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镇痛在子宫腺肌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鲁景元 薛松 +2 位作者 孔晶 王伟 徐文健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45-949,共5页
目的:对比综合镇痛方案与常规镇痛方案在子宫腺肌病(AM)介入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介入科,有典型AM临床症状以及明确超声和(或)核磁共振AM影像学征象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患者被... 目的:对比综合镇痛方案与常规镇痛方案在子宫腺肌病(AM)介入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介入科,有典型AM临床症状以及明确超声和(或)核磁共振AM影像学征象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患者被随机分入综合镇痛组(30例)和常规镇痛组(30例)。综合镇痛组使用氟比洛芬酯+盐酸哌替啶+盐酸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磷酸钠,常规镇痛组使用吲哚美辛栓+盐酸哌替啶。采用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和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两种疼痛评估工具,分别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6小时及术后3天进行疼痛评分,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刻的疼痛程度,观察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前痛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综合镇痛组患者术中、术后6小时及术后3天的NRS和FP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镇痛组患者(P<0.05),且未观察到严重副反应的发生。结论:在AM的介入治疗中,由于氟比洛芬酯、盐酸哌替啶、盐酸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镇痛机制互补,因此由上述药物组成的综合镇痛方案比由吲哚美辛栓和盐酸哌替啶组成的常规镇痛方案有更好的镇痛效果,且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均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介入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临床试验的子宫输卵管造影量化诊断标准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2
作者 陈皓月 仇静文 鲁景元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对一种面向临床试验的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HSG)量化诊断标准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10例HSG患者影像资料制作测试问卷量表,邀请15位从事HSG相关临床及科研工作的医务人员,按此量化诊断标准... 目的对一种面向临床试验的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HSG)量化诊断标准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10例HSG患者影像资料制作测试问卷量表,邀请15位从事HSG相关临床及科研工作的医务人员,按此量化诊断标准进行评分。采用内部一致性检验、相关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等方法评价量化诊断标准的信度和效度。结果此量化诊断标准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34,输卵管通畅性、输卵管粘连和盆腔粘连3类评价功能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22、0.627和0.724;Spearman-Brown折半信度系数值为0.859,Guttman Split-Half系数为0.830;评分者信度Kendall W系数为0.806(P<0.05);经分析,盆腔粘连评价功能适合做因子分析(KMO值0.573、Bartlett球形检验P=0.003),提取两个公因子(特征根设为1),累积方差解释率达74.74%,分别命名“不易产生歧义评级条目”和“可能产生歧义评级条目”。结论此量化诊断标准的信度、效度总体满意,可满足HSG相关临床试验要求,并具备向临床推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子宫输卵管造影 诊断标准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再通术联合碘油灌注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鲁景元 徐文健 +1 位作者 薛松 顾建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9-723,共5页
目的对比输卵管再通术(FTR)联合碘油灌注与常规FTR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因输卵管不孕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行FTR治疗的60例育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碘油灌注组(30例)和常规再通组(30例)。常规再通组在输卵管疏... 目的对比输卵管再通术(FTR)联合碘油灌注与常规FTR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因输卵管不孕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行FTR治疗的60例育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碘油灌注组(30例)和常规再通组(30例)。常规再通组在输卵管疏通完成后向输卵管腔内注入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和胎盘组织液防止粘连,并于次月行输卵管通液1次,通液1个月后备孕;碘油灌注组将防粘连药物加入碘油制成乳剂后注入输卵管,次月不通液直接备孕,其余操作同常规再通组。随访期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率、治疗后妊娠所需时间、输卵管妊娠率、自然流产率以及输卵管通畅度维持情况(未妊娠者)。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指标及术前输卵管通畅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碘油灌注组患者妊娠率高于常规再通组、输卵管妊娠率低于常规再通组,在未能妊娠的患者中维持输卵管通畅的比例高于常规再通组,妊娠所需时间短于常规再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自然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R联合碘油灌注可提高妊娠率,缩短术后妊娠所需时间,降低输卵管妊娠发生率,并延长输卵管维持通畅时间。该方案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不增加技术难度和硬件要求,在具备FTR开展条件的各级医疗机构中均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再通 碘油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局部灌注紫杉醇模拟药物涂层球囊预防小型猪髂总静脉狭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鲁景元 徐文健 +1 位作者 施万印 顾建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共6页
目的建立小型猪髂总静脉狭窄模型。观察模拟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对髂总静脉狭窄段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取20头幼龄、健康、雄性小型猪实施静脉全身麻醉后,以过大球囊损伤小型猪髂总静脉建立动物模型。将建模成功... 目的建立小型猪髂总静脉狭窄模型。观察模拟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对髂总静脉狭窄段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取20头幼龄、健康、雄性小型猪实施静脉全身麻醉后,以过大球囊损伤小型猪髂总静脉建立动物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型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双球囊封堵灌注紫杉醇处理狭窄段静脉,对照组不进行此操作。术前及术后2周抽取静脉血,术前及术后2月静脉造影及观察狭窄段静脉病理切片。比较2组小型猪肝肾功能指标、髂总静脉管腔内径及管壁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 17头小型猪存活至实验终点。实验组(n=9)与对照组(n=8)术后2周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及血尿素氮(BUN)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3.74±1.24)mm]与对照组[(2.25±1.41)mm]术后2月管腔内径对比,差别有显著性(P<0.05);镜下,实验组与对照组处理段髂总静脉内膜、中膜均增厚,且对照组增厚更明显。结论过大球囊扩张小型猪髂总静脉,制备小型猪髂总静脉狭窄模型可行;经导管局部灌注紫杉醇对小型猪肝肾功能影响不大;模拟DCB可减轻小型猪髂总静脉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动物模型 髂总静脉狭窄 紫杉醇 药物涂层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