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及其辅助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4
1
作者 郑琳 张爱平 +4 位作者 陈鑫 邱志兵 赵海鹏 刘培生 王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2-923,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及其辅助小切口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54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分别采用VATS手术(VATS组),VATS辅助小切口手术(VATS辅助小切口组)和常规开胸手术(常规开胸组)治疗,比较其围术...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及其辅助小切口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54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分别采用VATS手术(VATS组),VATS辅助小切口手术(VATS辅助小切口组)和常规开胸手术(常规开胸组)治疗,比较其围术期治疗效果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VATS组较常规开胸组术后胸导管留置及镇痛剂使用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出院早(P<0.05),VATS组患者术后2周肺功能恢复较常规开胸组快(P<0.05),同时手术时间VATS辅助小切口组介于常规开胸组及VATS组之间(P<0.05)。结论:VATS辅助小切口手术适合有并发症的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对心肺功能差者尤其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胸腔镜检查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肾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缪刚刚 朱一帆 +3 位作者 陈文 张瑾 曹长春 陈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饮食对大鼠肾动脉的影响及小檗碱对肾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SPF级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小檗碱组,每组10只,后两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小檗碱组给予小檗碱(100 mg/kg)...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饮食对大鼠肾动脉的影响及小檗碱对肾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SPF级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小檗碱组,每组10只,后两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小檗碱组给予小檗碱(100 mg/kg)灌胃,模型组按等比重的生理盐水灌胃,共6周,对照组常规饮食进水外不予以任何处理,实验结束后禁食24 h利多卡因麻醉,抽取静脉血,提取血清,测定空腹血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生化指标,取左侧肾动脉,行HE染色观察肾动脉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观察肾动脉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行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肾动脉的白介素(IL)-18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血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小檗碱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及α-SMA免疫组化示模型组大鼠肾动脉组织内膜增生及斑块形成,内膜下可见泡沫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堆积;小檗碱组内膜组织轻度增厚剥脱,内膜下少量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增多不明显。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调节大鼠的血脂水平和抑制细胞因子IL-18的表达来改善肾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粥样硬化 小檗碱 白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成功3例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鑫 陈振强 +6 位作者 蒋英硕 徐明 缪劲 刘军 郭子黄 鲍红光 穆心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2-464,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3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Shumway&Stanford方法对3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病人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其中1例伴有严重糖尿病和中度肺动脉高压,术前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成功;1例极度肥胖,体重10... 目的:总结分析3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Shumway&Stanford方法对3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病人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其中1例伴有严重糖尿病和中度肺动脉高压,术前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成功;1例极度肥胖,体重108kg(身高172cm);1例62岁高龄伴肾功能不全和中度肺动脉高压。供体均为脑死亡者,供心保护采用4℃改良StThomas液;术后免疫抑制治疗采用环孢素A、骁悉、强的松三联治疗,根据血环孢素浓度及心内膜活检调整环孢素A用量。结果:3例均康复,未发生术后超急性或急性排斥反应。例2术后出现一过性右心功能不全,经大量利尿和无创通气治疗,48h后完全恢复;例3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肺部感染,经连续肾脏替代(CRRT)和调整抗生素治疗痊愈。病人心功能均恢复正常。例1需长期胰岛素治疗糖尿病。3例均完全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2例已恢复手术前工作。结论: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 原位心脏移植 免疫抑制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5例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方法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史宏伟 徐晨婕 +3 位作者 斯妍娜 杨海基 葛亚力 陈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评估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随机选择25例,在OPCABG期间连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中心静脉压(CVP)和心排血量(CO)的变化。记录... 目的:评估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随机选择25例,在OPCABG期间连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中心静脉压(CVP)和心排血量(CO)的变化。记录心脏固定器释放前吻合各支血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血管吻合前(基础值)和全部吻合完毕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3.4±8.5)岁,平均搭桥(2.8±0.9)支。吻合各支远端时,MAP、CO和 SvO_2与各自基础组比较显著性下降(P<0.05或P<0.01);CVP显著性上升(P<0.05或P<0.01);在吻合右冠状动脉(RCA)和左旋支(CX)期MPAP显著性下降(P<0.05);吻合近端时,除MAP外,其他参数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OPCABG时,暴露和吻合远端血管,将引起心脏的移位和压迫致显著的血流动力学衰减,尤其见于CX和RCA.采取适当的措施,所有患者能很好地耐受这些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外膜和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及胶原分布对血管重塑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邱志兵 陈鑫 万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2-757,共6页
目的:动态观察静脉桥再狭窄动物模型中血管外膜和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以及胶原分布的变化,以评价血管外膜及细胞增殖和胶原分布对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建立猪静脉桥再狭窄模型,采用血管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方法,结合Masson染色,观察术... 目的:动态观察静脉桥再狭窄动物模型中血管外膜和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以及胶原分布的变化,以评价血管外膜及细胞增殖和胶原分布对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建立猪静脉桥再狭窄模型,采用血管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方法,结合Masson染色,观察术后7、30、45天血管重塑、外膜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生指数及胶原的动态变化。结果:①术后7天新生内膜形成逐渐增厚,于术后45天达最大,外膜厚度和细胞密度于术后7天起逐渐增大,术后30天达最高,术后45天较30天相对减少(P<0.05);PCNA染色显示,血管外膜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生指数7天显著增加,术后30天PCNA阳性表达达到高峰,45天回到基线水准;②术后7天血管外膜和内膜中胶原增多,术后30~45天见新内膜中含大量胶原,呈进行性增多趋势;血管外膜中胶原术后30天达高峰,而术后45天胶原含量下降,并见局部纤维化;③管腔面积和IELA于术后7天逐渐减小,术后30~45天管腔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45天管腔面积最小(P<0.05);剩余狭窄率与管腔面积相反,于术后7天出现逐渐增大,术后45天达最大;重塑指数和EELA术后7天稍有增大,其后不断减小,术后30~45天明显减小(P<0.05)。结论:血管外膜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活性改变以及外膜的增厚、纤维化和胶原的重排对内膜增生和血管重塑起着重要作用,参与并促进了血管桥再狭窄的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膜 细胞增殖 胶原 血管重塑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围手术期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爱平 陈鑫 +5 位作者 王睿 缪劲 赵海鹏 高岩 刘培生 郑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61-1163,共3页
目的:通过对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患者外科治疗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探讨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率和病死率。方法:对115例手术治疗的MG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包括病史、肌无力的程度、术前准备、手术治疗情况、手术并... 目的:通过对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患者外科治疗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探讨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率和病死率。方法:对115例手术治疗的MG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包括病史、肌无力的程度、术前准备、手术治疗情况、手术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服药时间短、MG症状轻、胸腺肿瘤有包膜、膈神经保护良好者疗效较好;而服药时间长、MG症状重、胸腺肿瘤无包膜、手术伤及其他器官者疗效较差。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手术方式、严密的术后管理是MG合并胸腺瘤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外科手术治疗是其较为安全和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KKε基因敲除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戚永超 陈文 +3 位作者 朱一帆 万辛 曹长春 陈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地获取IκB激酶复合物ε(inhibitor-κB kinaseε,IKKε)基因敲除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在超净台中取小鼠主动脉,撕去其外膜和脂肪组织,纵行剖开血管,切成1 mm×1 mm的血管块,内面朝下贴于培养皿底部...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地获取IκB激酶复合物ε(inhibitor-κB kinaseε,IKKε)基因敲除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在超净台中取小鼠主动脉,撕去其外膜和脂肪组织,纵行剖开血管,切成1 mm×1 mm的血管块,内面朝下贴于培养皿底部,加入含内皮细胞生长辅助因子(ECGS)的DMEM培养液,贴壁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荧光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72 h后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内皮细胞从血管块边缘游出,12~14 d血管内皮细胞融合成片,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荧光检测呈阳性。结论:本方法可获取纯度高、结构和功能良好的IKKε基因敲除小鼠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Kε 小鼠 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床边紧急开胸抢救心脏术后19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秦卫 陈鑫 +4 位作者 汪黎明 徐明 蒋英硕 穆心苇 章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66-1468,共3页
目的:总结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近十年心脏外科术后床边紧急开胸的原因、手术指征和预后,为临床救治此类危重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对19例心脏术后床边紧急开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大出血3例,心包填塞9例,心... 目的:总结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近十年心脏外科术后床边紧急开胸的原因、手术指征和预后,为临床救治此类危重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对19例心脏术后床边紧急开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大出血3例,心包填塞9例,心搏骤停4例,心脏破裂2例,广泛渗血1例。以上所有病例均因病情紧急而采取床边紧急开胸处理,结果痊愈出院15例,遗留脑功能障碍1例,死亡3例。结论:心脏术后出血、心包填塞、心脏破裂、心搏骤停是床边紧急开胸的常见原因。如果处理及时,方法得当,就能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开胸 原因 手术指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转流下心脏手术患者不同部位的体温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魏海燕 史宏伟 +1 位作者 鲍红光 肖立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33-534,共2页
关键词 体温变化 心脏手术 心肺转流 同部位 血红蛋白减少 快速降温 体温监测 血液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骨髓间质干细胞归巢到大鼠急性梗死心肌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庄瑜 陈鑫 +1 位作者 石开虎 徐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97-400,共4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归巢到急性梗死心肌中的作用。方法129只大鼠随机分为检测组(65只)和处理组(64只),检测组分为心肌梗死组(35只)和非心肌梗死组(30只),处理组则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4个亚...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归巢到急性梗死心肌中的作用。方法129只大鼠随机分为检测组(65只)和处理组(64只),检测组分为心肌梗死组(35只)和非心肌梗死组(30只),处理组则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4个亚组(各16只)。检测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CP-1在2个亚组大鼠心肌中表达的差异。处理组大鼠心肌梗死4天后予以MCP-1、抗MCP-1抗体干预,同时经尾静脉注射BrdU标记的MSCs,7天后检测心肌梗死区MSCs归巢量,28天后检测大鼠心功能状况、心肌梗死区及其周围的血管密度。结果MCP-1于心肌梗死后第1天即升高,第7天到达峰值,28天时恢复至正常水平。心肌梗死组MSCs归巢量大于非心肌梗死组(P=0.000)。Ⅰ组大鼠心肌梗死区MSCs归巢量、心功能水平及血管密度大于Ⅲ组及Ⅱ组(P<0.01)。结论大鼠心肌梗死后早期梗死区MCP-1表达水平升高;MCP-1能够促进MSCs归巢并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间质干细胞 干预性研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护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玲红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8年第1期17-18,共2页
针对5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的护理问题,提出了术前的肺功能锻炼──呼吸疗法;术后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肌氧耗,防止冠脉痉挛,保证有效的冠状动脉和组织灌注等护理要点;及时发现和控制... 针对5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的护理问题,提出了术前的肺功能锻炼──呼吸疗法;术后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肌氧耗,防止冠脉痉挛,保证有效的冠状动脉和组织灌注等护理要点;及时发现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保证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 旁路移植术 护理 CAB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治疗体会
12
作者 陈鑫 徐明 +3 位作者 邱志兵 蒋英硕 缪劲 肖立琼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5-325,共1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外科治疗冠心病最有效方法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术后移植血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狭窄,或者是患者自身的冠状动脉又发生了新的病变,导致患者再次出现心肌缺血症状,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再次CABG,我们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外科治疗冠心病最有效方法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术后移植血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狭窄,或者是患者自身的冠状动脉又发生了新的病变,导致患者再次出现心肌缺血症状,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再次CABG,我们2001年6月~2004年11月对12例患者行再次CABG,疗效满意,术后恢复好,心绞痛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移植治疗 再次 CABG 术后恢复 外科治疗 血管发生 缺血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例严重左室功能低下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分析
13
作者 邱志兵 陈鑫 +4 位作者 徐明 蒋英硕 石开虎 肖立琼 郭子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4-366,370,共4页
目的:探讨严重左室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04年10月进行的选择性OPCAB手术34例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手术结果,总结围手术期治疗体会。结果:全部病例均完成OP... 目的:探讨严重左室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04年10月进行的选择性OPCAB手术34例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手术结果,总结围手术期治疗体会。结果:全部病例均完成OPCAB手术,34例患者行旁路移植2~5支,平均(3.4±0.7)支,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8例,其中16例均在手术中安放,应用主动脉内气囊泵(IABP)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围手术期死亡1例(2.9%)。有2例术后出现急性左心心力衰竭,安放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后保守治疗好转。结论:严重左室功能低下患者实施OPCAB手术有良好的可行性和近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非体外循环 左室功能低下 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患者运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邱志兵 陈鑫 +5 位作者 徐明 刘乐乐 史宏伟 蒋英硕 肖立琼 郭子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2-244,共3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32例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行OPCAB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手术结果,总结围手术期治疗体会.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平均旁...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32例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行OPCAB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手术结果,总结围手术期治疗体会.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平均旁路移植3.2支,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呼吸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81.2%患者术后4~6 h拔除气管内插管,34.4%患者未输血,术后心绞痛均消失.结论OPCAB对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治疗是可行、有效的;对于多支弥漫性支架再狭窄病变,OPCAB可考虑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分流术 冠状动脉再狭窄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非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附二例报告)
15
作者 徐明 郭子黄 +3 位作者 陈鑫 高岩 缪劲 蒋英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25-526,共2页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非冠心病患者中的特殊应用。1例法乐四联症伴圆锥动脉畸形的病人接受了四联症根治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马凡综合征伴右冠状动脉开口狭窄的病人接受了主动脉瓣、升主动脉带瓣管道置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非冠心病患者中的特殊应用。1例法乐四联症伴圆锥动脉畸形的病人接受了四联症根治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马凡综合征伴右冠状动脉开口狭窄的病人接受了主动脉瓣、升主动脉带瓣管道置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年和1年均健在。认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将成为心脏外科医师的必备基本技术;心脏外科医师必须重视冠状动脉畸形和病变的术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冠状血管畸形 旁路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体外循环经验
16
作者 徐明 陈鑫 +2 位作者 郭子黄 肖立琼 高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84-186,共3页
总结了10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体外循环经验。病例特点:3支血管病变多、高龄患者多、合并疾病多和左室功能减退多。人均旁路移植3.42根。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的平均时间分别为72和49min全部体外循环获得成功。强调:经主动脉根部... 总结了10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体外循环经验。病例特点:3支血管病变多、高龄患者多、合并疾病多和左室功能减退多。人均旁路移植3.42根。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的平均时间分别为72和49min全部体外循环获得成功。强调:经主动脉根部顺灌冷停跳液是一种简单、快捷、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超滤装置使灌注师能更主动地控制体外循环中的液体平衡。同时对合并升主动脉钙化和糖尿病也提出了处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 移植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7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17
作者 张爱平 徐教瑜 +3 位作者 刘子雄 缪劲 郭子璜 高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7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单纯手术或手术+术后化疗242例(A组);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45例(B组),术前化疗采用丝裂霉素+西艾克+顺铂(MVP)方案,术后化疗同...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7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单纯手术或手术+术后化疗242例(A组);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45例(B组),术前化疗采用丝裂霉素+西艾克+顺铂(MVP)方案,术后化疗同A组。对两组手术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3、5年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切除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P>0.05)。术后1、3年生存率两组相近(P>0.05)。5年生存率B组高于A组(P<0.05)。结论:对术前有手术切除困难但经诱导化疗后肿瘤明显缩小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宜提倡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或/和术后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新辅助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内补片心室成型治疗心脏室壁瘤——附88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陈鑫 徐明 +7 位作者 陈振强 蒋英硕 邱志兵 肖立琼 赵阳 高岩 缪劲 郭子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2期157-160,共4页
目的 回顾分析 88例左室内补片心室成型治疗巨大室壁瘤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效果。方法  88例患者中男 72例 ,女 16例 ,年龄 5 3~ 77(平均 6 6 )岁。手术前 74例有心绞痛 ;88例均有明确心肌梗死史 ,2 3例有多次心肌梗死史。冠状动脉造影... 目的 回顾分析 88例左室内补片心室成型治疗巨大室壁瘤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效果。方法  88例患者中男 72例 ,女 16例 ,年龄 5 3~ 77(平均 6 6 )岁。手术前 74例有心绞痛 ;88例均有明确心肌梗死史 ,2 3例有多次心肌梗死史。冠状动脉造影示梗阻性病变在左主干 (LM) 2 2例次、左前降支 (LAD)88例次、对角支 5 5例次、回旋支 4 8例次、右冠状动脉 30例次。左室射血分数 (LVEF) 35 %± 17% (18%~5 4 % ) ,其中 >4 5 % 35例 ,4 5 %~ 30 % 36例 ,<30 % 17例。除 4例室壁瘤位于心脏下壁外 (下壁心肌梗死所致 ) ,其余 84例室壁瘤均位于心脏前壁和心尖 ,为前壁大面积梗死所致。同时伴需手术矫正的瓣膜功能不全 2 8例。 88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 (CPB)下进行。切开室壁瘤后取净腔内血栓 ;采用 2 0Prolene线 ,将一合适大小的椭圆型补片缝闭室壁瘤的颈部即内口 ,将室壁瘤隔离 ,同时环缩室壁瘤内口 (内荷包 )的作用。特别注意将室间隔的大面积梗死区隔离到补片外 ,剪去外侧部分瘤体 ,连续缝合关闭心室切口 ,完成心内补片左室重建。 87例同时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人均旁路 1.87支 ) ;同期心脏瓣膜手术 2 8例。结果  88例均顺利度过手术。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 6 8’ ,CPB10 3’。 16例患者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室壁瘤 心室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结合蛋白质S-100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意义
19
作者 程亮 郭子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2,76,共3页
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已成为治疗冠心病普遍而有效的一种方法。心胸外科医生的关注重点已从如何降低手术死亡率转移到如何减少术后并发症上来。有资料显示,心脏手术后1周,约有60%的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 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已成为治疗冠心病普遍而有效的一种方法。心胸外科医生的关注重点已从如何降低手术死亡率转移到如何减少术后并发症上来。有资料显示,心脏手术后1周,约有60%的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障碍,术后6个月的发生率仍高达30%[1,2]。血清S-100蛋白对于脑细胞的损伤反应灵敏[3,4],因此在CABG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结合蛋白 S-100蛋白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神经系统并发症 冠心病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