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程探视在儿童医院的运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平 方宁 +1 位作者 金福年 周晓玉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3-74,共2页
新生儿的到来对每个家庭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可要是孩子一出生就需要住院监护治疗的话.一定会急坏了初为父母的家长。家长时刻想知道宝宝目前的状况,祖辈们甚至轮流等待在病房的外边.特别是孩子的妈妈.宝宝一生下来就被送进了监护室... 新生儿的到来对每个家庭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可要是孩子一出生就需要住院监护治疗的话.一定会急坏了初为父母的家长。家长时刻想知道宝宝目前的状况,祖辈们甚至轮流等待在病房的外边.特别是孩子的妈妈.宝宝一生下来就被送进了监护室.让不能在孩子身边照顾的妈妈非常的担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探视 RFID 广域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下儿童重症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的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瑶 许静 +1 位作者 陈峰 季兴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5-459,共5页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oxygenation,ECMO)是一种可经皮置入的机械循环辅助技术,具有置入方便、不受地点限制的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多地用于常规生命支持无效的各种急性循环和/或呼吸衰竭重症患者的辅助治疗[1]。据中国生...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oxygenation,ECMO)是一种可经皮置入的机械循环辅助技术,具有置入方便、不受地点限制的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多地用于常规生命支持无效的各种急性循环和/或呼吸衰竭重症患者的辅助治疗[1]。据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统计,2016年我国有1 234例患者接受了ECMO辅助治疗[2]。在儿科领域,ECMO被广泛应用于暴发性心肌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重症患者中[3]。当然,对于重症患儿而言,仅靠ECMO辅助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还需依靠药物治疗及其他辅助手段。ECMO辅助治疗下的重症患儿的治疗失败常常并非因为心脏或/和呼吸功能难以维持,而是由于严重的感染[4],因此抗感染是治疗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在ECMO使用期间,重症患儿抗感染药物剂量如何调整仍然是治疗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重症患儿 抗感染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例儿童异常瞬目征诊治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苏华 朱小妹 姜弟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2期1138-1139,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瞬目 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儿童单心室心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善良 陈树宝 +3 位作者 孙锟 张玉奇 黄美蓉 高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2-895,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在单心室心功能检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检测47例功能性单心室患儿和28例正常儿童的房室瓣环运动速度等指标,并和有创、无创心功能指标对比。结果单心室患者邻近残余心腔侧的房室瓣环Sm、Em、Em/Am...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在单心室心功能检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检测47例功能性单心室患儿和28例正常儿童的房室瓣环运动速度等指标,并和有创、无创心功能指标对比。结果单心室患者邻近残余心腔侧的房室瓣环Sm、Em、Em/Am比值显著低于非残余心腔侧的相应指标。与正常儿童相比,单心室患者房室瓣环两侧的Sm、Em、Em/Am比值显著降低;QSm间期显著延长。正常儿童的二尖瓣环Em/Am比值与二尖瓣血流E/A比值呈显著正相关;单心室组房室瓣环Em/Am比值与房室瓣血流E/A比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单心室患者的QSm间期与心导管测定Max(dp/dt)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657),Sm与Max(dp/dt)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组织多普勒在检测单心室异常室壁运动、评价舒张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QSm间期是评价单心室收缩功能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心室 组织多普勒成像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和IL-10在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谦 王大为 +3 位作者 唐英姿 郝理华 李玫 何祖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47-650,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儿童胃黏膜中白细胞介素(IL)-12、IL-12mRNA及IL-10、IL-10mRNA的变化,对Hp感染过程中细胞免疫反应进行研究。方法:胃镜下取胃窦黏膜活检标本,用ELISA法和RT-PCR定量法测定胃窦黏膜中IL-12、IL-10和IL-1... 目的:通过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儿童胃黏膜中白细胞介素(IL)-12、IL-12mRNA及IL-10、IL-10mRNA的变化,对Hp感染过程中细胞免疫反应进行研究。方法:胃镜下取胃窦黏膜活检标本,用ELISA法和RT-PCR定量法测定胃窦黏膜中IL-12、IL-10和IL-12mRNA、IL-10mRNA的表达量。结果:Hp阳性者胃黏膜中IL-12和IL-12mRNA分别为(66.42±15.15)pg/mg蛋白、(59.21±15.03)%;Hp阴性患儿胃黏膜中IL-12和IL-12mRNA分别为(22.22±8.79)pg/mg蛋白和(17.94±7.39)%。Hp阳性组明显高于Hp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p阳性患儿胃黏膜中IL-10和IL-10mRNA分别为(2.79±1.29)pg/mg蛋白和(12.54±4.37)%;Hp阴性患儿胃黏膜中IL-10和IL-10mRNA分别为(6.94±2.97)pg/mg蛋白和(31.21±13.47)%。Hp阳性组明显低于Hp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IL-12、IL-10在不同炎症程度的胃黏膜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p阳性胃炎患儿胃黏膜IL-12分泌增高,IL-10降低,提示在Hp感染性胃部疾病中选择TH1为优势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IL-12 IL-10 胃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6
作者 梁慧 赵德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提高对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的认识和早期诊断与治疗水平,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分析2例CSS患儿的临床资料(病史特点、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2例CSS患儿均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增多,有哮喘病史、皮肤损... 目的提高对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的认识和早期诊断与治疗水平,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分析2例CSS患儿的临床资料(病史特点、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2例CSS患儿均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增多,有哮喘病史、皮肤损害、肺浸润、副鼻窦炎,有消化道、心血管、肾脏等多脏器受累表现,骨髓像EOS比例增高,激素疗效佳。结论CS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困难,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当难治性哮喘伴皮疹、EOS增多时需考虑CSS的可能,必要时应做多系统、多部位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的基因突变 被引量:1
7
作者 潘键 陈春燕 +3 位作者 李玫 张晓梅 朱明 刘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33-937,共5页
目的 Peutz-Jeghers综合征是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口唇黑斑和肠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LKB1/STK11基因胚系突变与Peutz-Jeghers综合征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文中探讨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LKB1/STK11基因... 目的 Peutz-Jeghers综合征是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口唇黑斑和肠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LKB1/STK11基因胚系突变与Peutz-Jeghers综合征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文中探讨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LKB1/STK11基因的病理性突变。方法收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DNA,采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DNA测序等方法分别检测LKB1/STK11基因大片段缺失、碱基突变、碱基插入和缺失。同时收集250名正常人外周血,提取DNA,用PCR-DHPLC筛查验证突变位点在正常人群中的分布。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突变位点对编码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家系中2名受累成员均携带LKB1/STK11基因c.924G>C位点的病理性胚系突变,导致Trp308Cys错义突变。结论 LKB1/STK11基因c.924G>C位点的病理性胚系突变是此家系的致病性因素。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中LKB1/STK11基因的胚系突变筛查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来预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UTZ-JEGHERS综合征 LKB1/STK11基因 胚系突变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治疗对1型糖尿病儿童血清瘦素水平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顾威 王大为 +1 位作者 顾英霞 石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0-291,共2页
为了探讨1型糖尿病患儿血清瘦素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治疗的关系,明确瘦素在1型糖尿病的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我们对30例患儿的血清瘦素水平进行了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瘦素 1型糖尿病 胰岛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儿童多孔型房间隔缺损3例报告
9
作者 曹黎明 秦玉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47-847,共1页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儿童 房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室主动出院患儿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铮铮 王莹 +10 位作者 李莺 张晨美 潘国权 缪红军 张育才 朱晓东 陈扬 闫钢风 程晔 陈伟明 陆国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33-337,共5页
背景在中国PICU,患儿主动出院是医生常面对的无奈和棘手的问题。目的探讨PICU主动出院患儿死亡与存活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影响主动出院后死亡的因素。设计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6年8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华东地区8家儿童专科医... 背景在中国PICU,患儿主动出院是医生常面对的无奈和棘手的问题。目的探讨PICU主动出院患儿死亡与存活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影响主动出院后死亡的因素。设计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6年8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华东地区8家儿童专科医院PICU主动出院的连续病例为队列人群,以主动出院后28 d内电话随访的存活和死亡为队列结局终点,采集主动出院患儿人群特征、原因、病种、用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和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Ⅲ)评价的所有参数。采用Logistic风险模型分析主动出院死亡的影响因素。主要结局指标主动出院后28 d内病死率。结果8家医院PICU共4952例进入本文分析,住院病死率5.6%(279/4059)。主动出院893例(18.1%)中,男518例(58.0%),女375例。年龄中位数1.4岁;主动出院后28 d内失访3例,死亡550例(61.6%),存活340例。主动出院病例农村占比高于城市(62.2%vs 37.8%),主动出院后28 d内死亡病例农村占比高于存活病例(65.0%vs 5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主动出院病例死亡病因感染占49.2%,病因不明、肿瘤、先天畸形和遗传代谢分别约占10%。主动出院病例死亡[8(3,15)]与存活[3(0,7)]PRISMⅢ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主动出院死亡与在院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入Logistic回归分析,主动出院的农村病例较城市病例死亡风险增加55%(OR=1.554,95%CI:1.112~2.173,P=0.01)、无医疗保险病例较有医疗保险病例死亡风险增加169%(OR=2.686,95%CI:1.910~3.778,P=0.000);院前有心肺复苏史的患儿出院死亡风险降低53%(OR=0.467,95%CI:0.271~0.802,P=0.006),PRISMⅢ每降低1分,出院死亡风险降低4%(OR=0.962,95%CI:0.946~0.978,P=0.000)。结论中国华东8家医院PICU狭义病死率5.6%,广义的病死率16.8%(829/4959);居住地为农村、无医疗保险增加了主动出院死亡风险。院前有心肺复苏史能降低主动出院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重症监护室 死亡 存活 主动出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浆μ重链在儿童急性非成熟B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预后中的意义
11
作者 黄婕 江华 +3 位作者 顾龙君 薛惠良 汤静燕 王耀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98-1601,共4页
目的:探讨胞浆μ重链(Cμ)检测在急性非成熟B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及预后中的指导意义,为寻找可能的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非成熟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161例,按ALL-XH-99方案化疗。并在治疗前获得患者年龄、性别、外周血白细胞数... 目的:探讨胞浆μ重链(Cμ)检测在急性非成熟B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及预后中的指导意义,为寻找可能的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非成熟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161例,按ALL-XH-99方案化疗。并在治疗前获得患者年龄、性别、外周血白细胞数、免疫分型、P170、融合基因以及强的松治疗第8天外周血幼稚细胞绝对数、诱导缓解治疗第18天骨髓象以及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骨髓MRD(微小残留病)水平和危险度分级等,并动态观测治疗疗效。结果:Kaplan-Meier分析显示,Cμ阳性患者5年EFS为(56.7±0.88)%,而Cμ阴性患者(Pro-B和Common B)则达到(74.1±0.05)%。两者差异显著(P<0.01);χ2分析显示,两组之间的预后差异与患者的生物学特征如性别、年龄、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P170水平、有无髓系标记(My)、融合基因(是否具有BCR/ABL或MLL/AF4)、强的松窗口实验以及治疗第19天骨髓象等无相关性;COX回归风险分析显示,Cμ阳性、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数WBC≥50×109/L、MRD阳性以及融合基因检测阳性等具有独立预后意义(P<0.05)。结论:Cμ阳性在儿童非成熟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中具有重要的不良预后意义,而且这种不良预后与CD10阴性MLL基因重排之间并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预后 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周晓玉 赵卫华 +4 位作者 许植之 蒋小镛 钱家萍 程锐 李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的疗效,旨在降低伤残率。方法将394例早产儿分为未或有系统随访332例为甲组、62例为乙组,两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另设正常足月儿30例(丙组)为对照组。均进行体格发育及神经系统检查;0~3岁用小儿智能发...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的疗效,旨在降低伤残率。方法将394例早产儿分为未或有系统随访332例为甲组、62例为乙组,两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另设正常足月儿30例(丙组)为对照组。均进行体格发育及神经系统检查;0~3岁用小儿智能发育量表测定。早期干预即予丰富环境,语言,视、听、触觉剌激,有脑损伤者同时给予药物治疗及水疗指针综合疗法等。结果体格发育:甲组低于乙、丙组(P均<0.01);MDI:丙组高于甲、乙组各36分及9分,乙组高于甲组26分;PDI:丙组高于甲、乙组各36分及9分,乙组高于甲组24分。发育落后甲组明显高于乙组,脑瘫发生率甲、乙两组各为150例、5例(χ2=30.1595,P<0.01)。结论早产儿智能运动发育低于正常足月儿;早期干预可降低早产儿发育落后及脑瘫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干预 预后 早产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性纤维支气管镜术在儿科难治性肺部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3
作者 梁慧 田曼 +2 位作者 韩青 姚劲 赵德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无痛性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术在儿童难治性肺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21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采用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结果221例患儿共行241例次纤支镜术。75例反复或持续喘息的患儿中气管... 目的探讨无痛性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术在儿童难治性肺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21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采用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结果221例患儿共行241例次纤支镜术。75例反复或持续喘息的患儿中气管支气管软化、狭窄30例(40.0%),炎性渗出、黏液栓子堵塞26例(34.7%),气道发育畸形9例(12.0%)。72例肺不张患儿中炎症49例(68.1%),气道异常23例(31.9%)。经局部灌洗及用药,68例术后复查,1个月内部分或完全复张57例(83.8%),3个月内复张63例(92.7%)。17例气道异物中经纤支镜取出11例,仅6例有明确异物吸入史(35.3%)。结论无痛性纤维支气管镜术在儿童难治性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检术 难治性肺部疾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马多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小儿骨科术后镇痛的观察 被引量:23
14
作者 陈珏 施晓华 胡晓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16-416,共1页
关键词 曲马多 芬太尼 小儿 骨科 术后镇痛 麻醉 呼吸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鲍华英 陈荣华 +3 位作者 潘晓勤 黄文彦 孙骅 吴元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8-239,274,共3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系膜细胞活性(A值),并与地塞米松进行比较。结果:当姜黄素浓度≥6.25μmol/L时,...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系膜细胞活性(A值),并与地塞米松进行比较。结果:当姜黄素浓度≥6.25μmol/L时,系膜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且表现为浓度依赖性;当姜黄素浓度≥50 μmol/L时,姜黄素抑制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强于地塞米松(P<0.05)。结论:姜黄素能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且作用强于地塞米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系膜细胞 细胞增殖 四甲基偶氮唑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小婴儿自发性颅内出血临床治疗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玉新 贲晓明 +2 位作者 王刚 贺利祯 何俊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3-54,共2页
为探寻小婴儿自发性颅内出血最佳治疗方法,我们对56例小婴儿自发性颅内出血先予补充维生素K_1,输新鲜血,配合使用甘露醇、激素、止痉药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予外科手术治疗,清除硬脑膜下积血,置管冲洗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在术后常规预防... 为探寻小婴儿自发性颅内出血最佳治疗方法,我们对56例小婴儿自发性颅内出血先予补充维生素K_1,输新鲜血,配合使用甘露醇、激素、止痉药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予外科手术治疗,清除硬脑膜下积血,置管冲洗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在术后常规预防性抗癫痫治疗。术后随访显示满意疗效。文中分析此年龄段自发性颅内出血的原因、内科综合治疗的作用与外科手术治疗必要性,对不同类型颅内血肿的特点、相应的手术方法、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自发性颅内血肿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最大负荷吸气肌训练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吸气肌力和生活质量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长芳 梅桃桃 +5 位作者 陈秀利 解卫平 王虹 孔辉 孙培莉 刘扣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0-352,共3页
目的 :探讨长期吸气肌阻力训练(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IMT)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呼吸困难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将符... 目的 :探讨长期吸气肌阻力训练(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IMT)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呼吸困难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将符合条件的71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实验组即最大阈值负荷(最大吸气压60%)IMT训练组和对照组即低负荷(9 cm H2O)IMT训练组,均用Threshold AC0043型阻力训练器训练1年,每周6 d,每天早晚各15 min。结果:1年后63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退出3例和5例。各组干预前后最大吸气压和生活质量SGRQ问卷呼吸症状、活动能力和疾病影响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最大吸气压和SGRQ活动能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年最大负荷量的IMT可以显著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的吸气肌力和生活质量,然而肺功能改善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气肌 训练 呼吸困难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疗对新生儿彗星细胞频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周晓玉 徐英美 张小琼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1-353,共3页
为探讨蓝光治疗对新生儿彗星细胞频率(CC)的影响,将蓝光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光疗>72 h的甲组(30例),光疗≤72 h的乙组(3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在光疗前(Ⅰ期)、后2 d(Ⅱ期)检测CC频率。结果显示,光疗前各组... 为探讨蓝光治疗对新生儿彗星细胞频率(CC)的影响,将蓝光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光疗>72 h的甲组(30例),光疗≤72 h的乙组(3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在光疗前(Ⅰ期)、后2 d(Ⅱ期)检测CC频率。结果显示,光疗前各组间C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甲组Ⅱ期CC水平明显高于甲组Ⅰ期、乙组及对照组(P均<0.01),乙组Ⅱ期与Ⅰ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Ⅱ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光疗≤48 h的19例CC水平在光疗前、后2 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Ⅱ期C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光疗时间愈长,DNA损伤愈重,建议高胆患儿应采用综合疗法,光疗时间以<72 h为宜,以避免光疗对DNA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疗 新生儿 彗星细胞 高末结合胆红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肺出血193例诊治探讨 被引量:7
19
作者 许植之 蒋小镛 +3 位作者 赵卫华 武海燕 周晓玉 程锐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4-96,共3页
为了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治线索 ,回顾性分析193例患儿临床资料。将患儿分3组 :甲组162例(尸检证实 ,根据口鼻腔无或有流血又分Ⅰ组68例 ,Ⅱ组94例) ,乙组16例应用呼吸机治疗 ,丙组为改进治疗措施后的15例。诊断及结果判断标准根据发... 为了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治线索 ,回顾性分析193例患儿临床资料。将患儿分3组 :甲组162例(尸检证实 ,根据口鼻腔无或有流血又分Ⅰ组68例 ,Ⅱ组94例) ,乙组16例应用呼吸机治疗 ,丙组为改进治疗措施后的15例。诊断及结果判断标准根据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插管吸出血性液体及胸片表现。治疗予气管内滴入1:10000肾上腺素或立止血。呼吸机参数平均为I/E1∶1.2 ,FiO2 0.8±0.2 ,PIP23.5±5.2cmH2O ,PEEP4.1±0.6cmH2O,RR55.2±10.5次/分 ,流量8L/分。结果青紫、体温不升、惊厥、神志不清Ⅰ组高于Ⅱ组 ,而黄疸、心律失常、肺部罗音Ⅱ组高于Ⅰ组。乙丙2组的治愈、病死率各为43.8 %、100 %及56.2%、0%(P均<0.01) ;合并症各为8、3例。提示加强肺、心、肾、脑、循环功能的监测与防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出血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相关措施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晓玉 许植之 +4 位作者 赵卫华 钱家萍 程锐 李勇 宋韶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71-673,691,共4页
为探讨改进措施改善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简称呼衰)的预后,将经呼吸机治疗的265例呼衰分为3组,以1985年~1989年57例为甲组,1990年~1995年107例为乙组,1996年~2000年101例为两组作对比。3组的基本情况(性别、胎龄、入院体重、异... 为探讨改进措施改善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简称呼衰)的预后,将经呼吸机治疗的265例呼衰分为3组,以1985年~1989年57例为甲组,1990年~1995年107例为乙组,1996年~2000年101例为两组作对比。3组的基本情况(性别、胎龄、入院体重、异常分娩史)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果显示治愈率甲乙丙3组各为28.1%、52.3%和97.0%,病死率各为63.1%、17.8%和0%(x^2各为86.2,89.4,P均<0.01);在合并症中插管不当、肺气压伤、颅内出血、酸碱紊乱、肺不张、感染加重等,丙组的合并症明显低于甲、乙组,P均<0.01。丙组除做好呼吸管理外,加强对心、脑、肾、循环、胃肠功能受损的防治,使预后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治疗 新生儿 呼吸衰竭 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