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肾病综合征伴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徐锦雯 张唯真 +2 位作者 张爱华 韩媛 黄松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0-532,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伴尿路感染(UTI)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为该类型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36例PNS伴清洁中段尿培养阳性患儿的年龄、性别、是否初治、入院前病程、激素剂量、尿蛋白、血白蛋白及血IgG水平、病原...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伴尿路感染(UTI)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为该类型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36例PNS伴清洁中段尿培养阳性患儿的年龄、性别、是否初治、入院前病程、激素剂量、尿蛋白、血白蛋白及血IgG水平、病原学及药敏试验情况,统计结果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36例PNS伴UTI的患儿中,临床表现多为无症状性,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大剂量激素使用、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具有相关性。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肠球菌最为多见,该菌多重耐药。结论:无论是在初治或复治的肾病综合征伴尿路感染患儿中,无症状性尿路感染的比例明显增加。这类特定患者的尿路感染菌群也在变迁,已演变为革兰阳性菌特别是肠球菌为主。近年来耐药菌株不断上升,已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提倡早期进行清洁中段尿培养,合理应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尿路感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C1q肾病4例报告 被引量:7
2
作者 赵三龙 黄松明 +6 位作者 张维真 鲍华英 吴红梅 张爱华 陈颖 韩媛 赵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提高对儿童C1q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确诊为C1q肾病患儿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结果4例患儿临床表现及病理均符合C1q肾病诊断标准,其中2例临床表现为难治性肾病,1例为镜下血尿合并蛋白尿,1例为肾炎性肾病、高血压脑病及... 目的提高对儿童C1q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确诊为C1q肾病患儿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结果4例患儿临床表现及病理均符合C1q肾病诊断标准,其中2例临床表现为难治性肾病,1例为镜下血尿合并蛋白尿,1例为肾炎性肾病、高血压脑病及肾功能异常。光镜下2例呈轻至中度系膜增生性肾炎表现,1例为轻微病变,1例呈硬化性肾炎。免疫荧光下2例呈"满堂亮"表现。电镜下均未见明显电子致密物沉积。1例镜下血尿合并蛋白尿患儿加服泼尼松1年后痊愈;1例难治性肾病予足量泼尼松并加用CTX治疗4个月,临床仍无效。1例表现为肾炎性肾病及高血压脑病患儿予泼尼松、骁悉、洛汀新等治疗,随访17个月,肾功能逐步恶化,进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另1例失访。随访末患儿自身抗体及血补体均正常。结论C1q肾病是一种较少见的肾小球疾病,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治疗效果和长期预后与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Q肾病 病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2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管皖珍 杨小凤 +4 位作者 袁杨刚 苏敏 丁桂霞 黄松明 张爱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70-2(HSP70-2)和TNF-α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在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HSP的患儿为HSP组,健康查体儿童为对照组。采用PCR-RFLP法检测两组HSP70-2基因1267A/G和TNF-α基...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70-2(HSP70-2)和TNF-α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在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HSP的患儿为HSP组,健康查体儿童为对照组。采用PCR-RFLP法检测两组HSP70-2基因1267A/G和TNF-α基因-380G/A多态性,并分析其与HSP和肾损害的相关性。结果 HSP组纳入205例,对照组纳入53名。①HSP组和对照组HSP70-2基因1267位点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2.9%和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4,P<0.05);非肾损害亚组和肾损害亚组AA、AG、GG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HSP组和对照组TNF-α基因-308位点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3%和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47,P<0.05);A等位基因频率HSP组高于对照组(24.4%vs12.3%,χ2=7.241,P<0.05);非肾损害亚组和肾损害亚组GG、GA、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SP70-2基因1267位点GG基因型、TNF-α基因-308位点AA基因型可能是HSP发病的遗传学易感因素,但与肾损害发展可能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2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多态性 过敏性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hom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 被引量:4
4
作者 徐锦雯 赵丽萍 +3 位作者 朱春华 韩媛 张爱华 黄松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om(heat shock protein 70-hom,HSP70-hom)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3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66例正常儿童的HSP70-hom基因的+243...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om(heat shock protein 70-hom,HSP70-hom)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3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66例正常儿童的HSP70-hom基因的+2437位核苷酸的NcoⅠ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多态性。结果:HSP70-hom各基因型频率在过敏性紫癜组中分别为1.5%(TT)、34.4%(TC)和64.1%(CC),在对照组中分别为19.7%(TT)、19.7%(TC)和60.6%(CC),两组之间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318,P<0.05);T和C等位基因频率在过敏性紫癜组中分别为18.7%(T)和81.3%(C),在对照组中为29.5%(T)和70.5%(C),差别亦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49,P<0.05)。与携带TT基因型者比较,携带至少1个C等位基因(即TC和CC基因型)的个体患过敏性紫癜的风险增加18.83倍(95%CI:3.95~89.75)。过敏性紫癜非肾脏损害组与肾损害组TT、T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4%、32.1%、65.5%和0%、38.3%、61.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379,P>0.05)。结论:HSP70-hom+2437T/C基因多态性是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的遗传易感因素,但与肾脏损害发生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过敏性紫癜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脂多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鲍华英 陈荣华 +3 位作者 潘晓勤 黄文彦 孙骅 吴元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6-538,541,共4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姜黄素对LPS诱导的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收集上清液及细胞,应用ELISA的方法测定上清液中MCP-1蛋白表达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 目的:进一步探讨姜黄素对LPS诱导的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收集上清液及细胞,应用ELISA的方法测定上清液中MCP-1蛋白表达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系膜细胞MC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LPS可显著上调系膜细胞MCP-1基因表达,同时刺激系膜细胞分泌MCP-1蛋白;姜黄素则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LPS诱导的系膜细胞MCP-1基因及蛋白表达。结论:姜黄素能抑制LPS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系膜细胞 脂多糖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ox结合蛋白-1促进大鼠系膜细胞增生及TGF-β_1分泌 被引量:1
6
作者 郭一迪 张国英 +6 位作者 张云霞 钱婷婷 何芳 蔡峰 端木传靖 王希 冯泉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20-1323,共4页
目的:观察Y-box结合蛋白-1(Y-box binding protein 1,YB-1)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生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构建YB-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系膜细胞,应用四甲... 目的:观察Y-box结合蛋白-1(Y-box binding protein 1,YB-1)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生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构建YB-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系膜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及细胞计数法检测大鼠MC过表达YB-1后的增生情况,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分泌,real-time PCR法测定细胞TGF-β1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YB-1过表达后MC增生和TGF-β1基因表达增加,同时MC分泌TGF-β1增加。结论:YB-1能促进MC增生及TGF-β1分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1 系膜细胞 细胞增生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g-1R基因表达抑制对内质网应激和足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苏维维 丁桂霞 +3 位作者 朱春华 袁杨刚 张爱华 黄松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7-672,共6页
目的:Sigma-1受体分子伴侣(Sigma-1 receptor chaperone,Sig-1R)是内质网中主要的伴侣蛋白,参与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行为,是多种疾病的治疗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Sig-1R基因表达抑制对内质网应激和足细胞损伤的影响,为Sig-1R及内质网应激在... 目的:Sigma-1受体分子伴侣(Sigma-1 receptor chaperone,Sig-1R)是内质网中主要的伴侣蛋白,参与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行为,是多种疾病的治疗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Sig-1R基因表达抑制对内质网应激和足细胞损伤的影响,为Sig-1R及内质网应激在肾损伤中的作用提供新视点。方法:体外培养永生性小鼠足细胞系(MPC5),采用LipofectamineTM 2000与Sig-1R siRNA结合形成Sig-1R siRNA-脂质体复合物瞬时转染足细胞,设正常组、阴性对照组和Sig-1R干扰组。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ig-1R的表达水平;Hochest染色法观察凋亡的足细胞核,计数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足细胞nephrin、desmin、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caspase 3,8,9,12的表达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Sig-1R核酸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表达显著下降,肌间蛋白desmin表达显著上升(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中凋亡的足细胞数显著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下降,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明显增加,bcl-2/bax<1∶2(P<0.05),凋亡级联反应执行蛋白caspase-3明显活化(P<0.05);④干扰组中,内质网和线粒体途径相关凋亡蛋白caspase-12,9明显活化(P<0.05),而死亡受体相关凋亡蛋白caspase-8未见明显活化。结论:Sig-1R基因表达抑制可通过诱导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足细胞凋亡,引起足细胞损伤,提示内质网应激部分参与Sig-1R诱导的足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内质网应激 Sig-1R 肾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