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氯胺酮对口腔癌患者术后抑郁情绪的影响
1
作者 赵施施 茆梦 +4 位作者 刘莉 黄晨嘉 余伊 尹楠 孙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对口腔癌患者术后抑郁情绪的影响,并探索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方法选择择期行口腔癌切除术及游离皮瓣修复术的患者150例,男76例,女74例,年龄46~75岁,BMI≥16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对口腔癌患者术后抑郁情绪的影响,并探索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方法选择择期行口腔癌切除术及游离皮瓣修复术的患者150例,男76例,女74例,年龄46~75岁,BMI≥16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1 mg/kg组(Va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 mg/kg组(Vb组)、经鼻给予艾司氯胺酮25 mg组(Na组)和经鼻给予艾司氯胺酮50 mg组(Nb组),每组30例。Va组、Vb组、Na组和Nb组于麻醉诱导后分别静脉注射或经鼻给予相应剂量艾司氯胺酮,C组经鼻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1 ml。记录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评分、反应率、缓解率。记录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总按压次数。结果与C组比较,Vb组、Na组和Nb组术后第1天MADRS评分明显降低(P<0.05),反应率和缓解率明显升高(P<0.005);Nb组术后第7天MADRS评分明显降低(P<0.05),反应率和缓解率明显升高(P<0.005)。与Nb组比较,Va组和Vb组术后第1天MADR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Va组比较,Nb组术后第1天反应率和缓解率明显升高,术后第7天缓解率明显升高(P<0.005)。五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总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和经鼻给予艾司氯胺酮均可改善口腔癌患者术后抑郁情绪,其中经鼻给予艾司氯胺酮50 mg能产生更有效且持久的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口腔癌 游离皮瓣修复术 抑郁情绪 静脉给药 经鼻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插管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在患儿口腔日间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孙强 余伊 +3 位作者 刘莉 吴波 严恩石 尹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73-775,共3页
目的观察不插管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在患儿口腔日间手术应用的效果。方法需行口腔日间手术治疗的患儿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2~8岁,ASAⅠ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2例。七氟醚麻醉组(S组)术中不插管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 目的观察不插管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在患儿口腔日间手术应用的效果。方法需行口腔日间手术治疗的患儿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2~8岁,ASAⅠ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2例。七氟醚麻醉组(S组)术中不插管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气管插管静脉全麻组(C组)行常规气管内插管麻醉。记录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治疗时间和达到麻醉后出院评分系统(PADSS)12分时间;记录手术结束后15 min、30 min、1 h和2 h的离院标准评分,术中发生体动、呛咳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全部顺利完成手术,麻醉结束后2 h安全离开医院。S组麻醉诱导、苏醒时间和达到PADSS 12分时间均明显短于C组(P<0.01)。S组麻醉结束后30 min、1 h和2 h的离院标准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无一例患儿术中发生体动或呛咳。但术后C组有13例(31%)患儿发生吞咽不适明显多于S组1例(2%)(P<0.01)。结论与常规气管内插管麻醉比较,不插管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更适合用于患儿口腔日间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气管插管 口腔手术 日间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在口腔肿瘤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强 潘熊熊 +3 位作者 刘莉 吴波 尹楠 俞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7-468,共2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口腔肿瘤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口腔肿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和芬太尼组(B组)。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前30min静注芬太尼0.05mg,术后均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口腔肿瘤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口腔肿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和芬太尼组(B组)。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前30min静注芬太尼0.05mg,术后均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A组:氟比洛芬酯200mg、芬太尼0.4mg和格拉司琼6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B组:芬太尼0.8mg和格拉司琼6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两组背景输注2ml/h,PCA0.5ml/次,锁定时间为15min,持续输注48h。观察并记录苏醒时(T0)、术后6h(T1)、12h(T2)、24h(T3)和48h(T4)VAS评分,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头痛头昏、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PCA按压次数为零,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恶心、呕吐、嗜睡、头痛头昏、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可安全用于口腔肿瘤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减少芬太尼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芬太尼 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口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转运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田恬 孙强 +1 位作者 袁鹏 朱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6-530,共5页
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ABA从突触前元件释放后,由γ-氨基丁酸转运体(GATs)再摄取从突触间隙中被移除。随着研究的深入,GATs在癫痫、阿尔茨海默病、帕金... 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ABA从突触前元件释放后,由γ-氨基丁酸转运体(GATs)再摄取从突触间隙中被移除。随着研究的深入,GATs在癫痫、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卒中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意义陆续被揭示,其各类抑制药在动物模型中表现出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文就GATs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递质 Γ-氨基丁酸 GABA血浆膜转运蛋白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特-霍普金斯综合征患儿日间手术麻醉管理一例
5
作者 刘莉 孙强 +1 位作者 沈华婷 余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1-222,共2页
患儿,男,9岁,122 cm,20.5 kg,因“上下颌牙进食疼痛1年余”入院。患儿足月顺产,母亲孕期产程无特殊。患儿9月龄时发现运动发育迟缓,无法独坐,肌张力低,一直以“脑瘫”、“自闭症”进行治疗,常年进行语言,运动康复训练。10月龄时脑部MRI... 患儿,男,9岁,122 cm,20.5 kg,因“上下颌牙进食疼痛1年余”入院。患儿足月顺产,母亲孕期产程无特殊。患儿9月龄时发现运动发育迟缓,无法独坐,肌张力低,一直以“脑瘫”、“自闭症”进行治疗,常年进行语言,运动康复训练。10月龄时脑部MRI示脑外间隙增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足月顺产 运动康复训练 麻醉管理 母亲孕期 自闭症 运动发育迟缓 霍普金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口受限小儿的麻醉处理20例分析
6
作者 俞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张口受限小儿麻醉诱导药物、麻醉方法的选择。以及掌握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要领、拔管指征及术后处理。方法:对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儿采取清醒状态下气管切开后麻醉。其余采用羟丁酸钠、氯胺酮、地西泮或芬太尼慢诱... 目的:探讨张口受限小儿麻醉诱导药物、麻醉方法的选择。以及掌握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要领、拔管指征及术后处理。方法:对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儿采取清醒状态下气管切开后麻醉。其余采用羟丁酸钠、氯胺酮、地西泮或芬太尼慢诱导加完善的咽喉表面麻醉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结果:清醒状态下气管切开1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19例,成功17例,失败2例。术后呕吐2例,窒息死亡1例。结论:术前正确评估气道困难的程度,选择适当的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方法,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术后处理,可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口受限 小儿 麻醉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腭裂修复术两种不同麻醉方法145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俞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8-650,共3页
腭裂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腭裂修复术主要是整复腭部的解剖形态,恢复腭部的生理功能,重建良好的"腭咽闭合",为正常吞咽、语音、听力等生理功能恢复创造条件[1].
关键词 腭裂修复术 麻醉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皮特-霍普金斯综合症患儿行门诊全麻下牙科治疗围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高素玉 徐翠荣 +3 位作者 阮星 余伊 沈华婷 唐亚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3-116,共4页
总结一例皮特-霍普金斯综合症患儿行门诊全麻牙科治疗围术期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进行多学科讨论,构建急救金字塔应急预案并演练;基于多模态理论,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呼吸道管理和流涎治疗的健康教育方案;同时通过叙事护理和积极心... 总结一例皮特-霍普金斯综合症患儿行门诊全麻牙科治疗围术期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进行多学科讨论,构建急救金字塔应急预案并演练;基于多模态理论,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呼吸道管理和流涎治疗的健康教育方案;同时通过叙事护理和积极心理干预实施家长和患儿心理护理;术中予止血、预防癫痫护理;术后予躁动护理,结合患者疾病特点构建饮食和口腔健康管理方案。经过围术期护理配合,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特-霍普金斯综合症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下拔牙后嗅觉味觉改变二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方 李嘉良 +1 位作者 尹楠 吴煜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2-413,共2页
例1患者,女,23岁。因"双侧下后牙疼痛不适3月"入院,于全麻下行"38、48阻生牙拔除术"。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药物过敏史,味觉、嗅觉无异常。术前用药:盐酸戊乙奎醚0.5mg、格拉司琼3 mg、咪达唑仑2 mg、枸橼酸芬太尼0.15 mg、依托咪酯... 例1患者,女,23岁。因"双侧下后牙疼痛不适3月"入院,于全麻下行"38、48阻生牙拔除术"。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药物过敏史,味觉、嗅觉无异常。术前用药:盐酸戊乙奎醚0.5mg、格拉司琼3 mg、咪达唑仑2 mg、枸橼酸芬太尼0.15 mg、依托咪酯16 mg、罗库溴铵50 mg、地塞米松5 mg。经鼻气管插管,管径6.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功能 丙泊酚 枸橼酸芬太尼 氟比洛芬酯 盐酸戊乙奎醚 经鼻气管插管 罗库溴铵 依托咪酯 麻醉药物 利多卡因 咪达唑仑 术前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甘油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上颌骨切除术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强 潘熊熊 +1 位作者 俞燕 吴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97-1098,共2页
目的比较硝酸甘油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与单纯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老年患者上颌骨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上颌骨切除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硝酸甘油联合瑞芬太尼组(NR组)和硝酸甘油组(N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NR... 目的比较硝酸甘油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与单纯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老年患者上颌骨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上颌骨切除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硝酸甘油联合瑞芬太尼组(NR组)和硝酸甘油组(N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NR组采用硝酸甘油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N组单纯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记录麻醉诱导前(T0)、达到降压目标时(T1)、达到降压目标后5min(T2)以及停止降压后15min时(T3)的HR、MAP,并记录达到降压目标的时间、输液量、出血量、硝酸甘油用量。结果 T1、T2时N组HR明显快于T0时和NR组(P<0.01);NR组达到降压目标的时间明显短于N组(P<0.05);NR组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少于N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上颌骨切除术中,使用硝酸甘油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行控制性降压安全、有效,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切除术 控制性降压 硝酸甘油 瑞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焦虑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娇娇 孙晓茹 +3 位作者 张慧 谢泽敏 徐宁 吴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7-800,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焦虑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PTSD模型组(P组)和右美托咪定10μg/kg组(D1组)、20μg/kg组(D2组)和40μg/kg组(D3组),通过条件性恐惧实验测定大...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焦虑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PTSD模型组(P组)和右美托咪定10μg/kg组(D1组)、20μg/kg组(D2组)和40μg/kg组(D3组),通过条件性恐惧实验测定大鼠的恐惧记忆,旷场实验测定大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和焦虑状态,高架十字迷宫测定大鼠的焦虑状态和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P组比较,D1、D2、D3组僵直时间百分比、总运动路程和潜伏期均明显降低(P<0.05),而中央格停留时间、开环时间比例和目标象限探索时间百分比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明显降低PTSD大鼠的恐惧记忆和自主活动,并改善焦虑状态,增强PTS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焦虑状态 认知功能 右美托咪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DPH氧化酶2活化介导脑内微清蛋白表达下降在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晓茹 张慧 +4 位作者 吴波 贾敏 纪木火 孙强 杨建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2-706,共5页
目的观察脑内NADPH氧化酶2(NOX2)介导微清蛋白(PV)表达变化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SAE模型。60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溶剂组(A组,n=10)、对照+夹竹桃麻... 目的观察脑内NADPH氧化酶2(NOX2)介导微清蛋白(PV)表达变化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SAE模型。60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溶剂组(A组,n=10)、对照+夹竹桃麻素(apocynin,APO)组(B组,n=10)、CLP+溶剂组(C组,n=20)及CLP+夹竹桃麻素组(D组,n=20)。B、D组术后1h腹腔注射APO 5mg/kg,以后每天注射一次直至术后第10天;其余两组注射等容溶剂。术后第13天行旷场实验测试及条件性恐惧实验训练,第14天行条件性恐惧测试。行为学测试后2h取小鼠皮层及海马,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PV和NOX2两个亚基gp91phox、p22phox的表达。结果旷场实验中,四组小鼠总探索路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B组比较,C组中央格停留时间和僵直反应时间明显缩短,并伴有皮层及海马PV表达明显下降,而gp91phox及p22phox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C组比较,D组中央格停留时间和僵直反应时间明显延长,并伴有皮层及海马PV表达明显上升,而gp91phox及p22phox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内NOX2活化介导PV表达降低可能参与SAE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微清蛋白 NADPH氧化酶2 夹竹桃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加双侧第二颈神经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失眠2例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万惠 俞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2-522,共1页
例1男性,67岁。主诉顽固性失眠48年.每天睡眠时间约3h,多梦,醒后常需1-2h才能入睡.且睡眠浅,仅能维持1-2h,易醒。醒后头脑昏沉,耳鸣,后枕部头皮发紧,精神差,有时胸闷,遇事易强迫回忆,面色晦暗。查血氧饱和度95%,心率56... 例1男性,67岁。主诉顽固性失眠48年.每天睡眠时间约3h,多梦,醒后常需1-2h才能入睡.且睡眠浅,仅能维持1-2h,易醒。醒后头脑昏沉,耳鸣,后枕部头皮发紧,精神差,有时胸闷,遇事易强迫回忆,面色晦暗。查血氧饱和度95%,心率56次/分,血压130/90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失眠 星状神经节阻滞 双侧第二颈神经椎旁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干燥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万惠 俞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2-292,共1页
患者,女性,67岁。2002年曾感冒高烧达40℃,经中西医治疗10天后退烧。此后感口干、眼干、鼻干,严重时早晨醒来眼球部不能转动,只能进食有水的食物。体重减轻约15kg。经中医科和口腔黏膜科根据症状、实验室检查溢泪试验双眼每5min2m... 患者,女性,67岁。2002年曾感冒高烧达40℃,经中西医治疗10天后退烧。此后感口干、眼干、鼻干,严重时早晨醒来眼球部不能转动,只能进食有水的食物。体重减轻约15kg。经中医科和口腔黏膜科根据症状、实验室检查溢泪试验双眼每5min2mm。确诊为干燥综合征,中医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来院后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方法为气管旁入路,用0.8%利多卡因7ml左右交替阻滞每天1次。治疗6次时患者口腔开始感觉有少量唾液分泌,治疗13次时感口干、眼干、鼻干症状明显好转.后因故停止治疗。至2006年未经其他与干燥综合征有关的药物治疗.自觉症状进一步改善。已能进食饼干。继行第二阶段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方法同上,6次后感觉口腔有唾液涌出,同时见同侧眼泪流出,15次后口干、眼干、鼻干症状消失。溢泪试验:左眼每5min10mm,右眼每5min8mm。患者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星状神经节阻滞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