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菌移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探索性研究
1
作者 储云茜 薛雅 +4 位作者 蒋华 戚春建 戴菡珏 仙晴颖 朱文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9-516,共8页
目的:探讨对于多线抗肿瘤治疗失败合并恶液质的恶性肿瘤患者,予以肠菌移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索患者血清免疫及肠道微生物环境的变化。方法:入组5例多线抗肿瘤治疗后失败的恶液质肿瘤患者,予以特瑞普利单抗联... 目的:探讨对于多线抗肿瘤治疗失败合并恶液质的恶性肿瘤患者,予以肠菌移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索患者血清免疫及肠道微生物环境的变化。方法:入组5例多线抗肿瘤治疗后失败的恶液质肿瘤患者,予以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肠菌移植治疗,每2~3周期进行疗效评估,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并动态检测粪便16srRNA基因测序、血清免疫学指标。结果:除1名患者因入组时肿瘤负荷过大在移植2.5个月后死亡,其余4名患者的总生存期延长(7.4、8.3、28.5、52.3个月),1名肺腺癌颅内多发转移患者在肠菌移植后颅内转移病灶明显缩小,几乎消失。患者血清IL-2、IL-10、TGF-β等指标随着移植时间的增长,先迅速升高后缓慢降低,最终高于移植前,有统计学差异。16srRNA基因测序发现移植后患者总体肠道菌群结构分布出现明显差异,并逐渐向健康移植的供体靠拢,普拉梭菌可能是该类患者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所有患者未出现2级以上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肠菌移植联合免疫治疗或可改善生活质量、血清免疫环境及肠道微生物构成,对生存预后带来积极影响,且安全可控,为终末期恶液质患者开拓新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菌移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多线治疗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