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8)Ga-DOTA-NOC PET/CT诊断嗜铬细胞瘤与副神经节瘤
1
作者 赵震宇 张露露 +6 位作者 姚晓晨 张川 俞飞 宋结平 薛雪 邵国强 王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8-272,共5页
目的观察^(68)Ga-DOTA-NOC PET/CT诊断嗜铬细胞瘤(PCC)/副神经节瘤(PGL)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接受^(68)Ga-DOTA-NOC PET/CT检查的疑诊或确诊PCC/PGL患者,其中20例同期接受131 I-间碘苄胍(MIBG)SPECT/CT检查;与131 I-MIBG SPECT/C... 目的观察^(68)Ga-DOTA-NOC PET/CT诊断嗜铬细胞瘤(PCC)/副神经节瘤(PGL)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接受^(68)Ga-DOTA-NOC PET/CT检查的疑诊或确诊PCC/PGL患者,其中20例同期接受131 I-间碘苄胍(MIBG)SPECT/CT检查;与131 I-MIBG SPECT/CT对比,分析^(68)Ga-DOTA-NOC PET/CT在患者及病灶层面诊断PCC/PGL的价值。结果38例中,PCC 20例、PGL 14例,肾上腺皮质腺癌1例、良性肾上腺增生3例。^(68)Ga-DOTA-NOC PET/CT针对全部38例诊断PCC/PGL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7.88%(29/33)、60.00%(3/5)、93.55%(29/31)、42.86%(3/7)及84.21%(32/38)。^(68)Ga-DOTA-NOC PET/CT共于34例PCC/PGL中检出188处病灶,检出率89.95%(188/209)。对于同期接受2种检查的20例,^(68)Ga-DOTA-NOC PET/CT对骨、淋巴结、肝及肺PCC/PGL转移灶检出率及总体病灶检出率均高于131 I-MIBG SPECT/CT(P均<0.05);2种方法诊断PCC/PGL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8)Ga-DOTA-NOC PET/CT诊断PCC/PGL准确率与131 I-MIBG SPECT/CT相当而对转移灶检出率更高,有助于评估PCC/PGL分期和风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受体 生长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散模型自动分割68 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11 PET/MRI所示前列腺癌
2
作者 洪文威 李如帅 +1 位作者 孟庆乐 徐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6-330,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扩散模型自动分割^(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1 PET/MRI所示前列腺癌(PCa)的效果。方法对含125例PCa患者的^(68)Ga-PSMA-11 PET/MRI数据集进行预处理;设计基于Faster-RCNN及空间和通道重建卷积(SCConv)Diffusion级... 目的观察基于扩散模型自动分割^(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1 PET/MRI所示前列腺癌(PCa)的效果。方法对含125例PCa患者的^(68)Ga-PSMA-11 PET/MRI数据集进行预处理;设计基于Faster-RCNN及空间和通道重建卷积(SCConv)Diffusion级联的分割网络,其中的一级网络通过Faster-RCNN对前列腺和精囊腺进行粗定位,二级网络以基于扩散模型的SCConv Diffusion网络分割PCa;观察上述模型用于分割^(68)Ga-PSMA-11 PET/MRI中的PCa的效果。结果Faster-RCNN+SCConv Diffusion模型分割^(68)Ga-PSMA-11 PET/MRI中的PCa的戴斯相似系数(DSC)、交并比(IoU)及95%豪斯多夫距离(HD)分别为0.76、0.63及20.02 mm,其性能优于nnU-Net(分别为0.73、0.62及21.20 mm)及Faster-RCNN+nnU-Net(分别为0.75、0.62及20.70 mm)模型,且其分割单发及多发PCa均更为精准,少见误分割非瘤组织。结论基于扩散模型的Faster-RCNN+SCConv Diffusion级联网络可完整、准确地分割^(68)Ga-PSMA-11 PET/MRI所示P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无载体镥[^(177)Lu]的制备及标记DOTA⁃TOC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初步临床应用探讨
3
作者 姚晓晨 张朋俊 +4 位作者 陈正国 杨宇川 田瑞 俞飞 王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1,共7页
目的:阐述国产无载体镥[^(177)Lu]制备工艺及^(177)Lu标记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酪氨酸3⁃奥曲肽(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1,4,7,10⁃tetraacetic acid conjugated Tyr3⁃octreotide,DOTA⁃TOC)的方法,探讨国产^... 目的:阐述国产无载体镥[^(177)Lu]制备工艺及^(177)Lu标记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酪氨酸3⁃奥曲肽(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1,4,7,10⁃tetraacetic acid conjugated Tyr3⁃octreotide,DOTA⁃TOC)的方法,探讨国产^(177)Lu⁃DO⁃TA⁃TOC初步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多级连续分离纯化制备国产无载体镥[^(177)Lu],全自动化模块标记合成^(177)Lu⁃DOTA⁃TOC,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4例仅接受了国产无载体镥[^(177)Lu]标记DOTA⁃TOC的肽受体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peptide 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PRRT)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患者资料。结果:国产无载体镥[^(177)Lu]质控良好,铜<0.01,锌<0.01,铁<0.01,铅<0.15,镱未检出,放化纯>99%,细菌内毒素<2 EU/mL。国产^(177)Lu⁃DOTA⁃TOC自动化标记产率为(98.85±0.97)%,产品比活度为(80.96±7.47)GBq/μmol,无菌和内毒素检测均符合规定标准,标记产物中乙醇含量为0,放化纯大于99%。仅接受国产^(177)Lu⁃DOTA⁃TOC治疗的4例患者中,1例仅1次治疗后原发灶及转移灶几乎完全消失,1例治疗后1个月出现3级骨髓毒性,治疗后3个月恢复至正常,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肾毒性。结论:国产无载体镥[^(177)Lu]标记DOTA⁃TOC质控合格,产率高,安全、耐受性好,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NEN患者具有较好疗效。无载体镥[^(177)Lu]的国产化和批量化生产将推动我国核医学诊疗一体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载体镥[^(177)Lu] 神经内分泌肿瘤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OPA PET/CT定量分析提高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5
4
作者 武婕 周蕾蕾 +5 位作者 张逸悦 蒋腾 徐志宏 张思伟 白侠 王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6-^(18)F氟-L-多巴(^(18)F-FDOPA)PET/CT半定量分析及人工智能平台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经临床确诊的56例PD患者,其中33例早期(Hoehn-YahrⅠ~Ⅱ级),2... 目的探讨6-^(18)F氟-L-多巴(^(18)F-FDOPA)PET/CT半定量分析及人工智能平台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经临床确诊的56例PD患者,其中33例早期(Hoehn-YahrⅠ~Ⅱ级),23例晚期(Hoehn-YahrⅢ~Ⅳ级);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同期健康对照者27例,行^(18)F-FDOPA PET/CT。于HERMES BRASS平台计算受试者纹状体各亚区与枕叶体积计数比(SORs),完成基于感兴趣区的脑半定量分析,观察早期和晚期PD患者纹状体各亚区不对称性。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PD组和健康对照组纹状体各亚区SORs行主成分分析,观察数据聚集度和组间区分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晚期PD患者尾状体、前壳核、后壳核和纹状体整体SORs显著降低(t=9.02~11.72,P<0.0001),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973、0.995和0.982。早期PD患者纹状体各亚区不对称指数分别为尾状核(7.61±5.50)%、前壳核(11.43±8.97)%、后壳核(17.17±11.63)%、纹状体(10.65±7.46)%。PD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主成分分析有显著区分度,PD组纹状体^(18)F-FDOPA摄取显著降低,早期PD患者对侧后壳核损失最显著,下降百分比为34%。结论平台半定量分析^(18)F-FDOPA PET/CT图像,为PD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半定量数值,纹状体特别是壳核的不对称性可能是PD早期诊断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8)F-FDOPA PET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半定量分析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PET/MR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逸悦 王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6-881,共6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核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是近年开发出来以实现功能和结构同步获取的新型影像...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核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是近年开发出来以实现功能和结构同步获取的新型影像成像技术,对帕金森病早期临床标志物的检测具有很好的价值。目前人工智能模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辅助医生诊断,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就机器学习和PET/MR在诊断帕金森病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帕金森病 PET/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DCE-MRI参数及ADC与病理分子预后标记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0
6
作者 王洁 唐文伟 +2 位作者 田忠甫 郑金霞 王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病理分子预后标记物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6例乳腺... 目的分析乳腺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病理分子预后标记物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6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别比较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细胞增殖抗原Ki67及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者DCE-MRI参数、ADC差异,并分析DCE-MRI参数、ADC与ER、PR、Ki67、A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发现ER、PR及AR阳性表达与直径、边缘毛刺呈显著负相关(P<0.05),AR表达阳性表达还与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ADC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Ki67阳性表达与直径、边缘毛刺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TTP、ADC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DCE-MRI形态学参数及TTP、ADC值与乳腺癌分子生物学标记物具有一定相关性,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分子生物学标记物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患者体质量指数的^(68)Ga-DOTA-NOCPET/CT最佳采集条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磊 周蕾蕾 +4 位作者 孟庆乐 杨瑞 钱鑫宇 赵震宇 王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07-171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的^(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1-柰丙氨酸-奥曲肽(DOTA-NOC)PET/CT最佳采集条件。方法收集89例接受^(68)Ga-DOTA-NOC PET/CT全身扫描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分为偏... 目的探讨基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的^(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1-柰丙氨酸-奥曲肽(DOTA-NOC)PET/CT最佳采集条件。方法收集89例接受^(68)Ga-DOTA-NOC PET/CT全身扫描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分为偏瘦组(n=13)、正常组(n=40)、超重组(n=31)和肥胖组(n=5)。以真符合计数率、随机符合计数率、等效噪声比(NECR)、随机分数和变异系数(CV)评估PET图像质量,分析其与BMI的关系,并比较4组间差异。结果 89例患者平均BMI为(22.99±3.77)kg/m^2,^(68)Ga-DOTA-NOC注射剂量为(1.04±0.27)MBq/kg体质量。真符合计数率、随机符合计数率和NECR均与显像剂注射剂量呈线性正相关(r=0.71、0.71、0.72,P均<0.01)。NECR在显像剂注射剂量约为1.65MBq/kg体质量时获得最大值。4组真符合计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6,P<0.01),且BMI正常组患者真符合计数率与偏瘦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比值分别为0.82、1.12和1.28。CV值随显像剂注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r=0.78,P<0.0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8,P<0.01)。4组间随机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3,P=0.27)。结论基于患者BMI,^(68)Ga-DOTA-NOC PET/CT推荐方案如下:偏瘦患者显像剂注射剂量参考范围为1.05~1.15MBq/kg体质量,最大不超过1.30MBq/kg体质量;超重患者和肥胖患者的每床位采集时间分别延长1.2~1.3倍和1.3~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8 Ga-1 4 7 10-四氮杂环十二烷-1 4 7 10-四乙酸-1-柰丙氨酸-奥曲肽 人体质量指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Ga-PSMA-I&T与初诊前列腺癌病灶结合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彦 李澄 +5 位作者 张露露 俞飞 臧士明 付晶晶 刘璐 王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379-1385,共7页
目的:评价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靶向诊断的放射性药物^(68)Ga-PSMA-I&T与初诊前列腺癌病灶的结合能力。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间行^(68)Ga-PSMA-I&T PET/CT检查的45例初诊前列腺疾病患者。经病理确诊,前... 目的:评价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靶向诊断的放射性药物^(68)Ga-PSMA-I&T与初诊前列腺癌病灶的结合能力。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间行^(68)Ga-PSMA-I&T PET/CT检查的45例初诊前列腺疾病患者。经病理确诊,前列腺癌32例,前列腺增生13例,年龄56~89岁,平均年龄(71.0±8.6)岁。测量出正常组织及病灶的标准化摄取值(SUV_(s)),包括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标准化摄取值峰值(SUV_(peak))和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_(mean)),评价正常组织和病灶摄取情况。3组间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差异,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采用Bonferroni法作两两比较。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定量数据间相关性。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根据约登指数计算最佳截断(cut-off)值。结果:^(68)Ga-PSMA-I&T在正常组织中生物分布良好。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86.7%、87.5%、84.6%、93.3%和73.3%。前列腺癌原发灶、骨转移灶和淋巴结转移灶的SUV_(max)分别为15.89(10.87,22.05)、12.88(7.26,28.26)和7.88(6.85,8.87)。原发灶的SUV_(s)均高于淋巴结转移灶(调整后P均<0.0167),骨转移的SUV_(max)高于淋巴结转移灶(调整后P<0.0167)。在所有前列腺疾病病灶、前列腺增生病灶、前列腺癌病灶中,SUV_(max)、SUV_(peak)、SUV_(mean)均有显著的相关性(r均>0.95,P均<0.001)。结论:^(68)Ga-PSMA-I&T能较好地结合初诊前列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且^(68)Ga-PSMA-I&T PET/CT对前列腺癌原发灶、骨转移灶检测比淋巴结转移灶的检测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8)Ga-PSMA-I&T PET/CT 前列腺癌 结合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鉴别高危及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唐潇伟 施良 +3 位作者 王俊 赵震宇 卜婷 王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0-214,229,共6页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复发或转移灶的诊断效能,及其鉴别高危或碘难治性DTC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55例术后DTC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计算^(18)F-FDG PE...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复发或转移灶的诊断效能,及其鉴别高危或碘难治性DTC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55例术后DTC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计算^(18)F-FDG PET/CT探测DTC复发转移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分析方法,勾画感兴趣区,获得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计算肿瘤与肝脏比值(SUVmax/SUV_(肝脏本底))。比较术后复发危险度分别为高危组28例和中低危组19例DTC的SUVmax/SUV_(肝脏本底),以及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与非RAIR-DTC的SUVmax/SUV_(肝脏本底),比较不同TNM分期DTC的SUVmax/SUV_(肝脏本底)。结果^(18)F-FDG PET/CT检测到47例复发转移,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病灶数分别为132个、10个、40个、48个,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3.3%、80.0%和74.8%。术后复发危险度高危组的SUVmax/SUV_(肝脏本底)显著高于中低危组(6.02比2.40;t=3.38,P<0.01)。筛选后的15例RAIR-DTC的SUVmax/SUV_(肝脏本底)显著高于13例非RAIR-DTC(5.79比1.82;t=3.82,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SUVmax/SUV_(肝脏本底)=3.01时,^(18)F-FDG PET/CT鉴别RAIR-DTC的效能最大,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7%和92.3%。TNM分期分别为I期11例、Ⅱ期18例、Ⅳ期17例,各期SUVmax/SUV_(肝脏本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5,P>0.05)。结论^(18)F-FDG PET/CT可以灵敏地探测DTC复发病灶或转移灶,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DTC及RAIR-DTC,更好地指导DTC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复发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SIRT5的表达与^(18)F-FDG PET/CT标准化摄取值的关系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施良 尤琴琴 +3 位作者 沙鑫 安淑娴 刘建军 王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3-339,共7页
目的:检测结肠癌中沉默调节蛋白5(Sirtuin 5,SIRT5)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18氟-脱氧葡萄糖(;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最大标准化摄取值(the 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 porter-1,... 目的:检测结肠癌中沉默调节蛋白5(Sirtuin 5,SIRT5)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18氟-脱氧葡萄糖(;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最大标准化摄取值(the 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 porter-1,GLUT1)表达以及患者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术前行;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的结直肠癌患者,免疫组化分析SIRT5、GLUT1蛋白表达,与SUVmax、临床参数、预后指标做相关分析。使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SIRT5,研究其对结直肠癌细胞糖酵解以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SIRT5较癌旁组织高表达(P <0.01),且高表达者预后欠佳(P <0.01)。结直肠癌低分化者SUVmax和SIRT5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者(18.18±4.06 vs. 12.72±2.60,P <0.01;2.14±0.74 vs. 1.10±0.77,P <0.01)。结直肠癌患者SIRT5表达与SUVmax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0.648,P <0.05)。敲除SIRT5基因,抑制肿瘤细胞^(18)F-FDG摄取、GLUT1表达和HIF1α转录活性。结论:SIRT5可通过HIF1α/GLUT1促进结直肠癌^(18)F-FDG的摄取,SIRT5可能是结肠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SIRT5 SUVMAX HI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MR联合动脉自旋标记的儿童癫痫致痫区定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艳蓉 李孝媛 +3 位作者 李如帅 艾书跃 张晓军 王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研究18F-FDG PET/MR联合动脉自旋标记(ASL)在癫痫患儿中定位致痫区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6月—2022年2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行18F-FDG PET/MR脑代谢显像的46例癫痫患儿。视觉及半定量分析MR、PET及ASL图像,以视频脑电图... 目的研究18F-FDG PET/MR联合动脉自旋标记(ASL)在癫痫患儿中定位致痫区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6月—2022年2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行18F-FDG PET/MR脑代谢显像的46例癫痫患儿。视觉及半定量分析MR、PET及ASL图像,以视频脑电图或手术部位为参考,分别计算MR、PET/MR、ASL/MR及PET/MR联合ASL定位致痫区的准确率。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不同成像模式定位致痫区的价值;采用Cohen’s Kappa一致性分析比较PET与ASL定位的一致性。结果46例癫痫患儿中,MR、PET/MR及ASL/MR定位致痫灶的准确率分别为45.65%(21/46)、69.57%(32/46)、73.91%(34/46)。与单独MR比较,PET/MR及ASL/MR定位致痫区的准确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9、11.08,P均<0.01)。PET/MR联合ASL序列定位致痫灶的准确率为76.09%(35/46),高于MR(χ^(2)=12.07,P<0.01),但与PET/MR及ASL/M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ET与ASL定位结果的一致性较强(Kappa=0.786,P<0.01)。结论18F-FDG PET/MR联合ASL对癫痫患儿致痫区定位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氟脱氧葡萄糖F18 动脉自旋标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脑灰质异位致癫痫18F-FDG PET/MR显像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艳蓉 李孝媛 +2 位作者 韩秀萍 蒋腾 王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1-212,共2页
1病例简介男,12岁,主诉:癫痫5年余,平日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奥卡西平。近2个月频发抽搐,表现为不典型愣神,每天3~5次,每次持续2~3 s。1周前患儿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生抽搐,表现为仰头伴四肢肌张力升高,口角流涎,持续时间约1 min,半天发作2~... 1病例简介男,12岁,主诉:癫痫5年余,平日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奥卡西平。近2个月频发抽搐,表现为不典型愣神,每天3~5次,每次持续2~3 s。1周前患儿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生抽搐,表现为仰头伴四肢肌张力升高,口角流涎,持续时间约1 min,半天发作2~3次。7~8岁时发现智力低下,近年有智力倒退表现,瑞文智力测试[1]:智力百分等级4%,语言障碍多年。无家族性癫痫史。头皮脑电图示:广泛性1.5~2.5 Hz尖波、(多)尖慢波发放,双侧前头部尖波、尖慢波散发,左右同步或不同步,左侧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氟脱氧葡萄糖F18 扩散张量成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MR探究早期帕金森病脑代谢网络和功能网络改变特征
13
作者 张逸悦 李孝媛 +4 位作者 高擎 王峰 王柏林 李如帅 张朋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8期1132-1139,共8页
目的:用^(18)F⁃FDG⁃PET/MR和詹森⁃香农相似性估计(Jensen⁃Shannon similarity estimation,JSSE)方法构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个体脑代谢网络,探究网络拓扑属性的变化及其与大脑功能网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 目的:用^(18)F⁃FDG⁃PET/MR和詹森⁃香农相似性估计(Jensen⁃Shannon similarity estimation,JSSE)方法构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个体脑代谢网络,探究网络拓扑属性的变化及其与大脑功能网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4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18)F⁃FDG⁃PET/MR显像且经临床确诊的PD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同时纳入与PD患者年龄与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20例,男10例,女10例。采用JSSE方法构建个体脑代谢网络,Matlab2013b利用Gretna分析网络拓扑属性和脑区之间代谢连接的变化。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数据,通过Mantel检验分析PD组以及NC组代谢网络与功能网络矩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NC组相比,PD组在全局属性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同配性(t=-2.06,P=0.045);在节点属性方面,右侧梭状回节点度中心性显著降低(t=3.32,P<0.001);共有15个关键代谢连接参数降低(P<0.001),其中左侧尾状核和左侧颞下回之间代谢连接减少最明显。PD代谢网络和功能网络矩阵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242,P<0.05),相关性大于NC组(r=0.197,P<0.05)。结论:PET/MR和JSSE能早期识别PD脑拓扑属性和代谢连接异常,^(18)F⁃FDG⁃PET/MR显像有助于PD早期诊断,从脑代谢与功能相关角度探究PD患者脑部内在重塑机制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MR 詹森⁃香农相似性估计 代谢脑网络 相关系数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