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D-二聚体与内毒素水平对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文杰 周洪兴 +4 位作者 曹琦 王苏建 吴建康 王家平 张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内毒素水平,探讨其对判断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及动态浊度法分别检测NSCLC患者治疗前后、肺部其他疾病患者和健康人血浆D-二聚体与内毒素水...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内毒素水平,探讨其对判断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及动态浊度法分别检测NSCLC患者治疗前后、肺部其他疾病患者和健康人血浆D-二聚体与内毒素水平。对肺癌患者进行随访,分析血浆D-二聚体及内毒素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肺部其他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内毒素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U分别为640.00、789.00与696.50、121.50,P均<0.01),Ⅲ~Ⅳ期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U分别为34.00、60.50,P均<0.01);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内毒素含量呈正相关(r=0.370,P<0.01);肺癌治疗后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Z分别为-2.58、-2.17,P均<0.05);病情进展的肺癌患者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与内毒素含量明显升高(Z分别为-2.48、-2.19,P均<0.05)。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与内毒素双阳性的患者一年内肿瘤转移或复发的概率显著高于其他(单阳性+双阴性)患者(χ2=5.88,P<0.05);双阳性患者与其他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9.25个月与22.39个月,双阳性患者两年生存率显著低于其他患者(χ2=39.64,P<0.01)。结论联合检测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内毒素含量对评价患者疗效,评估患者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D-二聚体 内毒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