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医学肾动态显像与血清胱抑素C评价肾积水患者肾功能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梁凯 万辛 +4 位作者 瞿卫 立彦 贾瑞鹏 邵国强 王自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 :探讨肾动态显像和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评价肾积水患者肾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5月—2015年5月72例影像学检查确诊肾积水患者和15例健康人。肾积水患者根据影像检查分为轻度肾积水组、中度肾积水组及... 目的 :探讨肾动态显像和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评价肾积水患者肾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5月—2015年5月72例影像学检查确诊肾积水患者和15例健康人。肾积水患者根据影像检查分为轻度肾积水组、中度肾积水组及重度肾积水组,以双血浆法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r GFR)为标准,所有患者均行肾动态显像(获得I-GFR)测定Cys C(获得C-GFR),考察其对肾功能的评估和联合应用价值。结果 :肾动态显像诊断肾积水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健康人组、轻度肾积水组患者,I-GFR与r 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略低于C-GFR;中度肾积水患者I-GFR(95.7±36.3)m L/min明显高于r GFR(79.7±11.8)m L/min,重度肾积水患者I-GFR(42.4±23.9)m L/min明显低于r GFR(54.7±11.8)m L/min,且I-GFR离散度大;对中、重度肾积水患者,C-GFR与r 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动态显像可有效评估非积水肾脏GFR,联合C-GFR,可获得积水侧肾脏GFR。结论:核医学肾动态显像对肾积水患者GFR评价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中、重度肾积水患者分肾功能,与Cys C具有较好的联合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肾动态显像 血清胱抑素C 肾小球滤过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对冠状动脉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晴 万辛 +3 位作者 谢祥成 戴春 孙冬 曹长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3-736,共4页
目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探讨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两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式对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脏外科进行体外循环下及非体外循环下... 目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探讨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两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式对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脏外科进行体外循环下及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资料,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术后AKI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77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体外循环组568例,非体外循环组202例。在倾向性评分匹配之前,体外循环组与非体外循环组各变量间(如射血分数、机械通气时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通过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202例体外循环组和202例非体外循环组配对成功,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各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的队列分析显示,体外循环组发生AKI 72例(占35.64%),非体外循环组发生AKI 46例(占22.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2,P=0.004);非体外循环组住院时间较体外循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7,P<0.05);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1.000);两组患者肾脏替代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体外循环手术方式可降低术后AKI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相关性急性肾损伤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万辛 陈鑫 +2 位作者 谢祥成 嵇小兵 曹长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46-1749,共4页
目的 :应用KDIGO标准,评估心脏手术相关性急性肾损伤(cardiac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CSA-AKI)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 目的 :应用KDIGO标准,评估心脏手术相关性急性肾损伤(cardiac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CSA-AKI)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进行心脏手术的1 575例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A-AKI发生的影响因素。多元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CSA-AKI对ICU期间病死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影响。结果:1 575例患者中,534例(34%)发生CSA-AKI,22例(1.4%)患者需要肾替代治疗,住院总病死率为1.3%(20/1 575)。CSA-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机械通气时间(P<0.001)、CPB时间≥100 min(P<0.01)、输注红细胞(P<0.001)、术后3 d内体温超过38℃(P<0.05)等,而使用乌司他丁与CSA-AKI低发生率相关(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AKI住院期间死亡风险是非AKI患者的2.26倍(P<0.05),而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其死亡风险是非肾脏替代患者的18.65倍(P<0.001)。结论:CSA-AKI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输注红细胞以及术后3 d内体温超过38°C等密切相关。乌司他丁的使用与CSA-AKI低发病率有关。CSA-AKI与住院期间死亡风险显著相关,尤其是接受肾替代治疗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相关的急性肾损伤 发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KKα影响小鼠缺血性肾损伤的修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林 黄文娟 +3 位作者 张倩 赵晔 陈文 曹长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0-615,共6页
目的:研究IκB激酶α(IκB kinaseα,IKKα)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肾损伤恢复期小鼠炎细胞浸润及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IR组、干扰组、干扰对照组。干扰组及干扰对照组提前2周给予肾实... 目的:研究IκB激酶α(IκB kinaseα,IKKα)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肾损伤恢复期小鼠炎细胞浸润及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IR组、干扰组、干扰对照组。干扰组及干扰对照组提前2周给予肾实质注射慢病毒,双侧肾蒂夹闭20 min后再灌注3 d建立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肾蒂,不予夹闭。通过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和HE染色评价肾功能及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巨噬细胞浸润及细胞增殖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IKKα、p-IKKα、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8、IL-1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与IR组和干扰对照组相比,IKKα干扰组血肌酐和尿素氮显著增高(P<0.05),肾组织病理损害较重,细胞增殖明显降低(P<0.05);巨噬细胞浸润及炎症介质TNF-α、IL-18、IL-1β的表达增多(P<0.05)。结论:IKKα的表达影响并且促进了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Kα 肾脏 缺血再灌注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继移植调节性T细胞促进由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小鼠肾损伤的修复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文娟 魏盼 +3 位作者 万辛 陈文 张倩 曹长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3-309,共7页
目的:探讨过继移植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在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IRI)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6周龄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肾脏IRI组(IR组)、高剂量Tregs移植组(HT组)... 目的:探讨过继移植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在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IRI)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6周龄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肾脏IRI组(IR组)、高剂量Tregs移植组(HT组)、低剂量Tregs移植组(LT组)。HT、LT两组提前1 d分别经尾静脉注射5×106、1×105个Tregs。左侧肾蒂夹闭45 min再灌注4 d建立模型,Sham组仅分离左侧肾蒂,不予夹闭。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和流式检测Tregs浸润情况;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和(或)ELISA检测Ki67、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10的变化。结果:与IR组和LT组相比,HT组肾组织病理损害减轻,细胞增殖明显升高;Tregs浸润明显增多;IL-10表达增多,TNF-α、IL-6表达减少(P<0.05)。结论:过继移植Tregs可以减轻小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肾脏损伤,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这可能和其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6,分泌抗炎因子IL-10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慢性肾脏损伤和巨噬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晔 陈文 +2 位作者 朱一帆 刘林 曹长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37-942,共6页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慢性肾脏损伤的影响及肾脏内巨噬细胞的变化。方法:将30只6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小檗碱治疗组,每组10只,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Cys C)、24 ...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慢性肾脏损伤的影响及肾脏内巨噬细胞的变化。方法:将30只6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小檗碱治疗组,每组10只,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Cys C)、24 h尿量和尿白蛋白,HE染色观察肾脏形态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巨噬细胞标记物F4/80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高脂饮食组小鼠血脂、Cys C、24 h尿量和尿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IL-1β、F4/80和iNOS在肾脏表达显著增高(P<0.05)。小檗碱治疗组小鼠血脂、Cys C、24 h尿量和尿白蛋白水平有所降低;IL-1β、F4/80和iNOS的表达均较高脂饮食组减少(P<0.05)。结论:小檗碱可以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慢性肾脏损伤,这种保护作用是通过减少肾脏组织浸润的巨噬细胞,尤其是减少M1型巨噬细胞的浸润而发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高脂饮食 巨噬细胞 慢性肾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内IKKα在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晶 万辛 +2 位作者 黄文娟 陈文 曹长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3-408,共6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内IKKα在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IRI)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将20只8~10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WT小鼠)、20只8~10周龄健康雄性巨噬细胞内IKKα基因敲除即IKKαMKO小鼠(KO小鼠)...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内IKKα在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IRI)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将20只8~10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WT小鼠)、20只8~10周龄健康雄性巨噬细胞内IKKα基因敲除即IKKαMKO小鼠(KO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分别构建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抑炎因子白介素-10(IL-10)、促炎因子白介素-6(IL-6)、增殖指标Ki67、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精氨酸酶1(Arg-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L-10、IL-6的表达变化。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IRI组较Sham组肾组织结构损伤明显及炎症浸润增加。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肾脏IRI后IL-10和IL-6均呈高表达,IL-10表达随时间延长而递增,IL-6表达随时间延长而递减。与WT-RI组相比,KO-IRI组小鼠肾脏病理损伤加重(P<0.01),IL-6、CD68、iNOS表达显著增加(P<0.01),IL-10(P<0.01)、Ki67(P<0.05)表达显著降低。结论:巨噬细胞内IKKα基因敲除加重了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且不利于肾脏修复,这可能与增加了肾脏早期巨噬细胞(M1型为主)浸润及促进了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 巨噬细胞 IKK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远程预适应对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8
作者 朱世慧 李鹏 范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56-1059,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后肢缺血预适应大鼠模型,研究远程预适应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摘除右肾后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单纯后肢预适应组(LIP组)、单纯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后肢预适应+... 目的:通过建立后肢缺血预适应大鼠模型,研究远程预适应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摘除右肾后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单纯后肢预适应组(LIP组)、单纯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后肢预适应+肾缺血组(LIP-IR组),再灌注24 h后检测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肾组织病理学改变,肾组织中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包括总NOS(TNOS)、诱导型NOS(iNOS)和结构型NOS(cNOS)。结果:与IR组相比,LIP-IR组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管评分,肾组织中TNOS、iNOS活性均明显降低,但肾组织NO、cNOS活性明显增高(P<0.05);LIP组与sham组相比,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肢体缺血预适应能够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可能与LIP上调eNOS表达,同时降低肾脏iNOS而发挥肾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 肾脏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KKε基因敲除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戚永超 陈文 +3 位作者 朱一帆 万辛 曹长春 陈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地获取IκB激酶复合物ε(inhibitor-κB kinaseε,IKKε)基因敲除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在超净台中取小鼠主动脉,撕去其外膜和脂肪组织,纵行剖开血管,切成1 mm×1 mm的血管块,内面朝下贴于培养皿底部...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地获取IκB激酶复合物ε(inhibitor-κB kinaseε,IKKε)基因敲除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在超净台中取小鼠主动脉,撕去其外膜和脂肪组织,纵行剖开血管,切成1 mm×1 mm的血管块,内面朝下贴于培养皿底部,加入含内皮细胞生长辅助因子(ECGS)的DMEM培养液,贴壁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荧光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72 h后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内皮细胞从血管块边缘游出,12~14 d血管内皮细胞融合成片,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荧光检测呈阳性。结论:本方法可获取纯度高、结构和功能良好的IKKε基因敲除小鼠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Kε 小鼠 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时间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对应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邹勇华 杜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8-800,共3页
目的:研究随机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之间的相关性及对应数值关系。方法:选取35例患者,对其随机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ROC曲线分析24h尿蛋白定量3.5、1.0和0.3g与随机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 目的:研究随机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之间的相关性及对应数值关系。方法:选取35例患者,对其随机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ROC曲线分析24h尿蛋白定量3.5、1.0和0.3g与随机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随机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中度相关(r=0.615,P<0.001)。应用ROC曲线分析24h尿蛋白定量3.5、1.0和0.3g与随机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别为2.99、1.15和0.45g/g,敏感性与特异性均最佳。结论:点时间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可以替代24h尿蛋白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影剂使用对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辛 吴文芳 +1 位作者 曹长春 张立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78-1380,共3页
目的:观察接受CT增强扫捕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患者使用造影剂前后尿液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的变化,探讨造影剂对肾脏的损伤作用。方法:选择34例接受CT增强扫描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患者,分别留取造影剂使用前... 目的:观察接受CT增强扫捕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患者使用造影剂前后尿液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的变化,探讨造影剂对肾脏的损伤作用。方法:选择34例接受CT增强扫描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患者,分别留取造影剂使用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和尿液标本,测定血液标本中的肌酐(Scr)水平和尿液标本中的NGAL水平。结果:34例患者无1例发生造影剂肾病;注射造影剂后2、8、24、48和72 h的Scr水平与造影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造影剂后2、8 h尿NGAL水平明显升高,与造影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影剂使用后Scr水平升高不明显的患者,尿NGAL水平在早期已有明显升高,提示已出现早期的肾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明胶酶类 肾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