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级妇幼保健院血培养报阳时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婷 陆勤 +3 位作者 徐文君 杨力 曹笑梅 钟天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35-739,共5页
目的:分析某三级妇幼保健院血培养报阳时间、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血流感染(BSI)防控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血培养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以及耐药性... 目的:分析某三级妇幼保健院血培养报阳时间、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血流感染(BSI)防控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血培养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以及耐药性分析。结果各科送检血培养标本共1973份,阳性标本219份,阳性率为11.10%。血培养阳性患者中儿科标本居多,为199例。其中革兰阴性(G-)菌98株(44.34%),革兰阳性(G+)菌111株(50.23%),真菌12株(5.43%);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居首位(53株,23.98%),其次是大肠埃希菌(39株,17.65%)、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10.41%)、肺炎克雷伯菌(15株,6.79%)、铜绿假单胞菌(13株,5.88%),血培养分离上述菌株平均报阳时间为1~2 d。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53.85%和53.33%,G-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较好(76.92%~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分别占39.13%、64.15%,未发现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株;光滑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为14.29%,对两性霉素 B 表现为敏感。结论该院血培养分离病原菌以 G+菌居多,临床医生根据血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有助于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报阳时间 病原菌 抗药性 微生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48例住院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徐湘 朱晓巍 +7 位作者 蒋艳敏 金慧 朱云龙 马锦琪 周群燕 樊春华 徐青华 许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5-698,共4页
目的 :分析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本院产科门诊随诊并住院分娩的孕妇资料2 748例,通过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GDM,评估发病... 目的 :分析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本院产科门诊随诊并住院分娩的孕妇资料2 748例,通过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GDM,评估发病率、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 748例孕妇中GDM 540例,非GDM 2 208例,GDM发病率19.65%;2GDM组年龄、孕前BMI、产前BMI、孕期体重增加值、新生儿体重较非GDM组均有升高(P〈0.05);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0岁)(OR=1.868,P〈0.001)、自然流产史(OR=1.673,P〈0.001)、高血压病史(OR=2.509,P=0.017)、糖尿病家族史(OR=5.776,P〈0.001)、孕前BMI≥24(OR=2.981,P〈0.001)、孕期体重增长情况(OR=1.923,P〈0.001)均是GD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30岁(OR=1.406,P=0.006)、自然流产史(OR=1.462,P=0.003)、糖尿病家族史(OR=4.969,P〈0.001)、孕前BMI≥24(OR=1.475,P=0.035)、孕期体重增长幅度≥16.0 kg(OR=1.846,P〈0.001)与GDM发生有关;而妊娠期贫血孕妇GDM的发生率为无贫血孕妇的0.518倍(OR=0.518,P〈0.001);4无高危因素组GDM发病率11.95%,当高危因素≥4个,GDM发病率达65.00%(χ2=144.182,P〈0.001)。结论:孕前BMI≥24、年龄≥30岁、自然流产病史、DM家族史、孕期体重增加≥16 kg等因素为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妊娠期贫血可降低GDM发生。加强孕前、孕期高危因素筛查、干预,有利于减少GDM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发病率 孕期体重增加 贫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1868例孕前门诊病例调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姜晓红 胡晨 +3 位作者 李近瑶 孔晶 王丽君 刘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3-304,共2页
目的了解计划妊娠前女性健康状况,为规范和改进孕前保健服务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对1 868例孕前门诊病例进行病史询问和疾病检测。结果主动参加孕前保健的女性文化素质较高,但不良孕产史发生率达12.57%,患病率达42.93%。在影响生育的疾... 目的了解计划妊娠前女性健康状况,为规范和改进孕前保健服务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对1 868例孕前门诊病例进行病史询问和疾病检测。结果主动参加孕前保健的女性文化素质较高,但不良孕产史发生率达12.57%,患病率达42.93%。在影响生育的疾病中排前3位的是阴道炎、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盆腔炎。结论孕前女性疾病的高发提示我们孕前保健服务非常必要和重要,为改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应针对计划妊娠女性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同时,应该规范孕前保健服务,做好优生咨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保健 计划生育 流产 优生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孕早期产前筛查指标中位数建立和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10
4
作者 蒋涛 孙云 +6 位作者 张晓娟 查文 徐倩君 张燕 张瑾 黄美莲 许争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建立南京地区孕早期产前筛查血清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妊娠相关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 A,PAPP-A)及胎儿颈项皮肤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 thickness,... 目的:建立南京地区孕早期产前筛查血清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妊娠相关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 A,PAPP-A)及胎儿颈项皮肤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 thickness,NT)等指标的中位数值,探讨孕早期筛查切割值的制定和筛查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技术对1 684例妊娠8~13+6周孕妇血清游离β-HCG和PAPP-A浓度进行测定,并在其妊娠11~13+6周通过超声技术测定胎儿NT值,随访已分娩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①孕妇不同孕周血清游离β-HCG中位数平均水平比软件内嵌高32%,而PAPP-A除8周外均接近于软件内嵌,NT值则低于软件内嵌15%;②当筛查阳性率为5%时,21-三体高风险的切割值约为1∶550,共检出4例染色体异常;③不良妊娠结局者孕早期筛查单指标中血清PAPP-A中位数的倍数值(multiples of the medi-an,MOM值)显著低于正常结局者,NT值则显著高于正常结局者。结论:①不同地区血清和超声指标中位数的筛查切割值制定标准可能存在差异,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应用国外软件作内嵌参数的适用性;②孕早期产前筛查单指标MOM值对妊娠结局的判定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检出其他染色体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筛查 孕早期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洪琴 池霞 +11 位作者 杨蕾 张敏 刘晓 张敏 戴家振 解雅春 姚天红 俞倩 潘丽朝 陈荣华 郭锡熔 童梅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82-1586,共5页
目的 :调查南京市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5~6月抽取南京市主城区6家幼儿园3~6岁儿童共400名,通过自制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及母亲育儿压力量表对其母的育儿压力... 目的 :调查南京市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5~6月抽取南京市主城区6家幼儿园3~6岁儿童共400名,通过自制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及母亲育儿压力量表对其母的育儿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母亲育儿压力值分别为:3岁组(82.86±13.55)分、4岁组(86.72±15.92)分、5岁组(82.50±12.88)分、6岁组(86.12±14.57)分、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F=2.29,P=0.08)。不同性别儿童的母亲育儿压力值分别为:男孩(84.88±14.93)分,女孩(84.23±13.95)分,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t=0.43,P=0.67)。在调查的33项有关母婴健康状况、育儿环境、母亲自身职业相关的因素中,母亲流产史(P=0.041)、目前健康状况(P=0.003)、住房面积(P=0.010)及近期工作量增减(P=0.022)与母亲育儿压力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亲生理及心理健康对其育儿压力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关注儿童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育儿母亲的身心健康,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儿压力 母亲 学龄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吴瑛 胡静熠 +1 位作者 吴江平 王丽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62-964,共3页
目的:调查南京地区产后妇女性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1月南京地区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产后妇女282例为对象,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问卷进行调查,统计性功能障碍发病率并分析相关病因。结果:... 目的:调查南京地区产后妇女性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1月南京地区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产后妇女282例为对象,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问卷进行调查,统计性功能障碍发病率并分析相关病因。结果: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为72.7%,主要症状为性欲下降(85.1%)、性唤起障碍(74.8%)、性高潮障碍(55.0%)、性交痛(32.6%),性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与年龄、产后时间、经济条件及夫妻感情有关(P〈0.05),而与教育程度、BMI、分娩方式、产后性生活开始时间、喂养方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与生理、心理、环境因素均有关,应加强产后康复训练及性健康知识的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功能障碍 女性 产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托管制后医院精神文化建设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程之红 刘丹 +2 位作者 王强 顾建逸 封雪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1-62,共2页
通过对无锡市托管制医院精神文化建设的专题调查,分析了托管制医院在新的体制、机制改革后医院和医务人员 价值观、医院精神、医院哲学、医院氛围等方面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旨在为深化医院改革提供更好的精神文化背景,为医院可持 续性... 通过对无锡市托管制医院精神文化建设的专题调查,分析了托管制医院在新的体制、机制改革后医院和医务人员 价值观、医院精神、医院哲学、医院氛围等方面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旨在为深化医院改革提供更好的精神文化背景,为医院可持 续性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管制 精神文化 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亚型分布情况 被引量:8
8
作者 刘邺 成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及亚型分布情况。方法:用核酸分子芯片快速杂交法对7 531名妇女进行宫颈脱落细胞HPV DNA基因分型检测,并对HPV感染率、亚型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京地区妇女...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及亚型分布情况。方法:用核酸分子芯片快速杂交法对7 531名妇女进行宫颈脱落细胞HPV DNA基因分型检测,并对HPV感染率、亚型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京地区妇女宫颈部位HPV感染率为33.0%(年龄标准化率为37.3%);在2 485例HPV感染者中,≤24岁年龄组妇女感染率最高,为43.3%,各年龄组间HPV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24岁年龄组妇女多重亚型感染率最高,为40.0%,各年龄组间的多重亚型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在所检测出来的21种亚型中,HPV16、58、52是最常见的高危亚型,感染率分别为8.6%、7.6%、5.2%。结论:南京地区≤24岁妇女宫颈部位HPV感染率较高,应作为宫颈疾病预防的重点人群。HPV16、HPV58、HPV52是该地区妇女宫颈部位最常见的感染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方亮 张竹繁 +2 位作者 刘启兰 虞项 沈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描述南京市新生儿出生体重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南京玄武区(城市)和六合区(农村)的各5个街道或乡镇,根据妇幼保健机构的孕产妇保健卡记录,通过问卷... 目的:描述南京市新生儿出生体重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南京玄武区(城市)和六合区(农村)的各5个街道或乡镇,根据妇幼保健机构的孕产妇保健卡记录,通过问卷调查采集当地2002~2004年分娩的全部活产儿及其产妇的年龄、体重、文化程度、孕周、孕次以及新生儿体重等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南京市2002~2004年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 373.76±466.23)g(最低体重1 340 g,最高6 900 g),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1.4%,巨大儿发生率为6.8%。②玄武区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高分别为(3 505.71±541.92)g和(49.69±3.37)cm,显著高于六合地区[(3 293.09±392.01)g和(48.63±2.70)cm),P<0.001];两个地区男性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显著高于女性(P<0.001)。③玄武区2004年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高于2003年(P<0.01),2003年女性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低于2002年(P<0.05)。而六合区男女性新生儿出生体重在这3年分布均无显著差异(F=1.885,P>0.05;F=1.751,P>0.05)。④随着胎龄的增加,不同地区、不同性别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呈增加趋势(P<0.001)。随着母亲怀孕年龄的增加,女性新生儿出生体重总体上呈线性上升趋势(F=3.887,P<0.01)。结论:南京市新生儿体重分布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随着胎龄和孕母怀孕年龄的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出生体重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雪芬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2期317-318,共2页
[目的]了解妇产科专科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为职业暴露、职业安全的控制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55名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相关内容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缺乏,存在职业感染危险性。[结论]妇产科专科医... [目的]了解妇产科专科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为职业暴露、职业安全的控制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55名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相关内容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缺乏,存在职业感染危险性。[结论]妇产科专科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淡薄,针刺伤和接触抗癌药物造成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性客观存在,应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和防护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护士 职业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至2018年中国25家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中心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57
11
作者 卞一丁 +28 位作者 蒋思远 冀涌 韩树萍 王三南 李占魁 夏世文 杨长仪 杨传忠 陈玲 单若冰 刘玲 易彬 林振浪 王杨 刘江勤 何玲 李明霞 潘新年 郭艳 刘翠青 周勤 李晓莺 孙慧清 齐宇洁 黑明燕 Shoo K.Lee 杨毅 严卫丽 曹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1-246,共6页
目的调查中国25家NICU中早产儿中心导管(CLs)置管率、CLs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发生率及病原菌分布,为临床防治CLABSI提供基线数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整群随机对照研究"应用以循证为基础的质量改进方法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 目的调查中国25家NICU中早产儿中心导管(CLs)置管率、CLs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发生率及病原菌分布,为临床防治CLABSI提供基线数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整群随机对照研究"应用以循证为基础的质量改进方法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发生率(REIN-EPIQ)"建立的早产儿临床数据库。研究人群为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中国25家医院NICU收治的出生胎龄<34周的所有早产儿(排除自动出院)。结果共纳入24 884例早产儿,其中9 537例(38.3%)至少留置一根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7 532例(79.0%)。CLABSI总发生率为2.4/1 000(0.0~9.8/1 000)导管日,CLABSI相关病死率为6.7%(35/526)。CLABSI的发生率随着胎龄和出生体重的上升呈下降趋势。CLABSI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46.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49.8%,其次为革兰阳性菌(33.9%),真菌占19.9%。结论我国NICU早产儿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率高,CLABSI发生率存在显著单位间差异,CLABSI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占比高。需要采取针对性质量改进措施以缩小单位间差异、降低真菌CLABSI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脐静脉导管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细菌所致早产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0
12
作者 方广东 陈长春 +3 位作者 周勤 余仁强 姜善雨 周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0-773,78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细菌早产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99例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组和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细菌早产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99例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组和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结果早产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发病率为1.16%(99/8 512)。感染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占70.3%,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36.6%);革兰氏阴性菌占29.7%,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40.0%)。革兰氏阴性菌组严重并发症、白细胞下降、C-反应蛋白(CRP)升高、腹胀、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氏阴性菌组放弃治疗或死亡率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更易发生休克、中枢感染、腹胀等并发症,实验室检验更多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及CRP升高;感染早期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选用抗生素可能会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早产儿 院内感染 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危险因素及防治 被引量:5
13
作者 方广东 余仁强 +3 位作者 周勤 姜善雨 周洲 刘雪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2-745,共4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57例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对其临床表现、病原菌、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57例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对其临床表现、病原菌、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率为11.52%(57/495)。感染病原菌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72.9%)。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长时间应用静脉营养、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及机械通气是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1.299、1.347、1.268。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长时间应用静脉营养、留置PICC及机械通气为高危因素。可通过缩短静脉营养应用时间、减少有创操作来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院内感染 败血症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竞争中品牌服务战略的实践体会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晶 彭宇竹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年第2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医院竞争力 服务战略 品牌 医疗服务产品 社会环境 服务新模式 医疗领域 医疗竞争 购买行为 市场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测序技术分析乳腺癌中微生物菌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清华 李溯 +1 位作者 杨蕊 陈道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2-1001,共10页
乳腺癌中存在独特的细菌群落,与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疾病以及癌旁组织在数量和多样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病理分级和分期之间的菌群结构也不同,这表明微生物菌群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乳腺癌中存在独特的细菌群落,与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疾病以及癌旁组织在数量和多样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病理分级和分期之间的菌群结构也不同,这表明微生物菌群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受种族和地域差异、样本量、测序深度等方面的影响,目前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且缺乏系统性的综述。因此,文章通过总结乳腺癌微生物菌群测序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乳腺癌组织与非癌组织、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病理分级和分期之间微生物的组成差异,并对微生物菌群在乳腺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展望和讨论,以期为基于微生物菌群的乳腺癌诊断及治疗提供全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组 乳腺癌 基因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在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16
作者 杨岚 赵丽 +4 位作者 江静颖 刘俊 陶荷花 王俊 吴金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59-1062,1072,共5页
目的:评价中孕期产前血清学筛查在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DELFIA)对2011-2013年在我院产检的25520例中孕期单胎妊娠孕妇进行free-β-HCG、μE3、AFP三联血清学指标检测,对筛查高风险者进... 目的:评价中孕期产前血清学筛查在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DELFIA)对2011-2013年在我院产检的25520例中孕期单胎妊娠孕妇进行free-β-HCG、μE3、AFP三联血清学指标检测,对筛查高风险者进行羊水穿刺产前诊断,对开放性神经管缺陷(NTD)高风险者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并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25520例产前筛查孕妇中,共筛出高风险1254例(4.91%),818例行介入性产前诊断者染色体结果异常共47例(5.75%)。随访结果显示筛查高风险人群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91%(24/1254),显著高于筛查低风险人群的0.1%(25/24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前诊断结果显示高龄组对21三体征的检出率(15%)显著高于35岁以下组(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对189例因产前筛查单项指标中位数MoM值异常行产前诊断的病例分析,染色体异常率为3.17%(6/189)。结论中孕期血清学筛查,除可筛查胎儿染色体及解剖结构异常,还可用于不良妊娠结局的指导,此外对高龄孕妇出生缺陷的预防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产前筛查单指标MoM值异常对胎儿染色体异常有一定的提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筛查 21三体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 神经管缺陷 妊娠结局 MoM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7
作者 曾丽华 乔成平 +3 位作者 王爱琳 徐颖 陈燕 李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8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经腹全子宫手术患者139例,将2013年2~8月收治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9例患者设为导图组,两组术后均按妇科...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经腹全子宫手术患者139例,将2013年2~8月收治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9例患者设为导图组,两组术后均按妇科良性肿瘤治疗、护理常规进行,并针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随机的口头宣教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导图组予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结果导图组切口愈合不良、腹部胀气、尿路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除下肢静脉血栓外,其他三项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可降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思维导图 术后并发症 切口愈合不良 腹部胀气 尿路感染 静脉血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42
18
作者 戚慧 江华 +3 位作者 范燕燕 王慧艳 袁珮 许国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95-898,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GDM孕妇126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孕妇126例为对照组。结合相关文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GDM孕妇126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孕妇126例为对照组。结合相关文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GDM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孕妇年龄、身高、孕前体质量、孕前BMI、孕次、产次、母系亲属糖尿病家族史、孕期工作、睡前加餐、分娩年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孕次、睡前加餐、母系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家族史、分娩年龄对回归方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BMI≥18.5 kg/m2、孕次≥2次、睡前加餐、母系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家族史、分娩年龄≥35岁是GDM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对此类孕妇应加强GDM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刘昱升 王伟 +3 位作者 曹艳 冯善武 蔡满红 沈晓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剖宫产产妇9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BF、LB和SB三组。术毕时均给予负荷量布托啡诺1mg静脉注射,随后行PCIA,三组布托啡诺用量分别为BF组4μg·kg-1...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剖宫产产妇9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BF、LB和SB三组。术毕时均给予负荷量布托啡诺1mg静脉注射,随后行PCIA,三组布托啡诺用量分别为BF组4μg·kg-1·h-1、LB组5μg·kg-1·h-1、SB组4μg·kg-1·h-1;BF组在术毕时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每8小时一次,共2次。观察术后6、12、24和36h的切口疼痛VAS评分、宫缩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36h内恶心呕吐和头晕的发生率。记录术后36h内PCA总次数、术后12h和12~36h内累计阴道出血量和缩宫素使用量,测量术后12和36h时的宫底高度。结果术后6、12和24h时,切口痛VAS和宫缩痛评分,BF组明显低于SB组和LB组(P<0.01或P<0.05),LB组明显低于SB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BF组明显高于SB组(P<0.05),术后6、12、24和36h时Ramsay镇静评分LB组明显高于BF组和SB组(P<0.05或P<0.01)。LB组产妇头晕发生率明显高于SB组和BF组(P<0.05)。术后36hPCA总次数,BF组明显少于SB组和LB组(P<0.01或P<0.05),且LB组明显少于SB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4μg·kg-1·h-1PCIA复合氟比洛芬酯(50mg,每8小时一次,共2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镇痛效果好,不影响子宫复旧和增加阴道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氟比洛芬酯 剖宫产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律间断给药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产间发热的影响 被引量:46
20
作者 冯善武 徐世琴 +3 位作者 王娴 王楠 雷黎明 沈晓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58-861,共4页
目的评价规律间断给药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产间发热(体温≥38℃)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规律间断给药组(RIB组),每小时给予单次剂量10ml(0.08%罗哌卡因8mg+0.4μ... 目的评价规律间断给药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产间发热(体温≥38℃)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规律间断给药组(RIB组),每小时给予单次剂量10ml(0.08%罗哌卡因8mg+0.4μg/ml舒芬太尼4μg),持续给药组(CI组),按10ml/h速度持续给药。记录硬膜外镇痛前、镇痛后1、2、3、4、5h、分娩时、分娩后1h产妇的鼓膜体温、硬膜外感觉阻滞水平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计算产妇产间发热发生率。结果镇痛后4、5h、分娩时、分娩后1h两组产妇鼓膜体温明显高于镇痛前(P<0.05或P<0.01);镇痛后1、2、3、4、5h、分娩时、分娩后1h时IL-6水平明显高于镇痛前(P<0.01)。镇痛后3、4hRI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I组(P<0.05)两组产间发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规律间断给药与持续给药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产间发热发生率相近,体温升高可能与IL-6水平的升高有关,但镇痛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注射 持续输注 产间发热 硬膜外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