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地区健康人群QCT测定腰椎骨密度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贾鹏 蒋炳虎 周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68-1670,共3页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定健康人群腰椎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变化规律,确定正常腰椎BMD参考值。方法:应用CT扫描机,采用固体体模QCT法对527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腰椎骨密...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定健康人群腰椎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变化规律,确定正常腰椎BMD参考值。方法:应用CT扫描机,采用固体体模QCT法对527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腰椎骨密度测定,对受检者BMD值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相关性进行分析。男女各按10岁一个年龄段进行分组,观察各组BMD平均值变化规律。结果:腰椎BMD与年龄(r=-0.531,P〈0.01)、体重(r=-0.098,P〈0.05)、BMI(r=-0.142,P〈0.01)呈负相关;但回归分析表明只有年龄是BMD值的影响因素(r=-1.836,P〈0.001),而体重(P〉0.05)和BMI(P〉0.05)不是腰椎BMD的影响因素。男性腰椎BMD峰值出现在21-30岁年龄组,峰值为(186.50±23.96)mg/cm3;女性腰椎BMD峰值出现在〉30~40岁年龄组,峰值为(194.77±31.77)mg/cm3。女性在40岁后腰椎骨质密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在50岁以后,骨密度平均值小于男性。结论:腰椎BMD值与年龄密切相关;女性40岁后(绝经后)骨质流失明显增加,需要监测腰椎骨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同时也需要重视老年男性的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患者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动态列线图模型
2
作者 陈晨阳 朱义杰 余理想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4-500,共7页
目的 探讨影响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患者发生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PRAE)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行全麻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的成年患者391例,按照7∶3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训练集(n=273)和验证集(... 目的 探讨影响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患者发生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PRAE)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行全麻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的成年患者391例,按照7∶3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训练集(n=273)和验证集(n=118)。依据训练集的数据,采用LASSO回归方法探究发生PRAE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使用验证集数据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通过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评估其性能表现。结果 训练集中有103例(37.7%)发生PRAE,验证集中有42例(35.6%)发生PRAE。经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5个非零变量:年龄、BMI、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吸烟史、术中气道压峰值,将这些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年龄、BMI、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吸烟史、术中气道压峰值是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患者发生PRAE的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患者发生PRAE的列线图模型,训练集与验证集模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1(95%CI 0.817~0.945)和0.832(95%CI 0.779~0.885)。校准曲线显示,训练集与验证集的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拟合良好。结论 基于年龄、BMI、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吸烟史、术中气道压峰值等预测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较好预测PRA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 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24-5p调控PI3K/Akt/FoxO1轴抑制氧化应激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被引量:6
3
作者 梁国新 唐红悦 +1 位作者 郭畅 张明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3-1181,共9页
目的 探究miRNA-224-5p在缺氧/复氧(H/R)诱导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1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HC)的血浆检测miRNA-224-5p及生化指标。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H/R组、H/R+miR-224-5pNC组、H/R+m... 目的 探究miRNA-224-5p在缺氧/复氧(H/R)诱导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1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HC)的血浆检测miRNA-224-5p及生化指标。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H/R组、H/R+miR-224-5pNC组、H/R+miR-224-5p mimics组。噻唑蓝(MTT)检测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和乳酸脱氢酶(LDH);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24-5p与PTEN的靶向关系;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靶基因的潜在机制进行分析;qRT-PCR检测miRNA-224-5p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Bcl-2、Bax、Cleaved caspase-3、SOD2、p-PI3K/PI3K、p-Akt/Ak及p-FoxO1/FoxO1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HC组相比,AMI组的血糖、 C反应蛋白、CK、CK-MB和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和H/R组miR-224-5p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心肌细胞活力呈缺氧/复氧时间依赖性减少;PTEN是miR-224-5p的靶基因;PI3K/Akt通路是最显著富集的通路;与Control组相比,H/R组SOD2的活性降低,LDH的活性和MDA的含量均上升,细胞凋亡率上升(P<0.05),细胞中p-PI3K、p-Akt、p-FoxO1、SOD2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TEN、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H/R组比较,H/R+miR-224-5p mimics组SOD2的活性显著上升,LDH、MDA的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中p-PI3K、p-Akt、p-FoxO1、SOD2和Bcl-2的表达均上调,PTEN、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 miR-224-5p过表达通过PI3K/Akt/FoxO1轴上调抗氧化基因SOD2的表达,缓解H/R诱导的H9c2细胞的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 微小RNA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疗效分析 被引量:59
4
作者 王洪生 刘圣 +4 位作者 赵林波 周春高 夏金国 祖庆泉 施海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58-661,共4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颅内血管栓塞的安全有效性及操作技术要点。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4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21例大脑中动脉(MCA)栓塞患者,其中单纯MCA栓塞14例,伴发颈...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颅内血管栓塞的安全有效性及操作技术要点。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4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21例大脑中动脉(MCA)栓塞患者,其中单纯MCA栓塞14例,伴发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7例;有房颤病史患者11例。分析即时取栓效果、术后出血情况,对比患者术前和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取栓手术,术中未出现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即时脑梗死溶栓(TICI)血流分级为平均(2.6±0.5)级。术中留置支架10例,有房颤病史患者留置支架比例低于无房颤病史患者(P=0.02)。术前和术后1周患者平均NIHSS评分分别为18.4±6.0和6.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例患者因大面积脑梗死或梗死后出血死亡,其余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个月m RS评分≤2分者17例。结论 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MCA血栓栓塞可获得较高的血管再通率,操作安全简便,临床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 血栓清除术 Solitaire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459例常见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储小燕 毕志刚 +6 位作者 芦桂青 康莉 刘艳 张亚平 富志良 尹晓晴 王羿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26-628,共3页
目的:评价摩拉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慢性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摩拉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459例慢性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及治疗。结果:459例中共检测出常见过敏原约20种。采用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 目的:评价摩拉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慢性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摩拉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459例慢性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及治疗。结果:459例中共检测出常见过敏原约20种。采用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进行治疗,痊愈79例,显效171例,有效117例,有效率54.5%。结论: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在诊治慢性过敏性疾病方面优势明显,且检测、治疗过程安全、无痛苦,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过敏性疾病 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 过敏原检测 脱敏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A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脓疱性及红皮病性银屑病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储小燕 芦桂青 +3 位作者 康莉 刘艳 富志良 毕志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2-354,共3页
目的:探讨阿维A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及红皮病性银屑病(EP)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对115例GPP及E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3组:阿维A组31例、甲氨蝶呤组33例以及阿维A联合甲氨碟呤组(联合治... 目的:探讨阿维A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及红皮病性银屑病(EP)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对115例GPP及E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3组:阿维A组31例、甲氨蝶呤组33例以及阿维A联合甲氨碟呤组(联合治疗组)51例。观察3组治疗后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3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对于GPP,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甲氨蝶呤组(P<0.05);对于EP,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阿维A组和甲氨蝶呤组(P<0.05)。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维A联合甲氨蝶呤治疗GPP和EP,可提高病情严重者的疗效,可作为单一疗法无效时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A 甲氨蝶呤 红皮病性银屑病 脓疱性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表心电图缺血性J波的机制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郭振峰 杨士伟 +1 位作者 周玉杰 胡大一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43-945,共3页
正常情况下,心室肌除极方向由心内膜面向心外膜面进行,复极时由于受压力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由心外膜面向心内膜面进行,结果后除极的心肌反而先复极。最后除极和最早复极的过程存在一定的过渡区,持续时间约10ms,这在体表心电图上... 正常情况下,心室肌除极方向由心内膜面向心外膜面进行,复极时由于受压力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由心外膜面向心内膜面进行,结果后除极的心肌反而先复极。最后除极和最早复极的过程存在一定的过渡区,持续时间约10ms,这在体表心电图上表现为QRS波群与ST段交界处的一个突发性转折点,即J点。J点通常位于基线水平,标志着心室除极的结束和复极的开始。1953年Osborn研究表明,某些生理或病理情况下,过渡区增宽,即出现J点从基线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电描记术 动作电位 肌细胞 心脏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综合征耳聋患者线粒体DNA 12S rRNA及tRNA^(Ser(UCN))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戴大春 鲁雅洁 +4 位作者 陈智斌 魏钦俊 曹新 邢光前 卜行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12S rRNA基因及tRNASer(UCN)基因突变与非综合征耳聋的相关性,以及常见致聋突变携带频率。方法:收集非综合征耳聋患者135例和听力正常对照人群126例的外周血样本,常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PC...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12S rRNA基因及tRNASer(UCN)基因突变与非综合征耳聋的相关性,以及常见致聋突变携带频率。方法:收集非综合征耳聋患者135例和听力正常对照人群126例的外周血样本,常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mtDNA 12S rRNA基因及tRNASer(UCN)基因,扩增产物经直接测序进行耳聋相关突变的鉴定。结果:135例非综合征耳聋患者中共检测到11种mtDNA 12S rRNA碱基变异,其中4种已知致病突变的携带率分别为:A827G,4.4%;T961C,1.5%;T1095C,0.7%;A1555G,1.5%。两组人群均未检测到12S rRNA C1494T突变以及tRNASer(UCN)基因任何形式的致聋突变。结论:mtDNA 12S rRNA是南京地区汉族非综合征耳聋人群的突变热点基因,其常见致聋突变总携带率约为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耳聋 线粒体DNA 12SRRNA基因 tRNASer(UCN)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初诊患者非运动症状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燕燕 林兴建 +2 位作者 刘卫国 陈伶 华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02-1306,共5页
目的:探讨初诊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的发生和分布情况及与PD临床资料和各个量表的关系。方法:收集首次就诊的PD患者61例,在未服用抗PD药物的前提下进行PD基本信息登记和相关量表评... 目的:探讨初诊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的发生和分布情况及与PD临床资料和各个量表的关系。方法:收集首次就诊的PD患者61例,在未服用抗PD药物的前提下进行PD基本信息登记和相关量表评估,并与89例正常对照组的NMS相比较。结果:96.7%的PD全组患者伴有NMS,以近记忆力下降(62.3%,38例)、注意力下降(57.4%,35例)、便秘(49.2%,30例)为最常见,与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PD全组NMS(9.1±5.2)、PD中度组NMS(12.2±4.6)和PD轻度组(7.2±3.7)与正常对照组(2.9±2.5)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NMSQuest与H-Y分期(rs=0.3,P<0.01)、抑郁自我评定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rs=0.7,P<0.01)、焦虑自我评定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rs=0.7,P<0.01)成正相关;与帕金森睡眠质量量表(Parkinson diseases sleep scale,PDSS)(rs=-0.6,P<0.01)成负相关;与年龄、发病年龄、性别、病程、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Ⅲ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无关。结论:PD初诊患者非运动症状复杂多样,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故需重视初诊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在早期就加以干预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曲滨治疗进展期播散性黄瘤3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康莉 毕志刚 +5 位作者 芦桂青 刘艳 富志良 储小燕 尹晓晴 王羿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报告3例克拉曲滨成功治疗进展期播散性黄瘤(XD)。患者均为男性,2例33~34岁,1例12岁,病程5~8年。皮肤科检查:皮疹均泛发全身且伴黏膜损害,褶皱部位受累明显。2例并发尿崩症与眼内损害,3例均有黏膜受累且病情进展,对多种治疗抵抗。诊断:X... 报告3例克拉曲滨成功治疗进展期播散性黄瘤(XD)。患者均为男性,2例33~34岁,1例12岁,病程5~8年。皮肤科检查:皮疹均泛发全身且伴黏膜损害,褶皱部位受累明显。2例并发尿崩症与眼内损害,3例均有黏膜受累且病情进展,对多种治疗抵抗。诊断:XD。治疗:予静脉滴注克拉曲滨0.14 mg/(kg·d),连续5 d为一个疗程,每月1次,共6个疗程。治疗后3例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起效时间在第2~3疗程间。其中2例患者>70%皮损消退,遗留色素沉着,其余皮损明显缩小。3例黏膜和(或)眼内症状及尿崩症均明显改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仅有短期可逆性血细胞下降。随访4年发现停药后皮损与黏膜情况仍在进一步好转中,尿崩症亦有所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瘤 播散性 克拉曲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皖地区汉族人群XRCC4 rs6869366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久明 吴宏飞 +1 位作者 糜远源 冯宁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04-1706,1710,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苏皖地区汉族人群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4(XRCC4)rs6869366多态性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提取187例PCa患者(病例组)和210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 目的:研究中国苏皖地区汉族人群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4(XRCC4)rs6869366多态性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提取187例PCa患者(病例组)和210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特异检测技术(polymorphism chian reaction and 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分析两组XRCC4 rs6869366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PCa易感性的关系。结果:以携带TT基因型的对象为参照组,携带GT基因型者患PCa的风险是携带TT基因型的1.15倍(OR=2.15,95%CI:1.02~4.53)。结论:XRCC4 rs6869366与苏皖地区汉族人群PCa的易感性有关,GT可能是PCa的易感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CC4 前列腺癌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色素性乳房外Paget病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洁瑶 方晶 +3 位作者 杨欢 夏济平 毕志刚 张美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6-87,共2页
报告1例脱色素性乳房外Paget病患者。男,80岁。阴囊皮肤潮湿,阴茎、阴囊出现色素减退斑4个月。组织病理示:表皮不增生,棘层及表皮突可见散在或成巢分布的胞质丰富的Paget细胞,基底层黑素基本消失。免疫组化示PAS染色(+)、上皮膜抗原(EMA... 报告1例脱色素性乳房外Paget病患者。男,80岁。阴囊皮肤潮湿,阴茎、阴囊出现色素减退斑4个月。组织病理示:表皮不增生,棘层及表皮突可见散在或成巢分布的胞质丰富的Paget细胞,基底层黑素基本消失。免疫组化示PAS染色(+)、上皮膜抗原(EMA)染色(+),S-100蛋白染色(-),诊断为脱色素性乳房外Paget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外PAGET病 脱色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蕈样肉芽肿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艳 芦桂青 +5 位作者 康莉 富志良 储小燕 尹晓晴 王羿婷 毕志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30-430,共1页
蕈样肉芽肿又名蕈样霉菌病(mycosisfungoides,MF),由法国Alibert于1806年首次报告。本病是起源于记忆性辅助性T细胞的低度恶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临床少见,临床分红斑期、斑块期及肿瘤期,皮疹多形,而且同时存在,现将笔者诊治的1... 蕈样肉芽肿又名蕈样霉菌病(mycosisfungoides,MF),由法国Alibert于1806年首次报告。本病是起源于记忆性辅助性T细胞的低度恶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临床少见,临床分红斑期、斑块期及肿瘤期,皮疹多形,而且同时存在,现将笔者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样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性银屑病并发红斑型天疱疮1例
14
作者 黄莹雪 吴侃 孙建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34-435,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58岁。因全身反复鳞屑性红斑20年,面颈、躯干散在水疱伴糜烂结痂1年就诊。患者20年前因躯干、四肢出现散在大小不等鳞屑性红斑伴轻度瘙痒,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银屑病”,予外用糖皮质激素不规则治疗,近20年来反复发... 1病历摘要患者男,58岁。因全身反复鳞屑性红斑20年,面颈、躯干散在水疱伴糜烂结痂1年就诊。患者20年前因躯干、四肢出现散在大小不等鳞屑性红斑伴轻度瘙痒,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银屑病”,予外用糖皮质激素不规则治疗,近20年来反复发作。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于正常皮肤及银屑病皮损之上出现黄豆至蚕豆大水疱,疱液清,迅速破裂形成糜烂面,结黑褐色痂,皮损集中于面颈部及躯干。当地医院疑诊“天疱疮”,考虑到患者并发银屑病,未予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予以雷公藤多苷、羟氯喹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性 天疱疮 红斑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次及再次感染肺炎衣原体Icr小鼠局部的免疫反应
15
作者 邵宏涛 施毅 +1 位作者 刘远韬 印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271-1274,1280,共5页
目的:肺炎衣原体(Cpn)是一种常见的人类呼吸道致病菌,感染多为持续或慢性感染,机体感染后可引起以细胞免疫(CMI)为主的免疫反应。文中使用Icr小鼠建立初次及再次感染Cpn的动物模型,研究小鼠肺部及脾脏在初次及再次感染Cpn后的炎症机制及... 目的:肺炎衣原体(Cpn)是一种常见的人类呼吸道致病菌,感染多为持续或慢性感染,机体感染后可引起以细胞免疫(CMI)为主的免疫反应。文中使用Icr小鼠建立初次及再次感染Cpn的动物模型,研究小鼠肺部及脾脏在初次及再次感染Cpn后的炎症机制及CMI反应。方法:初次感染(PT)组鼻内接种Cpn 105IFU/只。再次感染(ST)组4周后重复接种同样剂量的Cpn。对照组接种PBS0.05ml/只。在预设时间点处死小鼠后取肺及脾,分离出肺单核细胞及脾的淋巴细胞。用Cpn刺激,体外培养3 d。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指数;ELISA法测定IL-4、IL-10、IFN-γ。结果:体外CMI显示用Cpn刺激后在PT组小鼠肺中出现一个较弱的增殖反应,并无IFN-γ的分泌。在ST组的肺及脾中则均引起以IFN-γ为主的细胞因子的分泌(P<0.01)。IL-4在2组小鼠肺中的测定基本为0。IL-10在PT组肺中无表达,在ST组中稍有升高,平均为0.4 ng/ml。在ST组脾中IL-4及IL-10均在35 d后有升高趋势,与PT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h1型CMI引起的IFN-γ产生和淋巴反应增加是再次感染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 感染 免疫反应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1例
16
作者 富志良 刘艳 +5 位作者 康莉 芦桂青 储小燕 尹晓晴 王羿婷 毕志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2-162,共1页
1病历摘要 患者女,22岁。口周、唇部及双手黑色皮疹近7年,于2012年2月8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自15岁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唇部黑色皮疹,逐渐增多,继而口周及双手出现同样皮疹。局部无自觉症状。发病以来无恶心、呕吐、腹痛及黑便史。
关键词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与手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7
17
作者 余燕婷 高占辉 +6 位作者 赵刘兵 肖磊娟 郑志波 朱润章 汪红英 吕献军 季大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动静脉内瘘(AVF)狭窄发生率高,选择外科手术会造成患者血管资源耗竭,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可以保留可供造瘘的血管资源,但选择PTA或外科手术尚无更明确的界定。文中通过比较PTA和内瘘切除重建手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AVF狭窄... 目的动静脉内瘘(AVF)狭窄发生率高,选择外科手术会造成患者血管资源耗竭,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可以保留可供造瘘的血管资源,但选择PTA或外科手术尚无更明确的界定。文中通过比较PTA和内瘘切除重建手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AVF狭窄的疗效,旨在寻找合适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0日南京明基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AVF狭窄的46例患者。包括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者为PTA组(22例),内瘘切除重建手术者为手术组(24例)。比较2组临床一般情况,术后6个月通畅率,总体通畅时间,以及手术不良反应。结果 PTA组内瘘血管狭窄个数较手术组增多[(2.78±1.43)vs(1.67±0.7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6个月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8)。PTA组内瘘血管共狭窄57处,其中吻合口12处狭窄(21.05%),狭窄程度平均为79.3%;内瘘静脉流出道43处狭窄(75.44%),平均狭窄程度为84.26%。PTA组3例患者发生肱动脉穿刺部位血肿,未予特殊处理,自行吸收痊愈。手术组1例术中发生轻度渗血,处理后好转;术后4例有术侧手背轻度肿胀,逐渐好转;2组不良反应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3处及3处以上的多处狭窄优先选择PTA治疗,通畅率相当的同时可以更好的保留血管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动静脉内瘘 狭窄 通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专科护理人员培训模式的临床实践与效果 被引量:29
18
作者 孙贵芝 方郁岚 +2 位作者 卢光奎 张卉颖 何绮月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4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麻醉专科护理人员培训模式的临床实践和效果,为麻醉专科护理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名同等学历新进护士随机分为常规培训组和专科培训组各5人。常规培训组由麻醉专科住院医师带教1个月后进入临床工作,专科培训组接受为期3~5... 目的探讨麻醉专科护理人员培训模式的临床实践和效果,为麻醉专科护理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名同等学历新进护士随机分为常规培训组和专科培训组各5人。常规培训组由麻醉专科住院医师带教1个月后进入临床工作,专科培训组接受为期3~5年的麻醉专科护理培训。将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7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0例,分别由常规培训组及专科培训组护士给予围术期麻醉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维持期和苏醒期麻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及外科医生对专科培训组麻醉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常规培训组的满意度(P<0.05,P<0.01)。结论进行麻醉专科护理培训后的护士可更好地完成临床麻醉围术期护理,提升麻醉优良率,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和外科医生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专科护理人员 培训 并发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治疗类天疱疮继发获得性血友病A伴大出血1例报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沙欢欢 钱露茜 +2 位作者 张凡 郑重 冯继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5-628,共4页
获得性血友病A(acqtiired hemophilia A,AHA)是由凝血因子Ⅷ(FⅧ)的特异性自身抗体引起的一种罕见的出血性疾病[1]。约一半的AHA可明确相关的基础疾病[1-4],如妊娠、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感染等[1-3]。其特点为既往无出血史和无... 获得性血友病A(acqtiired hemophilia A,AHA)是由凝血因子Ⅷ(FⅧ)的特异性自身抗体引起的一种罕见的出血性疾病[1]。约一半的AHA可明确相关的基础疾病[1-4],如妊娠、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感染等[1-3]。其特点为既往无出血史和无阳性家族史的患者,出现了自发性出血或者是在手术、外伤或侵入性检查时发生异常出血[5]。国内外关于利妥昔单抗治疗类天疱疮继发AHA的报道少见并且其机制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获得性 类天疱疮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外泌体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燕婷 赵淳 季大玺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1-314,共4页
外泌体是体内多种细胞分泌的30-100nm的脂质双层膜结构的囊泡,内含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成分。尿外泌体在生理状态下主要来源于面向管腔的各种细胞,尿外泌体内载的蛋白质、microRNA等参与泌尿系统微环境中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肾脏疾病... 外泌体是体内多种细胞分泌的30-100nm的脂质双层膜结构的囊泡,内含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成分。尿外泌体在生理状态下主要来源于面向管腔的各种细胞,尿外泌体内载的蛋白质、microRNA等参与泌尿系统微环境中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肾脏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尿外泌体特定蛋白或microRNA、mRNA的表达,可以反映特定的疾病,有利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甚至判断预后。本文就尿外泌体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肾脏疾病 尿液 MICRORNA 生物学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