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酵母β-葡聚糖载体的口服OVA疫苗(WGP-OVA疫苗)诱导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被引量:2
1
作者 白煜 戚春建 +2 位作者 夏蕾 何树燕 何流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79-1583,1589,共6页
目的:探讨口服WGP-OVA疫苗对C57BL/6小鼠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的诱导作用。方法:分别连续给予C57BL/6小鼠口服PBS、WGP及WGP-OVA 17 d后,使用LEGENDplexTM多因子流式检测试剂盒检测给药后小鼠血清中IgG1、IgG2a、IgG3及IgM的含... 目的:探讨口服WGP-OVA疫苗对C57BL/6小鼠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的诱导作用。方法:分别连续给予C57BL/6小鼠口服PBS、WGP及WGP-OVA 17 d后,使用LEGENDplexTM多因子流式检测试剂盒检测给药后小鼠血清中IgG1、IgG2a、IgG3及IgM的含量;HE染色比较各组小鼠脾脏淋巴小结的大小。取小鼠腹股沟淋巴结(ILNs)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淋巴结内F4/80+巨噬细胞及F4/80+SIINFEKL+巨噬细胞比例,分析WGP-OVA对巨噬细胞在ILNs内的浸润及抗原提呈情况;同时通过MHC Tetramer染色检测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明确WGP-OVA疫苗对T细胞免疫的诱导作用。结果:与PBS组相比,WGP-OVA能显著诱导IgG1、IgG2a、IgG3及IgM的分泌,增大脾脏内淋巴小结。此外,口服WGPOVA疫苗能促进F4/80+巨噬细胞向淋巴结浸润,诱导巨噬细胞对OVA的抗原提呈,同时增加淋巴结内OVA特异性CD8+CTLs的数量。结论:口服WGP-OVA疫苗能诱导C57BL/6小鼠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β-葡聚糖颗粒 鸡卵清蛋白 口服疫苗 免疫球蛋白 抗原特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孙晓 夏蕾 +1 位作者 何流漾 戚春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9-612,共4页
肿瘤微环境中的中性粒细胞分为具有抗肿瘤效应的N1型和促肿瘤效应的N2型。N1型中性粒细胞抑制、杀伤肿瘤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N2型中性粒细胞可以通过释放弹性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方式,促进肿瘤的发生、生长和... 肿瘤微环境中的中性粒细胞分为具有抗肿瘤效应的N1型和促肿瘤效应的N2型。N1型中性粒细胞抑制、杀伤肿瘤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N2型中性粒细胞可以通过释放弹性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方式,促进肿瘤的发生、生长和转移及肿瘤血管生成。本文就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肿瘤发生发展等方面,综述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肿瘤微环境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白血病细胞NKG2D配体表达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马玲娣 卢绪章 +4 位作者 朱志超 蒋丽佳 周民 钱思轩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29-1434,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白血病细胞表面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配体分子的表达水平及中药苦参碱对白血病细胞NKG2D配体表达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MICA/B和ULBP1、2、3四种NKG2D配体的表达。苦参碱处理白血病细胞株K562、OUN-1、...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白血病细胞表面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配体分子的表达水平及中药苦参碱对白血病细胞NKG2D配体表达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MICA/B和ULBP1、2、3四种NKG2D配体的表达。苦参碱处理白血病细胞株K562、OUN-1、U937和K562/AO2及原代培养的人白血病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药物处理后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改变。结果表明,几株常见人白血病细胞及原代人白血病细胞表面均有NKG2D配体分子的表达,多数有ULBP分子的高表达或ULBP表达明显高于MICA/B,但不同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模式明显不同。苦参碱处理可上调白血病细胞表面部分NKG2D配体的表达水平,提示苦参碱对不同白血病细胞NKG2D配体分子的表达调节不同。K562细胞表面NKG2D配体ULBP2和ULBP3分子的高表达可能是介导NK细胞对其高杀伤性的重要原因。结论:人白血病细胞及原代人白血病细胞表面均有NKG2D配体的表达,但不同细胞NKG2D配体的表达模式不同。苦参碱可上调白血病细胞表面部分NKG2D配体分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白血病 NKG2D配体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外泌体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晓航 张淑雯 +1 位作者 宁永玲 戚春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5-307,共3页
外泌体作为一种纳米级囊泡逐渐成为现在肿瘤免疫的研究热点。外泌体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物质,在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1]。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Tumor-derived exosome,TEX)不仅可以抑制宿主免疫应答,促进肿... 外泌体作为一种纳米级囊泡逐渐成为现在肿瘤免疫的研究热点。外泌体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物质,在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1]。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Tumor-derived exosome,TEX)不仅可以抑制宿主免疫应答,促进肿瘤转移,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起到抗肿瘤免疫作用,因此探索肿瘤来源外泌体对免疫应答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外泌体 肿瘤细胞 宿主免疫应答 EXOSOME 信息传递 细胞来源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对树突状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淑雯 冯同保 +1 位作者 张晓航 戚春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08-1411,共4页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型、非编码RNA分子,通过作用于目的基因调控相应功能蛋白的表达从而参与各种生理反应。近年来众多文献报道了特异性miRNA在免疫学方面的作用,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重要的抗原提呈细...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型、非编码RNA分子,通过作用于目的基因调控相应功能蛋白的表达从而参与各种生理反应。近年来众多文献报道了特异性miRNA在免疫学方面的作用,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连接着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MICRO-RNA 适应性免疫应答 抗原提呈细胞 固有免疫应答 抗原特异性 免疫学方面 目的基因 细胞因子 免疫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苷酸结合蛋白2调控β-葡聚糖诱导的小鼠树突状细胞成熟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淑雯 冯同保 +2 位作者 宁永玲 张晓航 戚春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53-1159,共7页
目的研究鸟苷酸结合蛋白2(GBP2)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芯片和实时定量PCR研究β-葡聚糖诱导的DC基因的变化情况,转染GBP2小干扰RNA(si RNA),敲低GBP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11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目的研究鸟苷酸结合蛋白2(GBP2)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芯片和实时定量PCR研究β-葡聚糖诱导的DC基因的变化情况,转染GBP2小干扰RNA(si RNA),敲低GBP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11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CD80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2p70、TNF-α和IL-10水平。T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全葡聚糖颗粒(WGP)刺激的成熟DC在转染GBP2-si RNA后,对卵清蛋白(OVA)特异性CD4+T细胞的促增殖效应。结果β-葡聚糖诱导后,DC的GBP2 m RNA水平显著降低;敲低DC的GBP2水平后,其表面CD11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CD80水平降低,同时,IL-6、IL-12、TNF-α分泌下降;经WGP刺激的成熟DC在转染GBP2-si RNA后,对OVA特异性CD4+T细胞的促增殖效应降低。结论 GBP2能调控β-葡聚糖诱导的DC成熟,进一步抑制T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聚糖 树突状细胞 鸟苷酸结合蛋白2(GB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aparib对HL-60细胞NKG2D配体表达的调节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志超 白煜 +1 位作者 卢绪章 戚春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26-1830,共5页
目的:研究Olaparib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表面NKG2D配体表达的调节作用,并初步探索其内在调控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HL-60细胞经不同浓度Olaparib(1.25、2.5、5、10μmol/L)作用24、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NK... 目的:研究Olaparib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表面NKG2D配体表达的调节作用,并初步探索其内在调控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HL-60细胞经不同浓度Olaparib(1.25、2.5、5、10μmol/L)作用24、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NKG2D配体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HL-60细胞内ERK蛋白表达变化情况;CFSE/PI法检测NK细胞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10μmol/L Olaparib作用24和48 h均可上调HL-60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5μmol/L Olaparib作用48 h可诱导ULBP-2、ULBP-3表达上调;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Olaparib处理后的HL-60细胞内ERK磷酸化水平增强。Olaparib可增强NK细胞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但ERK抑制剂可下调NK细胞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Olaparib可上调HL-60细胞表面NKG2D配体表达,增强NK细胞对其的杀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Olaparib促进ERK磷酸化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APARIB PARP抑制剂 NKG2D配体 NK杀伤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对NK细胞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志超 何流漾 戚春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49-854,共6页
自然杀伤(NK)细胞具有MHCⅠ非依赖性,无需抗原呈递细胞刺激,就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在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NK细胞所处的局部微环境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肿瘤部位NK细胞的增殖、成熟、效应分子分泌和功能。巨噬细胞是... 自然杀伤(NK)细胞具有MHCⅠ非依赖性,无需抗原呈递细胞刺激,就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在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NK细胞所处的局部微环境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肿瘤部位NK细胞的增殖、成熟、效应分子分泌和功能。巨噬细胞是肿瘤组织中占比最大的一类细胞群体,巨噬细胞与NK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抗肿瘤免疫中至关重要。本综述详细阐述了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对NK细胞的调控作用,以期为重编程巨噬细胞表型恢复NK细胞抗肿瘤免疫能力及开发NK细胞免疫疗法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 巨噬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菔硫烷对小鼠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丁骏 潘洁 +2 位作者 谢叶文 陈洁 邵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小鼠肺癌细胞系(Lewis lung cancer cells,LLC)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鉴定SFN对LLC细胞增殖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SFN对LLC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DCFH-DA探针...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小鼠肺癌细胞系(Lewis lung cancer cells,LLC)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鉴定SFN对LLC细胞增殖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SFN对LLC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DCFH-DA探针检测SFN对LLC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SFN对LLC细胞Nrf2蛋白和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最后通过皮下注射建立C57BL/6J小鼠肺癌模型,建模后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SFN及PBS灌胃处理,检测SFN治疗对小鼠肿瘤的影响。结果:细胞实验证实SFN能显著抑制小鼠LLC细胞的增殖(P<0.05),促进LLC细胞的凋亡,随着SFN浓度的增加,LLC细胞晚期凋亡比例逐渐升高(P<0.05)。细胞周期分析提示12.5μmol/L和25.0μmol/L的SFN处理可减少LLC细胞G1期比例(P<0.05),增加G2/M期的细胞比例(P<0.01),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D1、CDK4、CDK6、CyclinB1和CDK1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Western blot提示SFN促进LLC细胞ERK磷酸化以及增加Nrf2表达(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DCFH-DA探针显示SFN能显著提高LLC细胞内ROS水平。动物实验结果发现SFN处理组小鼠肿瘤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内及体外实验证实SFN触发LLC细胞内ERK磷酸化,使得细胞内Nrf2表达增加,细胞内ROS水平升高,阻滞细胞周期,从而加速LLC细胞的凋亡。SFN可能会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抗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菔硫烷 活性氧 细胞凋亡 ERK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依赖性TRAIL重组腺病毒对人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10
作者 马玲娣 王勇 +6 位作者 倪诚 王仕忠 鲍永仪 关乃富 张科 Leif G. Salford 樊小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7-582,共6页
目的:观察重组TRAIL腺病毒(Ad5-TRAIL及Ad5F35-TRAIL)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原代培养细胞和细胞株的凋亡诱导作用,探讨两种Ad-TRAIL用于肺癌基因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肺癌细胞系A549、Z79... 目的:观察重组TRAIL腺病毒(Ad5-TRAIL及Ad5F35-TRAIL)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原代培养细胞和细胞株的凋亡诱导作用,探讨两种Ad-TRAIL用于肺癌基因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肺癌细胞系A549、Z793、QG56和NCI-H520及10例原代培养肺癌细胞中CAR和CD46的表达水平;分别以Ad5-TRAIL及Ad5F35-TRAIL重组腺病毒按MOI 10和50感染上述细胞,48 h后Annexin V-FITC双标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早期凋亡。结果:A549、Z793、QG56和NCI-H520 4株肺癌细胞中,CD46的表达均明显高于CAR表达。Z793、QG56细胞对Ad5-TRAIL和Ad5F35-TRAIL的作用较敏感,MOI=10感染后凋亡率分别为(11.76±2.10)%、(15.96±2.89)%和(6.05±1.58)%、(10.11±1.26)%,显著高于对照组[(2.33±0.37)%和(5.95±1.89)%,P<0.05];MOI=50感染时NCI-H520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89±3.2)%和(9.08±1.35)%,与对照组(7.04±2.1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5-TRAIL和Ad5F35-TRAIL均不能诱导A549细胞凋亡。10例原代肺癌细胞CD46表达也明显较CAR高;Ad5-TRAIL或Ad5F35-TRAIL感染后,5例的原代肺癌细胞检测到凋亡;与Ad5-TRAIL相比,Ad5F35-TRAIL诱导的凋亡率更高。结论:两种TRAIL重组腺病毒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均有凋亡诱导作用,Ad5F35-TRAIL的作用强于Ad5-TRAIL,更适合于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腺病毒 凋亡 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 CD4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葡聚糖抑制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并促进其迁移能力
11
作者 丁骏 谢叶文 +4 位作者 吴奇勇 潘洁 陈洁 宁永玲 戚春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6期495-499,共5页
目的研究β葡聚糖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RAW264. 7巨噬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其为泡沫细胞。油红O染色观察对照组、ox-LDL组和β葡聚糖干预组(β葡聚糖+ox-LDL孵育)泡沫细胞的形成;实... 目的研究β葡聚糖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RAW264. 7巨噬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其为泡沫细胞。油红O染色观察对照组、ox-LDL组和β葡聚糖干预组(β葡聚糖+ox-LDL孵育)泡沫细胞的形成;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及白细胞介素6和10、CC趋化因子受体1(CCR1)、CCR2、CCR5和CCR7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 TranswellTM迁移实验检测细胞对CC趋化因子配体19 (CCL19)和CCL21的趋化能力。结果 ox-LDL处理后细胞被油红O染成暗红色,而β葡聚糖干预组中细胞染色变浅;与ox-LDL组比较,β葡聚糖可下调泡沫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并上调CCR7的表达,明显促进泡沫细胞向CCL19/CCL21的趋化反应(均为P <0. 05)。结论β葡聚糖不仅抑制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还可通过促进泡沫细胞CCR7的高表达,增强其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细胞 迁移 β葡聚糖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葡聚糖促进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成熟并增强其迁移能力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冬勤 张晓航 +4 位作者 王勇 宁永玲 丁骏 钱科卿 戚春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研究β葡聚糖对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成熟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β葡聚糖体外处理小鼠BMDC,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表面分子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对照组和β葡聚糖组BMDC中CC趋化因子受体1(CCR1)... 目的研究β葡聚糖对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成熟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β葡聚糖体外处理小鼠BMDC,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表面分子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对照组和β葡聚糖组BMDC中CC趋化因子受体1(CCR1)、CCR2、CCR5、CCR7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BMDC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2p4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的水平;TranswellTM迁移实验检测BMDC对CC趋化因子配体19(CCL19)和CCL21的趋化反应性;体内迁移实验检测从皮下迁移至引流淋巴结的DC数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β葡聚糖能上调BMDC表面分子MHC-Ⅱ类分子、CD80、CD86、CD80、CD40的表达,同时促进BMDC分泌IL-6、TNF-α和IL-12p40,CCR7 mRNA水平增加,增强BMDC对CCL19/CCL21的趋化反应性,并且显著增加从皮下注射部位迁移至引流淋巴结中BMDC数目。结论β葡聚糖不仅能促进BMDC分化成熟,还能增强其体内外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聚糖 树突状细胞 迁移 趋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葡聚糖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冬勤 张晓航 戚春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15-1717,共3页
肿瘤免疫治疗是继肿瘤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抗瘤谱广、毒副反应轻等优点。近几十年来,β-葡聚糖作为天然的生物效应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常见的β-葡聚糖... 肿瘤免疫治疗是继肿瘤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抗瘤谱广、毒副反应轻等优点。近几十年来,β-葡聚糖作为天然的生物效应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常见的β-葡聚糖有酵母葡聚糖、香菇多糖、云芝多糖、裂殖菌多糖、燕麦葡聚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聚糖 肿瘤免疫治疗 抗肿瘤免疫 云芝多糖 香菇多糖 辅助治疗方法 巨噬细胞 免疫应答 菌多糖 免疫调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葡聚糖颗粒促进肿瘤微环境驯化的小鼠树突状细胞成熟并抑制调节性T细胞分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白煜 宁永玲 +1 位作者 周洪 戚春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71-1176,共6页
目的体外模拟肿瘤微环境驯化免疫抑制性树突状细胞(TEDC),研究全葡聚糖颗粒(WGP)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重组小鼠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法诱导C57BL/6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同时加入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 目的体外模拟肿瘤微环境驯化免疫抑制性树突状细胞(TEDC),研究全葡聚糖颗粒(WGP)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重组小鼠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法诱导C57BL/6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同时加入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共培养,诱导得到TEDC,再加入WGP激发2 d。磁珠分选出OT-Ⅱ小鼠淋巴结和脾脏中的CD4+T细胞,加入特异性抗原卵清蛋白(OVA),再与TEDC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CD11c、CD86、CD40、CD80、MHC-Ⅱ的水平和CD4+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分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EDC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2p40、IL-10、IL-6、IL-4、TGF-β1 m RNA水平;ELISA检测TEDC培养上清中的TNF-α、IL-23、IL-12p70、IL-4水平。结果WGP可以上调TEDC表面MHC-Ⅱ、CD86、CD80和CD40的表达,提高TNF-α、IL-12p40、IL-6水平,降低TGF-β1水平;抑制其诱导CD4+FOXP3+T细胞分化能力。结论β-葡聚糖可以改变TEDC的成熟和分化状态,改善其免疫抑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葡聚糖颗粒(WGP) 树突状细胞(DC) 调节性T细胞(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12753在β-葡聚糖诱导小鼠树突状细胞成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明明 沈凯 +2 位作者 丁骏 宁永玲 戚春建(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921-1926,共6页
目的:研究lncRNA12753在β-葡聚糖诱导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转录组测序和实时定量PCR,研究经β-葡聚糖诱导成熟的DC中差异表达的lncRNA;转染小干扰RNA(siRNA)敲低lncRNA12753的表达;... 目的:研究lncRNA12753在β-葡聚糖诱导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转录组测序和实时定量PCR,研究经β-葡聚糖诱导成熟的DC中差异表达的lncRNA;转染小干扰RNA(siRNA)敲低lncRNA1275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及共刺激分子CD86、CD80和CD40等的表达;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12、IL-6和IL-10等的水平;OT-Ⅱ转基因小鼠T细胞共培养检测DC诱导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方向。结果:经β-葡聚糖诱导成熟后,DC中lncRNA12753水平显著上调;敲低lncRNA12753表达后,成熟DC表面MHCⅡ分子表达下调,同时降低Th1细胞因子IL-12的分泌,而增加Th2细胞因子IL-10的产生。进一步研究发现下调lncRNA12753会制约DC诱导OVA特异性CD4+T细胞的增殖和IFN-γ+Th1细胞分化的能力。String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表明,lncRNA12753调节DC免疫功能可能是通过IRF7来实现的。结论:lncRNA12753参与了β-葡聚糖诱导的DC成熟,通过调节DC抗原提呈分子MHCⅡ的表达和Th1细胞极化细胞因子的分泌影响其诱导CD4+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12753 Β-葡聚糖 树突状细胞 T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