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0
1
作者 林强 李雪萍 +3 位作者 程凯 陈安亮 俞长君 周奕戈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86-1288,共3页
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约70%脑卒中后存活者会遗留各种感觉、运动、言语、认知、心理等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功能障碍。其中,关于运动功能障碍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但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却得不到足够重视;据报道,高达... 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约70%脑卒中后存活者会遗留各种感觉、运动、言语、认知、心理等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功能障碍。其中,关于运动功能障碍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但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却得不到足够重视;据报道,高达64%的脑卒中患者有某种程度的认知损害,并且其中1/3的人会发生痴呆,严重影响了患者运动功能、言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1],影响整体康复治疗的疗效,其对功能独立性的影响甚至超过运动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 早期认知 康复训练 认知损害 康复治疗 常规康复 存活者 认知障碍 定向力 上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阶段性康复干预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关节置换术后下肢疼痛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2
2
作者 陆小香 徐迪 +6 位作者 林强 夏鹏 袁冰 吴建伟 张中宝 陈安亮 李雪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3-279,共7页
目的:测试阶段性康复干预方案在缓解TKR术后膝关节疼痛和改善膝关节主体功能方面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评估测量身体功能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46例受试者,被随机分进对照组和康复干预组。对照组(n=22)接受关节置换术后临床常规治... 目的:测试阶段性康复干预方案在缓解TKR术后膝关节疼痛和改善膝关节主体功能方面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评估测量身体功能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46例受试者,被随机分进对照组和康复干预组。对照组(n=22)接受关节置换术后临床常规治疗和康复指导;康复干预组(n=24)在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同时,将在术后第一天开始接受每天1次(第1阶段)或每周3次(第2、3阶段),为期12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干预方案"。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4周、术后12周接受全身状态、疼痛及膝关节相关功能评估。结果:在干预组,患者在术后第4—12周,下肢功能逐步得到显著改善,减轻疼痛表现为WOMAC、VAS、肌力、主被动ROM、患肢维度、BBS、FAC、FIM评分与术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疼痛和功能恢复速度更快、幅度更大。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与病程、BMI、WOMAC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伸膝肌力、主动ROM、BBS、FIM、FAC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持续12周的分阶段TKR术后康复方案,对改善TKR术后患者的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有明显效果,其训练计划是安全可行的。疼痛控制是康复干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干预 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急性期规范化康复方案对患者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5
3
作者 张颖冬 李雪萍 +2 位作者 林强 程凯 陈安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41-944,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规范化康复方案对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5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规范康复组与对照组。规范康复组严格按照脑卒中急性期规范化康复方案完成规范化康复程序,对照组按照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完成常规康复...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规范化康复方案对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5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规范康复组与对照组。规范康复组严格按照脑卒中急性期规范化康复方案完成规范化康复程序,对照组按照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完成常规康复程序。两组患者在全过程中共进行3次功能评定,包括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Barthel指数(BI)。结果:第一次评定两组患者M、FM、B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三次评定:规范康复组的FM、BI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M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二次与第一次评定M、FM、BI差值,第三次与第一次评定的M、FM、BI差值两组之间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三次与第二次评定的M、FM、BI差值,两组之间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规范化康复方案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康复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规范化康复方案 认知功能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节选)——第8章脑血管病康复管理 被引量:44
4
作者 张通 赵军 +6 位作者 李雪萍 白玉龙 王宝军 屈云 李冰洁 梅利平 中国卒中学会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撰写工作委员会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9期1036-1048,共13页
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卒中康复可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预防并发症,提高ADL能力,促进患者回归家庭,融入社会。规范的康复流程和方案尤为关键。本指南将介绍卒中康复管理模式即三级康复网络的主要内容,并... 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卒中康复可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预防并发症,提高ADL能力,促进患者回归家庭,融入社会。规范的康复流程和方案尤为关键。本指南将介绍卒中康复管理模式即三级康复网络的主要内容,并就具体功能障碍的评估和康复方案(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吞咽障碍、构音障碍、失语、认知障碍、心肺功能障碍、心理障碍)、ADL和社会参与障碍康复、职业康复、合并症(皮肤破损、挛缩、深静脉血栓形成、肠道和膀胱失禁、偏瘫性肩痛、肩手综合征、中枢性疼痛、骨质疏松)的评估和康复以及康复护理等多方面形成了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三级康复网络 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情景模拟法对康复治疗专业教学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赵彦 林爱翠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72-975,共4页
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教育中,康复实践技能的学习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和学生是否能得到社会的认可[1]。然而,在康复治疗专业的临床见习课中,学生只能观察带教老师在患者旁边进行问诊查体... 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教育中,康复实践技能的学习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和学生是否能得到社会的认可[1]。然而,在康复治疗专业的临床见习课中,学生只能观察带教老师在患者旁边进行问诊查体及病情讲解[2],缺乏与患者充分的互动式交流机会。另外,由于康复治疗的周期较长,而学生的临床见习课时较少,不利于教师在见习课中将患者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案都一一呈现。这些影响因素会导致在学校的综合技能考核中成绩不理想。我校根据2013级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在2014级学生的《临床康复学》课程教学中增加了案例情景模拟教学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教学 康复治疗专业 情景模拟法 康复医学 带教老师 临床见习课 交流机会 临床康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需求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周末 林爱翠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20-821,共2页
康复的早期介入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脑卒中后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的早日恢复、恢复的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康复从业人员数量有限,康复治疗多数情况下只能覆盖慢性期的脑卒中患者,因... 康复的早期介入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脑卒中后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的早日恢复、恢复的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康复从业人员数量有限,康复治疗多数情况下只能覆盖慢性期的脑卒中患者,因此,在缺乏脑卒中后早期介入的情况下,患者的康复效果大打折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早期康复 需求情况 调查 早期介入 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 康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感知机器人辅助训练联合成对关联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柏敏 曹丽华 +2 位作者 叶子琦 周定杰 李雪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512,共8页
目的探讨肌电感知机器人辅助训练联合成对关联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两江医院)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试验组(n=60)。两组... 目的探讨肌电感知机器人辅助训练联合成对关联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两江医院)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试验组(n=60)。两组均行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传统肌力训练联合成对关联刺激,试验组给予肌电感知机器人辅助训练联合成对关联刺激。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MAS)进行评定。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均方根值(RMS)和积分肌电值(iEMG),并计算协同收缩率(CR)。结果对照组脱落9例,试验组脱落4例。治疗后,两组肱三头肌的RMS、屈肘位的CR、FMA-UE和MBI评分均提高(|t|>2.219,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2.084,P<0.05);试验组肱二头肌RMS和伸肘位的CR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3.863 P<0.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2.498,P<0.05);试验组肱二头肌M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Z=-4.097,P<0.001),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Z=-3.459,P<0.01)。结论肌电感知机器人辅助训练联合成对关联刺激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肌电感知机器人辅助训练 成对关联刺激 上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8
8
作者 柏敏 田然 +3 位作者 杨倩 张玲 周宁 杨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88-1291,共4页
我国新发脑卒中患者每年约250万,脑卒中生存者中病残率高达75%。85%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的开始就有上肢功能障碍,但上肢功能的康复结局相对较差,所需时间也相对较长,导致许多脑卒中偏瘫患者对上肢功能康复失去信心。虚拟现实(virt... 我国新发脑卒中患者每年约250万,脑卒中生存者中病残率高达75%。85%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的开始就有上肢功能障碍,但上肢功能的康复结局相对较差,所需时间也相对较长,导致许多脑卒中偏瘫患者对上肢功能康复失去信心。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偏瘫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现实的虚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 上肢功能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虚拟现实 康复训练 脑卒中患者 肢功能障碍 康复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反馈训练仪与Berg平衡量表在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51
9
作者 杨婷 钱兴皋 +4 位作者 张会慧 周俊 高政 许亮 李雪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探索平衡反馈训练仪与Berg平衡量表在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分别进行Pro-Kin平衡仪站立位睁、闭眼静态平衡测试和Berg平衡评估,比较睁、闭眼时平衡仪检测指标重心摆动轨迹长和摆动面积的差... 目的:探索平衡反馈训练仪与Berg平衡量表在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分别进行Pro-Kin平衡仪站立位睁、闭眼静态平衡测试和Berg平衡评估,比较睁、闭眼时平衡仪检测指标重心摆动轨迹长和摆动面积的差异,并分别与Berg平衡量表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睁眼时重心摆动轨迹长及摆动面积与闭眼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睁眼时重心摆动轨迹长、摆动面积与BBS总分、第6、9项呈中度负相关(r=-0.408—-0.663,P<0.05);重心摆动轨迹长与第8、11—14项,摆动面积与第1、5、7呈中度负相关(r=-0.409—-0.590,P<0.05)。闭眼时摆动面积与第7、8项呈中度负相关(r=-0.492,-0.501,P<0.05);重心摆动轨迹长与Berg总分及子项都不相关。结论:Pro-Kin平衡仪的站立位静态平衡测试时睁眼重心摆动的重心摆动轨迹长及摆动面积可反映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静态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反馈训练仪 BERG平衡量表 脑卒中 偏瘫 平衡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1
10
作者 林强 陈安亮 +7 位作者 程凯 俞长君 周奕戈 王晓菊 杨婷 袁冰 李雪萍 毕海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98-901,906,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不同阶段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所产生的影响,探讨针刺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我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康复组与常规康复组。常规康复组接...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不同阶段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所产生的影响,探讨针刺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我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康复组与常规康复组。常规康复组接受为期4周的常规康复训练,针刺康复组在接运动康复训练的同时,还接受4周的针刺治疗。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Berg平衡量表(BBS)、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①经过4周康复干预,针刺康复组FMA较常规康复组显著提高(P<0.05),但BBS和BI与常规康复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经过4周康复干预,针刺康复组急性期亚组的FMA和BI较常规康复组急性期亚组显著升高(P<0.05),而BBS在两个急性期亚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经过4周康复干预,FMA、BBS和BI在两个恢复期亚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疗法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而在脑卒中急性期进行针刺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脑卒中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心理的影响 被引量:54
11
作者 赵秋云 林强 +1 位作者 程凯 李雪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研究音乐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心理的影响。方法:3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音乐运动疗法组和运动疗法组。运动疗法组接受为期3周的常规运动康复训练。音乐运动疗法组在接受常规运动康复训练的同时,配合聆听患者... 目的:研究音乐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心理的影响。方法:3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音乐运动疗法组和运动疗法组。运动疗法组接受为期3周的常规运动康复训练。音乐运动疗法组在接受常规运动康复训练的同时,配合聆听患者喜爱的音乐,共3周。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量表、Holden步行能力分级、Borg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运动功能、步行能力、自觉疲劳程度和神经心理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音乐运动疗法组治疗前后FMA差值显著高于运动疗法组(P<0.05)。音乐运动疗法组患者治疗后Holden步行能力分级显著高于运动疗法组(P<0.05),步行200m之后的Borg评分显著低于运动疗法组(P<0.05)。音乐运动疗法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评分(P<0.05),也显著低于运动疗法组治疗后评分(P<0.05)。结论:音乐运动疗法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减轻患者运动后的主观疲劳感觉,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运动疗法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步行能力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联合药物治疗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高明霞 林强 +3 位作者 陈安亮 张婷婷 夏鹏 李雪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62-867,共6页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联合药物治疗对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traumatic knee osteoarthritis,TKOA)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TKOA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20例/组。联合组...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联合药物治疗对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traumatic knee osteoarthritis,TKOA)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TKOA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20例/组。联合组:予LIPUS联合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对照1组:予单纯LIPUS治疗;对照2组:予单纯口服NSAIDs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3组间的VAS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Lysholm knee score,LKSS)评分;并经MRI检查行ICRS标准分级,测量膝关节内外侧髁、髌软骨外侧、内侧软骨T2值。结果:经6周治疗后,三组VAS评分、WOMAC评分、LK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1组(P<0.05)和对照2组(P<0.05),对照1组优于对照2组,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MRI检查T2值结果无论与检查前比较,还是三组间比较均未见明显治疗效果(P>0.05)。结论:LIPUS联合药物治疗可改善TKOA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或体征,可一定程度的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但对依据MRI检查的TKOA患者膝关节软骨的损害或退变程度无明显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 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节软骨 非甾体类抗炎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早中期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外基质及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高明霞 程凯 +6 位作者 林强 王大新 于俊龙 林爱翠 安恒远 陈安亮 李雪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93-599,共7页
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早中期兔膝骨性关节炎(OA)软骨细胞外基质(ECM)、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LIPUS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和延缓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成6组,早期对照组(EC组... 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早中期兔膝骨性关节炎(OA)软骨细胞外基质(ECM)、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LIPUS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和延缓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成6组,早期对照组(EC组)、早期OA组(EO组)、早期治疗组(ET组)、中期对照组(MC组)、中期OA组(MO组)和中期治疗组(MT组),6只/组。EO、ET、MO及MT组均接受左后肢前交叉韧带切断术(ACLT),对照组仅接受左侧膝关节囊切开术。ET组和MT组分别于术后第3天和第5周起接受LIPUS治疗。超声频率3MHz,强度40mW/cm2,作用时间20min,1次/d,6d/周,持续6周。EO与MO组的LIPUS方案与治疗组相同,但无超声输出。LIDUS6周后,采用甲苯胺蓝染色进行关节软骨的组织学观察,并进行Mankin评分。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多糖、Ⅱ型胶原、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及p38(p-p38)的变化。结果:③组织学观察及Mankin评分:EO组关节软骨表面不规则、甲苯胺蓝染色变浅、软骨细胞减少,与EC组相比,Mankin评分显著升高(P<0.01);MO组关节软骨损伤明显,Mankin评分较MC组显著升高(P<0.01)。与EO组相比,ET组病理学改变程度轻,Mankin评分显著降低(P<0.01);但MT组Mankin评分较MO组无显著降低(P>0.05)。③Ⅱ型胶原、蛋白多糖检测:与EC组比较,EO组和ET组均下降,但EO组较ET组明显下降(P<0.05);与MC组相比,MO和MT组均显著降低(P<0.05),MO组与MT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p-ERK1/2、p-p38检测:与EC组相比,EO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但与EO组相比,ET组显著降低(P<0.05);与MC组相比,MO组和MT组表达显著升高(P<0.05),MT组与MO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IPUS可以减轻关节软骨ECM的损伤程度,其作用与LIPUS治疗后关节软骨中p38、ERK1/2表达下调有关,这种作用与OA的病变阶段密切相关,即在OA早期进行LIPUS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 骨性关节炎模型 细胞外基质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整合素-FAK-MAPKs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沈士浩 程凯 +4 位作者 林强 夏鹏 高明霞 任莎莎 李雪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0-166,共7页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对兔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中整合素-FAK-MAPKs力化学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为正常对照...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对兔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中整合素-FAK-MAPKs力化学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OA模型组(OA group,OA),OA模型照射组(O+L)。OA组接受右侧后肢前交叉韧带切断(ACLT)处理术后4周接受LIPUS假辐射,O+L组同样手术处理,术后4周接受LIPUS辐射,NC组仅切开关节囊。LIPUS作用6周后,处死实验动物,取右后肢,采用HE染色行改良Mankin评分比较各组胫骨平台关节表面病理学改变。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Ⅱ型胶原,MMP-13,整合素β1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FAK、MAPKs家族蛋白(p38、ERK1/2、JNK)磷酸化水平。结果:1组织学观察及Mankin评分:LIPUS干预后,OA软骨表层轻微不平整,染色轻度缺失,可见软骨细胞增殖;Mankin评分,NC组:4.67±0.57;OA组:10.57±2.55;O+L组:7.66±1.74。与NC组相比,OA组、O+L组Mankin评分明显增高,但OA组增高更为明显(P<0.05);与OA组相比,O+L组Mankin评分明显降低(P<0.05)。2Ⅱ型胶原、MMP-13含量:LIPUS干预后,II型胶原含量较NC组升高,MMP-13含量有明显下降。3整合素β1-FAK-MAPK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LIPUS干预使整合素β1、磷酸化FAK表达增高;同时MAPK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ERK1/2、p38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而JNK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LIPUS可以减轻骨性关节炎软骨ECM损伤程度,与LIPUS产生机械应力使关节软骨中细胞表面应力受体之一整合素β1及其下游分子黏着斑激酶FAK磷酸化表达增高,进一步下游的磷酸化p38,ERK1/2表达下调有关。LIPUS的机械效应可经力化学转导途径作用于OA关节软骨,为治疗骨性关节炎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 骨性关节炎 整合素 粘着斑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扫描阅读训练对脑卒中偏侧忽略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程凯 杨婷 +3 位作者 李雪萍 林强 陈安亮 俞长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30-1433,共4页
目的观察视觉扫描阅读训练对脑卒中偏侧忽略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本科住院的脑卒中偏侧忽略患者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观察组(n=12)。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另外接受视... 目的观察视觉扫描阅读训练对脑卒中偏侧忽略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本科住院的脑卒中偏侧忽略患者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观察组(n=12)。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另外接受视觉扫描阅读训练,共3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中国行为性忽略测试-香港版(CBIT-HK)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各评分均在治疗后显著提高(t〉5.375,P〈0.001);除MMSE(P〉0.05)外,治疗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120,P〈0.05)。结论视觉扫描阅读训练不仅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偏侧忽略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侧忽略 视觉扫描训练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性缺血训练对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兔血管内皮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孔明涯 陆晓 +2 位作者 林松 赵彦 林爱翠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进行生理性缺血训练对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成年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高脂组和训练组。对照组采用普通饮食,其余两组采用高脂饮食,其中训练组左下肢用止血带结扎的方式进行生...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进行生理性缺血训练对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成年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高脂组和训练组。对照组采用普通饮食,其余两组采用高脂饮食,其中训练组左下肢用止血带结扎的方式进行生理性缺血训练3min/次,3次/d,5d/周,另外两组安静笼养。实验周期为4周。结果:4周实验后,兔主动脉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高脂组主动脉血管壁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占1.84±0.83%,而对照组和训练组却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管横切面HE染色显示高脂组兔主动脉内膜上已经形成泡沫细胞,而对照组和训练组兔的主动脉内膜光滑,无泡沫细胞形成。实验前三组兔血液VEGF含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8.35±0.37pg/ml,高脂组:8.27±0.55pg/ml,训练组:8.63±0.36pg/ml,P>0.05),实验后三组兔血液VEGF含量均高于实验前,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16.93±0.89pg/ml,高脂组:14.39±0.97pg/ml,训练组:14.36±0.73pg/ml,P>0.05)。实验前三组兔血液NO含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0.888±0.23μmol/L,高脂组:0.421±0.09μmol/L,训练组:0.529±0.134μmol/L,P>0.05),实验后三组兔血液NO含量均高于实验前,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训练组(2.18±0.144μmol/L)和高脂组(1.82±0.078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7±0.167μmol/L)。实验前三组兔血液EPCs含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7.25±0.86个/每10~5个淋巴细胞,高脂组:7.5±0.6个/每10~5个淋巴细胞,训练组:8.87±0.61个/每10~5个淋巴细胞,P>0.05),实验后训练组EPCs含量(12.75±0.94个/每10~5个淋巴细胞)高于高脂组(8.25±0.73个/每10~5个淋巴细胞)和对照组(8.25±0.73个/每10~5个淋巴细胞)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生理性缺血训练可以促进机体产生血管内皮相关因子,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缓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性缺血训练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负荷与关节软骨损伤 被引量:10
17
作者 沈士浩 李雪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5-478,共4页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进行性关节退变疾病,不仅损害关节软骨,亦对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滑囊等软组织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导致关节软骨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破坏。美国最新的一项258,237人的大样本研究报告指出...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进行性关节退变疾病,不仅损害关节软骨,亦对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滑囊等软组织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导致关节软骨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破坏。美国最新的一项258,237人的大样本研究报告指出,全美约有14%的成人患有骨性关节炎并因此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且用于治疗相关花费人均高达18,435美元,其支出为同等情况下非骨性关节炎患者两倍之多。据我国调查,60岁以上人群中OA的患病率可达50%,75岁以上的人群中则达80%,致残率可高达53%,已经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主要问题。应力负荷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骨骼肌肉组织的调节器,很有可能是关节软骨自稳态最重要的单一外界调节因素,非生理性的关节应力负荷,即过大或过小的关节应力负荷都会造成关节软骨损害,并最终导致OA形成”吲。适度的运动训练给予关节内适度的应力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损伤 应力负荷 关节软骨损害 骨性关节炎 生存质量 肌肉组织 关节炎患者 关节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反馈训练促进平衡功能恢复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林爱翠 孔明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正常人进行睁眼和闭眼状态下静态平衡能力的评估,探索偏瘫患者加强视觉系统训练促进平衡功能恢复的潜在可能性。方法:健康青年[(24.91±5.08)岁]和中年[(49.18±4.19)岁]各22例,在Pro-Kine Line 254P(PK 25...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正常人进行睁眼和闭眼状态下静态平衡能力的评估,探索偏瘫患者加强视觉系统训练促进平衡功能恢复的潜在可能性。方法:健康青年[(24.91±5.08)岁]和中年[(49.18±4.19)岁]各22例,在Pro-Kine Line 254P(PK 254P)平衡反馈训练仪上测试睁眼和闭眼状态下的静态平衡,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睁眼状态下,两组间仅前后平均速度差异显著,中年组低于青年组(3.09±1.06mm/s vs 4.41±2.28mm/s,P<0.05),其他参数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闭眼状态下,组间各项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组内比较,睁眼和闭眼状态下,除青年组左右标准差无显著差异外(2.36±1.00 vs 3.91±2.24,P>0.05),其他各项参数在睁眼和闭眼状态下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视觉在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正常人群中有一部分人的平衡较大程度依赖视觉调整。较大程度依赖视觉调整达到平衡的人有可能在平衡功能受损后较快地恢复平衡功能,而对于较少依赖视觉调整达到平衡的人,强化视觉训练有可能更快地促进其平衡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 恢复 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治疗对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任莎莎 李雪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83-887,共5页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主要累及负重关节(髋、膝关节),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病理表现主要为软骨细胞和基质出现变形,伴有生化、分子水平、生...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主要累及负重关节(髋、膝关节),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病理表现主要为软骨细胞和基质出现变形,伴有生化、分子水平、生物力学等改变,最终导致关节软骨的软化、纤维化、溃疡形成和缺失,软骨下骨硬化、骨赘及软骨下囊肿形成,造成关节的不可逆性损害.临床表现主要为关节红肿疼痛、无力、关节畸形、晨僵及功能障碍等[1-3].近年来对OA患者关节软骨进行组织细胞学研究发现,在分离的软骨细胞中出现了细胞凋亡(apoptosis)现象,并且软骨细胞凋亡的数量与OA的病程、病变程度具有高度一致性[4],提示软骨细胞凋亡与OA的发病密切相关.相关研究还发现适当的物理治疗(包括物理因子和运动)作用于OA软骨细胞,通过影响软骨细胞凋亡途径及相关基因表达,调节软骨细胞凋亡率,从而达到缓解OA的目的[5].本文就OA与软骨细胞凋亡的联系及物理治疗对OA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凋亡 骨性关节炎 物理治疗 退行性关节疾病 关节软骨 相关基因表达 细胞凋亡途径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在心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林爱翠 李雪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67-1169,共3页
血管内皮除具有屏障作用外,还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参与血管损伤的修复和免疫反应,维持血管收缩与舒张平衡、参与炎症反应过程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中早于形态学改变和临床症状的早期症状,并且已被确定为心血... 血管内皮除具有屏障作用外,还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参与血管损伤的修复和免疫反应,维持血管收缩与舒张平衡、参与炎症反应过程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中早于形态学改变和临床症状的早期症状,并且已被确定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运动锻炼 炎症反应过程 动脉粥样硬化 独立预测因子 内分泌功能 形态学改变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