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膳食脂肪改变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慧艳 蒋红懿 +1 位作者 杨丽萍 张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618-1623,共6页
目的观察膳食脂肪改变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确诊的GDM患者84例,按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3例)。在总能量和蛋白质供能比不变的前提下,试验组给... 目的观察膳食脂肪改变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确诊的GDM患者84例,按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3例)。在总能量和蛋白质供能比不变的前提下,试验组给予多油配餐,烹饪油45~50 g/d,脂肪供能比为31%~35%;对照组给予传统少油配餐,烹调油20 g/d,脂肪供能比为25%~3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餐后血糖、脂质代谢、胰岛素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脂肪及其供能比、饱和脂肪酸(SFA)及其供能比、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及其供能比、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及其供能比高于对照组,碳水化合物及其供能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总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其供能比,MUFA及其供能比较干预前下降,蛋白质供能比、脂肪供能比、PUFA及其供能比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总能量、蛋白质、脂肪及其供能比,碳水化合物、SFA、MUFA及其供能比较干预前下降,蛋白质供能比、PUFA供能比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干预前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IAI)、三酰甘油(TG)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膳食脂肪摄入干预后,GDM患者血糖、脂质代谢、胰岛素抵抗情况得到好转。GDM的饮食治疗应遵照基本原则、严格控制总能量的摄入,适当增加植物油中PUFA的摄入对孕妇和胎儿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膳食 植物油类 脂肪类 脂肪酸类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妊娠中晚期血脂系列指标变化的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铭 王慧艳 +1 位作者 张一鸣 马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55-1457,共3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正常妊娠中晚期血脂代谢的特点。方法:选取孕24—28周、孕29—32周、孕33—36周、孕37—41周4组共345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目的:观察并分析正常妊娠中晚期血脂代谢的特点。方法:选取孕24—28周、孕29—32周、孕33—36周、孕37—41周4组共345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l)、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游离脂肪酸(NEFA),并计算ApoAl/ApoB比值。结果:妊娠中晚期血清TG与NEFA水平变化趋势一致,随孕周增加而上升,在分娩前达到最高峰(P〈0.05);血清HDL.C、ApoAl水平和ApoAl/ApoB变化趋势一致,随孕周增加而下降(P〈0.05);LDL—C和Tc水平随孕周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01),在孕晚期37周前达高峰;ApoB、Lpa)在孕中、晚期均变化不明显,4组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正常妊娠中晚期血脂代谢发生明显改变,各指标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应重视妊娠中晚期孕妇血脂水平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血脂 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正常范围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佘广彤 王慧艳 +1 位作者 孙彩凤 王银瓶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正常范围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影响TSH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2977例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进行回顾性研究,按四分位法根据血清TSH值从低到高分为4组(N1组、N2组、N3组、N4组),比较...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正常范围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影响TSH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2977例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进行回顾性研究,按四分位法根据血清TSH值从低到高分为4组(N1组、N2组、N3组、N4组),比较4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血压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巨大儿、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率,并分析影响TSH升高的相关因素。结果:4组孕妇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孕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1组收缩压低于N3、N4组,N2组收缩压低于N3组;N1组舒张压低于N3、N4组,N2组低于N3、N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早产、产后出血、巨大儿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胎膜早破、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TSH水平与孕周、舒张压呈正相关(β系数0.043、0.102,P<0.05)。结论:妊娠晚期正常范围内血清TSH水平可能与收缩压、舒张压、胎膜早破、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关。正常范围的TSH水平随孕周增加及舒张压的上升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收缩压 舒张压 不良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母血和脐血长链脂肪酸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潘兆萍 佘广彤 +6 位作者 王慧艳 王文丽 周文柏 张铭 虞斌 孙彩凤 杨丽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92-1599,共8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和新生儿体内长链脂肪酸(long-chain fatty acid,LCFA)含量和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妇127例,糖...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和新生儿体内长链脂肪酸(long-chain fatty acid,LCFA)含量和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妇127例,糖耐量正常孕妇(N组,32例)和仅需饮食控制的GDM孕妇(G1组,32例)作为对照,将需药物治疗的GDM孕妇按随机并自愿原则分别纳入二甲双胍治疗组(G2组,33例)和胰岛素治疗组(G3组,30例)。比较各组分娩前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对比各组孕前及分娩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妊娠结局,分析各组母血和脐血中LCFA构成和含量。结果:G2组孕妇孕期增重低于N组、G1组和G3组,G2、G3组空腹血糖高于N组,G1、G2、G3组餐后2 h血糖高于N组,G2组HOMA-IR高于N组、G1组和G3组(P<0.05);4组母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母血和脐血中11种主要LCFA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分别为二十碳一烯酸(eicosenoic acid,EA)、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DPA)、亚油酸(linolenic acid,LA)、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花生四烯酸(arochidonic acid,A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油酸(oleic acid,O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enoic acid,EPA)、w-6-二十二碳五烯酸(w-6-docosapentaenoic acid,DPA6)、γ-亚麻酸(gamma linolenic acid,GLA)。G2、G3组EA高于G1组,G2组DPA含量高于N组、G1和G3组(P<0.05),4组脐血EA、DPA、LA、ALA、PA、OA、EPA、DPA6、GLA含量均低于母血中含量(P<0.05)。母血EA、LA、ALA、AA、DHA、PA、OA、EPA、GLA均与空腹血糖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胰岛素用于GDM治疗,新生儿体重、血糖、血脂控制效果相同,二甲双胍孕期体重控制优于胰岛素,其对母血和脐血中LA和ALA等重要脂肪酸含量无明显影响,且对脐血中AA和DHA无明显影响,从对必需脂肪酸影响的角度看,二甲双胍在GDM的使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胰岛素 妊娠期糖尿病 长链脂肪酸 母血 脐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中期糖化白蛋白对正常空腹血糖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庄晶 王慧艳 +2 位作者 戴岭 李波 佘广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9-562,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在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正常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6月30日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产检的FPG<...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在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正常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6月30日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产检的FPG<5.1 mmol/L的GDM患者186例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正常的孕妇171例(孕24~28周)分别作为GDM组和对照组,并依据FPG不同水平(FPG<4.4 mmol/L、4.4 mmol/L≤FPG<5.1 mmol/L)各分为2个亚组,即GDM1组(114例)、GDM2组(72例)和对照1组(91例)、对照2组(80例),比较孕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增加值、FPG、GA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之间的差异,ROC曲线分析血清GA预测GDM的诊断价值。结果:FPG<5.1 mmol/L时,GDM组年龄、GA及HbA1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体重增加值显著高于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PG<4.4 mmol/L时,GDM1组的年龄及HbA1c明显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间的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4 mmol/L≤FPG<5.1 mmol/L时,GDM2组的年龄、FPG、GA及HbA1c明显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曲线下面积为0.626,P=0.045,最佳诊断界值为11.45%,预测GDM的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45.0%;FPG预测GD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5,P=0.042,最佳诊断界值为4.715 mmol/L,预测GDM的灵敏度为55.6%、特异度为80.0%。结论:空腹血糖正常范围内,孕妇GA值测定对GDM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白蛋白 空腹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5联合HPV基因疫苗治疗宫颈癌的前景 被引量:6
6
作者 夏丹丹 席晓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6-441,共6页
宫颈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高发生率、高复发率、高转移率使其成为很多研究的重点。研究已明确持续性人类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 宫颈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高发生率、高复发率、高转移率使其成为很多研究的重点。研究已明确持续性人类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而HPV基因疫苗,尤其是以E7基因为靶基因的疫苗,能够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控制肿瘤生长,成为目前宫颈癌治疗方法的研究热点。但是基因疫苗应用于人体时往往存在免疫应答减弱的问题,而利用白细胞介素-15(interleukin-15,IL-15)作为基因疫苗的佐剂,促进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够显著提高免疫原性。文章就IL-15联合HPV基因疫苗治疗宫颈癌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及对宫颈癌免疫治疗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基因疫苗 IL-15 免疫治疗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