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钟对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精准诊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
作者 杨凯 孙沫逸 +33 位作者 李龙江 唐瞻贵 郭伟 任国欣 张志伟 唐洪 张杰 孙志军 席庆 李春洁 黄欣 武和明 尚伟 孟箭 李吉辰 马洪 朱桂全 李一 李尧旭 何海涛 张富贵 章杰 赵丹 孙德平 吕晓强 陈丹 张福军 陈睿 李雅冬 张劲松 付小娟 项立 李受益 尹仕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6,共8页
研究表明,口腔黏膜细胞的生理稳态受到生物钟的调控,生物钟异常或紊乱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生物钟的研究将为口腔鳞癌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模式带来全新的认识。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人们对生物钟的理解和认识还很有限。鉴于... 研究表明,口腔黏膜细胞的生理稳态受到生物钟的调控,生物钟异常或紊乱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生物钟的研究将为口腔鳞癌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模式带来全新的认识。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人们对生物钟的理解和认识还很有限。鉴于作为医学研究第四维度的生物钟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我们组织相关专家在总结目前生物钟在人口腔鳞癌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生物钟作用的科学原理和自身长期的研究经验,归纳推荐了生物钟对口腔颌面部鳞癌的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研究的共识意见,希望能为生物钟或昼夜节律在口腔颌面部鳞癌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提供参考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昼夜节律 鳞状细胞癌 口腔 颌面部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对口腔癌患者术后抑郁情绪的影响
2
作者 赵施施 茆梦 +4 位作者 刘莉 黄晨嘉 余伊 尹楠 孙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对口腔癌患者术后抑郁情绪的影响,并探索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方法选择择期行口腔癌切除术及游离皮瓣修复术的患者150例,男76例,女74例,年龄46~75岁,BMI≥16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对口腔癌患者术后抑郁情绪的影响,并探索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方法选择择期行口腔癌切除术及游离皮瓣修复术的患者150例,男76例,女74例,年龄46~75岁,BMI≥16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1 mg/kg组(Va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 mg/kg组(Vb组)、经鼻给予艾司氯胺酮25 mg组(Na组)和经鼻给予艾司氯胺酮50 mg组(Nb组),每组30例。Va组、Vb组、Na组和Nb组于麻醉诱导后分别静脉注射或经鼻给予相应剂量艾司氯胺酮,C组经鼻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1 ml。记录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评分、反应率、缓解率。记录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总按压次数。结果与C组比较,Vb组、Na组和Nb组术后第1天MADRS评分明显降低(P<0.05),反应率和缓解率明显升高(P<0.005);Nb组术后第7天MADRS评分明显降低(P<0.05),反应率和缓解率明显升高(P<0.005)。与Nb组比较,Va组和Vb组术后第1天MADR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Va组比较,Nb组术后第1天反应率和缓解率明显升高,术后第7天缓解率明显升高(P<0.005)。五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总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和经鼻给予艾司氯胺酮均可改善口腔癌患者术后抑郁情绪,其中经鼻给予艾司氯胺酮50 mg能产生更有效且持久的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口腔癌 游离皮瓣修复术 抑郁情绪 静脉给药 经鼻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医院患者乙型肝炎相关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顾宁 葛杰 +1 位作者 徐秀清 王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9-583,共5页
目的:研究口腔医院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在年龄、性别、不同免疫时间节点及不同科室来源之间的分布。方法:收集2019年1-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患者3 996例的HBV感染相关检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口腔医院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在年龄、性别、不同免疫时间节点及不同科室来源之间的分布。方法:收集2019年1-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患者3 996例的HBV感染相关检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全国人口统计年龄构成比标化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标准化率分别为3.86%、51.66%。抗-HBs阳性率在年龄分层里出现双波峰。人群HBsAg阳性率在实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降低。正畸组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种植、住院患者。结论:乙肝疫苗的计划免疫对阻碍HBV感染起着积极作用,但保护性抗体会逐年下降,需要及时进行疫苗再次接种。建议口腔医院患者在进行治疗前进行血清传染病的各项检查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诊疗时需要做好消毒防护工作,全面预防HBV在口腔医院内的交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表面抗体 口腔医院 乙肝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凯 孙沫逸 +27 位作者 李龙江 唐瞻贵 任国欣 郭伟 祝颂松 郑家伟 张杰 孙志军 任杰 郑佳雯 吕晓强 唐洪 陈丹 席庆 黄欣 武和明 马洪 尚伟 孟箭 李吉辰 李春洁 李一 赵宁波 谭雪梅 杨轶昕 吴亚东 尹仕琳 张志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460,共6页
机体生物钟(也称昼夜节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能适者生存在地球自转环境中的基础。昼夜节律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调控机制,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生化稳态、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均扮演关键角色。研究表明,生物钟在口腔组织发育生长、口腔疾病发... 机体生物钟(也称昼夜节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能适者生存在地球自转环境中的基础。昼夜节律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调控机制,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生化稳态、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均扮演关键角色。研究表明,生物钟在口腔组织发育生长、口腔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目前还没有包括口腔医学在内的生物钟研究方法的指导性文献,研究者主要基于已发表的参考文献进行探讨,致使口腔医学中有关生物钟的研究方法存在争议,如何合理应用昼夜节律的研究方法还存在诸多困惑。该共识在总结生物钟的作用特点以及分析目前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不足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归纳推荐了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合理实施的10条原则,为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昼夜节律 口腔医学 医学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黑色素瘤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
5
作者 任国欣 孙沫逸 +33 位作者 唐瞻贵 李龙江 孟箭 孙志军 刘绍严 何悦 尚伟 李刚 张杰 武和明 李一 黄绍辉 张世周 龚忠诚 王军 王安训 李志勇 黄志权 苏彤 李吉辰 杨凯 李伟忠 谢卫红 席庆 赵科 玄云泽 黄立 孙传政 韩冰 陈彦平 陈文革 吴云腾 魏东亮 郭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5,共7页
冷冻消融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抗肿瘤机制、组织病理变化已较明确,且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冷冻消融治疗安全有效,理论上是一种理想的肿瘤治疗手段。以往一直受冷媒和冷冻设备的限制,制约了其疗效和临床应用。随着以氩氦刀为代表的新一代冷... 冷冻消融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抗肿瘤机制、组织病理变化已较明确,且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冷冻消融治疗安全有效,理论上是一种理想的肿瘤治疗手段。以往一直受冷媒和冷冻设备的限制,制约了其疗效和临床应用。随着以氩氦刀为代表的新一代冷冻消融设备的出现,在制冷效率、消融范围、精准测温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肿瘤冷冻消融技术的推广。该共识系统性地总结了冷冻消融技术的机制、口腔黏膜黑色素瘤冷冻治疗的适应证、临床治疗流程、不良反应及处理、冷冻联合治疗等,旨在为口腔黏膜黑色素瘤冷冻消融治疗的规范化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黑色素瘤 冷冻消融治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力下牙槽骨内流体剪切应力与骨改建速度关系研究
6
作者 吴斌 胡可欣 +4 位作者 杨帆 卢轶 姜迪 易扬 严斌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196,共7页
目的探究正畸力作用下不同部位牙槽松质骨内流体流动差异,阐明流体剪切应力与骨改建关系,为解析正畸牙齿移动生物力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对人牙槽骨样本开展应力松弛试验并拟合Prony级数得到材料参数,建立牙槽骨逆向模型进行流固耦合数... 目的探究正畸力作用下不同部位牙槽松质骨内流体流动差异,阐明流体剪切应力与骨改建关系,为解析正畸牙齿移动生物力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对人牙槽骨样本开展应力松弛试验并拟合Prony级数得到材料参数,建立牙槽骨逆向模型进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计算松质骨内流体流动的情况。同时,构建大鼠牙移动模型,探究不同区域骨改建速度的差异。结果人和大鼠牙槽松质骨微观结构分布类似,从根颈向根尖方向骨体积分数和骨小梁厚度逐渐减小,而骨小梁间隙逐渐增大。应力松弛试验下不同牙根层面的松质骨内流体剪切应力分布存在差异,根尖处剪切应力最高(0~0.9366 Pa)。大鼠牙移动模型表明根尖处呈现更快的骨改建速度。结论流体刺激在牙槽骨改建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会引起牙槽骨结构的变化,最终调控结构改建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 流固耦合 流体剪切力 多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角型骨性Ⅲ类患者拔牙掩饰性或手术治疗后上气道容积和舌骨位置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景胙 刘浩洁 +4 位作者 林成钊 刘振浩 翟烨 郭舒瑜 徐荣耀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2,共10页
目的比较2种矫治方式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的气道影响差异,尤其关注气道容积、形态、腭角、下颌旋转及骨位移等方面的具体改变,并通过寻找可能具有临床意义的气道指标,以期为预防OSAHS提供新的监测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3... 目的比较2种矫治方式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的气道影响差异,尤其关注气道容积、形态、腭角、下颌旋转及骨位移等方面的具体改变,并通过寻找可能具有临床意义的气道指标,以期为预防OSAHS提供新的监测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临床诊断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3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组(n=18)和掩饰性治疗(n=18)组。通过比较术前、术后锥形束CT及三维头影测量分析气道容积、横径、腭角、下颌骨及舌骨等变化。结果掩饰性治疗后鼻咽容积、舌咽容积均有增大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鼻咽容积、气道鼻咽段和舌咽段横径、腭角、下颌旋转及舌骨位移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比较,舌咽段横径、腭角及舌骨至蝶鞍点距离等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组的患者在舌咽段截面积、腭角及舌骨的改变较掩饰性治疗组明显。OSAHS的易感人群多出现舌骨下移及气道最小截面积减小,因此在采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方案时应格外注意其气道形态的改变,以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饰性正畸治疗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气道容积 舌骨位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个后牙正锁[牙合]伴前牙开[牙合]的隐形矫治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峻青 胡丹艳 +1 位作者 唐雯 李琥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1,共5页
本研究报道1例利用种植支抗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前牙开[牙合]伴多个后牙正锁[牙合]的病例。治疗方案包括拔除4颗第二前磨牙及4颗第三磨牙,经过28个月的治疗,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正锁[牙合] 开[牙合] 隐形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消毒剂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效果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许莹 吴红梅 +4 位作者 叶莺 顾宁 杨建荣 孙志达 梁睿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消毒剂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的消毒效果。方法将18台DUWLs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过氧化氢消毒剂(H2O2)组、次氯酸钠消毒剂(NaClO)组、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Sanosil)组、蒸馏水冲洗(DW)组。采用对应消毒剂对DUWLs进行消... 目的比较不同消毒剂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的消毒效果。方法将18台DUWLs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过氧化氢消毒剂(H2O2)组、次氯酸钠消毒剂(NaClO)组、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Sanosil)组、蒸馏水冲洗(DW)组。采用对应消毒剂对DUWLs进行消毒,采集三用枪和高速手机水样,比较消毒前后细菌数量。结果消毒前各组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DUWLs细菌数严重超标(均>3 000 CFU/mL)。除DW组外,消毒后各组DUWLs细菌数量大幅度下降(均<100 CFU/mL),消毒后细菌数量低于消毒前(均P<0.001)。3种消毒剂消毒后1周,不同时间各组细菌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用枪:Day1—Day5,均P<0.05;高速手机:Day2、Day3和Day5,均P<0.05)。消毒后第3天三用枪(H2O2组和NaClO组)、消毒后第4天高速手机(H2O2组和NaClO组)、消毒后第5天三用枪和高速手机(Sanosil组)细菌数量均超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的口腔医疗卫生用水标准。3组消毒剂在消毒后1周细菌数量均超过或接近消毒前水平。结论 3种消毒剂均可有效降低水路中的细菌载量。与其他消毒剂相比,Sanosil在消毒后抑制细菌生长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科 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 过氧化氢 含氯消毒剂 综合治疗台水路 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三磨牙与第四磨牙水平阻生1例
10
作者 袁晓蝶 胡凌然 +4 位作者 刘莉 王红 丁晓波 黄媛媛 傅瑜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4-536,共3页
多生牙属于牙齿数目发育异常,上颌前牙区是最好发的区域,第三磨牙区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下颌第三磨牙与多生第四磨牙同时水平阻生并全身麻醉下拔除的罕见病例,结合相关文献,我们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 多生牙属于牙齿数目发育异常,上颌前牙区是最好发的区域,第三磨牙区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下颌第三磨牙与多生第四磨牙同时水平阻生并全身麻醉下拔除的罕见病例,结合相关文献,我们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牙 第四磨牙 远端磨牙 第三磨牙 日间病房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口腔疾病管理 被引量:23
11
作者 郑黎薇 邹静 +5 位作者 游泳 赵玉梅 刘鹤 梅予锋 赵玮 段小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3-118,共6页
孕期口腔疾病管理是贯穿了孕前期、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的口腔健康管理整体方案,不仅关系到孕期妇女的全身健康,同时注重胎儿的正常发育及儿童的口腔保健。孕期妇女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及全身激素水平的变化,部分口腔疾病的易患性增加。鉴... 孕期口腔疾病管理是贯穿了孕前期、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的口腔健康管理整体方案,不仅关系到孕期妇女的全身健康,同时注重胎儿的正常发育及儿童的口腔保健。孕期妇女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及全身激素水平的变化,部分口腔疾病的易患性增加。鉴于孕期生理的特殊性,口腔医师需遵循一定的诊疗原则,提供专业的口腔护理指导和疾病诊疗方案。孕期妇女应该加强口腔卫生保健意识,掌握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本文就孕期妇女易患的口腔疾病类型及相应的发病机制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口腔医师及孕期妇女的口腔防护原则及措施提出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口腔疾病 发病机制 疾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差异微小RNA/mRNA表达谱的对接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思玉 谢龙 +3 位作者 祁兵 马长艳 桑磊 李宏卫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构建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RNA)和mRNA表达谱,初步预测与OSCC发生和发展相关的miRNA和mRNA。方法运用高通量深度测序技术构建miRNA和mRNA表达谱,通过Gene Ontology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预测与OSCC细胞周期... 目的构建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RNA)和mRNA表达谱,初步预测与OSCC发生和发展相关的miRNA和mRNA。方法运用高通量深度测序技术构建miRNA和mRNA表达谱,通过Gene Ontology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预测与OSCC细胞周期、增殖、分化和凋亡相关的miRNA和mRNA。结果共发现77个miRNA和1 298个mRNA显著性差异表达,富集分析显示与OSCC细胞周期、增殖、分化和凋亡相关的miRNA共73个,且一个miRNA可调控多个mRNA。结论 OSCC中差异表达的miRNA和mRNA对OSCC的发生和发展有潜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微小RNA MRNA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血管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下颌骨复合缺损15例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邢树忠 万林忠 +3 位作者 吴煜农 陶震江 朱志军 王来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腓骨肌皮瓣整复口腔下颌骨复合缺损的经验。方法:15例下颌骨肿瘤手术后缺损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肌(皮)瓣进行修复重建,其中9例腓骨肌瓣,6例腓骨肌皮瓣。4例下颌骨颏部缺损,将腓骨截成2~3段修复颏部形态,其中1例伴有口... 目的:总结应用腓骨肌皮瓣整复口腔下颌骨复合缺损的经验。方法:15例下颌骨肿瘤手术后缺损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肌(皮)瓣进行修复重建,其中9例腓骨肌瓣,6例腓骨肌皮瓣。4例下颌骨颏部缺损,将腓骨截成2~3段修复颏部形态,其中1例伴有口底黏膜和颏部皮肤复合洞穿缺损,应用双皮岛腓骨皮瓣同时修复骨缺损以及口腔衬里和皮肤覆盖;5例下颌体部和升支缺损,将腓骨截成2段形成下颌角;6例下颌体部缺损用1段腓骨修复,其中1例骨整合种植体即刻植入,半年后行Ⅱ期手术,完成种植牙修复。结果:全部病例术后过程顺利,骨肌皮瓣全部成活,下颌骨外形恢复满意。结论:腓骨肌皮瓣可以提供充足的骨组织以及肌肉和皮肤等软组织,适合修复口腔下颌骨复合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复合缺损 外科皮瓣 组织移植术 腓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筋膜脂肪瓣在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
14
作者 杨娇艳 吉澳梅 +5 位作者 蒋砚青 章智宇 史亚伟 徐荣耀 张平 江宏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探讨颞浅筋膜脂肪瓣在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7月—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18例(21侧)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关节盘切除... 目的:探讨颞浅筋膜脂肪瓣在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7月—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18例(21侧)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关节盘切除同期应用颞浅筋膜脂肪瓣进行修复,分析术前和术后3个月以上开口度、疼痛值、关节功能自主评价,通过影像学测量评估关节间隙的改变。结果:18例患者中,女17例,男1例,平均年龄(42.22±16.90)岁,关节盘穿孔12侧,占比57.14%;术前开口度为(24.00±7.94)mm,术后开口度为(34.83±4.4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显示,术前大张口VAS值为50(25,75)分,术后为0(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进食VAS值为50(0,75)分,术后为0(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关节功能自我评价为(58.06±7.50)分,术后自我评价为(81.67±7.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影像学测量分析显示术后关节前、上、后间隙较术前有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浅筋膜脂肪瓣置换破损穿孔的关节盘可改善开口度、缓解疼痛,并且能有效稳定维持关节间隙,是治疗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 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颞浅筋膜脂肪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激活自噬抑制炎症促进牙髓干细胞成牙/骨分化
15
作者 崔闯 孙思怡 +4 位作者 秦梓一 沙颖 徐海 江飞 张光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6-776,共11页
目的:通过验证黄芩苷(baicalin,BA)在炎症环境下的抗炎效果并探究其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hDPSC)成牙/骨分化的影响,为牙髓炎的活髓保存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人早期炎症牙髓组织制作冰冻切片并进行苏木素-伊红... 目的:通过验证黄芩苷(baicalin,BA)在炎症环境下的抗炎效果并探究其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hDPSC)成牙/骨分化的影响,为牙髓炎的活髓保存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人早期炎症牙髓组织制作冰冻切片并进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将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诱导下极化为M1亚群,再用50μmol/L的BA处理后,利用免疫荧光、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iNOS、IL-1β及IL-8的表达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LC3B、Beclin-1及P62的表达变化以观察巨噬细胞自噬,并在使用自噬抑制剂3-MA阻断自噬后检测IL-1β及IL-8的表达变化。随后,提取不同条件处理的巨噬细胞上清液制备条件培养液作用于hDPSC并进行矿化诱导,采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茜素红(alizarin red S,ARS)染色、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ALP、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及Ⅰ型胶原(typeⅠcollagen,COL-1)的表达,以观察炎症环境下BA对hDPSC成牙/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早期牙髓炎组织炎症区周围IL-1β和iNOS的表达明显升高。LPS和IFN-γ诱导后,巨噬细胞由M0向M1极化,iNOS、IL-1β及IL-8表达明显增加。当加入50μmol/L BA共同孵育24 h后,巨噬细胞极化程度明显降低,IL-1β、IL-8的mRNA水平明显下降;同时,与M1组相比,加入BA后LC3B-Ⅱ、Beclin-1表达升高,P62表达被抑制;3-MA阻断自噬后,IL-1β及IL-8的m RNA水平显著升高。M1巨噬细胞的上清液作用于hDPSC并进行矿化诱导7~21 d后,hDPSC的ALP活性降低,钙盐沉积减少,ALP、DSPP、RUNX2、OPN及COL-1的表达减少。BA处理后的M1巨噬细胞上清液加入hDPSC后,ALP活性显著升高,钙盐沉积明显增多,ALP、DSPP、RUNX2、OPN及COL-1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在炎症微环境下,BA可能是通过激活细胞自噬抑制牙髓炎症反应,促进hDPSC的成牙/骨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M1巨噬细胞 THP-1 成牙/骨分化 牙髓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载体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膜在兔皮下的埋植实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祁兵 李宏卫 +3 位作者 温玉明 王昌美 李龙江 宋晓陵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2-365,共4页
目的 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的培养筛选合适的载体材料。方法 在兔皮下手术埋入8种不同组分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CA),手术后第1、2、3、4周取出,分别观察其质量变化和周围组织反应情况。结果PLGA I、Ⅱ、Ⅲ分别在术后第2、3、4周时全部降... 目的 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的培养筛选合适的载体材料。方法 在兔皮下手术埋入8种不同组分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CA),手术后第1、2、3、4周取出,分别观察其质量变化和周围组织反应情况。结果PLGA I、Ⅱ、Ⅲ分别在术后第2、3、4周时全部降解吸收,其余组PLGA在4周时仅降解50%左右;组织学观察,PLGA I、Ⅱ、Ⅲ在动物体内反应符合一般生物相容性材料的组织反应过程。结论 PLGAⅡ降解速度符合临床需要,且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用作口腔黏膜组织工程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皮下 组织工程化 PLGA 载体材料 埋植 聚乳酸 羟基乙酸 组分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插管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在患儿口腔日间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强 余伊 +3 位作者 刘莉 吴波 严恩石 尹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73-775,共3页
目的观察不插管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在患儿口腔日间手术应用的效果。方法需行口腔日间手术治疗的患儿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2~8岁,ASAⅠ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2例。七氟醚麻醉组(S组)术中不插管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 目的观察不插管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在患儿口腔日间手术应用的效果。方法需行口腔日间手术治疗的患儿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2~8岁,ASAⅠ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2例。七氟醚麻醉组(S组)术中不插管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气管插管静脉全麻组(C组)行常规气管内插管麻醉。记录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治疗时间和达到麻醉后出院评分系统(PADSS)12分时间;记录手术结束后15 min、30 min、1 h和2 h的离院标准评分,术中发生体动、呛咳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全部顺利完成手术,麻醉结束后2 h安全离开医院。S组麻醉诱导、苏醒时间和达到PADSS 12分时间均明显短于C组(P<0.01)。S组麻醉结束后30 min、1 h和2 h的离院标准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无一例患儿术中发生体动或呛咳。但术后C组有13例(31%)患儿发生吞咽不适明显多于S组1例(2%)(P<0.01)。结论与常规气管内插管麻醉比较,不插管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更适合用于患儿口腔日间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气管插管 口腔手术 日间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网络平台在口腔正畸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建兰 余萍 张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3期64-66,76,共4页
目的移动网络平台对口腔正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应用。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门诊行口腔正畸固定矫正治疗的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微信网络平台进行... 目的移动网络平台对口腔正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应用。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门诊行口腔正畸固定矫正治疗的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微信网络平台进行初次安装矫治器后的健康指导,对照组按传统椅旁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健康指导,并分别于正畸固定矫治器初次安装后第1次复诊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为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知晓情况、对健康教育形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平均合格率(96%)、优良率(84%)及以健康教育形式满意率(98%)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数字化移动网络平台对口腔正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新时代优质护理的一种应用体现,该方法能够快速提高患者的接受能力并建立有效的口腔健康行为,患者对医疗的满意度亦明显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网络 健康教育 口腔正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牙齿空间移动评估及牙槽骨微观结构变化追踪研究
19
作者 钱心瑶 姜迪 +6 位作者 谢玉婷 吴斌 唐雯 陆玲波 李禹江 谢理哲 严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8-486,522,共10页
目的:显微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活体扫描观测并量化正畸力下大鼠的牙齿移动,张力区及压力区骨小梁微观结构的连续变化情况。方法:对5只雄性8周龄SD大鼠的左侧上颌第一磨牙施加50 g矫治力,使用Micro-CT在加力前及加力... 目的:显微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活体扫描观测并量化正畸力下大鼠的牙齿移动,张力区及压力区骨小梁微观结构的连续变化情况。方法:对5只雄性8周龄SD大鼠的左侧上颌第一磨牙施加50 g矫治力,使用Micro-CT在加力前及加力后的不同时间点对大鼠进行活体扫描,在统一空间坐标系下计算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距离,并测量统计移动牙张力区及压力区的骨小梁微观形态和力学特性相关参数,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大鼠磨牙在0~3 d有明显位移,3~14 d移动速率下降,21~28 d速率增加(P<0.001);张力区及压力区多项骨小梁参数分别以7、14 d为转折点,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TV)和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先下降后升高,孔隙总体积[total volume of pore space,Po.V(tot)]、结构模型指数(structure model index,SMI)、骨小梁间隙(trabecular separation,Tb.Sp)和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FD)先升高后下降,牙移动前期张力区增量斜率较压力区更大,牙移动后期BV/TV、Po.V(tot)、SMI和Tb.Sp数值在张力区及压力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鼠正畸牙移动具有三阶段性;张力区及压力区骨小梁微观结构改建存在差异,骨量及骨质量均先降低后升高,并分别在7 d和14 d前后达到最低点;张力区的骨吸收活跃期较早,张力区牙槽骨骨形成滞后于压力区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T 正畸牙齿移动 骨小梁 微观结构 追踪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3~16岁儿童恒牙发育趋势初探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玲 李虎 +2 位作者 孙超 袁佳璐 朱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2-546,共5页
目的:运用Nolla法探索南京地区儿童恒牙钙化发育的规律和趋势。方法:共纳入符合要求的南京市儿童全口牙位曲面体层X线片549例,采用Nolla法对左下颌7颗恒牙的钙化发育进行计分、统计、分析。结果:得出恒牙发育平均值表,男孩恒牙各牙位发... 目的:运用Nolla法探索南京地区儿童恒牙钙化发育的规律和趋势。方法:共纳入符合要求的南京市儿童全口牙位曲面体层X线片549例,采用Nolla法对左下颌7颗恒牙的钙化发育进行计分、统计、分析。结果:得出恒牙发育平均值表,男孩恒牙各牙位发育值及总值均晚于女孩。恒牙发育值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建立二者数学模型,并得出拟合曲线方程。结论:所得恒牙发育平均值表、恒牙发育时间表及恒牙发育值-年龄拟合曲线图基本反映了本地儿童恒牙生长发育的状况,可为南京地区儿童个体恒牙发育状况的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牙发育 Nolla法 牙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