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6层螺旋CT对儿童软组织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韩素芳
薛向阳
高修成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儿童软组织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用16层螺旋CT对23例具有软组织血管性病变的儿童患者进行扫描,并对原始资料进行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组(MPR),分析病变的各种CT表现。CT分型标准:观...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儿童软组织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用16层螺旋CT对23例具有软组织血管性病变的儿童患者进行扫描,并对原始资料进行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组(MPR),分析病变的各种CT表现。CT分型标准:观察原始图像及各种后处理图像,只要发现纡曲、粗大的供血动脉或/和引流静脉即定为Ⅱ型,反之则定为Ⅰ型。结果:平扫病灶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较周围肌肉密度稍低,其中6例可见钙化。增强后19例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明显强化,其强化程度与周围血管相似,其中6例见粗大、纡曲血管影,6例呈渐进性强化;另外4例轻度强化。行VR、MIP、MPR重组,11例可见粗大、纡曲的供血动脉或/和引流静脉,即Ⅱ型。另12例未见粗大、纡曲的供血动脉或/和引流静脉,为Ⅰ型。结论:16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后处理强大等优势,不仅可对儿童软组织血管性病变做出定位、定性诊断,而且可以初步分类诊断,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病变
软组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生儿及小婴儿卵巢囊肿的CT诊断
被引量:
3
2
作者
唐文伟
耿其明
+1 位作者
钟发英
赵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56-1057,共2页
卵巢囊肿是一种女性常见疾病,但发生在新生儿及小婴儿的并不多见,文献检索未见CT专题论述.CT能够很好的显示卵巢囊肿的大小、形态、密度及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1-5].现将本院2001年至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新生儿及小婴儿(指6个月以...
卵巢囊肿是一种女性常见疾病,但发生在新生儿及小婴儿的并不多见,文献检索未见CT专题论述.CT能够很好的显示卵巢囊肿的大小、形态、密度及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1-5].现将本院2001年至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新生儿及小婴儿(指6个月以内的婴儿)卵巢囊肿的CT影像表现作一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新生儿
小婴儿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CT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韩素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668-669,67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特点、机理及动态CT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CT资料。结果:脑叶梗塞4例,占15.4%,基底节区梗塞22例,占84.6%。18例伴豆状核钙化。伤后2个月CT复查6例,病灶均呈软化灶。结论:小...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特点、机理及动态CT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CT资料。结果:脑叶梗塞4例,占15.4%,基底节区梗塞22例,占84.6%。18例伴豆状核钙化。伤后2个月CT复查6例,病灶均呈软化灶。结论:小儿外伤性脑梗塞多见于婴幼儿,致伤因素较轻,梗塞灶多见于基底节区且多伴豆状核钙化。CT检查发现梗塞灶的最佳时间是伤后1~6天,动态CT检查不仅可以发现梗塞灶,而且可以观察梗塞灶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6层螺旋CT对儿童软组织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韩素芳
薛向阳
高修成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ct室
出处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6期603-606,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儿童软组织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用16层螺旋CT对23例具有软组织血管性病变的儿童患者进行扫描,并对原始资料进行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组(MPR),分析病变的各种CT表现。CT分型标准:观察原始图像及各种后处理图像,只要发现纡曲、粗大的供血动脉或/和引流静脉即定为Ⅱ型,反之则定为Ⅰ型。结果:平扫病灶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较周围肌肉密度稍低,其中6例可见钙化。增强后19例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明显强化,其强化程度与周围血管相似,其中6例见粗大、纡曲血管影,6例呈渐进性强化;另外4例轻度强化。行VR、MIP、MPR重组,11例可见粗大、纡曲的供血动脉或/和引流静脉,即Ⅱ型。另12例未见粗大、纡曲的供血动脉或/和引流静脉,为Ⅰ型。结论:16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后处理强大等优势,不仅可对儿童软组织血管性病变做出定位、定性诊断,而且可以初步分类诊断,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血管性病变
软组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儿童
Keywords
Hemangioma
Soft tissue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Child
分类号
R816.92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儿及小婴儿卵巢囊肿的CT诊断
被引量:
3
2
作者
唐文伟
耿其明
钟发英
赵萌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ct室
南京医科大学
附属
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56-1057,共2页
文摘
卵巢囊肿是一种女性常见疾病,但发生在新生儿及小婴儿的并不多见,文献检索未见CT专题论述.CT能够很好的显示卵巢囊肿的大小、形态、密度及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1-5].现将本院2001年至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新生儿及小婴儿(指6个月以内的婴儿)卵巢囊肿的CT影像表现作一总结.
关键词
卵巢囊肿
新生儿
小婴儿
CT
诊断
分类号
R445.3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CT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韩素芳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ct室
出处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668-669,673,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特点、机理及动态CT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CT资料。结果:脑叶梗塞4例,占15.4%,基底节区梗塞22例,占84.6%。18例伴豆状核钙化。伤后2个月CT复查6例,病灶均呈软化灶。结论:小儿外伤性脑梗塞多见于婴幼儿,致伤因素较轻,梗塞灶多见于基底节区且多伴豆状核钙化。CT检查发现梗塞灶的最佳时间是伤后1~6天,动态CT检查不仅可以发现梗塞灶,而且可以观察梗塞灶的变化过程。
关键词
脑梗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tomograhy 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6层螺旋CT对儿童软组织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韩素芳
薛向阳
高修成
《放射学实践》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生儿及小婴儿卵巢囊肿的CT诊断
唐文伟
耿其明
钟发英
赵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CT分析
韩素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