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医学肾动态显像与血清胱抑素C评价肾积水患者肾功能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梁凯 万辛 +4 位作者 瞿卫 立彦 贾瑞鹏 邵国强 王自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 :探讨肾动态显像和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评价肾积水患者肾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5月—2015年5月72例影像学检查确诊肾积水患者和15例健康人。肾积水患者根据影像检查分为轻度肾积水组、中度肾积水组及... 目的 :探讨肾动态显像和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评价肾积水患者肾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5月—2015年5月72例影像学检查确诊肾积水患者和15例健康人。肾积水患者根据影像检查分为轻度肾积水组、中度肾积水组及重度肾积水组,以双血浆法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r GFR)为标准,所有患者均行肾动态显像(获得I-GFR)测定Cys C(获得C-GFR),考察其对肾功能的评估和联合应用价值。结果 :肾动态显像诊断肾积水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健康人组、轻度肾积水组患者,I-GFR与r 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略低于C-GFR;中度肾积水患者I-GFR(95.7±36.3)m L/min明显高于r GFR(79.7±11.8)m L/min,重度肾积水患者I-GFR(42.4±23.9)m L/min明显低于r GFR(54.7±11.8)m L/min,且I-GFR离散度大;对中、重度肾积水患者,C-GFR与r 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动态显像可有效评估非积水肾脏GFR,联合C-GFR,可获得积水侧肾脏GFR。结论:核医学肾动态显像对肾积水患者GFR评价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中、重度肾积水患者分肾功能,与Cys C具有较好的联合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肾动态显像 血清胱抑素C 肾小球滤过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密度估计和K均值聚类算法的骨扫描图像分割 被引量:3
2
作者 徐磊 孟庆乐 +4 位作者 杨瑞 曹艳 王峰 崔璨 蒋红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5-589,共5页
目的 :探讨K均值聚类的改进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全身骨扫描图像的分割。方法 :首先对二维全身骨SPECT图像进行锐化、平滑、灰度变换等预处理;其次用核密度估计方法拟合出图像像素概率密度函数曲线,根据曲线的峰值点确定K个初始聚类中心值... 目的 :探讨K均值聚类的改进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全身骨扫描图像的分割。方法 :首先对二维全身骨SPECT图像进行锐化、平滑、灰度变换等预处理;其次用核密度估计方法拟合出图像像素概率密度函数曲线,根据曲线的峰值点确定K个初始聚类中心值;再应用K均值聚类对图像进行分割;最后使用模板匹配排除误识别的区域。结果:图像预处理凸显了感兴趣目标,并改善了图像质量;基于核密度估计的K均值聚类算法的Tanimoto相似度系数明显优于传统K均值算法,平均耗时短于其他分割算法。结论:核密度估计有效地避免K均值聚类算法中初始聚类中心选取的盲目性,使聚类结果更为快速、准确、稳定。改进的K均值聚类算法对骨扫描图像分割效果显著,更便于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 骨扫描 K均值聚类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双源CT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邵婉怡 徐辉 +3 位作者 叶飞 王俊 姚晓晨 王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34-1036,1040,共4页
目的 :结合形态学和功能学指标探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已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和双源CT(DSCT)的患者64例,以MPI的检查结果为标准将临界病... 目的 :结合形态学和功能学指标探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已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和双源CT(DSCT)的患者64例,以MPI的检查结果为标准将临界病变的冠脉分为心肌缺血组和未缺血组。创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冠脉管腔狭窄率和心肌缺血的关系,计算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患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并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CTA诊断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冠脉心肌血流灌注的敏感性分别为80%、90%和50%。经卡方检验,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预测心肌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支病变或双支病变比较三支病变诊断心肌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示临界病变中冠脉管腔狭窄率对诊断心肌缺血预测价值较好(ROC曲线下方面积AUG 0.756)。结论:管腔狭窄率对冠脉临界病变的心肌血供有一定的影响,对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的预测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冠脉成像 冠心病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核素诊疗一体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军 王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6-301,共6页
神经母细胞瘤是源自周围交感神经系统的胚胎性肿瘤,也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颅外实体瘤,占所有儿童癌症死亡人数的15%。其预后多变,从自发消退到对治疗无反应的广泛转移等,部分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尽管采用了多种模式综合疗法,但预后仍不佳。... 神经母细胞瘤是源自周围交感神经系统的胚胎性肿瘤,也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颅外实体瘤,占所有儿童癌症死亡人数的15%。其预后多变,从自发消退到对治疗无反应的广泛转移等,部分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尽管采用了多种模式综合疗法,但预后仍不佳。为了进行准确的评估,根据年龄、分期和生物学肿瘤因素将患者进行危险分组,并需要进行多次临床和影像学检查。核素成像兼具形态学及功能成像,是分期和评估的常用手段。神经母细胞瘤随着疾病进展,常伴肾上腺髓质功能的亢进,生长抑素受体高表达及糖代谢的显著增加,并伴有儿茶酚胺和代谢产物、血清嗜铬粒蛋白显著增高。以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断层(PET/CT)为代表的功能显像在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受到临床广泛关注。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有望成为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诊疗新策略,准确判断分期和预后,实现神经母细胞瘤的分子分型,从而推动该疾病的精准医疗。文章对儿童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的核素诊疗一体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核医学 儿童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 被引量:26
5
作者 邵泽锋 何旭 +4 位作者 楼文胜 陈亮 陈国平 顾建平 王自正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伴血管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及血管造影证实为动静脉内瘘血栓性闭塞伴血管狭窄患者46例,其中观察组23例,行置管溶栓联合球囊形术治疗,对照组23例,行经头静脉...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伴血管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及血管造影证实为动静脉内瘘血栓性闭塞伴血管狭窄患者46例,其中观察组23例,行置管溶栓联合球囊形术治疗,对照组23例,行经头静脉留置针溶栓治疗。观察组:术中对闭塞段行导管导丝穿通术、给予25万U尿激酶注溶栓,术后视血栓清除情况保留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1-3天,每天50万U,对于血栓溶解后瘘道血管仍狭窄者联合囊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经头静脉留置针泵入尿激酶1-3天,每天50万U。观察治疗后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开通况。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管造影表现、透析时血流量等的变化。结果观察组23例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中,2例于治疗即刻造影显示动静脉内瘘即恢复通畅,分别有10、3、2例于治疗后24、48及72h造影复查示血栓溶解,动静脉内瘘满足者血液透析的要求,1例狼疮肾患者于24h复查造影示术中开通的闭塞段再次闭塞,予再次球囊扩张治疗后透析道血恢复,对5例行再次造瘘。对照组23例患者中仅有5例于72h内内瘘开通,余18例均行再次造瘘。两组患者治疗后管开通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07,P〈0.001)。所有病例溶栓过程中均未出现肺栓塞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伴血管狭窄的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血条件差,缺少再次造瘘血管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溶栓 经皮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唾液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少华 王自正 +5 位作者 王峰 姚薇萱 邵国强 蒋娥 张乐乐 孟庆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98-1001,共4页
目的: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的患者经大剂量131I治疗后,慢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病情况。方法:14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经手术切除后行大剂量的131I治疗,在131I治疗前和治疗后的6~39个月随访中分别行... 目的: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的患者经大剂量131I治疗后,慢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病情况。方法:14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经手术切除后行大剂量的131I治疗,在131I治疗前和治疗后的6~39个月随访中分别行唾液腺功能显像。结果:143例DTC患者中有31例(21.7%)出现慢性唾液腺损伤,131I治疗2次以上(累积剂量7.4~37.0GBq)发生慢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131I治疗1次者(累积剂量<3.7GBq)(P<0.005)。结论:反复的、大剂量131I治疗引起的慢性唾液腺损伤更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 放射性碘治疗 甲状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随访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少华 王自正 +4 位作者 邵国强 王峰 张乐乐 蒋娥 孟庆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65-1468,共4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和131I治疗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阴性时,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是否可以反映DTC的复发和转移以及18F-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对这些患者的诊断灵敏度和临床随访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经手术...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和131I治疗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阴性时,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是否可以反映DTC的复发和转移以及18F-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对这些患者的诊断灵敏度和临床随访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经手术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治疗后的DTC患者随访发现11例患者(21.15%)的血清TgAb浓度均为阳性(>40IU/ml,范围为84.0~5450.0IU/ml),但血清Tg<0.2ng/ml;随访期间行18F-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和131I全身显像,计算其诊断复发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性,必要时行全身骨显像、X/CT、B超、MRI检查等。结果11例血清TgAb浓度均为阳性的患者中18F-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和131I全身显像共发现8例患者阳性病灶13个,18F-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发现阳性病灶8个,其中纵膈转移2个,颈部病灶(包括残留病灶和颈淋巴结转移)6个,阴性病灶5个(假阴性),其中颈淋巴结转移3个,纵膈和肺转移各1个,18F-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的灵敏度61.5%,特异性100%,阳性预期值100%;131I全身显像发现阳性病灶10个,其中纵隔转移2个,肺转移1个,颈部病灶(包括残留病灶和颈淋巴结转移)7个,阴性病灶3个(假阴性),其中纵隔转移1个,颈淋巴结转移2个,131I全身显像灵敏度76.92%,特异性100%,阳性预期值90.9%。结论当DTC患者上血清Tg处于低水平状态时,如果TgAb水平持续升高,可以作为诊断DTC转移或复发的一个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18F-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对DTC复发和转移较敏感,可用于血清TgAb浓度升高而Tg水平阴性时的DTC复发和转移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分化型甲状腺癌 肿瘤复发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PECT/CT显像定量评价肿瘤^(99m)Tc-3P4-RGD_2摄取及整合素α_Vβ_3表达水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伟 孟庆乐 +3 位作者 杨瑞 王峰 王自正 邵国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24-1130,共7页
目的:探讨99mTc-HYNIC-PEG4-E[PEG4-c(RGDfk)]2(简称99mTc-3P4-RGD2)microSPECT/CT显像定量肿瘤放射性摄取及整合素αvβ3表达水平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对不同99mTc样品进行microSPECT/CT显像,评价样品体积、活度对放射性计数的影响;对... 目的:探讨99mTc-HYNIC-PEG4-E[PEG4-c(RGDfk)]2(简称99mTc-3P4-RGD2)microSPECT/CT显像定量肿瘤放射性摄取及整合素αvβ3表达水平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对不同99mTc样品进行microSPECT/CT显像,评价样品体积、活度对放射性计数的影响;对荷脑胶质瘤裸鼠行99mTc-3P4-RGD2microSPECT/CT显像,对比基于CT、SPECT及融合图像测定的肿瘤体积与肿瘤实际体积一致性,并评价肿瘤整合素αvβ3表达水平,由病理证实。结果:99mTc样品microSPECT/CT显像放射性计数与其放射性活度呈直线相关(R2=0.999 7),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显示,基于microSPECT/CT测定的肿瘤体积与肿瘤实际体积差异(%)为-2.48±8.17,显著低于microCT(15.04±79.53,t=5.60,P=0.005)和microSPECT(17.04±36.27,t=7.17,P=0.002);microSPECT/CT显像肿瘤99mTc-3P-RGD2摄取与整合素αvβ3表达呈正相关。结论:microSPECT/CT显像可定量99mTc放射性活度和成活肿瘤组织体积,有效评估整合素αvβ3受体表达,为肿瘤整合素受体靶向治疗患者筛选及药物剂量个体化提供影像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PECT CT 定量 整合素ΑVΒ3 肿瘤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7
9
作者 姚晓晨 王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55,共5页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GEP-NET)是具有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和产生多肽激素的一类生物学行为各异且难以预测的肿瘤。本文简要介绍CT、MRI、超声和内镜对GEP-NET的诊断价值,重点介绍针对GEP-NET高表达生长抑素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胆囊...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GEP-NET)是具有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和产生多肽激素的一类生物学行为各异且难以预测的肿瘤。本文简要介绍CT、MRI、超声和内镜对GEP-NET的诊断价值,重点介绍针对GEP-NET高表达生长抑素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胆囊收缩素受体、胰高血糖素相关肽受体等,放射性核素68镓与其他放射性核素标记核素分子显像剂的最新进展及分子成像在GEP-NET中的诊断价值、检查前注意事项和临床适应证。68镓标记生长抑素类似物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CT)已成为GEP-NET诊断的金标准,对临床治疗决策起关键作用。 G蛋白偶联受体和胰高血糖素相关肽等新的靶向分子探针的不断涌现,生长抑素受体介导的肿瘤显像在GEP-NET诊疗中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瘤病/放射性核素显像 胃肠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 胰腺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受体 生长抑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Sandostatin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在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红 孙丽华 +3 位作者 乔岩 谷伟 王自正 王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2期1088-1089,1092,共3页
目的 :探讨99mTc Sandostatin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指导。 方法 :5 7例胸部CT疑肺癌患者。静脉注射99mTc Sandostatin (991.6± 187.5 9)MBq后 ,采用双探头可变角SPECT(MilleniumVG ,HAWKEYEGE)行平面及胸部断... 目的 :探讨99mTc Sandostatin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指导。 方法 :5 7例胸部CT疑肺癌患者。静脉注射99mTc Sandostatin (991.6± 187.5 9)MBq后 ,采用双探头可变角SPECT(MilleniumVG ,HAWKEYEGE)行平面及胸部断层显像 ,经重建后同时获得匹配的发射 透射图像 ,并获得融合图像。勾画肿块感兴趣区 (ROI)计算肿瘤和正常肺组织的放射性比值 (T/N) ,所有病灶均经病理及 (或 )其他检查证实。 结果 :5 7例99mTc Sandostatin显像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5 .7%、90 .0 %和 94 .7%。 4 5例患者检查真阳性 ,9例单个肺小结(SPN ,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 )真阴性 ,2例鳞癌假阴性 ,1例结核球假阳性。小细胞肺癌 (SCLC)、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T/N分别为 3.4 3± 0 .6 6和 2 .2 4± 0 .31。SCLC与NSCLC相比较 ,SCLC对99mTc Sandostatin的摄取明显高于NSCLC(t=4 .0 72 ,P <0 .0 5 )。 结论 :99mTc Sandostatin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简便的检查方法 ,对肺癌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生长抑素受体 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衰减校正对SPECT断层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孟庆乐 姚薇萱 +5 位作者 王峰 李少华 邵国强 张乐乐 杨瑞 王自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3-406,共4页
目的:评价X线衰减校正对SPECT断层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Jaszczak模型行常规断层显像,肺癌患者1例行99mTc-octreotide SPECT显像,对衰减校正图像(AC)和非衰减校正图像(NA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C图像较NAC图像计数明显增加,尤以... 目的:评价X线衰减校正对SPECT断层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Jaszczak模型行常规断层显像,肺癌患者1例行99mTc-octreotide SPECT显像,对衰减校正图像(AC)和非衰减校正图像(NA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C图像较NAC图像计数明显增加,尤以中心部分显著,图像更加趋于均匀;分辨率方面,NAC图像分辨率为9.5mm,AC图像分辨率为7.9mm,对比度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X线衰减校正可改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衰减校正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栓塞诊断中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与肺通气/灌注平面显像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孟庆乐 姚薇萱 +5 位作者 王峰 李少华 邵国强 张乐乐 杨瑞 王自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06-1208,共3页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中的价值。方法:45例PE疑似患者分别行常规肺通气/灌注(V/P)平面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PE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的差异。结果:常规...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中的价值。方法:45例PE疑似患者分别行常规肺通气/灌注(V/P)平面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PE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的差异。结果:常规肺V/P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8.6%、58.8%和71.1%,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9%、88.2%和91.1%,两种影像学检查在定性诊断PE方面有统计学差异(χ2=14.63,P<0.05)。结论:SPECT/CT肺断层融合显像法优于常规肺V/P显像,可作为诊断PE的一种新的常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CT 肺栓塞 肺通气/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乳腺亲肿瘤显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娥 姚薇萱 +6 位作者 王自正 王峰 李少华 王佳琼 孟庆乐 徐崇英 曹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30-1131,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99MTC-MIBI 乳腺亲肿瘤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穿刺内膜下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症 被引量:2
14
作者 邵泽锋 王自正 +6 位作者 顾建平 何旭 楼文胜 陈亮 陈国平 宋进华 王国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72-1675,共4页
目的探讨逆行穿刺内膜下成形术(SlA)对膝下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膝下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采用顺行SlA治疗为对照组,另25例在顺行SlA失败后采用逆行穿刺SIA对狭窄或闭... 目的探讨逆行穿刺内膜下成形术(SlA)对膝下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膝下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采用顺行SlA治疗为对照组,另25例在顺行SlA失败后采用逆行穿刺SIA对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进行长球囊扩张为实验组,对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踝肱指数(ABI)、皮温进行组间及组内的比较分析。结果 50例技术即时成功率均为100%,术后肢体缺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实验组患者ABI由术前的0.31±0.12增至术后24 h、1周、3月、6月及12月的0.47±0.09、0.56±0.06、0.63±0.07、0.58±0.06、0.49±0.03;皮温(T,℃)由术前的28.13±2.45增至术后24 h、1周、3月、6月及12月的33.87±1.24、34.16±0.44、34.19±0.25、32.45±0.25、31.05±0.21,术后24 h、1周、3月、6月及12月ABI与T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ABI、T改善率及血流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穿刺SI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顺行SIA失败后治疗膝下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 球囊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海荣 王长来 +5 位作者 张铮 秦海东 黄悦 王书奎 立彦 程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98-501,I0005,共5页
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中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甲基强的松龙(MP)组,每组在3 h和6 h取标本,用Annexin-V-PI双染法通过流式... 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中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甲基强的松龙(MP)组,每组在3 h和6 h取标本,用Annexin-V-PI双染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观察肺抑制蛋白κB-α(IκB-α)的表达,计算肺湿质量/干质量比值(W/D)、肺组织损伤定量评价(IQA),观察肺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I/R组与假手术组相比,3、6 h点肺组织凋亡率明显增加,肺组织IκB-α的表达明显下降,W/D、IQA显著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I/R组3 h点,肺组织凋亡率和IκB-α呈显著负相关(r=-0.8929,P=0.0068),和IQA呈显著正相关(r=0.9714,P=0.0003)。MP组与I/R组相比,3、6 h点肺组织凋亡率明显减少,W/D、IQA呈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6 h点肺组织IκB-α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损害明显减轻。结论:细胞凋亡参与了LIRI的病理生理过程,早期随着炎症反应的增加,凋亡明显增加。MP早期减少肺组织IκB-α的活化,抑制在I/R中凋亡的发生,从而减轻了肺组织的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甲基强的松龙 抑制蛋白kB-α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胆同位素动态显像和超声检查对婴儿肝外胆道闭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邵国强 韩建奎 +4 位作者 王峰 李少华 刘岱 吕学民 王自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99Tcm-二乙基乙酰苯胺亚氨二醋酸(99Tcm-EHIDA)肝胆平面+断层显像和肝胆超声检查对婴儿肝外胆道闭锁(EHBA)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表现高度怀疑EHBA的持续性黄疸患儿98例,予肝胆平面+断层显像和超声检查。参照临床最终诊断,评价... 目的探讨99Tcm-二乙基乙酰苯胺亚氨二醋酸(99Tcm-EHIDA)肝胆平面+断层显像和肝胆超声检查对婴儿肝外胆道闭锁(EHBA)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表现高度怀疑EHBA的持续性黄疸患儿98例,予肝胆平面+断层显像和超声检查。参照临床最终诊断,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日龄段EHBA的诊断效能和联合应用价值。结果99Tcm-EHIDA肝胆平面显像诊断EHBA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2.6%、60.6%和68.4%;联合6~8h肝胆断层显像,分别提高到100.0%、77.5%和83.7%。对日龄<60d组患儿,肝胆平面+断层显像对EHBA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86.2%、89.7%,高于以胆囊大小、收缩率为诊断标准的超声检查(80.0%、69.0%、71.8%)和以肝门纤维块为诊断标准的超声检查(40.0%、93.1%、79.5%);而对日龄>60d者,三者对EHBA的效能分别为100%、71.4%、79.7%和88.2%、57.1%、66.1%和76.5%、92.9%、88.1%。其中,肝胆平面+断层显像持续未见肠道放射性出现的29例患儿,联合超声检查以"三角形索带征"为诊断标准,诊断EHBA特异度提高到95.2%。结论肝胆平面+断层显像对EHBA具有较高诊断灵敏度,为临床首选筛检方法;对日龄>60d者,肝胆平面+断层显像和肝胆超声"三角形索带征"影像具有较好的联合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道闭锁 断层显像 肝胆动态显像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P治疗大鼠佐剂型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顾强荣 王黎明 +5 位作者 徐燕 李少华 孟庆乐 姚庆强 杨建平 桂鉴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41-144,I0001,共5页
目的:用99Tc-MDP(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治疗大鼠佐剂型关节炎,探讨其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佐剂型关节炎组和99Tc-MDP治疗组,每组10只,治疗组于造模后的第10 d起给予99Tc-MDP(2.5×10-3μg/kg... 目的:用99Tc-MDP(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治疗大鼠佐剂型关节炎,探讨其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佐剂型关节炎组和99Tc-MDP治疗组,每组10只,治疗组于造模后的第10 d起给予99Tc-MDP(2.5×10-3μg/kg,以99Tc含量计算)腹腔内注射,每2d重复注射1次,观察大鼠左踝关节的左右径宽度、关节炎指数、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关节核素显像及关节病理的变化。结果:与佐剂型关节炎组相比,99Tc-MDP治疗组大鼠左踝关节左右径宽度及关节炎指数相对较小,血清TNF和IL-1β水平低,关节核素显像感兴趣区放射性比(T/NT)小,组织病理检查提示滑膜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相对较轻。结论:99Tc-MDP治疗大鼠佐剂型关节炎疗效肯定,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全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DP 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CC1和XRCC3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菡 林夏雯 +1 位作者 陈宇 立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7-430,共4页
目的:研究DNA修复基因XRCC1(rs25487)和XRCC3(rs1799796)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膀胱癌易感性及其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收集经病理诊断为膀胱癌患者的279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正常的人群280例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DNA修复基因XRCC1(rs25487)和XRCC3(rs1799796)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膀胱癌易感性及其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收集经病理诊断为膀胱癌患者的279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正常的人群280例为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RFLP)技术检测多态性位点rs25487和rs1799796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分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基因型与膀胱癌发生的关系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膀胱癌及其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XRCC1(rs25487)和XRCC3(rs1799796)位点在病例及对照组中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rs25487的AG基因型在肿瘤分期Ⅰ-Ⅱ期(OR=0.48,95%C1=0.31~0.73)、高分化(OR=0.53,95%CI=0.29~0.97)、低分化(OR=0.56,95%CI=0.33~0.94)、无周围淋巴结转移组(OR=0.53。95%CI=0.34—0.84)、无远端淋巴结转移组(OR=0.56,95%CI=0.37~0.83)中的分布频率低于对照组;rs1799796的GG基因型在中分化(OR=3.68.95%CI=1.62~8-36)、有周围淋巴结转移纽(OR=2.36,95%CI=1.23~4.53)及有远端淋巴结转移组(OR=2.51,95%CI=1.08~5.80)中的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使膀胱癌的发病风险增加。结论:本研究发现XRCC1(rs25487)和XRCC3(rs1799796)与膀胱癌的病理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XRCC1 XRCC3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少华 王自正 +3 位作者 姚薇萱 王峰 蒋娥 孟庆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83-1486,1493,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DHC)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和131I治疗后复发转移的临床随访价值。方法:对28例临床经手术和131I清甲治疗后的DTC患者行18F-FDGDHC显像及131I全身显像,计算其诊断复发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DHC)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和131I治疗后复发转移的临床随访价值。方法:对28例临床经手术和131I清甲治疗后的DTC患者行18F-FDGDHC显像及131I全身显像,计算其诊断复发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与甲状腺球蛋白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28例患者中DHC显像真阳性8例,真阴性13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6例,其诊断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1%、92.8%、75.0%、88.9%、68.4%。当HTg≥10ng/ml,DHC显像探测复发转移灶以颈淋巴结、骨灵敏度较高。结论:18F-FDGDHC显像对术后和131I清甲治疗后的DTC复发转移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肿瘤复发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对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武婕 姜建东 +2 位作者 王自正 王峰 陈正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82-383,共2页
目的:用多巴胺转运体(DAT)显像剂99m^Tc-2β-[N,N’-双(2-巯乙基)乙撑二氨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99m^Tc—TRODAT—1)显像鉴别帕金森病(PD)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材料和方法:28例PD患者,病程4个月~5年,15... 目的:用多巴胺转运体(DAT)显像剂99m^Tc-2β-[N,N’-双(2-巯乙基)乙撑二氨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99m^Tc—TRODAT—1)显像鉴别帕金森病(PD)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材料和方法:28例PD患者,病程4个月~5年,15例VP患者,病程1-3年,正常对照组19例,静脉注射99m^Tc—TRODAT—1,3h后行SPECT显像,并计算纹状体/小脑放射性比值(ST/CB)。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患者纹状体99m^Tc—TRODAT-1积聚显著下降,尤以壳核更为明显。早期PD患者(H/Y:1)即可见两侧ST/CB有显著差异;而VP患者纹状体内99m^Tc—TRODAT—1放射性浓聚程度与对照组相似,ST/CB也无明显差异。结论:99m^Tc—TRODAT—1多巴胺转运体SPECT显像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SPECT 多巴胺转运体 H/Y分级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