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nt相关转录因子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可 张彬 +1 位作者 张红松 田乃亮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6,共8页
runt相关转录因子1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RUNX1)是一种转录因子,它广泛地参与到生物体细胞的增殖,分化等过程中,既往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造血、肿瘤等方面。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它在心血管发育和心血管疾病中的潜... runt相关转录因子1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RUNX1)是一种转录因子,它广泛地参与到生物体细胞的增殖,分化等过程中,既往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造血、肿瘤等方面。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它在心血管发育和心血管疾病中的潜在作用。本文将回顾近年来在心血管领域对RUNX1的研究,探讨它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t相关转录因子1 心脏重构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专科护士创新行为现状及其与信息素养的关系 被引量:31
2
作者 徐忠梅 刘芳 +3 位作者 常芸 陈玉红 沈莹 吴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11-1215,共5页
目的:调查心血管专科护士创新行为及信息素养现状,并分析信息素养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信息素养问卷和创新行为量表对298名心血管专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心血管专科护士创新行为总分为(32.00±5.50)分,信息素养总分为(77.05... 目的:调查心血管专科护士创新行为及信息素养现状,并分析信息素养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信息素养问卷和创新行为量表对298名心血管专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心血管专科护士创新行为总分为(32.00±5.50)分,信息素养总分为(77.05±8.18)分。分层回归结果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后,信息素养中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知识可解释创新行为总变异的27.4%。结论:心血管专科护士的创新行为以及信息素养处于中等水平,信息素养对其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建议护理管理者针对心血管专科护士信息素养与循证实践的特征制定相应的信息素养培养方案,以提高其创新水平,提升专科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专科护士 信息素养 创新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背景下介入导管室护士医疗成本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蒋为秀 鲍志鹏 +2 位作者 何英 刘芳 孙国珍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调查已实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方式的三级综合医院介入导管室护士的医疗成本意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量表、中文版安全态度量表,对选取的中国... 目的调查已实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方式的三级综合医院介入导管室护士的医疗成本意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量表、中文版安全态度量表,对选取的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成员单位39家三级综合医院(分布于13个省市)的251名介入导管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介入导管室护士医疗成本意识总分为(49.11±6.80)分。介入导管室护士医疗成本意识与患者安全态度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团队协作、工作满意、压力感知、医疗耗材管理模式及成本效益培训是成本意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介入导管室护士总体医疗成本意识较好,但实际参与度不足。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可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升DRG背景下导管室成本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导管室 护士 医疗成本意识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影响因素 患者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中动脉压力波形异常的原因及对策
4
作者 王晋举 吴亚峰 +1 位作者 李绍满 佘莉萍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8-833,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及介入治疗(PCI)过程中异常动脉压力波形的原因。方法纳入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于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CAG和PCI的760例患者,对收集的异常动脉压力波形从形态特征和原因2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记录到848次异常波...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及介入治疗(PCI)过程中异常动脉压力波形的原因。方法纳入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于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CAG和PCI的760例患者,对收集的异常动脉压力波形从形态特征和原因2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记录到848次异常波形,根据形态分类为8种。最常见的3种为嵌顿波193次(22.76%)、非典型波179次(21.11%)和衰减波132次(15.57%)。异常波形发生的原因分为5类,技术操作因素445次(52.49%)、血管因素214次(25.23%)、患者个体因素101次(11.91%)居前3位。其中,冠状动脉开口病变、痉挛在具体的异常原因中占比最多为183起(21.57%)。结论准确识别异常波形对预防CAG和PCI中的并发症至关重要,技术操作因素是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动脉压力波形 压力阻尼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管阻力对左心衰竭患者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后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灏璟 张娟 +2 位作者 潘昌 胡作英 张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4-699,共6页
目的:探讨肺血管阻力(PVR)对左心衰竭患者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后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以及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或全因死亡的复合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0-01至2016-12期间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因左心衰竭植入ICD或心脏再同... 目的:探讨肺血管阻力(PVR)对左心衰竭患者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后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以及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或全因死亡的复合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0-01至2016-12期间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因左心衰竭植入ICD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进行一级或二级预防的122例患者。所有患者植入装置前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肺动脉收缩压(PASP)、平均肺动脉圧(m PAP)和PVR。每6个月随访一次,记录程控数据及终点事件,主要终点为出现室速并接受ICD恰当治疗(包括抗心动过速治疗及电击治疗),次要终点为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或全因死亡的复合终点。结果:平均随访4.2年,36例(29.5%)患者共记录到121次ICD恰当治疗,其中32例(26.3%)接受抗心动过速治疗72次,16例(13.1%)接受电击治疗39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PVR是左心衰竭患者植入ICD后出现室速并接受ICD恰当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HR=1.630,95%CI:1.170~2.010,P<0.01)。31例患者发生次要终点事件,其中29例(23.7%)因心力衰竭再住院共31次,18例(14.7%)死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VR是心力衰竭患者植入ICD后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或死亡复合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HR=2.030,95%CI:1.210~3.120,P<0.01)。结论:PVR是左心衰竭患者植入ICD后出现室速并接受ICD恰当治疗以及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或全因死亡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复律除颤器 肺血管阻力 室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观察PCI术后可降解及永久性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内新生内膜增生的差异 被引量:4
6
作者 朱琳琳 孟培娜 +3 位作者 尤威 吴志明 叶飞 谢渡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74-1479,共6页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1年,聚合物可降解药物涂层支架(Firehawk)与永久性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Xience系列)内新生内膜增...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1年,聚合物可降解药物涂层支架(Firehawk)与永久性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Xience系列)内新生内膜增生的差异,旨在观察可降解聚合物及永久性聚合物对支架内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设计,入选2014年1月—2019年6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行PCI术且术后1年有冠脉造影+OCT检查资料的患者;依据术中植入的药物涂层支架的不同类型分为Firehawk组和Xience组;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PCI术中参数及术后复查OCT的相关指标。结果:本研究共入选106例患者,其中Firehawk组52例,Xience组54例。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血脂指标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他汀、β受体阻滞剂、ACEI/ARB服用史)在PCI术前及术后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CI术中参数(包括靶血管分布、支架直径及长度、预扩及后扩比例、最大预扩/后扩球囊直径、最大预扩/后扩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复查OCT提示,两组患者的支架内增生情况(包括最大新生内膜厚度、最大新生内膜面积、最小管腔面积、最小管腔直径、再狭窄率、同质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合物可降解与永久性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后1年,支架内新生内膜增生的性质特点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显像 聚合物可降解药物涂层支架 永久性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 支架内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外显子组测序证实家族性肺动脉高压骨形成蛋白受体2基因新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郑亚国 林松 +3 位作者 张航 谢渡江 周陵 陈绍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1-484,共4页
目的:探讨一个中国汉族肺动脉高压(PAH)家系的致病基因及其位点。方法:对该PAH家系中的2例PAH患者与2名正常者作对照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组间比较,筛选出患者特有的变异,并对筛选出的变异使用Sanger测序法验证,同时... 目的:探讨一个中国汉族肺动脉高压(PAH)家系的致病基因及其位点。方法:对该PAH家系中的2例PAH患者与2名正常者作对照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组间比较,筛选出患者特有的变异,并对筛选出的变异使用Sanger测序法验证,同时在100名健康志愿者中进行测序验证。结果:共纳入该家系成员8例,有2位已确诊为PAH,其中男性1例(先证者),女性1例,为母子关系。先证者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喘,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平均压77 mmHg(1 mmHg=0.133 kPa),心输出量4.92 L/min,肺小动脉阻力13.4 Wood units。本家系中母子患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特征。经外显子组测序、数据分析和Sanger测序验证后发现骨形成蛋白受体2(BMPR2)基因6号外显子747位点发生插入杂合突变(c.747_748ins CCTTTG ATGGAACATGA:p.V250fs)。另外,在100名健康志愿者中,Sanger测序没有发现该位点杂合突变。结论:发现了BMPR2基因的一个新的突变位点,扩大了BMPR2致病基因位点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全外显子组测序 骨形成蛋白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复查一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郑亚国 许田 林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34-1136,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7岁,因“突发胸痛10 h”于2018年3月21日入住我院。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10年,10支/d。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38/78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56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7岁,因“突发胸痛10 h”于2018年3月21日入住我院。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10年,10支/d。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38/78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56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窦性心律,V1~6导联ST段抬高,V1~2导联呈现QS型(图1);肌酸激酶1088 U/L,肌酸激酶同工酶107 U/L,肌钙蛋白T 2681 ng/L。入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Killip心功能分级I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