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清中E-钙黏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军 何赢 +6 位作者 王书奎 黄文斌 陈兴国 何帮顺 赵有财 王劲松 张国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清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48例食管鳞癌、23例糜烂性食管炎、24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E-cad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清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48例食管鳞癌、23例糜烂性食管炎、24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E-cad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上述研究对象血清中可溶性E-cad(sE-cad)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且收集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E-cad表达水平在食管鳞癌组织中明显降低,与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及糜烂性食管炎黏膜上皮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鳞癌,其癌组织中E-cad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E-cad在食管鳞癌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及糜烂性食管炎组(P<0.05)。血清sE-cad水平与食管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E-cad高表达者与低表达者相比,血清sE-ca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结论:E-cad可作为食管鳞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血清sE-cad可作为食管鳞癌诊断筛查的血清学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钙黏蛋白 食管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酶联免疫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清中CD44v6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军 何赢 +5 位作者 王书奎 黄文斌 陈兴国 何帮顺 赵有财 王劲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1-464,469,共5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清中CD44v6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8例食管鳞癌、23例糜烂性食管炎、24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D44v6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上述研究对象血清中可溶性C...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清中CD44v6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8例食管鳞癌、23例糜烂性食管炎、24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D44v6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上述研究对象血清中可溶性CD44v6(sCD44v6)的水平进行检测。收集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①CD44v6表达水平在食管鳞癌组织中明显升高,与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及糜烂性食管炎黏膜上皮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其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血清sCD44v6在食管鳞癌组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组及糜烂性食管炎组(均P<0.05)。血清sCD44v6水平与食管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③食管鳞癌组织中CD44v6高表达者与低表达者相比,血清sCD44v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5)。结论①CD44v6有望成为食管鳞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②血清sCD44v6有望成为食管鳞癌诊断筛查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食管鳞癌 免疫组化 酶联免疫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19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馨梅 张振玉 +6 位作者 孙士其 胡乃中 吕农华 王少峰 杨玉秀 倪润洲 丁岩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3-477,共5页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治疗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19例。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治疗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19例。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镜下溃疡分期和临床症状指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溃疡愈合显效率(86.73%比85.59%)与有效率(96.46%比97.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均显著缓解,用药4周后治疗组嗳气评分下降值显著大于对照组[(1.36±0.76)比(1.09±0.60),P<0.05];用药2周及4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总分下降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2周后(4.54±2.58)比(3.78±2.12),P<0.05];4周后[(5.33±2.77)比(4.53±1.93),P<0.05]。用药4周后,治疗组的疼痛消失率高于对照组(96.26%比95.1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效果确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 十二指肠溃疡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