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4
1
作者 杨建平 王黎明 +3 位作者 孙强 徐杰 曾逸文 桂鉴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38-841,共4页
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2月~2006年12月采用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3例共72个椎体,其中18例19个椎体行PVP;45例53个椎体行PKP,24例30个椎体行球囊... 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2月~2006年12月采用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3例共72个椎体,其中18例19个椎体行PVP;45例53个椎体行PKP,24例30个椎体行球囊扩张成形术(球囊-PKP),21例23个椎体行Sky膨胀式椎体成形术(Sky-PKP)。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伤椎前中部高度丢失百分比(%)及后凸畸形Cobb角等指标来评估三组疗效。结果:三组术后VAS评分都有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VAS降低值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后凸畸形及椎体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与PKP组在矫形效果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Sky-PKP组和球囊-PKP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3个椎体(15.8%)、球囊-PKP组2个椎体(6.7%)及Sky-PKP组1个椎体(4.3%)出现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神经症状。结论: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都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但对于恢复伤椎高度PKP组优于PVP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富血小板血浆及两者联合应用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22
2
作者 黄凯华 吴志浩 +3 位作者 张子亮 常伟 王贯通 孙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07-1711,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透明质酸(hyaluronic aicd,HA)与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同时探讨两者联合应用的潜在治疗效果。方法纳入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南京市第一医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01例,按...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透明质酸(hyaluronic aicd,HA)与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同时探讨两者联合应用的潜在治疗效果。方法纳入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南京市第一医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01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膝关节腔内注射HA)37例、B组(膝关节腔内注射PRP)33例、C组(联合应用)31例。采用膝关节损伤与骨关节炎评分(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KOO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①治疗1个月后,三组KOO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C组的KOOS疼痛评分显著优于A组及B组(P<0.05);②治疗3个月后,3组较治疗前仍维持较好的疗效(P<0.05),其中B组与C组KOOS部分评分优于A组(P<0.05),B组与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③治疗6个月后,B组与C组KOOS评分仍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无显著差异,而A组KOOS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优势(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PRP治疗膝骨关节炎可获得至少6个月的疗效,且在治疗3个月后,疗效优于HA。对于HA+PRP疗法,优势主要表现在短期内更为显著的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富血小板血浆 骨关节炎 膝关节损伤与骨关节炎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频次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吴志浩 黄凯华 +3 位作者 刘康 肖毓宸 潘行滔 孙强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4期336-341,共6页
目的评估健康教育频次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近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绝经后女性OP患者共373例,按1年内自愿参加健康教育的频次不同分为A组(未参加健康教育)83例,B组(参加1~4次健康教育)117例,C组(参加5~8次健... 目的评估健康教育频次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近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绝经后女性OP患者共373例,按1年内自愿参加健康教育的频次不同分为A组(未参加健康教育)83例,B组(参加1~4次健康教育)117例,C组(参加5~8次健康教育)101例及D组(参加9~12次健康教育)7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同时鼓励患者自愿参加每月1次的健康教育活动,随访观察1年。分别采用骨质疏松知识问卷(osteoporosis knowledge tests,OKT)、健康行为问卷及骨密度检测对4组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1年中各组患者骨密度值均有显著提高(P<0.05),B组、C组、D组患者OKT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健康行为均有显著改善(P<0.05);(2)治疗后与A组(10.50±3.58)分相比,B组(15.70±3.10)分、C组(19.03±3.03)分、D组(20.13±3.05)分患者的OKT评分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行为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C组与D组间OK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B组、C组、D组患者骨密度值增高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与D组间骨密度值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同时,每两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水平,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OP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绝经 健康教育 近期疗效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可注射硫酸钙(MIIG X3)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磊 王黎明 +3 位作者 王钢锐 徐杰 曾逸文 徐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24-428,共5页
目的总结2003年4月-2006年6月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可注射硫酸钙(MIIGX3)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本组33例患者,男20例,女13例;年龄55-82岁,平均66.4岁;在“C”臂机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方法,经... 目的总结2003年4月-2006年6月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可注射硫酸钙(MIIGX3)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本组33例患者,男20例,女13例;年龄55-82岁,平均66.4岁;在“C”臂机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方法,经椎弓根将一中空管道置入伤椎建立工作通道,利用球囊膨胀的张力将伤椎椎体松质骨向四周挤压,使伤椎恢复高度并产生空腔,经“C”臂机确认伤椎复位满意后记录球囊压力及容量,取出球囊,将同等量MIIGX3人工骨注入空腔内,通过“C”臂机确认MIIGX3人工骨充满空腔后完成手术。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伤椎高度测定及胸腰椎后凸畸形角度测量等指标评估PKP术的近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疼痛完全解除或者有明显缓解,经X线检查压缩骨折的椎体高度恢复满意,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4°(10°-22°),无手术并发症。随访6个月以上,患者恢复伤前生活方式,无疼痛,伤椎高度无丢失。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可注射硫酸钙(MIIGX3)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能够迅速地改善临床症状,重建脊柱稳定性,具有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可注射硫酸钙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对骨关节炎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任戈亮 桂鉴超 +3 位作者 王黎明 徐燕 蒋逸秋 高航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3-657,共5页
目的:定量检测骨关节炎(OA)大鼠模型血清、关节软骨蛋白提取液中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TX-Ⅱ)的变化,探讨其作为OA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指标的价值和意义。方法:SD大鼠行前交叉韧带切断术诱导OA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于造... 目的:定量检测骨关节炎(OA)大鼠模型血清、关节软骨蛋白提取液中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TX-Ⅱ)的变化,探讨其作为OA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指标的价值和意义。方法:SD大鼠行前交叉韧带切断术诱导OA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于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分批取血并处死取关节标本,检测血清及软骨蛋白提取液中CTX-Ⅱ水平,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术后2周开始出现OA特征性病理变化且逐渐加重,CTX-Ⅱ水平在术后3天开始不断升高。两组血清及软骨蛋白提取液中CTX-Ⅱ水平在造模后各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血清和软骨蛋白提取液中CTX-Ⅱ水平变化具有相关性。结论:在大鼠OA模型中,血清CTX-Ⅱ水平在未出现明显病理变化时即已开始增高,并与病灶区软骨中CTX-Ⅱ表达一致,可作为OA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 Ⅱ型胶原 CTX-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骨折不愈合微创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煜明 孙强 +2 位作者 王黎明 徐杰 曾逸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73-976,980,共5页
目的评估2种微创手术方式(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组24例(24椎)椎体骨折不愈合患者,均为女性。分成2组:A组12例(12椎),局麻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B组12例(12椎),局麻下行... 目的评估2种微创手术方式(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组24例(24椎)椎体骨折不愈合患者,均为女性。分成2组:A组12例(12椎),局麻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B组12例(12椎),局麻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术前骨密度检查示:A、B组均存在重度骨质疏松。A、B组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术后予密固达及密盖息行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比较2组手术前后患者主观满意度,骨水泥充填量及渗漏率,椎体前、中份高度,脊柱后凸角度等指标。结果 A、B组年龄、术前胸腰段后凸角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椎体复位效果优于A组(P<0.05);B组后凸改善优于A组(P<0.05);A组骨水泥渗漏7椎(58.3%),B组骨水泥渗漏3椎(25%),A组骨水泥渗漏率显著高于B组(P<0.01);A、B组患者的主观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胸腰背部疼痛。但前者术中骨水泥渗漏率发生风险较高,后者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椎体复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折不愈合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索巴莫注射液治疗急性骨骼肌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6
7
作者 徐燕 王黎明 +5 位作者 桂鉴超 蒋纯志 许光跃 梁斌 喻忠 姚京东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7期793-794,共2页
目的评价美索巴莫注射液治疗急性骨骼肌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以盐酸曲马多氯化钠注射液为对照药。急性骨骼肌疼痛患者23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9例。治疗组给予美索巴... 目的评价美索巴莫注射液治疗急性骨骼肌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以盐酸曲马多氯化钠注射液为对照药。急性骨骼肌疼痛患者23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9例。治疗组给予美索巴莫注射液及其模拟液;对照组给予盐酸曲马多氯化钠注射液及其模拟液。结果两组的疼痛治疗效果的疗效等级、总有效率及疼痛程度记分的下降值、下降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为42.86%和72.27%,对照组为53.39%和77.12%;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频率为2.5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8%,主要为用药后头晕、困倦等症状;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频率为8.4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88%。结论美索巴莫注射液(供静脉注射用)是治疗急性骨骼肌疼痛有效、安全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索巴莫 曲马多 疼痛 骨骼肌 急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84
8
作者 丁超 孙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2-375,共4页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指65岁以上女性和70岁以上男性人群发生的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不同,发生主要与年龄有关,发病机制复杂,治疗上目前也无确切有效的药物。近年来,老年性骨质疏松发病率逐渐上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指65岁以上女性和70岁以上男性人群发生的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不同,发生主要与年龄有关,发病机制复杂,治疗上目前也无确切有效的药物。近年来,老年性骨质疏松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就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等相关问题进行综述,以期引起人们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 被引量:13
9
作者 梁斌 龙玉宝 宋华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3-544,共2页
目的评价动脉内数字减法血管造影术(IADSA)和经导管栓塞术在急诊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在收治的32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中,对其中11例抗休克治疗无效者急诊施行IADSA,均发现有对比剂血管外溢现象,随后使用明胶海绵和不锈... 目的评价动脉内数字减法血管造影术(IADSA)和经导管栓塞术在急诊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在收治的32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中,对其中11例抗休克治疗无效者急诊施行IADSA,均发现有对比剂血管外溢现象,随后使用明胶海绵和不锈钢弹簧圈进行经导管髂内动脉栓塞术。手术后立即复查IADSA评价效果。结果手术后所有患者小动脉出血停止,血压稳定上升,得到了有效的救治。结论对骨盆骨折引起盆腔内具有丰富侧支循环的小动脉出血,IADSA和经导管栓塞术是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出血 动脉内数字减法血管造影术 经导管栓塞术 髂内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早期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庄超 王黎明 +2 位作者 徐燕 刘钊 崔延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78-1583,共6页
目的: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兔早期骨性关节炎(OA),探讨其可行性及疗效评价。方法:将7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OA组和BMSCs治疗组,每组24只。治疗组在造模后第4周左膝关节腔内注射BMSCs。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TNF-α和I... 目的: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兔早期骨性关节炎(OA),探讨其可行性及疗效评价。方法:将7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OA组和BMSCs治疗组,每组24只。治疗组在造模后第4周左膝关节腔内注射BMSCs。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TNF-α和IL-1β水平,MRI扫描,取膝关节标本行大体及病理观察并进行Mankin’s评分。结果:与OA组相比,BMSCs治疗组术后步态逐渐好转;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降低;MRI示低信号区缩小,关节软骨厚度接近正常,无关节腔积液;大体标本见关节软骨表面趋于平坦完整,有软骨覆盖,但光泽欠佳;病理检查提示有透明样软骨形成,细胞排列整齐,厚薄基本一致,软骨相连。结论:BMSCs关节腔内可成软骨分化,为早期OA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性关节炎 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顾强荣 王黎明 +2 位作者 桂鉴超 宋华荣 黄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826-829,共4页
目的: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常采用开放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开放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滑膜,且术后常会造成膝关节的屈伸功能障碍。文中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弥漫性PVNS,探讨其方法和疗效。方法:2004年9月至200... 目的: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常采用开放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开放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滑膜,且术后常会造成膝关节的屈伸功能障碍。文中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弥漫性PVNS,探讨其方法和疗效。方法:2004年9月至2007年11月用刨刀联合等离子刀在关节镜下对17例膝关节弥漫性PVNS患者进行滑膜全切。在常规入路基础上,建立跨后纵隔入路对后关节囊的滑膜进行切除,术后随访并用改良的Ogilvie-Harris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随访平均28.4个月(6-45个月),关节肿痛等自觉症状均未见复发,术前评分平均为2.53分,术后6月平均为12.41分,其中优12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达88.2%。结论:关节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治疗弥漫性PVNS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关节镜 滑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相关问题处理体会 被引量:15
12
作者 顾强荣 王黎明 +1 位作者 桂鉴超 徐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相关问题。方法:2000年9月至2006年1月,该科共对62例≥75岁老年患者的79膝进行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对手术效果及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进行报道。结果:61例患者获得平均28个月(6~58个月)... 目的:探讨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相关问题。方法:2000年9月至2006年1月,该科共对62例≥75岁老年患者的79膝进行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对手术效果及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进行报道。结果:61例患者获得平均28个月(6~58个月)的随访,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27.18.±7.01提高至术后的76.24±6.08(P〈0.001),优良率达91%。无一例发生深部感染及致死性肺栓塞,1例原有心肌梗死病史,术后再发,死于心力衰竭,本组中年龄最大的1例术后14个月因肺炎死亡。结论:通过很好的选择手术患者以及对他们进行围手术期的有效管理,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全膝关节置换术不失为治疗老年膝关节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老年人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刀与机械刨削在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顾强荣 王黎明 +1 位作者 桂鉴超 徐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3-166,170,共5页
目的:比较等离子刀与刨削系统在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等离子刀治疗组21例,机械刨削对照组17例,全部病例获得6 ̄39个月(平均19.5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对美... 目的:比较等离子刀与刨削系统在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等离子刀治疗组21例,机械刨削对照组17例,全部病例获得6 ̄39个月(平均19.5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对美国风湿病学会RA分期处于Ⅰ期和Ⅱ期的病例,等离子刀治疗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于Ⅲ期的病例,等离子刀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刀技术对RA分期处于Ⅰ期和Ⅱ期的病例是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滑膜切除术 射频消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骨折不愈合微创治疗围手术期管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清平 张艳艳 +2 位作者 孙强 邹雪琴 唐莉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椎体骨折不愈合微创治疗的围手术期干预要点。方法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36例椎体骨折不愈合患者,对其实施个体化围手术期干预措施,包括术前病情评估、体位训练,心理疏导,术后密切病情观察,康复训练,抗骨质... 目的探讨椎体骨折不愈合微创治疗的围手术期干预要点。方法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36例椎体骨折不愈合患者,对其实施个体化围手术期干预措施,包括术前病情评估、体位训练,心理疏导,术后密切病情观察,康复训练,抗骨质疏松治疗及出院指导等。结果PKP术镇痛效果满意,术后48小时患者即可佩戴腰围固定带或支具离床活动,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自理能力也较术前有显著改善。疼痛缓解率和功能改善率达95%。结论细致周密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对于椎体骨折不愈合微创治疗取得满意疗效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微创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折不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业林 孙强 +3 位作者 王华 管国平 徐杰 曾逸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评估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09年6月,对32例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6~72岁,平均年龄63.5岁。骨折采用Schatzker分型,Ⅱ... 目的评估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09年6月,对32例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6~72岁,平均年龄63.5岁。骨折采用Schatzker分型,Ⅱ型10例,Ⅲ型8例,Ⅳ型6例,Ⅴ型7例,Ⅵ型1例。本组术前骨密度测量(DEXA)值为:0.55~0.82 g/cm2,平均0.71±0.18 g/cm2,提示本组存在骨质疏松。采用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平台塌陷较重者予Wright人工骨粒植入。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康复功能锻炼,同时予鲑鱼降钙素、钙剂、维生素D行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1~3个疗程。结果本组平台塌陷均满意复位,术后无骨筋膜室综合症及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根据Sander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2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3.8%。随访1~4年,平均2.5年,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平台复位无丢失。结论 LCP治疗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近期疗效满意,该术式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可早期行膝关节康复功能锻炼等优点,同时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亦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钢板 胫骨平台骨折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粒治疗兔慢性骨髓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亮亮 王黎明 +2 位作者 金成哲 徐燕 唐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粒(gentamicin loaded chitosan nanospheres,GS/CS NPs)对兔慢性胫骨骨髓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取48只兔制作慢性胫骨骨髓炎模型,造模3周后行大体观察及患肢X线检查。44只兔造模成功后行不同治疗,A组:未特...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粒(gentamicin loaded chitosan nanospheres,GS/CS NPs)对兔慢性胫骨骨髓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取48只兔制作慢性胫骨骨髓炎模型,造模3周后行大体观察及患肢X线检查。44只兔造模成功后行不同治疗,A组:未特殊治疗;B组:患肢髓腔壳聚糖纳米粒填塞;C组:患肢髓腔庆大霉素粉末填塞;D组:患肢髓腔GS/CS NPs填塞。治疗3周后行患肢X线片检查及Norden评分、髓腔大体观及髓腔内容物细菌学培养,患肢标本行组织学观察及Smeltzer病理评分。结果:治疗3周后A、B、C组均出现明显的慢性骨髓炎X线表现,髓腔脓肿形成,髓腔内容物细菌学培养阳性,组织学观察示中性粒细胞浸润、骨小梁破坏,A、B组尚可见死骨形成,D组治疗后未见明显阳性表现。Norden评分D组较A、B、C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meltzer病理评分D组较A、B、C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粒作为局部释药系统治疗兔慢性骨髓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壳聚糖 纳米粒 骨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8
17
作者 王大林 吴小涛 王黎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与病变间隙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性的关系.方法:在CT片上观察并测量24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13~20岁)26个病变间隙的关节突关节形态及关节突关节角度,并与50例成年患者(年龄30~49岁)60个病变...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与病变间隙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性的关系.方法:在CT片上观察并测量24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13~20岁)26个病变间隙的关节突关节形态及关节突关节角度,并与50例成年患者(年龄30~49岁)60个病变间隙比较.两侧关节突关节形态不同和(或)两侧关节突关节角度之差≥10°定义为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比较两组间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率及其与椎间盘突出位置、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青少年组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总发生率为57.7%,成年组为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突出位置、病理类型无关.结论: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较高,可能是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突关节 青少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的防治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磊 王黎明 +5 位作者 王刚锐 徐杰 郑圣鼐 曾逸文 蒋纯志 桂鉴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2003年4月-2008年1月应用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渗漏原因,防治骨水泥渗漏。方法:本组43例患者,男27例,女16例;年龄65~92岁,平均67.7岁;均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66个椎体... 目的:探讨2003年4月-2008年1月应用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渗漏原因,防治骨水泥渗漏。方法:本组43例患者,男27例,女16例;年龄65~92岁,平均67.7岁;均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66个椎体,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最多一次穿刺四个椎体。根据X线片对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疼痛完全解除或者有明显缓解,66个椎体共5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发生率7.6%,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无不良后果发生。结论: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能够迅速地改善临床症状,骨水泥渗漏是其主要并发症,但一般无不良后果发生,只要病例选择合适,手术操作规范,骨水泥渗漏是可以避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水泥 单侧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喻忠 王黎明 +1 位作者 桂鉴超 黄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CT对诊断颈椎病的价值。方法:采用三维CT技术检查300例颈椎病患者,观察颈椎骨质增生情况、椎间孔大小、椎动脉和颈椎骨质增生的关系、骨性椎管狭窄的改变。其中,神经根型145例,椎动脉型41例,脊髓型40例,混合型73例,食管压... 目的:探讨三维CT对诊断颈椎病的价值。方法:采用三维CT技术检查300例颈椎病患者,观察颈椎骨质增生情况、椎间孔大小、椎动脉和颈椎骨质增生的关系、骨性椎管狭窄的改变。其中,神经根型145例,椎动脉型41例,脊髓型40例,混合型73例,食管压迫型1例。结果:21.3%的患者有颈椎椎体骨质增生,42.3%的钩突关节和16.2%的小关节突有骨质增生,有12个小关节突有错位改变。在1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例中,发现椎间孔狭窄438处。其中,C6/7和C5/6椎间孔狭窄占81.3%。椎间孔狭窄的原因有钩突关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体肥大、小关节突骨增生/错位等。椎动脉型颈椎病表现为骨赘压迫椎动脉(22.0%)、椎动脉变细或粗细不均(51.2%)和椎动脉迂曲(14.7%)。脊髓型颈椎病三维CT表现为颈椎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钙化、椎间隙狭窄和颈椎间盘突出等。结论:三维CT能全面评价颈椎间盘退变及其产生的颈椎骨质增生对神经、血管和脊髓的影响,是一种诊断颈椎病的实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 颈椎病 诊断 骨性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远端肿瘤 被引量:10
20
作者 宋华荣 王黎明 顾强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841-844,共4页
目的股骨远端是恶性骨肿瘤的好发部位,传统治疗以截肢为主,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文中介绍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对股骨远端肿瘤进行保肢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8月至2008年10月间12例进行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保肢治疗股... 目的股骨远端是恶性骨肿瘤的好发部位,传统治疗以截肢为主,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文中介绍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对股骨远端肿瘤进行保肢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8月至2008年10月间12例进行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保肢治疗股骨远端肿瘤患者,其中骨肉瘤7例、软骨肉瘤2例、骨巨细胞瘤3例。结果12例患者获得平均35个月(10-74个月)的随访,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按Ennek ing制定的标准进行评定,优6例、良3例、差3例。2例骨肉瘤患者术后出现肿瘤肺转移死亡,其中1例关节置换术后8个月因局部复发行截肢术。结论定制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是一种较好的股骨远端肿瘤保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人工关节 保肢治疗 股骨远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