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08~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童鑫 彭宇竹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9-33,共5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08~2010年收集的138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 目的:了解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08~2010年收集的138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8例ADR中,抗感染药占60.87%,妇科用药占21.01%。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结论:临床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对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测和使用规范,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屈光异常的筛查标准及早期干预年龄的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吴兴香 吴广强 +2 位作者 魏宁 王禹曈 童梅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2296-2298,共3页
目的:探索婴幼儿屈光状态发育规律,以确立弱视高危人群及早期干预时机。方法:利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在儿童保健门诊收集6月龄~3岁婴幼儿共2447例4894眼的屈光值,分成7个年龄段分析其屈光分布特点和发育规律。结果:婴幼儿4894... 目的:探索婴幼儿屈光状态发育规律,以确立弱视高危人群及早期干预时机。方法:利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在儿童保健门诊收集6月龄~3岁婴幼儿共2447例4894眼的屈光值,分成7个年龄段分析其屈光分布特点和发育规律。结果:婴幼儿4894眼的眼屈光主要分布在远视和散光状态;获得各年龄组的球镜、柱镜的均数和标准差,P25~P75和P5~P95参考值范围;6月龄~3岁,7个年龄段的球镜、柱镜屈光值有不断下降趋势,但在1.5岁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球镜偏离出P25~P75、柱镜高出P75范围为弱视可疑人群,以球镜偏离出P5~P95、柱镜高出P95范围为弱视高危人群,对异常人群密切随访;高度屈光不正的最早干预年龄可以从1.5岁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 婴幼儿 早期干预 Suresight自动验光仪 弱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与足月儿屈光发育特点的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魏宁 童梅玲 +4 位作者 吴广强 张桂英 薛子颖 叶城 王勤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54-956,共3页
目的比较0~2岁早产儿与足月儿屈光发育特点,为早产儿早期开展视力筛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的早产儿264例(528眼),按矫正月龄分为6月龄、9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共5组,各年龄段同期... 目的比较0~2岁早产儿与足月儿屈光发育特点,为早产儿早期开展视力筛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的早产儿264例(528眼),按矫正月龄分为6月龄、9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共5组,各年龄段同期随机选取50名(100眼)足月儿作为对照组,使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测量双眼屈光度,分析早产儿与足月儿屈光状态,描绘屈光发育曲线。结果早产儿与足月儿在0~2岁期间屈光发育曲线走势基本一致,球镜值和柱镜值均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屈光状态以远视为主者,早产儿412眼,占78.0%,足月儿428眼,占85.6%;近视发生率早产儿高达2.7%(14/528),足月儿仅为0.8%(4/500);混合散光发生率早产儿为17.0%(90/528),足月儿为10.6%(53/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早产儿存在近视和散光的高风险。对早产儿应早期开展眼保健工作,定期连续进行视力筛查,及时发现屈光状态异常并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足月儿 远视 近视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与剖腹手术对机体凝血系统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晓兵 王素敏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1-573,共3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手术对机体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腹腔镜手术组30例(N1组)和剖腹手术组30例(N2组),采用法国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检测60例患者术前、术后24h及48h静脉血清的凝血酶原时间(...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手术对机体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腹腔镜手术组30例(N1组)和剖腹手术组30例(N2组),采用法国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检测60例患者术前、术后24h及48h静脉血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后24h及48hPT、APTT比术前明显降低,FIB明显升高(P<0.05),但N1组和N2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手术均使患者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但尚不能得出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比剖腹手术低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凝血系统 血栓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早期膳食结构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金凤 顾平 +1 位作者 朱珠 朱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18-20,共3页
目的了解妊娠早期孕妇的膳食结构特点,并探讨其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选取孕早期产检妇女1 500例进行孕早期膳食调查,并于孕中期对所有孕妇进行GDM筛查。选取确诊为GDM的孕妇130例作为GDM组,随机抽取与之匹配的健康孕妇130例... 目的了解妊娠早期孕妇的膳食结构特点,并探讨其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选取孕早期产检妇女1 500例进行孕早期膳食调查,并于孕中期对所有孕妇进行GDM筛查。选取确诊为GDM的孕妇130例作为GDM组,随机抽取与之匹配的健康孕妇13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孕早期三大营养素摄入比进行对照研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三大营养素与GDM发病的关系。结果 GDM组孕妇平均每天蛋白质供能百分比[(12.47±5.51)%]低于对照组,总碳水化合物供能百分比[(58.56±10.40)%]高于对照组(均P<0.05);低蛋白膳食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早期低蛋白和高碳水化合物摄入与GDM的发病有关;对孕早期孕妇进行膳食摄入的教育和指导可以有效降低孕中期GDM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孕早期 孕中期 膳食结构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安胎方对人绒毛膜外滋养层细胞HTR-8分泌功能及HLA-G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齐丹 谈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安胎方对人绒毛膜外滋养层细胞HTR-8分泌功能及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基因表达的调控,探讨其免疫保胎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灌胃制备空白血清和补肾安胎方含药血清。将人绒毛膜外滋养层细胞HTR-8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 目的观察补肾安胎方对人绒毛膜外滋养层细胞HTR-8分泌功能及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基因表达的调控,探讨其免疫保胎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灌胃制备空白血清和补肾安胎方含药血清。将人绒毛膜外滋养层细胞HTR-8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5%中药血清组)、中剂量组(10%中药血清组)、高剂量组(20%中药血清组),培养24h后,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雌二醇(E2)、孕激素(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辅助性T细胞(Th)调控因子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RT-PCR法测定HLA-G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在促进E2、P分泌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可有效提高细胞上清E2、P含量,且高剂量组高于中剂量组(P<0.05)。3组含药血清均能明显提高滋养细胞HCG的分泌水平(P<0.05),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低剂量组即可促进Th2型细胞因子IL-4分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可有效促进Th2型细胞因子IL-4含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含药血清均能显著抑制Th1型细胞因子IFN-γ(P<0.05),中、高剂量组均可增加HLA-G mRMA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且高剂量组高于中剂量组(P<0.05)。结论补肾安胎方含药血清可以改善滋养细胞分泌功能,使母胎免疫向Th2型转化,并可能部分通过上调HLA-G基因表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安胎方 滋养细胞 免疫耐受 HL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胎妊娠孕中晚期一胎宫内死亡的原因及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赵现 丁虹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59-60,共2页
目的分析双胎妊娠孕中晚期一胎宫内死亡的原因及妊娠结局。方法对住院分娩的29例双胎妊娠孕中晚期一胎宫内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双胎妊娠孕中晚期一胎宫内死亡的可能原因为脐带胎盘异常11例,双... 目的分析双胎妊娠孕中晚期一胎宫内死亡的原因及妊娠结局。方法对住院分娩的29例双胎妊娠孕中晚期一胎宫内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双胎妊娠孕中晚期一胎宫内死亡的可能原因为脐带胎盘异常11例,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3例,胎儿畸形4例,其他为综合因素导致。本组16例选择期待治疗,期待治疗时间为4~105 d,无一例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母儿预后良好。结论脐带胎盘异常、胎儿畸形、TTTs是胎死宫内的重要原因;在严密监测孕妇凝血功能的情况下,适当延迟孕周,可改善围生儿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胎死宫内 孕中晚期 双胎输血综合征 脐带胎盘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状C1q受体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赵伟 高玲娟 钟天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球状C1q受体(g C1qR)是一种高度酸性的受体蛋白,除红细胞外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细胞都存在g C1qR的表达,可介导多种生物反应。文中探讨g C1qR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 目的球状C1q受体(g C1qR)是一种高度酸性的受体蛋白,除红细胞外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细胞都存在g C1qR的表达,可介导多种生物反应。文中探讨g C1qR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手术切除的100例宫颈组织,其中宫颈癌组织与慢性宫颈炎症组织各50例。以宫颈癌细胞系C33a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 C1qR蛋白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g C1qR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伤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及流式细胞技术分别对宫颈癌细胞的迁移能力、侵袭能力以及细胞凋亡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g C1qR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为2.18±0.37和0.27±0.09,均明显低于其配对的宫颈炎症组织7.23±0.69和0.74±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过表达g C1qR基因可显著降低宫颈癌细胞的迁移率[(42.60±3.29)%vs(141.83±4.71)%]及侵袭率[(26.20±2.89)%vs(67.13±0.9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22.89±1.46)%vs(12.98±0.57)%],且电镜下呈现细胞凋亡的典型特征。结论 g C1qR基因的表达与抑制宫颈癌细胞侵袭与迁移的能力、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存在一定关系,可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新线索和潜在的干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1qR 宫颈癌 迁移 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系统化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晓茹 赵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3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孕期系统化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年2月~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已确诊的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154例,观察组78例实施孕期系统化管理,对照组76例未实施孕期系统化管理,对两组患... 目的探讨孕期系统化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年2月~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已确诊的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154例,观察组78例实施孕期系统化管理,对照组76例未实施孕期系统化管理,对两组患者母婴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8例孕妇经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显性糖尿病患者4例,发病率为5.13%(4/78),而对照组76例患病孕妇产后糖耐量检测结果表明,显性糖尿病患者16例,发病率为21.05%(16/78),观察组产后母婴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率、羊水过多、早产率、孕期感染及围生期新生儿体质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产前予以个体性的综合系统化管理干预,对该症在孕期、围生期及产后并发症、患儿生存质量上有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系统化管理 妊娠糖尿病 母婴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1q25.1-q31.3缺失智力低下患儿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诊断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艳 胡平 +8 位作者 季修庆 林颖 李璃 张菁菁 周小燕 成建 马定远 曹荔 许争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7-238,共2页
目的检测1例不明原因智力低下(mental retardation,MR)患儿的基因组不平衡,寻找其致病原因。方法经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发现患儿核型为46,XX,del(1)(q25-q31)后运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yzation... 目的检测1例不明原因智力低下(mental retardation,MR)患儿的基因组不平衡,寻找其致病原因。方法经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发现患儿核型为46,XX,del(1)(q25-q31)后运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yzation,array-CGH)技术对患儿进行全基因组高分辨率扫描,对缺失区域的位置和大小作精确分析。结果 array-CGH结果证实了患儿基因组存在一个病理性的拷贝数变异:del(1)(q25.1-q31.3)(172 832 580-193 394 460,~20.561Mb)。结论 del(1)(q25.1-q31.3)是此患儿真正的致病原因;array-CGH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准确性等优点,有利于基因组异常的检测和临床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低下 1q25.1-q31.3 1q缺失 拷贝数变异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q 11.2微重复伴先天性心脏缺损的产前分子遗传学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颖 胡平 +7 位作者 季修庆 孙瑞红 周小燕 孟露露 王艳 罗春玉 蒋涛 许争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对产前超声检查中发现的1例先天性心脏缺损(congenital heart defects,CHD)胎儿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寻找其致病原因。方法对胎儿脐带血及父母双亲外周血行G显带常规染色体分析,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 目的对产前超声检查中发现的1例先天性心脏缺损(congenital heart defects,CHD)胎儿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寻找其致病原因。方法对胎儿脐带血及父母双亲外周血行G显带常规染色体分析,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CGH)技术对胎儿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并用短串联重复多态性(short tandem repeat polymorphism,STRP)分析技术对新发现的基因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 variations,CNVs)进行验证及来源分析。结果 array-CGH显示胎儿基因组中存在一个22q11.2微重复,大小约为1.5Mb;STRP分析证实了22q11.2微重复的存在,同时也发现无任何异常症状的胎儿母亲基因组中也存在一致的22q11.2微重复,提示胎儿22q11.2微重复遗传于其母亲。结论 22q11.2微重复可能是胎儿CHD的病因;22q11.2微重复携带者可以无任何异常症状,其遗传学机制尚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q 11.2微重复 先天性心脏缺损 产前诊断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初期乳旁加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单春剑 刘颖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6期54-56,共3页
目的探析哺乳初期乳旁加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210例初产妇按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产妇仅采用自然喂养的方式喂养新生儿,而观察组则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根据产妇乳汁分泌情况予以乳旁加奶,观察并对比2组新生儿... 目的探析哺乳初期乳旁加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210例初产妇按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产妇仅采用自然喂养的方式喂养新生儿,而观察组则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根据产妇乳汁分泌情况予以乳旁加奶,观察并对比2组新生儿开始有效吸吮时间、2组产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出院后母乳喂养持续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开始有效吸吮时间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不同时期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出院后母乳喂养持续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哺乳初期乳旁加奶有助于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产妇母乳喂养信心的提升,并能促进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延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初期 乳旁加奶 母乳喂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如何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阚延静 童华 +1 位作者 申艳 华荃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10期1117-1118,共2页
临床医学生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而实习阶段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实习阶段的学习是塑造一个临床医生的基本雏型,影响整个医学生涯。一个临床医生的道德水准、品格素养、工作风格、思维模式、... 临床医学生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而实习阶段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实习阶段的学习是塑造一个临床医生的基本雏型,影响整个医学生涯。一个临床医生的道德水准、品格素养、工作风格、思维模式、能力等,无不与临床实习有关。由此可见,实习阶段的教学十分重要,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生 临床医生 实习效果 实习阶段 教学效果 道德水准 临床实习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干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陶红 穆超 穆锦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185-1187,1190,共4页
干细胞的发现是人类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器官修复和组织再生提供了希望。通常干细胞(stemcells)具有3种重要特性:克隆生长、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根据分化能力不同,干细胞可分为全能干细胞(totipotent cells)、亚全能干... 干细胞的发现是人类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器官修复和组织再生提供了希望。通常干细胞(stemcells)具有3种重要特性:克隆生长、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根据分化能力不同,干细胞可分为全能干细胞(totipotent cells)、亚全能干细胞(pluripotentcells)和多能干细胞(multipotentcells);根据发育阶段不同,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s,ESC)和成体干细胞(adultstemcells,ASC)。ESC可分化为人体任何一种组织或器官并发育成一完整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能干细胞 牙源性 多向分化潜能 组织再生 器官修复 发育阶段 多能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妇康栓引起高热1例报告 被引量:4
15
作者 席明名 王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741-741,共1页
关键词 保妇康栓/治疗应用 莪术油 冰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腹腔镜与普通腹腔镜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素敏 黄晓兵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8-259,262,共3页
目的研究微型腹腔镜和普通腹腔镜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不孕症需行输卵管修复整形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微型腹腔镜组30例(N1组)和普通腹腔镜组30例(N2组),测定术前、术后24h及48h静脉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 目的研究微型腹腔镜和普通腹腔镜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不孕症需行输卵管修复整形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微型腹腔镜组30例(N1组)和普通腹腔镜组30例(N2组),测定术前、术后24h及48h静脉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两组术后24h及48h血清IL-6、IL-8明显高于术前(P<0.01),但N2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N1组(P<0.01);两组术后24h及48h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有下降(P<0.01),但N2较N1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微型腹腔镜比普通腹腔镜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腹腔镜 普通腹腔镜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前列腺素E_2的促宫颈成熟作用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雪 蔡满红 张芬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39-40,共2页
对211例孕周>37周、无严重合并症的孕妇,用前列腺素E2栓剂(普贝生)促宫颈成熟。结果显示,促宫颈成熟有效率达90.5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认为普贝生用于促宫颈成熟,安全有效。
关键词 前列腺素 促宫颈成熟 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脾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童鑫 唐燕燕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48-50,共3页
目的对运脾颗粒质量控制指标进行研究。方法对陈皮、当归、苍术、鸡内金分别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同时以橙皮苷为指标成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简便易行;含量测定方法中橙皮苷分离较好,橙皮苷柱效比较理想,... 目的对运脾颗粒质量控制指标进行研究。方法对陈皮、当归、苍术、鸡内金分别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同时以橙皮苷为指标成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简便易行;含量测定方法中橙皮苷分离较好,橙皮苷柱效比较理想,其理论塔板数大于2000。加样回收率为101.70%。结论本法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并为运脾颗粒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脾颗粒 质量标准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超声影像远程会诊网络平台的构建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正启 陈晓芳 《信息化研究》 2010年第1期9-11,共3页
远程医学会诊网络系统基本包括3大系统:远程疑难病会诊系统,远程影像学会诊系统及远程病理学会诊系统。本文重点论述远程影像学会诊系统——超声影像远程会诊网络平台的设计、构建实施及会诊质量控制。
关键词 超声远程会诊 计算机网络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
20
作者 程青 朱韫春 +3 位作者 尹智敏 张芬芬 徐文健 陈珂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4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联合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和利凡诺引产术配伍米非司酮在中央性前置胎盘中晚期妊娠引产患者中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31例中央性前置胎盘中晚期妊娠引产患者采用利凡诺引产术后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同时灌注甲氨蝶呤,... 目的探讨采用联合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和利凡诺引产术配伍米非司酮在中央性前置胎盘中晚期妊娠引产患者中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31例中央性前置胎盘中晚期妊娠引产患者采用利凡诺引产术后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同时灌注甲氨蝶呤,同时配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引产效果、阴道出血及预后情况,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31例患者均引产成功,无一例患者子宫切除、剖宫取胎、子宫动脉临近血管栓塞,术后排出胎儿及附属物时间为102.91 h;产后出血1例,产时出血平均158.15 ml;监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流)产后2周至正常;产后1~6 d B超下刮宫,平均38 d恢复月经。结论联合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和利凡诺引产术配伍米非司酮在中央性前置胎盘中晚期妊娠引产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性前置胎盘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