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精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丙二醛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颖 李冬梅 +4 位作者 李倩 徐小华 高谷 齐绍康 马建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状态,明显高于正常人,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氧化应激此密切相关。文中分析甘精胰岛素注射剂和瑞格列奈(repaglinide)片治疗作用的特点,探讨不同干预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 目的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状态,明显高于正常人,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氧化应激此密切相关。文中分析甘精胰岛素注射剂和瑞格列奈(repaglinide)片治疗作用的特点,探讨不同干预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治疗2组,每组有效病例数为33例。选择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mass index,BMI)等一般情况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BMI、血MDA和hs-CRP、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及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PBG)、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糖波动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前,甘精胰岛素组和瑞格列奈组患者TG、FBG、PBG、HbAlc、BMI和MDA等指标2组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②甘精胰岛素组和瑞格列奈组治疗后HbA1c、MDA、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治疗后甘精胰岛素组FBG和TG水平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瑞格列奈组PBG水平降低,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对照组相比,甘精胰岛素组和瑞格列奈组治疗后hs-CRP和MDA水平仍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甘精胰岛素组和瑞格列奈组2组间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后甘精胰岛素组hs-CRP水平低于瑞格列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甘精胰岛素组血糖波动幅度较小,与瑞格列奈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3,P<0.01)。⑦MDA水平与FBG、PBG、HbA1c、胰岛素用量呈正相关(r=0.229,P=0.019;r=0.371,P=0.002;r=0.265,P=0.028;r=0.405,P=0.02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状态。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可减轻其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甘精胰岛素治疗效果与瑞格列奈相比无差异。甘精胰岛素能更好的控制FBG且降低血糖波动幅度,能更有效地降低TG和hs-CRP。瑞格列奈具有更强的降低PBG作用。甘精胰岛素不仅可降低血糖,还具有抗炎、降血脂、抗氧化应激的作用。血糖水平、血糖波动幅度及胰岛素用量可反映体内氧化应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2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丙二醛 超敏C反应蛋白 慢性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血清含量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丁波 张倩 +2 位作者 吴锦丹 朱余兵 马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68-1270,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胱抑素C(CystatinC,Cys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及尿白蛋白清除率(urinealbumin excretionrate,UAER)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进程中的变化以及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目的:通过检测血胱抑素C(CystatinC,Cys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及尿白蛋白清除率(urinealbumin excretionrate,UAER)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进程中的变化以及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相关性,探讨其在D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共47例患者,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将其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arly-DN组,GFR≥60mL/min)及晚期糖尿病肾病组(end-DN组,GFR<60mL/min),比较两组间CysC、Hcy的变化以及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结果:end-DN组CysC、UAER均高于early-DN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肾小球滤过率与CysC、Hcy、UAER负相关(r=-0.584,P=0.000;r=-0.547,P=0.000;r=-0.507,P=0.000),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Ⅱ、Ⅲ期,肾小球滤过率与CysC、Hcy负相关(r=-0.617,P=0.000;r=-0.431,P=0.018)。结论:糖尿病患者中,伴随慢性肾脏病进程,CysC、Hcy、UAER逐渐升高,尤其在CKDⅡ、Ⅲ期,CysC、Hcy联合检测与UAER比较,能更好的反应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清胱抑素 同型半胱氨酸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胰岛素治疗方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静 华一兵 +2 位作者 马建华 吴锦丹 马向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3种胰岛素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方法:选择接受外科手术且术后禁食或进食不规律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设胰岛素泵(CSⅡ)组、长效胰岛素(来得时)组和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CVⅡ)组,观察用药前后...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3种胰岛素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方法:选择接受外科手术且术后禁食或进食不规律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设胰岛素泵(CSⅡ)组、长效胰岛素(来得时)组和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CVⅡ)组,观察用药前后空腹血糖(FBG)和餐后血糖(PBG)的变化、血糖控制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CSⅡ组和来得时组治疗后3、5、7及10天的FBG和PB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CVⅡ组治疗后3、5、7及10天的FB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仅治疗后第7天的PB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他时间点PBG水平均较治疗前无差别;治疗10天时,CSⅡ组FBG控制尚可,PBG控制良好,来得时组FBG和PBG控制均尚可,CVⅡ组均差;患者依从性:CSⅡ组较好,来得时组好,CVⅡ组较差;CSⅡ组无低血糖发生,来得时组和CVⅡ组分别发生1次和4次低血糖事件。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禁食或进食不规律阶段,采用胰岛素泵和来得时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且不易出现低血糖;使用静脉输注胰岛素治疗,血糖波动较大且患者依从性差;来得时是一种有效、安全且患者易接受的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治疗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术后 胰岛素泵 长效胰岛素 静脉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与人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中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锦丹 徐小华 +5 位作者 高谷 任云丽 张颖 蒋兰兰 陶小军 马建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296-1299,共4页
目的:人胰岛素作为泵用胰岛素已有较多的经验,而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应用尚不广泛,文中旨在比较这2种剂型在泵输注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应用特点。方法:共34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以门冬胰岛素和优泌林R作为泵用胰岛素进行CSII强化治疗(门... 目的:人胰岛素作为泵用胰岛素已有较多的经验,而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应用尚不广泛,文中旨在比较这2种剂型在泵输注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应用特点。方法:共34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以门冬胰岛素和优泌林R作为泵用胰岛素进行CSII强化治疗(门冬胰岛素组173例,优泌林R组172例),监测1 d 9次末梢血糖(3餐前后,睡前,0AM和3AM),并观察不同时间段胰岛素用量。结果: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4.40±2.16)d和(5.68±2.29)d,门冬胰岛素组达标时间较短(P<0.05),达标时2组每日胰岛素用量类似;门冬胰岛素组白天段基础率较低,但中餐前大剂量较高;泵治疗后2组各时间点血糖均明显降低,但门冬胰岛素组对空腹和早、晚餐后血糖控制更好,低血糖的发生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CSII强化治疗中,门冬胰岛素可更快、更有效降低血糖,且低血糖风险更低;优泌林R组基础率占日总量的比例较低,主要是白天段基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胰岛素 人胰岛素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多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冬梅 李倩 +4 位作者 张颖 陶小军 高谷 丁波 马建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和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均有慢性炎症反应参与。白细胞介素(IL)-1、IL-6、IL-18都是多效性前炎症因子,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功能。文中比较T2DM患者与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 目的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和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均有慢性炎症反应参与。白细胞介素(IL)-1、IL-6、IL-18都是多效性前炎症因子,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功能。文中比较T2DM患者与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血液IL-1、IL-6、IL-18的水平,及其与肥胖、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多重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0例T2DM患者和36名健康对照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SBP、DBP、血脂、尿酸(uric acid,UA)、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胰岛素(fastinginsulin,F-INS)、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IL-1、IL-6和IL-18的水平。结果T2DM患者的血清IL-1、IL-6、IL-1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71.0±78.9)pg/mlvs(23.5±26.9)pg/ml;(23.4±26.6)pg/mlvs(8.6±7.5)pg/ml;(364.9±322.5)pg/mlvs(129.3±105.2)pg/ml,P<0.01]。IL-1、IL-6、IL-18之间显著相关(P<0.01)。IL-1、IL-6、IL-18与体重、腰围、臀围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负相关(P<0.05)。IL-18与腰臀比(waisthipration,WHR)、SBP显著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存在炎症反应,其程度与代谢综合征的多重危险因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8 2型糖尿病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伴周期性麻痹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素水平与24h尿钾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丁波 李惠琴 +3 位作者 苏晓飞 陶小军 罗勇 马建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伴周期性麻痹(thyrotoxic periodic paralysis,TPP)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无高尿钾排泄尚存在争议。文中通过比较TPP患者与单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患者24 h尿钾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探讨肾素... 目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伴周期性麻痹(thyrotoxic periodic paralysis,TPP)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无高尿钾排泄尚存在争议。文中通过比较TPP患者与单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患者24 h尿钾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激素水平及24 h尿钾在TPP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TPP患者组18例,单纯甲亢患者组25例,比较2组间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血浆醛固酮(aldosterone,ALD)、24 h尿钾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与血钾的相关性。结果 TPP组体重指数(body massindex,BMI)、24 h尿钾、血浆皮质醇(plasma cortiso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血浆ALD、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均显著高于单纯甲亢组(P<0.05),而血钾、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明显低于单纯甲亢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尿钾、血浆ALD水平为影响血钾高低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钾排泄在TPP的发病进程中起作用,机制可能与RAAS系统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周期性麻痹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24h尿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小檗硷对人肝Bel-7402细胞株LDL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潘淮宁 王书奎 +3 位作者 王自正 魏敬 吴锦丹 蒋建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65-868,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硷(BBR)在体外对人肝Bel-7402细胞株LDL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BBR与人肝Bel-7402细胞株共同培养不同的时间后,通过RT-PCR、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LDLRmRNA、LDLR及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硷(BBR)在体外对人肝Bel-7402细胞株LDL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BBR与人肝Bel-7402细胞株共同培养不同的时间后,通过RT-PCR、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LDLRmRNA、LDLR及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结果:经BBR处理过的肝细胞的LDLRmRNA表达明显增加,且其表达强度与所加入的BBR浓度及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最小有效剂量是0.25μg/ml,最短起效时间是2h,24h仍保持较高的表达水平。而PPAR-γ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BR能通过增加LDLR的表达而有效调节细胞对脂蛋白的摄取和代谢,从而维持细胞外LDL-C水平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硷 Bel-7402细胞株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院外获得性败血症24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冬梅 李倩 +2 位作者 张颖 王英 马建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966-968,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院外获得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24例2型糖尿病合并院外获得性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上,22例有发热(高热16例,间歇热14例,伴寒战14例),白细胞总数平均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院外获得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24例2型糖尿病合并院外获得性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上,22例有发热(高热16例,间歇热14例,伴寒战14例),白细胞总数平均13.6×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平均84.5%。细菌学上,革兰阳性球菌11例,其中人葡萄球菌6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沃氏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狗链球菌各1例。革兰阴性杆菌13例,其中肺炎克雷伯菌5例,大肠埃希菌5例(超广谱β-内酰胺酶1例),粘质沙雷菌、弗氏柠檬酸杆菌群、亚利桑那沙门菌各1例。杆菌主要来源于尿道(7例),其次来源于肺(2例)、肝(2例),另有2例来源不明。球菌主要来源于肺内和皮肤。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较高,空腹血糖(16.53±5.28)mmol/L,餐后血糖(19.62±8.40)mmol/L,糖化血红蛋白(9.55±2.94)%;经过胰岛素治疗血糖降至接受范围,空腹为(6.5±2.3)mmol/L,餐后为(9.8±2.8)mmol/L。仅1例因放弃治疗于出院后死亡,余23例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院外获得性败血症仍以革兰阴性杆菌略多见,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中人葡萄球菌较常见。及早诊断,积极抗感染的同时需要积极的胰岛素控制血糖,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2型 菌血症 院外获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变异对肥胖、2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吴锦丹 沈捷 马向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982-984,共3页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基因变异与肥胖、2型糖尿病(T2DM)和胰岛素抵抗有关。β3-AR基因多态性是通过自主神经来影响代谢的,在β3-AR受体结合、信号转导和调节机制上的缺陷,可能会导致对脂肪组织及脂质分解反应的...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基因变异与肥胖、2型糖尿病(T2DM)和胰岛素抵抗有关。β3-AR基因多态性是通过自主神经来影响代谢的,在β3-AR受体结合、信号转导和调节机制上的缺陷,可能会导致对脂肪组织及脂质分解反应的消失。因此,加速了肥胖及其相关的T2DM、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其他的研究表明,β3-AR可使解耦联蛋白(UCP)及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的表达增加,并且β3-AR与这两种基因联合变异在肥胖、T2DM和代谢综合征中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 解耦联蛋白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 肥胖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苏晓飞 马建华 +3 位作者 孙睿 郭琳 付丽媛 吴锦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是2种作用机制不同的降糖药。通过临床观察评价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与单药相比,其降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作用。方法为多中... 目的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是2种作用机制不同的降糖药。通过临床观察评价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与单药相比,其降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作用。方法为多中心、随机、双盲、三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试验组(A组)21例,服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格列吡嗪模拟片和二甲双胍模拟片;对照1组(B组)22例,服用二甲双胍片、格列吡嗪模拟片和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模拟片;对照2组(C组)22例,服用格列吡嗪片、二甲双胍模拟片和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模拟片,上述药物均为口服,1片/次,3次/d,疗程为12周。结果治疗后,A、C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 hourspostprandial bolld glucose,PBG2h)及3组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lc,HbA1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A、C组餐后2 h胰岛素(2 hours postprandial insulin level,PINS2 h)明显增加(P<0.05);与B组、C组相比,A组B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beta cell function,Homa-B)明显增加(P<0.01);FBG、PBG2h、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PINS2h、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dex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无明显变化(P>0.05)。安全性观察指标未见异常。结论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与对照组相比,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似;且与单药具有相似的降糖作用时,可明显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B细胞功能指数 二甲双胍 格列吡嗪 复方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微量注射泵在临床持续静脉给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苏晓飞 马建华 +3 位作者 余江毅 付丽媛 李倩 王英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059-1061,共3页
目的便携式微量注射泵是一种微电脑控制下的活塞泵;无需交流电,输液袋规格有多种选择(50~500ml),具有便携和支持大量输液特点,弥补了现有产品的不足。文中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评价活塞型便携式微量注射泵在持续静脉给药方面的有... 目的便携式微量注射泵是一种微电脑控制下的活塞泵;无需交流电,输液袋规格有多种选择(50~500ml),具有便携和支持大量输液特点,弥补了现有产品的不足。文中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评价活塞型便携式微量注射泵在持续静脉给药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3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6例,使用便携式微量注射泵),对照组(66例,使用WZ-50C2型微量注射泵),经过4 h比较2组输液总量准确性,即输液精度、输液速度稳定性、合格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输液精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别比较2组用药0.5、1、3、4 h后血糖与胰岛素量,间接推断2组输液速度的稳定性相似;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者综合评价2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活塞型便携式微量注射泵与对照组微量注射泵在持续静脉给药方面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综合评价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微量注射泵 持续静脉给药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联合黄连素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郑贝贝 魏敬 +2 位作者 蒋建东 龚和禾 张瑞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93-1497,共5页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VA)联合黄连素(berberine,BBR)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9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SIMVA组),B组(BBR组),C组(SIMVA+BBR组)连续治疗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肝肾功能等变...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VA)联合黄连素(berberine,BBR)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9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SIMVA组),B组(BBR组),C组(SIMVA+BBR组)连续治疗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肝肾功能等变化。动物实验研究把高脂大鼠随机分为高脂组(6只,生理盐水),辛伐他汀[SIMVA,9只,6mg/(kg·d)]组,黄连素[BBR,9只,90mg/(kg·d)]组,辛伐他汀[SIMVA,6mg/(kg·d)]+黄连素[BBR,90mg/(kg·d)]组,辛伐他汀[SIMVA,9只,12mg/(kg·d)]组,喂养30天,分别检测TC、TG、LDL-C及LDLR-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临床研究发现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药组,显效病例数是SIMVA组的1倍,有效率达100%;SIMVA组治疗前后TC、LDL-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BR组和BBR+SIMVA组治疗前后比较TC、TG和LDL-C差异显著(P<0.01);3组间比较,C组降低TC、TG、LDL-C较A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C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同时,动物实验也提示联合治疗在降低血脂和上调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上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6mg/(kg·d)SIMVA联合有效剂量的BBR治疗高脂血症疗效与12mg/(kg·d)SIMVA相当。结论:联合治疗比单用SIMVA或BBR更能有效降低LDL-C,增加BBR来治疗高脂血症患者可以减少他汀类药物用量的50%。BBR作为他汀降脂药的理想补充剂给高脂血症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高血脂 黄连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建华 吴锦丹 +5 位作者 徐小华 陶小军 谢晓竞 苏晓飞 尹国平 齐绍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81-282,286,共3页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在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方法:CSII组206例,MDI组180例,均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在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方法:CSII组206例,MDI组180例,均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CSII组较MDI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P<0.05),且胰岛素用量较低(P<0.05),血糖漂移幅度较小(P<0.05),两组低血糖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MDI组比较,CSII能在单位胰岛素用量更少的情况下,更快、更平稳地控制血糖,从而降低了体质量的增加和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胰岛功能及血脂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小华 吴锦丹 +1 位作者 谢晓竞 马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890-3891,共2页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与血脂、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行OGTT试验,比较54例T2DM伴NAFL患者和48例T2DM不伴NAFL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并进行...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与血脂、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行OGTT试验,比较54例T2DM伴NAFL患者和48例T2DM不伴NAFL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T2DM伴NAFL组BMI、TC、TG、LDL-C、F-INS、P-INS、HOMA-IR显著高于不伴NAFL组(P<0.05);△I30/△G30低于不伴NAFL组(P<0.05),TG及HOMA-IR均为NAFL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诊断T2DM伴NAFL患者,具有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早期相分泌受损更严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酒精性 胰岛素抵抗 早期相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与胰岛素泵的基础胰岛素剂量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建华 李倩 +6 位作者 李惠琴 李冬梅 陶小军 刘好 张颖 吴锦丹 毛晓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1期1004-1005,1009,共3页
目的:甘精胰岛素和胰岛素泵均能为糖尿病(DM)患者提供基础胰岛素,探讨这两种治疗方法之间的剂量关系,总结甘精胰岛素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DM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周,血糖控制理想后,再改为甘精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血糖平稳后,比较甘... 目的:甘精胰岛素和胰岛素泵均能为糖尿病(DM)患者提供基础胰岛素,探讨这两种治疗方法之间的剂量关系,总结甘精胰岛素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DM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周,血糖控制理想后,再改为甘精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血糖平稳后,比较甘精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所用胰岛素剂量,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甘精胰岛素剂量约为胰岛素泵总量的35%及基础量的55%,并与之呈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7和0.74,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甘精胰岛素的起始剂量约为胰岛素泵所用胰岛素总量的35%及基础量的50%,均与甘精胰岛素的起始剂量呈直线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甘精胰岛素 胰岛素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胰岛素泵与胰岛素多点注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建华 吴锦丹 +7 位作者 徐小华 付丽媛 李惠琴 孙睿 沈赟 任轶飞 毛晓明 齐绍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2期1260-1262,共3页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在合并感染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合并感染的T2DM患者,CSII组157例,MDI组150例,均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两组血糖水平、血糖漂移幅度、血糖达标时间、...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在合并感染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合并感染的T2DM患者,CSII组157例,MDI组150例,均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两组血糖水平、血糖漂移幅度、血糖达标时间、单位体质量的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为(6.73±2.73)d,MDI组为(7.51±2.38)d(P<0.05);血糖稳定于靶目标值的比例CSII组比MDI高(P<0.05);且达标时胰岛素用量CSII组偏低(P<0.05);两组前5天的治疗比较,CSII组总体血糖水平低(P<0.05),单位体质量的胰岛素用量较少(P<0.05);两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T2DM患者中用CSII治疗能在单位胰岛素用量较低的情况下,更快、更平稳地控制血糖。CSII是糖尿病合并感染急性期的一种理想的胰岛素输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多点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换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倩 庄琦 马建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70-117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胰岛素泵(CSⅡ)强化治疗后转换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OAD)时胰岛素用量之间关系,总结甘精胰岛素临床应用经验。方法:129例2型糖尿病患者开始应用CSⅡ治疗2周后,改为甘精胰岛素联合OAD,比较其疗效及甘精胰岛素与CSⅡ... 目的:探讨应用胰岛素泵(CSⅡ)强化治疗后转换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OAD)时胰岛素用量之间关系,总结甘精胰岛素临床应用经验。方法:129例2型糖尿病患者开始应用CSⅡ治疗2周后,改为甘精胰岛素联合OAD,比较其疗效及甘精胰岛素与CSⅡ所用胰岛素剂量,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OAD与应用CSⅡ时血糖无明显变化,两者均能有效控制血糖,应用CSⅡ时每天胰岛素总量的39.0%,为基础量的87.6%,与两者呈正相关系。结论:甘精胰岛素与CSⅡ均能有效控制血糖,其治疗剂量为应用CSⅡ时每天胰岛素总量的39.0%、基础量的87.6%,与两者呈正相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甘精胰岛素 强化治疗 胰岛素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对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波 高谷 +4 位作者 李倩 付丽媛 王竹兰 齐绍康 马建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2型糖尿病(DM)的患病率远高于血压正常者,氧化应激作为EH和2型DM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通过检测EH及DM患者血清中丙二醛(MDA)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探讨EH在2型DM发生发展过程中...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2型糖尿病(DM)的患病率远高于血压正常者,氧化应激作为EH和2型DM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通过检测EH及DM患者血清中丙二醛(MDA)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探讨EH在2型DM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共111例患者,其中EH组41例,新诊断2型DM组32例,新诊断2型DM合并EH组(DM+EH组)38例,比较3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 ins)、MDA、血脂、体质指数(BM I)等相关临床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HOMA-B)。结果:MDA:DM+EH组显著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显著高于E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OMA-IR:DM+EH组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显著高于E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OMA-B:EH组显著高于DM组及DM+E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与DM+EH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年龄、EH病程、MDA、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正相关(r=0.35,P=0.031;r=0.509,P=0.002,r=0.47,P=0.005,r=0.616,P=0.000),与HDL负相关(r=-0.399,P=0.016)。结论:EH合并2型DM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显著升高,且与HOMA-IR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2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胰岛素抵抗 胰岛Β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和辛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脂联素和肝脏脂联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贝贝 魏敬 +1 位作者 蒋建东 张日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701-2704,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和辛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脂联素和肝脏脂联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普通饲料喂养)和模型组(24只,高脂饲料喂养)。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用盐酸小檗碱和辛...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和辛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脂联素和肝脏脂联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普通饲料喂养)和模型组(24只,高脂饲料喂养)。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用盐酸小檗碱和辛伐他汀干预治疗,以辛伐他汀组作阳性对照组,8周后,分别检测大鼠血清肝肾功能、血脂、血清脂联素及大鼠肝脏HE染色和脂联素受体的表达。结果:(1)高脂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脂组脂联素受体1(adipoR1)mRNA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而脂联素受体2(adipoR2)mRNA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2)盐酸小檗碱和辛伐他汀干预治疗8周后血清脂联素水平较高脂组明显升高(P<0.01),肝脏组织adipoR1-mRNA表达与高脂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ipoR2-mRNA表达与高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小檗碱和辛伐他汀都可升高血清脂联素和adipoR2-mRNA的表达,但不影响肝脏adipoR1-mRNA的表达。盐酸小檗碱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改善肝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辛伐他汀 脂联素 受体 脂联素 实时荧光定量PCR 非酒精性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吴丹 魏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6-738,共3页
目的:本文研究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适合人群。方法:72例糖尿病分为2组:肥胖组40例,非肥胖组32例。采用黄连素0.02g/(kg.d),分3次口服,治疗观察8~10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 目的:本文研究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适合人群。方法:72例糖尿病分为2组:肥胖组40例,非肥胖组32例。采用黄连素0.02g/(kg.d),分3次口服,治疗观察8~10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血总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功(ALT、AST、GGT、B-T)及肾功(BUN、Cr)。利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AI)评价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敏感性。结果:所有病例经黄连素(BBR)治疗后,FPG、HbA1c、IR、BMI、TC、TG、LDL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肥胖组较非肥胖组存在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P<0.01),经BBR治疗后所有病例胰岛素抵抗均有显著改善(P<0.001)。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相比,治疗前后BMI下降幅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提示FPG下降与IR改善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同时发现BBR可显著改善肝功能(ALT、AST、GGT)(P<0.01),而对肾功能的影响没有显著性意义。结论:BBR具有显著的降糖疗效,改善高胰岛素血症,调节血脂,减轻体重,具有良好的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更适用于治疗以胰岛素抵抗为优势的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早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2型糖尿病 肥胖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