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L-17和TGF-β浓度及其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梦洁 孙苏平 +3 位作者 钱科卿 闵海燕 岑玲 戚春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767-769,778,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IL-17和TGF-β浓度变化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健康志愿者30例、无远处转移并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59例及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的44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依次为A(对照组)、B... 目的:研究血清IL-17和TGF-β浓度变化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健康志愿者30例、无远处转移并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59例及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的44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依次为A(对照组)、B、C组,平均年龄分别为(53.8±20.8)岁、(62.0±11.8)岁、(64.0±15.7)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肠或直肠癌。B组59例,其中结肠癌26例为B1组,直肠癌33例为B2组;C组44例,其中结肠癌23例为C1组;直肠癌21例为C2组。测定A、B和C组血清IL-17和TGF-β浓度,其中分别测定B组术前术后血清IL-17和TGF-β浓度。结果:血清IL-17浓度测定结果显示,B组术前高于术后,C组高于B组(术前和术后),B、C组均高于A组,B组术前术后比较、B组和C组比较及B、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术后血清TGF-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于B组,B、C组均高于A组,C组和B组比较,B、C组和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结肠癌(B1组)和直肠癌(B2组)组比较、C组结肠癌(C1)和直肠癌(C2)组比较,血清IL-17和TGF-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17水平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结直肠癌进展和肿瘤负荷增加,血清IL-17水平升高。血清TGF-β水平和结直肠癌转移显著相关,在结直肠癌的转移机制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IL-17 TGF-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生成虚拟平扫CT图像 被引量:3
2
作者 高留刚 李春迎 +4 位作者 陆正大 谢凯 林涛 眭建锋 倪昕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0-444,共5页
目的针对增强CT图像,采用U-Net卷积神经网络(CNN)方法生成虚拟平扫CT图像,比较其与增强CT和实际平扫CT图像的差异。方法纳入50例于同次检查中接受平扫及增强CT扫描患者,记录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以40例CT数据为训练集,输入增强C... 目的针对增强CT图像,采用U-Net卷积神经网络(CNN)方法生成虚拟平扫CT图像,比较其与增强CT和实际平扫CT图像的差异。方法纳入50例于同次检查中接受平扫及增强CT扫描患者,记录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以40例CT数据为训练集,输入增强CT图像后,以对应的平扫CT图像作为输出,用于训练U-Net神经网络;以其余10例数据作为测试集,通过训练完成的U-Net生成虚拟平扫CT图像。比较虚拟平扫CT与实际平扫及增强CT的图像及参数差异。结果50例平扫CT平均CTDIvol为(11.67±0.51)mGy,增强CT平均CTDIvol为(13.46±0.76)mGy;采用虚拟平扫CT图像可使平均辐射剂量减少46.44%。增强与平扫CT图像的平均绝对偏差(MAE)为(32.28±2.64)HU,结构相似度(SSIM)为0.82±0.05;虚拟平扫CT与平扫CT图像的MAE为(6.72±1.31)HU,SSIM为0.98±0.02。虚拟平扫CT与平扫CT图像所示主要组织的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增强CT基于U-Net神经网络生成的虚拟平扫CT图像与实际平扫CT图像的一致性较好,可由此减少CT扫描次数、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神经网络 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