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扩张液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对大隐静脉内皮细胞保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培生 陈鑫 +1 位作者 徐明 缪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扩张液对大隐静脉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90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硝酸甘油-维拉帕米组(GV组,n=28)、罂粟碱组(Pap组,n=32)以及空白对照组(n=30)。常规扩张离取后...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扩张液对大隐静脉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90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硝酸甘油-维拉帕米组(GV组,n=28)、罂粟碱组(Pap组,n=32)以及空白对照组(n=30)。常规扩张离取后的大隐静脉,各组的扩张液各不相同。测量扩张过程中扩张压力的峰值,扩张后单位面积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死亡数目,以及扩张后单位面积VEC合成释放一氧化氮(NO)的量。结果:3组扩张液扩张后均可见大隐静脉内膜VEC的死亡,以及中膜血管平滑肌的撕裂。但是GV组扩张压力峰值和单位面积VEC死亡数目明显小于Pap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而单位内皮合成释放NO量明显高于Pap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大隐静脉离取后扩张是损伤血管内膜的过程,GV组扩张液能明显降低扩张大隐静脉所需的压力,并且能最大限度的保护VEC和血管内膜的完整性,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上能提高大隐静脉桥的远期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相关性急性肾损伤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万辛 陈鑫 +2 位作者 谢祥成 嵇小兵 曹长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46-1749,共4页
目的 :应用KDIGO标准,评估心脏手术相关性急性肾损伤(cardiac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CSA-AKI)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 目的 :应用KDIGO标准,评估心脏手术相关性急性肾损伤(cardiac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CSA-AKI)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进行心脏手术的1 575例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A-AKI发生的影响因素。多元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CSA-AKI对ICU期间病死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影响。结果:1 575例患者中,534例(34%)发生CSA-AKI,22例(1.4%)患者需要肾替代治疗,住院总病死率为1.3%(20/1 575)。CSA-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机械通气时间(P<0.001)、CPB时间≥100 min(P<0.01)、输注红细胞(P<0.001)、术后3 d内体温超过38℃(P<0.05)等,而使用乌司他丁与CSA-AKI低发生率相关(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AKI住院期间死亡风险是非AKI患者的2.26倍(P<0.05),而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其死亡风险是非肾脏替代患者的18.65倍(P<0.001)。结论:CSA-AKI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输注红细胞以及术后3 d内体温超过38°C等密切相关。乌司他丁的使用与CSA-AKI低发病率有关。CSA-AKI与住院期间死亡风险显著相关,尤其是接受肾替代治疗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相关的急性肾损伤 发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KKα影响小鼠缺血性肾损伤的修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林 黄文娟 +3 位作者 张倩 赵晔 陈文 曹长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0-615,共6页
目的:研究IκB激酶α(IκB kinaseα,IKKα)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肾损伤恢复期小鼠炎细胞浸润及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IR组、干扰组、干扰对照组。干扰组及干扰对照组提前2周给予肾实... 目的:研究IκB激酶α(IκB kinaseα,IKKα)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肾损伤恢复期小鼠炎细胞浸润及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IR组、干扰组、干扰对照组。干扰组及干扰对照组提前2周给予肾实质注射慢病毒,双侧肾蒂夹闭20 min后再灌注3 d建立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肾蒂,不予夹闭。通过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和HE染色评价肾功能及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巨噬细胞浸润及细胞增殖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IKKα、p-IKKα、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8、IL-1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与IR组和干扰对照组相比,IKKα干扰组血肌酐和尿素氮显著增高(P<0.05),肾组织病理损害较重,细胞增殖明显降低(P<0.05);巨噬细胞浸润及炎症介质TNF-α、IL-18、IL-1β的表达增多(P<0.05)。结论:IKKα的表达影响并且促进了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Kα 肾脏 缺血再灌注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继移植调节性T细胞促进由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小鼠肾损伤的修复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文娟 魏盼 +3 位作者 万辛 陈文 张倩 曹长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3-309,共7页
目的:探讨过继移植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在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IRI)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6周龄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肾脏IRI组(IR组)、高剂量Tregs移植组(HT组)... 目的:探讨过继移植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在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IRI)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6周龄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肾脏IRI组(IR组)、高剂量Tregs移植组(HT组)、低剂量Tregs移植组(LT组)。HT、LT两组提前1 d分别经尾静脉注射5×106、1×105个Tregs。左侧肾蒂夹闭45 min再灌注4 d建立模型,Sham组仅分离左侧肾蒂,不予夹闭。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和流式检测Tregs浸润情况;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和(或)ELISA检测Ki67、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10的变化。结果:与IR组和LT组相比,HT组肾组织病理损害减轻,细胞增殖明显升高;Tregs浸润明显增多;IL-10表达增多,TNF-α、IL-6表达减少(P<0.05)。结论:过继移植Tregs可以减轻小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肾脏损伤,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这可能和其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6,分泌抗炎因子IL-10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低龄患者不停跳搭桥术后近中期结果的对比分析
5
作者 刘培生 陈鑫 +2 位作者 石开虎 徐明 蒋英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14-1418,共5页
目的:对两组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不停跳搭桥术后近中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连续收治的145例接受不停跳搭桥患者依据年龄被分为两组,相对高龄组(≥70岁)68例;相对低龄组(<70岁)77例。采用多次信访、电话随访以及门诊复查相结合的... 目的:对两组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不停跳搭桥术后近中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连续收治的145例接受不停跳搭桥患者依据年龄被分为两组,相对高龄组(≥70岁)68例;相对低龄组(<70岁)77例。采用多次信访、电话随访以及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手术后近中期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近期是指术后1个月,中期是指术后12~24个月,平均(18.3±8.8)个月。结果:两组均未发生住院死亡。高龄组在术后平均气管插管时间、血制品的输注及房颤发生率明显高于低龄组,而术后平均ICU观察时间、住院时间、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等方面两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别。结论:与低龄组患者相比,对于高龄组患者,不停跳搭桥同样能带来满意的临床近中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停跳搭桥 高龄 中期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旋糖酐40缓解犬体外循环实验模型中的炎症反应
6
作者 刘培生 陈鑫 庄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15-1218,共4页
目的:建立犬体外循环的模型,研究右旋糖酐40在体外循环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对心脏术后心房纤颤的影响。方法: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分别予以右旋糖酐40及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在体外循环转流前、转流开始后20 min... 目的:建立犬体外循环的模型,研究右旋糖酐40在体外循环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对心脏术后心房纤颤的影响。方法: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分别予以右旋糖酐40及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在体外循环转流前、转流开始后20 min、结束后4、24、48 h分别采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钙蛋白I(TnI),同时记录心率、血压、心指数、射血分数(EF)值。术后对两组动物采用超速起搏诱导心房纤颤。结果:右旋糖酐40组的炎症因子CRP、IL-6、IL-8、IL-10、TNF-α、TnI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房颤诱导率、血压、心率无差异,但右旋糖酐40组体外循环后24 h的EF值及心指数优于对照组。结论:右旋糖酐40可以缓解体外循环中的炎症反应并保护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糖酐 炎症反应 心房纤颤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瓣膜置换围手术期出血与月经周期的关系
7
作者 刘培生 陈鑫 徐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43-1745,共3页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对女性月经周期的影响及月经来潮对围手术期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女性的月经周期及其与围手术期出血的关系,并与同期相同年龄组男性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60例女性患者接受...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对女性月经周期的影响及月经来潮对围手术期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女性的月经周期及其与围手术期出血的关系,并与同期相同年龄组男性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60例女性患者接受了瓣膜置换术,月经周期改变者共33例,其中15例提前1~5 d,18例提前6-10 d;经量及行经时间与平素相比无明显区别。术前3 d月经结束者11例,术后3 d内来潮者18例,此类患者术后出血量与其他女性患者及同期男性患者相比无明显区别。结论: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对女性月经周期的规律有一定影响,但对月经量及行经时间无明显影响;围手术期月经来潮并不增加手术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月经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内IKKα在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晶 万辛 +2 位作者 黄文娟 陈文 曹长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3-408,共6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内IKKα在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IRI)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将20只8~10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WT小鼠)、20只8~10周龄健康雄性巨噬细胞内IKKα基因敲除即IKKαMKO小鼠(KO小鼠)...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内IKKα在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IRI)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将20只8~10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WT小鼠)、20只8~10周龄健康雄性巨噬细胞内IKKα基因敲除即IKKαMKO小鼠(KO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分别构建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抑炎因子白介素-10(IL-10)、促炎因子白介素-6(IL-6)、增殖指标Ki67、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精氨酸酶1(Arg-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L-10、IL-6的表达变化。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IRI组较Sham组肾组织结构损伤明显及炎症浸润增加。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肾脏IRI后IL-10和IL-6均呈高表达,IL-10表达随时间延长而递增,IL-6表达随时间延长而递减。与WT-RI组相比,KO-IRI组小鼠肾脏病理损伤加重(P<0.01),IL-6、CD68、iNOS表达显著增加(P<0.01),IL-10(P<0.01)、Ki67(P<0.05)表达显著降低。结论:巨噬细胞内IKKα基因敲除加重了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且不利于肾脏修复,这可能与增加了肾脏早期巨噬细胞(M1型为主)浸润及促进了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 巨噬细胞 IKK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