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单守杰 陈绍良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73-476,共4页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 ,多向分化能力 ,在适宜的体外培养中干细胞能够稳定生存增殖并保持多向分化潜能 ,是便于体外操作的理想的靶细胞。本文综合近几年国内外文献 ,阐述了骨髓干细胞通过移植技术移植至试验动物的病损心脏 ,可以分化增殖...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 ,多向分化能力 ,在适宜的体外培养中干细胞能够稳定生存增殖并保持多向分化潜能 ,是便于体外操作的理想的靶细胞。本文综合近几年国内外文献 ,阐述了骨髓干细胞通过移植技术移植至试验动物的病损心脏 ,可以分化增殖为心肌细胞和血管结构 ,从而改善缺血的心脏功能。因此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移植 研究进展 骨髓造血干细胞 骨髓间质干细胞 基因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长收缩诱导的生理性缺血训练促进远隔缺血心肌侧支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林松 李咏雪 +1 位作者 励建安 陆晓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7-383,共7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肢体等长收缩诱导的生理性缺血训练是否可以促进远隔缺血心肌侧支循环形成,并探索其机制。方法:冠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等长握拳训练组。训练组患者进行3个月等长握拳诱导的生理性缺血训练,...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肢体等长收缩诱导的生理性缺血训练是否可以促进远隔缺血心肌侧支循环形成,并探索其机制。方法:冠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等长握拳训练组。训练组患者进行3个月等长握拳诱导的生理性缺血训练,对照组不做任何训练活动。训练前后ELISA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荧光激活流式细胞分离术测定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心肌核素显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测定心肌缺血区血流灌注。结果:运动前,两组患者核素心肌显像静息节段总评分、外周血EPCs数量、VEGF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3个月等长握拳训练后,训练组EPCs数量、VEGF浓度均显著增加(P<0.01);训练组SPECT观察缺血区域节段总评分有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训练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训练后EPCs增量与VEGF增量,VEGF增量与静息节段总评分改善均呈中度相关(r=0.56,r=-0.60)。结论:冠心病患者等长握拳诱导的生理性缺血训练可通过VEGF及EPCs释放促进远隔缺血心肌侧支循环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长收缩 生理性缺血 心肌侧支循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钱卫冲 黄峻 +6 位作者 王海燕 廖静 陈建国 段宝祥 罗骏 施广飞 吉庆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50-352,共3页
目的 评价国产辛伐他汀调节血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 2例原发性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入国产辛伐他汀 (6 1例 )组和进口辛伐他汀 (舒降之 ,6 1例 )组。剂量 10mg ,每日 1次 ,疗程 12周。结果 辛伐他汀组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动... 目的 评价国产辛伐他汀调节血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 2例原发性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入国产辛伐他汀 (6 1例 )组和进口辛伐他汀 (舒降之 ,6 1例 )组。剂量 10mg ,每日 1次 ,疗程 12周。结果 辛伐他汀组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有效率分别为 86 .9%、6 5 .6 %和 73.8% ,与进口辛伐他汀组无显著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 1%和 16 4% ,无显著差异。结论 国产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与进口辛伐他汀一样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高脂血症 药物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visional支架术分支球囊扩张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钱雪松 朱明辉 +3 位作者 常霞 周勇 张俊杰 刘志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40-1742,1752,共4页
目的:探讨Provisional支架术中分支开口严重受累的病例续行球囊扩张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常规行Provisional支架术,分支受累开口狭窄≥50%且血流TIMI 3级患者194例,其中115例采用单纯球囊行分支扩张术,为球囊扩... 目的:探讨Provisional支架术中分支开口严重受累的病例续行球囊扩张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常规行Provisional支架术,分支受累开口狭窄≥50%且血流TIMI 3级患者194例,其中115例采用单纯球囊行分支扩张术,为球囊扩张组(BD组),79例采用分支导丝保护技术未行分支扩张术,为对照组(C组)。主要研究终点为术后9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再次靶血管重建,次要终点为9个月血管造影主支血管再狭窄率和分支TIMI血流分级。结果:BD组与C组的MACE分别为15例(13.0%)和7例(8.9%),主支血管再狭窄分别为12例(10.4%)和5例(6.3%),两组间MACE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分支血流TIMI 3级比例为96.2%,显著高于BD组87.8%(P<0.05)。结论:Provisional支架术中分支开口严重受累病例,如果血流良好,行分支球囊扩张术并不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分叉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