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苷激活自噬抑制炎症促进牙髓干细胞成牙/骨分化
1
作者 崔闯 孙思怡 +4 位作者 秦梓一 沙颖 徐海 江飞 张光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6-776,共11页
目的:通过验证黄芩苷(baicalin,BA)在炎症环境下的抗炎效果并探究其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hDPSC)成牙/骨分化的影响,为牙髓炎的活髓保存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人早期炎症牙髓组织制作冰冻切片并进行苏木素-伊红... 目的:通过验证黄芩苷(baicalin,BA)在炎症环境下的抗炎效果并探究其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hDPSC)成牙/骨分化的影响,为牙髓炎的活髓保存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人早期炎症牙髓组织制作冰冻切片并进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将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诱导下极化为M1亚群,再用50μmol/L的BA处理后,利用免疫荧光、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iNOS、IL-1β及IL-8的表达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LC3B、Beclin-1及P62的表达变化以观察巨噬细胞自噬,并在使用自噬抑制剂3-MA阻断自噬后检测IL-1β及IL-8的表达变化。随后,提取不同条件处理的巨噬细胞上清液制备条件培养液作用于hDPSC并进行矿化诱导,采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茜素红(alizarin red S,ARS)染色、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ALP、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及Ⅰ型胶原(typeⅠcollagen,COL-1)的表达,以观察炎症环境下BA对hDPSC成牙/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早期牙髓炎组织炎症区周围IL-1β和iNOS的表达明显升高。LPS和IFN-γ诱导后,巨噬细胞由M0向M1极化,iNOS、IL-1β及IL-8表达明显增加。当加入50μmol/L BA共同孵育24 h后,巨噬细胞极化程度明显降低,IL-1β、IL-8的mRNA水平明显下降;同时,与M1组相比,加入BA后LC3B-Ⅱ、Beclin-1表达升高,P62表达被抑制;3-MA阻断自噬后,IL-1β及IL-8的m RNA水平显著升高。M1巨噬细胞的上清液作用于hDPSC并进行矿化诱导7~21 d后,hDPSC的ALP活性降低,钙盐沉积减少,ALP、DSPP、RUNX2、OPN及COL-1的表达减少。BA处理后的M1巨噬细胞上清液加入hDPSC后,ALP活性显著升高,钙盐沉积明显增多,ALP、DSPP、RUNX2、OPN及COL-1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在炎症微环境下,BA可能是通过激活细胞自噬抑制牙髓炎症反应,促进hDPSC的成牙/骨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M1巨噬细胞 THP-1 成牙/骨分化 牙髓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α7乙酰胆碱受体促进LPS刺激的人牙髓干细胞牙/骨向分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梦圆 王宇萌 +4 位作者 徐青清 关卓 卞成玥 江飞 张光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3,共9页
目的:探讨活化α7乙酰胆碱受体(alpha 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联合钙离子(calcium ion,Ca^(2+)对LPS刺激的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牙/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DPSC,流式细胞术对DPSC进... 目的:探讨活化α7乙酰胆碱受体(alpha 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联合钙离子(calcium ion,Ca^(2+)对LPS刺激的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牙/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DPSC,流式细胞术对DPSC进行表面标志物表达鉴定。CCK-8检测α7-nAChR激动剂PNU-282987和Ca^(2+)对DPSC增殖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和染色筛选PNU-282987促进DPSC表达ALP活性的最佳浓度。用大肠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模拟炎性微环境刺激DPSC。采用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WB)、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茜素红染色等方法检测牙/骨向分化的相关蛋白:Ⅰ型胶原(typeⅠcollagen,COL-I)、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rotein,DSPP)、骨钙素(osteopontin,OPN)、ALP、核心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相关基因(COL-I、DSPP、OPN、ALP、RUNX2、OSX)和矿化基质表达情况。Fura-2AM用于检测细胞内Ca^(2+)流动情况。结果:CCK-8实验显示,PNU-282987浓度低于10μmol/L时对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且此浓度处理LPS刺激的DPSC后ALP活性增加最明显;Ca^(2+)浓度低于2 mmol/L对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Western blot和RT-qPCR实验显示,PNU-282987及Ca^(2+)处理后的LPS刺激的DPSC牙/骨向分化相关蛋白(COL-I、DSPP、OPN、ALP、RUNX2、OSX)和相关基因(COL-I、DSPP、OPN、ALP、RUNX2、OSX)的表达及矿化基质形成均明显上调,二者联合后上调最显著(P <0.001)。Fura-2 AM钙离子探针结果显示DPSC细胞内Ca^(2+)浓度增加。结论:10μmol/L PNU-282987联合2 mmol/L Ca^(2+)可以促进LPS刺激的DPSC的牙/骨向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7乙酰胆碱受体 牙/骨向分化 人牙髓干细胞 钙离子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块树脂与常规树脂整体和分层充填后牙Ⅱ类洞边缘微渗漏及固化程度的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高欣 张元 +3 位作者 平逸帆 王娟 徐海 张光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60-1464,共5页
目的:比较SonicFill大块充填树脂与常规树脂Neofil分层和整体充填后牙窝洞的边缘密合性和固化程度。方法:将40颗离体磨牙近远中分别制备复面洞,冲洗,酸蚀釉质,涂自酸蚀粘结剂,光照20 s后,将离体牙随机分为A、B组(n=20),A组一侧窝洞(A1)... 目的:比较SonicFill大块充填树脂与常规树脂Neofil分层和整体充填后牙窝洞的边缘密合性和固化程度。方法:将40颗离体磨牙近远中分别制备复面洞,冲洗,酸蚀釉质,涂自酸蚀粘结剂,光照20 s后,将离体牙随机分为A、B组(n=20),A组一侧窝洞(A1)以大块充填树脂分层充填,每层2 mm;另一侧(A2)以常规充填树脂Neofil分层充填,每层2 mm;B组一侧窝洞(B1)以大块充填树脂整体充填4 mm;另一侧(B2)以常规树脂Neofil整体充填4 mm。维氏硬度仪测定充填材料的显微硬度。样本在2%亚甲基蓝中37℃水浴染色24 h,低速切片机将牙齿按近远中向沿片切,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龈壁染料渗漏情况。结果:维氏硬度均值和维氏硬度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大到小依次为B1>A1>A2>B2。A2、B2组的边缘微渗漏高于A1、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树脂Neofil比较,SonicFill大块树脂充填材料在整体和分层充填的应用中均可获得更好的边缘密合性和固化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渗漏 硬度 SonicFill树脂 窝洞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根管封闭剂对2种纤维桩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韩光政 熊正慧 陈亚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7-500,共4页
目的研究2种根管封闭剂对2种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将28颗完整离体上颌中切牙截冠、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按采用的根管封闭材料及纤维桩不同分为4组:Cortisomol封闭剂+Matchpost纤维桩(A组),Cortisomol封闭剂+Macrolock纤维桩(B组),Gu... 目的研究2种根管封闭剂对2种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将28颗完整离体上颌中切牙截冠、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按采用的根管封闭材料及纤维桩不同分为4组:Cortisomol封闭剂+Matchpost纤维桩(A组),Cortisomol封闭剂+Macrolock纤维桩(B组),Guttaflow封闭剂+Matchpost纤维桩(C组),Guttaflow封闭剂+Macrolock纤维桩(D组)。纤维桩黏固后1周,牙根切成1.5 mm薄片,行薄片推出实验,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酸蚀处理后的桩道表面和粘接界面。结果 4组的剪切粘接强度分别为(7.06±3.22)、(9.31±3.61)、(6.90±3.13)、(9.71±3.42)MPa,B、D组剪切粘接强度显著高于A、C组(P<0.05),A组与C组、B组与D组间剪切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根颈、中、尖部的剪切粘接强度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扫描电镜观察:酸蚀后的桩道表面颈部较根尖部牙本质小管暴露多;颈部粘接界面树脂突的长度、数量增加,侧支交联明显。结论根管封闭剂种类对纤维桩固位无明显影响,纤维桩的表面螺纹可显著增加剪切粘接强度。根管不同区域的粘接力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桩 根管封闭剂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通用型粘接剂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苑 苏毅 +2 位作者 江飞 刘丽 瞿灵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4-758,762,共6页
目的:评价3种通用型粘接剂和1种第7代粘接剂粘接牙本质在酸蚀-冲洗和自酸蚀处理模式下即刻和老化后微拉伸强度的差别。方法:128颗无龋第三磨牙根据不同粘接剂[Optibond Versa(OV),All-bond Universal(AU),Single Bond Universal(SU),Adp... 目的:评价3种通用型粘接剂和1种第7代粘接剂粘接牙本质在酸蚀-冲洗和自酸蚀处理模式下即刻和老化后微拉伸强度的差别。方法:128颗无龋第三磨牙根据不同粘接剂[Optibond Versa(OV),All-bond Universal(AU),Single Bond Universal(SU),Adper Easy One(AEO)]随机分为4组。每种粘接剂组各半分别使用酸蚀-冲洗和自酸蚀的模式。牙齿与复合树脂粘接后一半样本储存于37℃纯水中24 h,另一半经5000次冷热循环老化实验。沿长轴将牙齿切割成约0.9 mm×0.9 mm柱状试件,测试其微拉伸强度,使用三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结果。未经冷热循环各组取切片于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结果:冷热循环、酸蚀模式分别与粘接剂种类因素存在两因素交互作用,经过冷热循环后和使用自酸蚀处理时3种通用型粘接剂的微拉伸强度均优于AEO(P<0.001)。未经冷热循环时,OV、AU的微拉伸强度均>AEO;OV的微拉伸强度>SU。采用酸蚀-冲洗模式处理时,AU的微拉伸强度>AEO,AU的微拉伸强度>SU。结论:通用型粘接剂的微拉伸强度整体要优于第7代粘接剂,尤其是经过冷热循环后和自酸蚀处理时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型粘接剂 牙本质粘接 微拉伸强度 酸蚀-冲洗 自酸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牙髓炎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晓东 许是 +3 位作者 蒋玫 沈天晖 范益 张光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2-837,共6页
目的:构建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icotine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 n AChR)基因敲除小鼠牙髓炎模型,为研究α7 nAChR在牙髓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取16只α7 n AChR基因敲除(knock out,KO)小鼠和16只... 目的:构建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icotine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 n AChR)基因敲除小鼠牙髓炎模型,为研究α7 nAChR在牙髓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取16只α7 n AChR基因敲除(knock out,KO)小鼠和16只野生型(wide type,WT)C57BL/6鼠的上颌第一磨牙的牙髓暴露法建立牙髓炎模型,分别在牙髓暴露后1、3、7 d处死小鼠,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牙髓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牙髓暴露后1 d,α7 n AChR KO鼠及WT鼠的穿髓孔周围血管充血、组织水肿;牙髓暴露后3 d,炎症细胞聚集,α7 n AChR KO鼠炎症细胞聚集已达冠髓底部,WT鼠的炎症细胞主要聚集在穿髓孔周围的牙髓组织中;牙髓暴露后7 d,α7 nAChR KO鼠的牙髓炎症细胞浸润至根部牙髓,而WT鼠的牙髓炎症细胞仍然主要聚集于冠髓底部。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牙髓暴露后,α7 n AChR KO鼠牙髓NLRP3表达高于WT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成功建立了α7 n AChR基因敲除鼠的牙髓炎模型,而且α7nAChR基因敲除鼠牙髓炎症浸润明显快于WT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小鼠 牙髓炎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能受体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通过环状RNA-0001649/miR-203a/VEGFA/MMP9信号通路促进血管生成
7
作者 胡丽萍 肖轶婧 +2 位作者 唐子春 孙典 沈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0-816,共7页
目的:探究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n-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hAMSC)条件培养上清(conditioned medium,CM)是否通过环状RNA-0001649(circ-0001649)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血... 目的:探究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n-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hAMSC)条件培养上清(conditioned medium,CM)是否通过环状RNA-0001649(circ-0001649)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血管生成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HUVEC分为对照组、CM刺激组、circ-0001649敲低后CM刺激组(si-circ-0001649+CM刺激组)、敲低对照加CM刺激组(si-NC+CM刺激组),检测各组HUVEC的血管生成能力和迁移能力,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的水平。同时通过敲低circ-0001649后转染miR-203a-inhibitor进行拯救实验验证hAMSC-CM促进HUVEC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结果:hAMSC培养上清(hAMSC-CM)明显提高HUVEC的血管生成和迁移能力,促进VEGFA和MMP9以及细胞内circ-0001649的表达。敲低circ-0001649后降低了hAMSC-CM对HUVEC血管生成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拯救实验发现circ-0001649可以通过结合miR-203a,减少miR-203a对VEGFA以及MMP9的抑制作用,促进h AMSC-CM对HUVEC的成血管和迁移能力。结论:h AMSC-CM可上调HUVEC细胞内circ-0001649表达,通过其竞争性结合miR-203a,促进VEGFA和MMP9表达进而发挥促血管生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