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超声指导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对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赵靖宇 朱从飞 +5 位作者 林玲 左广锋 孔祥权 葛震 高晓飞 张俊杰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98-903,共6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对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DES置入的1800例合并CKD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IVUS...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对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DES置入的1800例合并CKD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IVUS将其分为IVUS指导组(IVUS组,n=333)和冠状动脉造影组(造影组,n=1467)。根据临床特征、造影资料以1:2比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比较二者术后2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临床症状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800例患者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与造影组(n=666)相比较,IVUS组(n=333)置入支架的数目更多,支架总长度更长,支架平均直径更大,后扩张球囊使用率更高,后扩张球囊最大直径更大,对比剂使用量更多(P均<0.05);造影组MACE发生率高于IVUS组(23.9%vs.18.0%,P=0.037),其差异主要源于造影组心原性死亡发生率更高(16.1%vs.10.8%,P=0.013);造影组全因死亡发生率也显著高于IVUS组(19.7%vs.13.8%,P=0.02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IVUS指导(HR=0.73,95%CI:0.55~0.99,P=0.042)、高血压(HR=1.60,95%CI:1.13~2.26,P=0.008)、2型糖尿病(HR=1.56,95%CI:1.19~2.05,P=0.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HR=1.92,95%CI:1.12~3.30,P=0.018)、中重度钙化病变(HR=1.55,95%CI:1.18~2.04,P=0.002)均是置入DES术后2年MACE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合并CKD的冠心病患者,IVUS指导下置入DES相比冠状动脉造影指导术后2年MACE和全因死亡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血管内超声 慢性肾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重度主动脉瓣反流一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娟 张雷扬 +7 位作者 孔祥权 朱建成 葛震 高晓飞 田乃亮 陈鑫 张俊杰 陈绍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8-430,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7岁,10年前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反流、中度三尖瓣反流”,外院行二尖瓣置换术及三尖瓣成形术,置入27 mm金属碟瓣(St.Jude Medical,美国)。2020年11月4日,患者因“胸闷、气喘6个月”收入南京市第一医院...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7岁,10年前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反流、中度三尖瓣反流”,外院行二尖瓣置换术及三尖瓣成形术,置入27 mm金属碟瓣(St.Jude Medical,美国)。2020年11月4日,患者因“胸闷、气喘6个月”收入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既往史:高血压3级、2型糖尿病、心房颤动、轻度贫血。入院查体:血压103/40 mmHg(1 mmHg=0.133 kPa),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反流 机械瓣置换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自膨胀式人工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郑亚国 许田 +2 位作者 陈亮 林松 陈绍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的临床特点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一医院2012—2019年住院的8例大动脉炎合并冠心病患者资料,包括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介入治疗经过及随访结果。结果:大动脉炎累...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的临床特点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一医院2012—2019年住院的8例大动脉炎合并冠心病患者资料,包括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介入治疗经过及随访结果。结果: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共8例,其中男2例,女6例,年龄22~67(47±15)岁。临床表现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例,劳力性心绞痛3例。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单支病变4例,双支病变3例,三支病变1例;5例为冠脉开口病变,均累及左主干。8例中,1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另外7例进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7例患者PCI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但1例患者PCI后1年出现支架内再狭窄,1例PCI后3年非靶病变进展再次行PCI术。结论:大动脉炎多累及冠脉开口部位,PCI治疗是安全可行的,短期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药物洗脱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自发性再通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闫玉峰 徐海梅 +3 位作者 赵莹莹 赵原艺 郑亚国 林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35-1543,共9页
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冠脉自发性再通(spontaneous recanalization,SR)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7月—2019年4月于南京市第一医院诊断为... 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冠脉自发性再通(spontaneous recanalization,SR)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7月—2019年4月于南京市第一医院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非SR组(TIMI血流0~1级)和SR组(TIMI血流2~3级),收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冠脉造影及药物治疗数据,主要观察终点为全因死亡。结果:共纳入1124例STEMI患者,其中包括SR组272例(24.2%),非SR组852例(75.8%)。SR组患者高血压比例、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峰值、肌酐、尿酸、血栓抽吸比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植入及院内死亡率明显低于非SR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非SR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不利于SR发生(OR=0.744,95%CI:0.561~0.985,P=0.039)。随访时间为79(61,101)个月,124例患者出现全因死亡。Kaplan-Meier曲线显示,SR组和非SR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18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Killip分级、肌酐、院内IABP植入、左心室射血分数、单支病变、替格瑞洛、β受体阻滞剂为STEMI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近1/4的STE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前发生SR,合并高血压不利于SR发生,而长期随访显示SR并未降低STEMI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脉自发性再通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航 胡作英 +2 位作者 肖平喜 潘昌 戴振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广泛应用于临床,电极导线脱位是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严重并发症,文中旨在探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41例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资料及处理措施。结果电极脱位患... 目的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广泛应用于临床,电极导线脱位是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严重并发症,文中旨在探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41例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资料及处理措施。结果电极脱位患者12例,有13根电极导线脱位。其中9根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包括心房主动电极2根及心室主动电极7根;3根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6根发生于术后1个月后。4根被动电极导线脱位,包括心房电极2根及心室电极2根,均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所有脱位主动固定电极均被安全拔除。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发生率与被动电极相似,但远期脱位率呈增多趋势。在起搏器安装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电极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起搏 主动 电极导线 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性缺血训练对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兔血管内皮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孔明涯 陆晓 +2 位作者 林松 赵彦 林爱翠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进行生理性缺血训练对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成年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高脂组和训练组。对照组采用普通饮食,其余两组采用高脂饮食,其中训练组左下肢用止血带结扎的方式进行生...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进行生理性缺血训练对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成年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高脂组和训练组。对照组采用普通饮食,其余两组采用高脂饮食,其中训练组左下肢用止血带结扎的方式进行生理性缺血训练3min/次,3次/d,5d/周,另外两组安静笼养。实验周期为4周。结果:4周实验后,兔主动脉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高脂组主动脉血管壁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占1.84±0.83%,而对照组和训练组却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管横切面HE染色显示高脂组兔主动脉内膜上已经形成泡沫细胞,而对照组和训练组兔的主动脉内膜光滑,无泡沫细胞形成。实验前三组兔血液VEGF含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8.35±0.37pg/ml,高脂组:8.27±0.55pg/ml,训练组:8.63±0.36pg/ml,P>0.05),实验后三组兔血液VEGF含量均高于实验前,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16.93±0.89pg/ml,高脂组:14.39±0.97pg/ml,训练组:14.36±0.73pg/ml,P>0.05)。实验前三组兔血液NO含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0.888±0.23μmol/L,高脂组:0.421±0.09μmol/L,训练组:0.529±0.134μmol/L,P>0.05),实验后三组兔血液NO含量均高于实验前,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训练组(2.18±0.144μmol/L)和高脂组(1.82±0.078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7±0.167μmol/L)。实验前三组兔血液EPCs含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7.25±0.86个/每10~5个淋巴细胞,高脂组:7.5±0.6个/每10~5个淋巴细胞,训练组:8.87±0.61个/每10~5个淋巴细胞,P>0.05),实验后训练组EPCs含量(12.75±0.94个/每10~5个淋巴细胞)高于高脂组(8.25±0.73个/每10~5个淋巴细胞)和对照组(8.25±0.73个/每10~5个淋巴细胞)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生理性缺血训练可以促进机体产生血管内皮相关因子,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缓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性缺血训练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介入术前后患者定量口服水化预防对比剂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6
7
作者 贾若雅 黄天熠 常芸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定时定量饮水方法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69例,分为常规水化护理组和干预1组、干预2组各2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静脉水化,干预1组术后定时定量口服水化,干预2组... 目的探讨定时定量饮水方法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69例,分为常规水化护理组和干预1组、干预2组各2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静脉水化,干预1组术后定时定量口服水化,干预2组术前自由口服水化500mL、术后定时定量口服水化;观察各组术前、术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及术后3h尿量等指标变化。结果不同时间各组Scr、BUN、Cys-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术后均无对比剂急性肾损伤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干预2组术后3h尿量显著高于干预1组和对照组(P<0.05,P<0.01),但干预1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时定量口服水化与常规静脉水化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预防效果相当,且术前口服水化、术后定时定量口服水化可减轻患者胃部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 定时定量 口服水化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AH患者血浆IL-8水平表达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辉 冯启凡 +4 位作者 章敬水 胡学俊 张娟 陈亮 林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diopathic PAH,IPAH)患者血浆中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2014年5月—2016年3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确诊为IPAH的患者63例,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diopathic PAH,IPAH)患者血浆中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2014年5月—2016年3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确诊为IPAH的患者63例,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采集IPAH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血浆,检测血浆IL-8的表达水平。同时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指标、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基线数据,并且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随访终点为全因死亡。结果:IPAH患者血浆中IL-8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7.9±4.3)pg/mL vs.(4.6±1.8)pg/mL,P=0.001]。以IL-8浓度7.44 pg/mL作为界值,将患者分为两组:高IL-8组(IL-8>7.44 pg/mL,n=31)和低IL-8组(IL-8≤7.44 pg/mL,n=32),高IL-8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更高,表现为心指数和混合静脉氧饱和度更低,而血浆尿酸更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IL-8水平与IPAH患者肌酐(r=0.311,P=0.013)、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r=0.294,P=0.020)、尿酸(r=0.296,P=0.019)和右心室舒张末径(r=0.329,P=0.008)呈正相关。相反,IL-8与混合静脉氧饱和度(r=-0.453,P<0.001)和心指数(r=-0.371,P=0.003)呈负相关。按照目前肺血管扩张试验阳性标准,63例中10例为阳性,其余53例为阴性,所有阳性患者接受钙离子拮抗剂治疗。10例阳性患者血浆IL-8浓度为(7.5±4.0)pg/mL,而阴性患者为(8.0±4.4)pg/mL,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IL-8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IL-8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