱导白色脂肪褐变、改善胰岛素抵抗等生物学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鸢尾素具有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葡萄糖摄取、促进肝糖原合成、抑制肝糖异生及脂肪堆积等作用。鸢尾素通过上述作用能有效维持机体葡萄糖平衡。基于以上理论研究,文章旨在阐述鸢尾素在调节葡萄糖稳态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糖尿病 葡萄糖稳态 肌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患者髋部骨几何结构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镇 盛笑 +1 位作者 成金罗 叶新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患者使用唑来膦酸治疗前后不同时期髋部骨几何结构参数、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生化指标等变化特点,同时观察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非骨折患者髋部骨几何结构参数的影响。方法 动态观察20171月...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患者使用唑来膦酸治疗前后不同时期髋部骨几何结构参数、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生化指标等变化特点,同时观察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非骨折患者髋部骨几何结构参数的影响。方法 动态观察20171月至2020年1月住院使用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治疗的114例骨质疏松患者,其中包括57例严重骨质疏松致骨折患者(骨折组)及57例单纯骨质疏松患者(非骨折组)。采用美国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所有患者的腰椎总体(lumbar total,Ltot)、左侧股骨颈(Neck)和髋部总体(hip total,Htot)的BMD进行测量,并通过骨密度仪分析髋部骨几何结构参数,包括髋部股骨颈、转子间和股骨干的BMD、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平均骨皮质厚度(average cortical thickness,ACT)、弯曲系数(buckling ratio,BR)。观察骨折组和非骨折组治疗前后髋部骨几何结构参数、BMD、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差异。结果(1)与基线相比,治疗1年后股骨颈CSA、ACT,转子间CSA、ACT,股骨干CSA、BR分别增加1.68%、1.73%、3.04%、1.92%、2.17%、2.69%;治疗2年后上述指标分别增加了2%、2.49%、3.26%、2.51%、2.17%、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相比,股骨颈BR在治疗1和2年后分别下降了1.44%和2.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基线相比,治疗1年后Ltot、Neck、Htot的BMD分别提升了6.6%、1.57%、1.33%。治疗2年后,三者BMD分别提升了7.45%、2.13%、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相比,治疗1和2年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分别下降了15.54%和13%(P<0.05);血钙分别下降了3.32%和2.8%(P<0.05);尿酸分别增加了9.83%和11.01%。(3)骨折组与非骨折组治疗1年后转子间BR分别为11.52±2.73和10.37±2.1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Ltot BMD治疗1和2年后均有上升(P<0.05);ALP在治疗1和2年后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患者可明显增加BMD,改变髋部骨几何结构参数,主要通过增加CSA、ACT而改善骨质量,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治疗后同样获益,进一步佐证了唑来膦酸治疗严重骨质疏松的同时可减少骨折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髋部骨几何结构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E减重管理模式在社区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云 何文霞 +5 位作者 叶新华 杨萍 景茜 吴琰 张洁 陈丽叶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6期916-921,共6页
目的:评价NICE减重管理模式对社区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常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出院转介某社区的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目的:评价NICE减重管理模式对社区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常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出院转介某社区的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136)和对照组(n=131)。对照组接受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实验组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使用NICE减重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后3个月代谢指标、自我管理能力得分的差异。结果: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血糖、血脂、BMI、血压下降趋势均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ICE减重管理模式对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BMI、血压、血脂等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管理 医院社区一体化 糖尿病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