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3
1
作者 单涛 韩流 +3 位作者 葛德高 王宏宇 张媛 鲍红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择期因股骨颈骨折于椎管内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5~80岁,BMI 16~28 ...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择期因股骨颈骨折于椎管内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5~80岁,BMI 16~28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组(P组)和对照组(C组)。P组于体位摆放前20 min行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将0.5%罗哌卡因10 ml注入腰大肌肌腱与耻骨之间间隙;C组于体位摆放前20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随后两组均行椎管内麻醉,术后均行羟考酮PCIA,维持NRS评分<4分,若NRS评分≥4分,静脉注射羟考酮1 mg补救镇痛。记录患者入室时(T 0)、体位摆放前即刻(T 1)、体位摆放时(T 2)和体位摆放后即刻(T 3)的NRS评分。记录椎管内麻醉操作时间、麻醉科医师对体位摆放满意情况、患者满意情况、PCIA首次按压时间、术后24 h内羟考酮总用量和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恶心、呕吐、局麻药中毒、穿刺部位感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P组T 1—T 3时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椎管内麻醉操作时间明显缩短(P<0.05),麻醉科医师对体位摆放满意率、患者满意率明显升高(P<0.05),PCIA首次按压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24 h内羟考酮总用量明显减少(P<0.05),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增强术后镇痛效果,缩短椎管内麻醉操作时间,提高患者椎管内麻醉体位摆放时的舒适度,减少术后24 h内羟考酮总用量,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囊 神经阻滞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经鼻腔给药对妇科全麻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尹加林 张勇 +3 位作者 陈利海 王晓亮 徐亚杰 鲍红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经鼻腔给药对妇科全麻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并探讨最佳剂量。方法择期妇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组(D1组、D2组、D3组)。手术结束前30 min,D1、D2、D3组分别经鼻滴注...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经鼻腔给药对妇科全麻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并探讨最佳剂量。方法择期妇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组(D1组、D2组、D3组)。手术结束前30 min,D1、D2、D3组分别经鼻滴注右美托咪定0.6、1.2、1.8μg/kg,C组用生理盐水滴鼻。记录给药前即刻(T_1)、手术结束时(T_2)、患者可唤醒时(T_3)、拔管时(T_4)、拔管后1min(T_5)、5min(T_6)、10min(T_7)的HR、MAP、SBP与HR乘积(RPP);检测T_1、T_2、T_4、T_6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浓度。记录患者术后恢复指标。结果与C组比较,T_3~T_5时D1组、T_2~T_7时D2、D3组MAP和RPP均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T_4、T_6时D1组、T_2、T_4和T6时D2、D3组血浆NE、Cor浓度明显降低(P<0.05)。C组、D1组和D2组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及PACU留观时间均明显短于D3组(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右美托咪定1.2μg/kg滴鼻可有效抑制全麻手术拔管期的应激反应,同时不影响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滴鼻 围拔管期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在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曹媛媛 丁可 +3 位作者 胡静 张文文 鲍红光 王晓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17-1520,共4页
目的:观察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transnasal humidified rapid-insufflation ventilatory exchange,THRIVE)在非插管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Mallampatti分级Ⅰ~Ⅱ级... 目的:观察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transnasal humidified rapid-insufflation ventilatory exchange,THRIVE)在非插管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Mallampatti分级Ⅰ~Ⅱ级择期静脉麻醉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面罩吸氧组(M组)和THRIVE吸氧组(T组)(n=60)。M组:面罩吸氧,嗅花位,氧浓度100%,流量10 L/min;T组:THIRVE吸氧,入室流量30 L/min,氧浓度100%,麻醉诱导后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60开始手术操作,流量调至70 L/min,超声测量患者吸氧前后胃窦部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 of the gastic antrum,CSA-GA)。采用国际镇静工作组流程,记录术中与缺氧或非缺氧相关的不良事件(呛咳、无意识肢体运动、恶心呕吐、鼻咽部不适等);记录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与苏醒时间;记录THIRVE通气相关的不良事件(气压伤和气道损伤);调查麻醉医生、妇科医生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M组相比,T组围术期缺氧、托下颌、面罩加压给氧、无意识肢体运动发生率降低(P<0.05),丙泊酚用量增加(P<0.05),麻醉医生及妇科医生满意度提高(P<0.05)。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T组患者吸氧前后CSA-GA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气道损伤和气压伤的发生。结论: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可安全有效地改善非插管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患者的氧合,减少术中体动,医生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 静脉麻醉 宫腔镜手术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麻醉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悠然 陈利海 葛亚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62-764,共3页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麻醉科医师的工作范围拓展至围术期各个阶段,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提供舒适化医疗。然而围术期的影响因素众多,麻醉科医师人员紧缺又易疲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自生物医学进入大数据时代后,医学数据...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麻醉科医师的工作范围拓展至围术期各个阶段,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提供舒适化医疗。然而围术期的影响因素众多,麻醉科医师人员紧缺又易疲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自生物医学进入大数据时代后,医学数据增长速度已远快于传统人工分析数据的速度,传统算法已不适用于处理海量的医学数据,因此,深度学习开始发挥它的作用。本文就深度学习在麻醉学研究中的应用做一详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麻醉学 疾病预测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双侧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文文 张媛 +7 位作者 吕云落 韩流 王宏宇 赵倩 尹加林 单涛 鲍红光 斯妍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双侧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60~80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双侧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60~80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SGB组(S组)和对照组(C组)。S组于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SGB,注入0.375%罗哌卡因8 ml,C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记录SGB前(T0)、SGB后5 min(T1)、30 min(T2)、60 min(T3)、手术结束(T4)时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计算搏动指数(PI)和阻抗指数(RI),同时记录T0-T4时的MAP、HR和CVP。结果与T0时比较,T2-T4时C组双侧Vm、MAP明显降低,双侧PI和RI明显升高(P<0.05);T2-T4时S组双侧Vm明显明显降低(P<0.05),非阻滞侧PI和RI明显升高(P<0.05);T2时S组MAP明显降低(P<0.05)。T3、T4时C组MAP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明显降低阻滞侧颅内动脉血管阻力,增加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颅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经颅多普勒超声 腹腔镜 脑血流 胃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对肥胖患者全麻诱导期胃进气的影响:基于超声评估的90例前瞻性临床试验 被引量:19
6
作者 蒋卫清 石莉 +7 位作者 赵倩 张文文 徐漫 汪婉玲 王晓亮 鲍红光 冷静 蒋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43-1549,共7页
目的通过超声实时监测胃窦进气情况,评估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THRIVE)在全身麻醉诱导时对肥胖患者胃进气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于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肥胖患者,BMI:30~39.9 kg/m2,随机分为面罩组(M组)、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 目的通过超声实时监测胃窦进气情况,评估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THRIVE)在全身麻醉诱导时对肥胖患者胃进气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于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肥胖患者,BMI:30~39.9 kg/m2,随机分为面罩组(M组)、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THRIVE)组(T组)、面罩复合THRIVE组(M+T组),30例/组。全麻诱导期,M组经面罩预给氧并在诱导给药后行面罩辅助通气(FMV);T组经THRIVE给氧;M+T组经面罩复合THRIVE预给氧,于诱导给药后行FMV复合THRIVE给氧。气管插管期,T组及M+T组患者接受THRIVE持续给氧。超声监测各患者胃窦部,超声图像出现“彗尾征”则定义为胃进气阳性(GI+)。测量预给氧前后以及插管后的胃窦部横截面积(CSA-GA),记录T1(入室)、T2(预充氧5 min后)、T3(诱导给药5 min后)、T4(插管后即刻)各时点脉搏氧饱和度(SpO2)、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T组比较,M和M+T组胃进气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与T1时间点比较,M组和M+T组CSA-GA在T4时间点显著增加;与T1时间点比较,M组和M+T组的GI+亚组CSA-GA在T4时间点均显著增加;在T4时间点,M组和M+T组的GI+亚组CSA-GA大于本组GI-亚组(P<0.05)。T组各时间点的CSA-GA无统计学差异(P>0.05)。腔镜直视下胃胀分级结果提示,与T组比较,M组和M+T组腔镜直视下胃胀分级Ⅰ°患者占比例显著减少,Ⅱ°患者占比例显著增加(P<0.05)。窒息插管期(即T3~T4),M组PaO2变化值(ΔPaO2)显著大于T组和M+T组(P<0.05)。结论超声监测观察胃窦部“彗尾征”及CSA-GA变化是一种可行、可靠的胃进气检测方法;而THRIVE用于肥胖病例的麻醉诱导能够在保证患者氧合的情况下不会进一步增加胃进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超声 胃窦面积 胃进气 肥胖 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路肩胛上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姜慧丽 武茜 +2 位作者 汤洋 郑曼 陈利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92-1195,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前路肩胛上神经阻滞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肺活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单侧肩关节镜手术患者47例,男17例,女30例,年龄26~78岁,体重50~75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肩胛上神经阻滞组(S组,n=24...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前路肩胛上神经阻滞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肺活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单侧肩关节镜手术患者47例,男17例,女30例,年龄26~78岁,体重50~75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肩胛上神经阻滞组(S组,n=24)和肌间沟入路臂丛阻滞组(I组,n=23)。患者分别在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S组)及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I组),阻滞药物均为0.375%罗哌卡因20ml+地塞米松5mg。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6h肺活量,拔管时间,PACU出室时间,术后苏醒即刻、6、12、24h的静息VAS疼痛评分,术中及术后24h内阿片类药物总量,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S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明显早于I组[(13.0±3.9)min vs(21.2±4.0)min,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hI组肺活量明显下降[(2 909±502)ml vs(3 533±726)ml,P<0.05],S组无明显变化[(3 620±808)ml vs(3 743±529)ml,P<0.05],I组明显低于S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阿片类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前路肩胛上神经阻滞可以为肩关节镜手术提供较为满意的镇痛,并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上神经阻滞 镇痛 超声 肺功能 肩关节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关节术后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41
8
作者 蒋婷婷 尹加林 +1 位作者 张勇 陈宝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89-1192,共4页
目的比较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和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拟行腰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5例,男22例,女33例,年龄65~85岁,ASAⅠ或... 目的比较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和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拟行腰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5例,男22例,女33例,年龄65~8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QLB组(n=28)和FICB组(n=27)。术后分别于超声引导下行QLB和FICB,予0.375%罗哌卡因30ml。所有患者术后行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术后6、12、24、48h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记录静息及运动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12、24、48h QLB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FICB组(P<0.05);术后12、24、48hQLB组运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FICB组(P<0.05),两组不同时点静息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L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FICB组[2(7.1%)vs 9(33.3%),P<0.05]。结论腰方肌阻滞较髂筋膜间隙阻滞更能明显减轻髋关节置换术后活动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腰方肌阻滞 髂筋膜间隙阻滞 髋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葛亚力 马正良 +3 位作者 史宏伟 赵雅梅 顾小萍 魏海燕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49-1055,共7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择期行CABG的患者147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择期行CABG的患者147例为研究对象。在术前、术后第7天和3个月分别应用精神神经测试量表评估认知功能判定患者是否发生POCD。为计算认知功能评估过程中的学习效应同时征集30名志愿者(患者的家属)完成3次认知功能评估。按照调查表记录患者围术期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受教育程度、合并症、吸烟饮酒史、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手术类别、手术时间、术中脑氧饱和度、术中最低血红蛋白浓度及血红蛋白浓度的下降率、气管导管带管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炎性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评分)等,根据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结果:共有101例患者完成所有3次认知功能测验。术后7 d和3个月分别有38例和21例发生POCD,发生率分别为37.6%和20.8%,其中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组)患者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组)患者在术后7 d及3个月的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龄(OR=1.177,95%CI 1.071~1.292,P<0.05)、术中血红蛋白浓度的下降率(OR=1.334,95%CI 1.152~1.545,P<0.05)、SIRS评分(OR=2.815,95%CI 1.014~7.818,P=0.047)将增加CABG发生POCD的风险。结论:CABG患者术后7d和3个月的POCD发生率分别为37.6%和20.8%,体外循环下CABG组与OPCABG组术后7 d和3个月的POCD发生率无明显区别。老龄、术中血红蛋白浓度的下降率和SIRS评分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预测困难气道喉镜插管有效性的比较 被引量:18
10
作者 斯妍娜 王晓亮 +5 位作者 石莉 张勇 尹加林 曾令清 景灵 鲍红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预测困难气道喉镜插管的有效性,并分析其最佳临界点。方法选择行全麻气管插管择期手术患者300例,年龄18~65岁,体重42~88kg,ASAⅠ或Ⅱ级,麻醉诱导前评估甲颏高度(TMH)、甲颏距离(TMD)、胸颏间距(SMD)、改良Mallampti分级...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预测困难气道喉镜插管的有效性,并分析其最佳临界点。方法选择行全麻气管插管择期手术患者300例,年龄18~65岁,体重42~88kg,ASAⅠ或Ⅱ级,麻醉诱导前评估甲颏高度(TMH)、甲颏距离(TMD)、胸颏间距(SMD)、改良Mallampti分级(MMT)和身高甲颏距离比(RHTMD)。在全麻诱导下直接喉镜暴露声门评估Cormack-Lehane(C-L)分级,Ⅲ级和Ⅳ级视为喉镜插管困难。计算上述几种方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预测困难喉镜插管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精确度。绘制TMH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确定其最佳临界点。结果 300例患者中喉镜插管困难的患者有22例(7.3%)。TMH法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精确度明显高于TMD、SMD、MMT法;RHTMD法的敏感性低于TMH法,特异性、PPV、NPV、精确度与TMH法相似。根据ROC曲线TMH法的最佳临界点为4.9cm。结论 TMH预测国人困难喉镜插管的最佳临界点为4.9cm。其评估困难气道效能与RHTMD相似,高于TMD、SMD和M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颏高度 困难气道 Cormack-Lehane分级 甲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流速经鼻湿化快速充气通气联合无创通气对肥胖患者全麻诱导期胃进气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蒋卫清 石莉 +5 位作者 赵倩 张文文 徐漫 高玉洁 王晓亮 鲍红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38-1042,共5页
目的通过胃窦超声检查评估不同流速经鼻湿化快速充气通气(THRIVE)联合无创通气(NIV)在全麻诱导时对肥胖患者胃进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72例,男29例,女43例,年龄18-64岁,BMI 30.0-39.9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 目的通过胃窦超声检查评估不同流速经鼻湿化快速充气通气(THRIVE)联合无创通气(NIV)在全麻诱导时对肥胖患者胃进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72例,男29例,女43例,年龄18-64岁,BMI 30.0-39.9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H30组、H50组、H70组,每组24例。三组均行THRIVE 30 L/min预给氧5 min后行全麻诱导。全麻诱导后三组分别接受相应氧流量大小(30、50、70 L/min,FiO_(2)100%)的THRIVE联合NIV(10 cmH_(2)O)行压力控制给氧。气管插管期,各组继续行对应流速THRIVE以提供窒息氧合。入室时以及诱导通气结束时,采用超声监测患者仰卧位胃窦部进气情况,超声图像出现“彗尾征”则定义为胃进气阳性(GI^(+))。记录全麻诱导期GI^(+)的发生情况;记录入室时以及诱导通气结束时的胃窦部横截面积(CSA);记录插管过程中SpO_(2)最低值以及诱导通气结束时PaO_(2)、PaCO_(2)、P_(ET)CO_(2)等呼吸参数;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反流误吸、鼻咽部不适和气压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全麻诱导期H70组GI^(+)发生率明显高于H30组、H50组(P<0.05)。与入室时比较,诱导通气结束时H70组胃窦部CSA明显增大(P<0.05)。诱导通气结束时H70组CSA明显大于与H30组、H50组(P<0.05)。插管过程中H50组、H70组SpO_(2)最低值明显高于H30组(P<0.05);诱导通气结束时H50组、H70组PaO_(2)明显高于H30组,PaCO_(2)明显低于H30组(P<0.05)。三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均无一例反流误吸、鼻咽部不适和气压伤。结论THRIVE 50 L/min联合NIV 10 cmH_(2)O压控给氧能为肥胖患者全麻诱导期提供较好的氧合,且明显降低胃进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超声 胃窦部横截面积 胃进气 肥胖 经鼻湿化快速充气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收肌管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及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高玉洁 陈利海 +6 位作者 蒋卫清 韩流 张媛 单涛 王宏宇 斯妍娜 鲍红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行收肌管阻滞(ACB)对全膝置换术(TKA)后镇痛效果及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拟在喉罩全麻下行单侧膝置换手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50~75岁,BMI 17~25 kg/m^2,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三组...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行收肌管阻滞(ACB)对全膝置换术(TKA)后镇痛效果及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拟在喉罩全麻下行单侧膝置换手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50~75岁,BMI 17~25 kg/m^2,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三组:0.25%罗哌卡因组(R1组)、0.375%罗哌卡因组(R2组)和0.5%罗哌卡因组(R3组),每组20例。患者均于术毕即刻于超声下行术侧ACB。记录术后4、8、12、24、48 h静息和运动时的VAS评分,记录术前1 d、术后4、8、12、24、48 h的股四头肌肌力分级,记录术前1 d、术后24、48 h膝关节活动度(ROM),并记录术后48 h内PCIA内舒芬太尼使用量,补救镇痛次数,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后4 h比较,术后12、24、48 h R1组静息和运动VAS疼痛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R1组比较,术后12、24、48 h R2、R3组静息和运动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4、8、12、24 h R1组、R2组股四头肌肌力明显降低(P<0.05);术后4、8、12、24、48 h R3组股四头肌肌力明显降低(P<0.05)。与R3组比较,术后48 h R1组、R2组股四头肌肌力明显升高(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24、48 h三组ROM明显降低(P<0.05);与R1组比较,术后24、48 h R2、R3组ROM明显升高(P<0.05)。与R1组比较,R2、R3组术后48 h内PCIA内舒芬太尼使用量明显减少,补救镇痛率、恶心呕吐和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采用0.375%罗哌卡因收肌管阻滞较0.25%浓度镇痛效果明显,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及并发症,较0.5%浓度有更强的股四头肌肌力及更高的膝关节活动度,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收肌管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四头肌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微循环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斯妍娜 韩流 +6 位作者 张媛 陈利海 徐亚杰 孙凡 潘笑笑 曾令清 鲍红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8-632,共5页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价右美托咪定(DEX)对兔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家兔2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对照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I/R组和DEX组切除右肾建立左...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价右美托咪定(DEX)对兔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家兔2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对照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I/R组和DEX组切除右肾建立左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EX组在肾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10μg/kg右美托咪定。再灌注24 h后,测定肾脏大小和肾血流阻力(RI),超声造影观察肾皮质灌注,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SI)、曲线上升斜率(Grad)和曲线下面积(AUC)。取肾脏观察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组和DEX组肾大小和病理改变明显,RI增高,TTP延长,PSI和Grad降低,AUC显著增加(P<0.05);与I/R组比较,DEX组肾大小和病理改变明显改善,RI降低,TTP缩短,PSI和Grad增高,AUC减少(P<0.05)。结论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参数能动态定量分析右美托咪定改善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微循环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右美托咪定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微循环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21
14
作者 尹加林 张勇 +3 位作者 吕云落 王晓亮 史宏伟 鲍红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局麻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的镇痛效果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PKP手术老年患者80例,年龄61~82岁,随机均分为两组。D组于手术开始前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0μg/kg,10min泵完,后以0.5μg...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局麻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的镇痛效果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PKP手术老年患者80例,年龄61~82岁,随机均分为两组。D组于手术开始前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0μg/kg,10min泵完,后以0.5μg·kg-1·h-1维持至手术结束。C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用1.0%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总量为30~40ml。观察患者给药后即刻(T0)、注入局麻药时(T1)、穿刺针到达椎体时(T2)、骨水泥注入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MAP、HR和疼痛VAS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T1~T4时D组VAS评分、MAP明显降低(P<0.05),HR明显减慢(P<0.05)。与T0时比较,T1~T4时D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而C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清醒镇痛可为PKP提供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降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镇痛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技术在颈椎骨折患者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胡静 尹加林 +4 位作者 曹媛媛 张文文 史宏伟 鲍红光 王晓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98-702,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技术(THRIVE)在颈椎骨折患者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颈椎骨折手术患者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面罩+鼻导管组(M组)和THR... 目的探讨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技术(THRIVE)在颈椎骨折患者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颈椎骨折手术患者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面罩+鼻导管组(M组)和THRIVE组(T组),每组25例。M组面罩吸纯氧10 L/min,T组使用THRIVE吸纯氧30 L/min,两组均预充氧5 min后予镇静镇痛,M组采用普通鼻导管吸纯氧,氧流量10 L/min,T组吸纯氧氧流量调至70 L/min,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记录入室时、预充氧5 min后及清醒气管内插管成功即刻HR、MAP、SpO_(2)、PaO_(2)、PaCO_(2),插管期间SpO_(2)<95%发生率,插管期间SpO_(2)最低值,插管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与入室时比较,预充氧5 min后两组SpO_(2)、PaO_(2)明显升高(P<0.05),插管成功即刻M组PaO_(2)、PaCO_(2),T组SpO_(2)、PaO_(2)、PaCO_(2)明显升高(P<0.05)。与预充氧5 min后比较,插管成功即刻M组SpO_(2)、PaO_(2)明显降低(P<0.05),PaCO_(2)明显升高(P<0.05),T组PaO_(2)明显降低(P<0.05),PaCO_(2)明显升高(P<0.05)。插管成功即刻T组SpO_(2)、PaO_(2)明显高于M组(P<0.05),PaCO_(2)明显低于M组(P<0.05)。插管期间T组SpO_(2)<95%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P<0.05),SpO_(2)最低值明显高于M组(P<0.05)。两组清醒插管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技术较传统面罩鼻导管给氧法能更好地维持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内插管期间患者的氧合,减少二氧化碳潴留,未增加通气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技术 清醒气管内插管 颈椎骨折手术 氧合 二氧化碳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血小板分离制备心脏手术患者富血小板血浆的质量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魏海燕 丁正年 +2 位作者 史宏伟 葛亚力 陈鑫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21-524,共4页
为评价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急性血小板分离制备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的效率和效果,对PRP质量进行了分析。20例ASAⅡ-Ⅲ级择期心脏手术患者在麻醉诱导后进行全血采集和血小板分离。分别测定分离前(T1)的全血,分离后(T2)... 为评价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急性血小板分离制备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的效率和效果,对PRP质量进行了分析。20例ASAⅡ-Ⅲ级择期心脏手术患者在麻醉诱导后进行全血采集和血小板分离。分别测定分离前(T1)的全血,分离后(T2)的PRP和回输前(T3)的PRP中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浆内pH、血浆乳酸(LA)浓度和乳酸脱氢酶(LDH)浓度、细菌培养结果、血小板CD62p和PAC-1阳性率以及ADP激活后的CD62p和PAC-1阳性率。结果表明:与全血相比,分离后的PRP中的血小板计数为(783±184)×109/L,MPV、PDW和pH值显著降低(P<0.01),LA、LDH浓度及CD62p和PAC-1阳性率无明显变化;回输前PRP血小板计数为(765±167)×109/L,MPV、PDW和pH值与T1相比显著降低(P<0.01),而LDH浓度、CD62p和PAC-1阳性率与T1和T2比较显著增高(P<0.05或P<0.01);ADP激活后的CD62p和PAC-1阳性率各阶段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可在术前高效分离心脏手术患者的血小板,而且不引起血小板活化;PRP在术中振荡保存后有部分血小板出现活化,但血小板整体活化功能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心脏手术 CIMi2p PA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高容量注射与冲击波治疗慢性非止点跟腱腱病的比较 被引量:11
17
作者 程浩 陆伟萍 +3 位作者 高献忠 徐晨婕 管华 鲍红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超声引导下高容量注射治疗(HVUGI)与冲击波治疗(ESWT)慢性非止点跟腱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慢性非止点跟腱腱病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52例,男21例,女31例,年龄35~70岁,BMI 18~35 kg/m^2。随机分为HV... 目的观察和比较超声引导下高容量注射治疗(HVUGI)与冲击波治疗(ESWT)慢性非止点跟腱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慢性非止点跟腱腱病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52例,男21例,女31例,年龄35~70岁,BMI 18~35 kg/m^2。随机分为HVUGI组(H组)和ESWT组(E组),每组26例。H组在超声引导下将1%利多卡因10 ml及生理盐水40 ml注入到跟腱与跟腱前脂肪垫之间。E组采用瑞士STORZ医用放射式冲击波治疗仪MP100治疗跟腱疼痛部位,每周治疗1次,共3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3个月和6个月采用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0~10分评估踝关节僵硬程度,采用维多利亚学院足踝运动功能评估评分(VISA-A)综合评估跟腱病变程度。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出血、血肿、感染以及跟腱断裂等并发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周至6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6周H组、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僵硬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周至6个月两组患者VISA-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VAS疼痛评分、僵硬程度评分和VISA-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出血、血肿、感染以及跟腱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冲击波及超声引导下高容量注射治疗慢性非止点跟腱腱病具有良好效果,而高容量注射治疗在治疗后6周时僵硬程度的改善优于冲击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高容量注射 冲击波治疗 跟腱腱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润滑剂对喉罩置入后咽喉痛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程浩 张媛 +3 位作者 斯妍娜 张勇 韩流 鲍红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986-2987,共2页
全身麻醉术后咽喉痛是比较轻微的并发症,但持续的咽喉痛增加患者的痛苦,直接降低患者的手术满意度。喉罩是一种介于气管内插管与面罩之间的气道管理工具,其通气罩压力过高和持续时间过长可显著增加患者术后咽痛、吞咽困难等咽喉部并... 全身麻醉术后咽喉痛是比较轻微的并发症,但持续的咽喉痛增加患者的痛苦,直接降低患者的手术满意度。喉罩是一种介于气管内插管与面罩之间的气道管理工具,其通气罩压力过高和持续时间过长可显著增加患者术后咽痛、吞咽困难等咽喉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观察不同润滑剂涂抹喉罩后对喉罩置入后的咽喉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咽喉痛 润滑剂 喉罩 手术满意度 气管内插管 全身麻醉 管理工具 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丙泊酚时阿芬太尼抑制胃镜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 被引量:15
19
作者 蒋婷婷 刘月 +5 位作者 徐漫 谭其莲 蒋宇智 孙蓓 赵雅梅 斯妍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91-794,共4页
目的 探讨复合丙泊酚时阿芬太尼抑制胃镜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方法选择择期行胃镜检查患者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18~64岁,BMI 18~24 kg/m^(2),ASAⅠ或Ⅱ级。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阿芬太尼(30 s内推注完毕),随后给予丙泊酚... 目的 探讨复合丙泊酚时阿芬太尼抑制胃镜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方法选择择期行胃镜检查患者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18~64岁,BMI 18~24 kg/m^(2),ASAⅠ或Ⅱ级。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阿芬太尼(30 s内推注完毕),随后给予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靶控浓度为3μg/ml,待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评分为0分时置入胃镜。依据Dixon序贯法确定阿芬太尼剂量(初始剂量为4.5μg/kg),如出现胃镜置入阳性反应,则下一位患者增加剂量至高一级,否则降低剂量至低一级,剂量梯度为0.5μg/kg。胃镜置入阳性反应标准:胃镜置入时或1 min内患者出现呛咳、恶心和(或)发生体动反应。研究过程中出现7次折返则停止试验。计算复合丙泊酚时阿芬太尼抑制胃镜置入反应的ED_(50)、95%有效剂量(ED_(95))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 复合丙泊酚时单次静脉推注阿芬太尼抑制胃镜检查患者置入反应的ED_(50)为4.70μg/kg(95%CI 3.92~5.79μg/kg),ED_(95)为5.87μg/kg(95%CI 5.23~16.94μg/kg)。结论 复合丙泊酚时阿芬太尼抑制胃镜检查患者置入反应的ED_(50)为4.70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丙泊酚 胃镜 半数有效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喙突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与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比较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媛 斯妍娜 +2 位作者 程浩 鲍红光 韩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75-777,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喙突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与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拟行前臂或手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超声引导下喙突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和超声引导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每...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喙突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与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拟行前臂或手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超声引导下喙突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和超声引导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成功率、麻醉操作时间、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例数、各臂丛神经的起效时间。结果对照组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起效时间较观察组短(P<0.05)。对照组有5例Horners综合征,1例误入血管。结论超声引导喙突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和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均是可行有效的区域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