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城区及周边农村地区儿童意外伤害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岚峰 彭明琦 +1 位作者 蔡榕 江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6期1229-1231,共3页
目的了解南京城区及周边农村地区儿童意外伤害的情况。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某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意外伤害儿童2551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意外伤害儿童的性别、年龄、伤害发生的原因以及治疗结果等。结果南京城区及周边农... 目的了解南京城区及周边农村地区儿童意外伤害的情况。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某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意外伤害儿童2551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意外伤害儿童的性别、年龄、伤害发生的原因以及治疗结果等。结果南京城区及周边农村地区儿童意外伤害的类型按照人数进行排序,前3位依次为:跌倒/跌落、气管异物及烧/灼/烫伤;1~3岁是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峰;发生意外伤害的2551例儿童中,南京周边农村地区儿童1618例(占63.4%),南京城区儿童933例(占36.6%),农村地区意外伤害的儿童数多于城区。结论应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针对性的育儿安全宣传教育,使家长了解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特点及预防应对方法,避免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意外伤害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城区儿童急性中毒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彭明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95-898,共4页
目的:了解近年来南京城区儿童急性中毒的发生状况,分析其变化特征及可能的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整理2004~2006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来自南京城区的儿童急性中毒病例,分析病例的一般资料、中毒类型以及急性中毒在不同年... 目的:了解近年来南京城区儿童急性中毒的发生状况,分析其变化特征及可能的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整理2004~2006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来自南京城区的儿童急性中毒病例,分析病例的一般资料、中毒类型以及急性中毒在不同年龄和不同季节的分布特征。结果:儿童中毒呈现明显的年龄特征,学龄前儿童占93%,以2岁年龄组居多(32.5%);误服药物是中毒的主要原因,占66.5%,且儿童误服成人药物的比例较高,误服降压药(19.1%)者显著高于其他药物引起的中毒;不同季节儿童中毒的发生有一定变化,夏秋季高于春冬季,各季节中儿童中毒类型也不相同,药物、农药、日用化学品和食物中毒分别在四个季节中占据主导地位。结论:误服药物引起的中毒是南京城区儿童急性中毒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强药物的管理,规范药品的使用,以减少城区儿童急性中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中毒 误服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27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勇 肖岳 +4 位作者 陆世丰 蔡爱东 李军 王晓榕 江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7-289,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我院收治的27例儿童HPS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甘油三酯增高、血清铁蛋白增高、肝功能异... 目的:探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我院收治的27例儿童HPS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甘油三酯增高、血清铁蛋白增高、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骨髓涂片中找到噬血细胞。诊断15例与感染相关,其中9例为EB病毒感染,4例为非感染相关的噬血细胞综合征,8例原因不明。结论:儿童HPS的原发病最常见为EB病毒感染,早期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予以免疫抑制剂及对症支持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EB病毒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负荷对重症手足口病儿童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灼 陈俊 +5 位作者 时珺 胡静 缪红军 江涛 喻文亮 李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844-2846,共3页
目的:评估液体负荷在重症手足口病儿童中对死亡率等预后因素的影响。方法:入住本院急诊科PICU病房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列为研究对象。记录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数据[年龄、性别、病灶、基础疾病、简化急性严重程度生理评分(SAPS... 目的:评估液体负荷在重症手足口病儿童中对死亡率等预后因素的影响。方法:入住本院急诊科PICU病房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列为研究对象。记录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数据[年龄、性别、病灶、基础疾病、简化急性严重程度生理评分(SAPS)Ⅱ评分]。记录24、48、72 h每日累积液体平衡量。结果:生存组和死亡组间比较,死亡组存在液体正平衡,48、72 h时差异有显著性;液体正平衡组与液体负平衡组比较,PICU滞留时间、MODF受累器官数、机械通气率、死亡率等预后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液体平衡是重症手足口病的重要治疗方案,液体正平衡与死亡率等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儿童 预后 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局部应用制霉菌素对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定植、感染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灼 王晓榕 +1 位作者 缪红军 喻文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69-1470,共2页
目的:探讨口腔局部应用制霉菌素对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定植、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分为口腔制霉菌素治疗组和无制霉菌素对照组,治疗组每隔12h给予口腔内制霉菌素粉末15万IU保留,记录两组肺部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定植或... 目的:探讨口腔局部应用制霉菌素对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定植、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分为口腔制霉菌素治疗组和无制霉菌素对照组,治疗组每隔12h给予口腔内制霉菌素粉末15万IU保留,记录两组肺部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定植或感染的发生率,同时寻找高危因素。结果:治疗组中1例发生肺部真菌定植,而对照组12例(24%)发生肺部真菌定植,口腔应用制霉菌素和PICU滞留时间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口腔局部应用制霉菌素可以有效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定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霉菌素 真菌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4例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膜脑炎病程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静 石小华 +5 位作者 唐珩 葛许华 于毅 杨军 王晓榕 喻文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16-1618,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膜脑炎的临床特点和病程变化。方法:对2008年5月1日~8月1日在手足口病重症监护病房(ICU)确诊为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膜脑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病程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年龄(25.9...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膜脑炎的临床特点和病程变化。方法:对2008年5月1日~8月1日在手足口病重症监护病房(ICU)确诊为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膜脑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病程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年龄(25.9±13.6)个月(2个月~5岁),热程(5.5±1.8)天(2~12天),手足口臀均有皮疹者50.0%,重症表现93.6%在病程4天内出现,100%在病程7天内出现,入院时随机血糖≥7.8mmol/L者平均住院日为(7.7±2.5)天,而血糖正常患儿平均住院日(5.9±2.4)天,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经治疗,85.1%的患儿在入院后4天内重症表现消失,100%在入院后6天内重症表现消失。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膜脑炎重症表现均在病程7天内出现,年龄1~3岁为多,皮疹以手足口臀均有者为多,其中血糖≥7.8mmol/L者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有效治疗后生命体征全部在入院后6天内稳定,平均住院(6.19±2.49)天(2~17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毒性脑膜脑炎 病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蔡爱东 刘勇 +6 位作者 肖岳 缪红军 杨军 王晓榕 喻文亮 江涛 李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66-1767,共2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脓毒症诊断标准将危重评估过的PICU住院患儿分为脓毒症组30例,非脓毒症组30例,脓毒症组患儿又分为一般脓毒症组20例和严重脓毒症组10例。均进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并分别检测...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脓毒症诊断标准将危重评估过的PICU住院患儿分为脓毒症组30例,非脓毒症组30例,脓毒症组患儿又分为一般脓毒症组20例和严重脓毒症组10例。均进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并分别检测凝血常规(PT、APTT、TT、Fbg)及血小板计数。结果:脓毒症组PT、APTT、TT均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PLT、Fbg均低于非脓毒症组(P<0.05)。一般脓毒症组APTT低于严重脓毒症组(P<0.05),Fbg高于严重脓毒症组(P<0.05)。结论:脓毒症患儿存在凝血功能紊乱,其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8例手足口病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石小华 胡静 +1 位作者 喻文亮 于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4月~2009年6月留观和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全部被调查者的11个项目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其中8项有显著性(P<0.05),分别是精神差、惊跳、嗜睡、发热...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4月~2009年6月留观和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全部被调查者的11个项目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其中8项有显著性(P<0.05),分别是精神差、惊跳、嗜睡、发热天数≥3天、热峰≥38.5℃、呕吐、头痛、皮疹分布(无口腔溃疡)。热程≥3天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8%,80.2%,58.9%,82.0%;热峰≥38.5℃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9.8%,88.4%,91.6%,31.6%;惊跳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7%,80.2%,96.6%,90.3%;呕吐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6%,76.4%,40.2%,95.8%;精神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4%,90.2%,82.2%,80.4%。精神差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精神差、惊跳、嗜睡、发热天数≥3天、热峰≥38.5℃、呕吐、头痛、皮疹分布(无口腔溃疡)为手足口病的危险症状,确定这些危险症状,有助于早期识别重症病例,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36例 被引量:20
9
作者 肖岳 刘勇 李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1-273,共3页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在重症哮喘患儿抢救治疗中的疗效。方法:36例重症哮喘患儿因发生严重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通气模式为:容量辅助/控制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根据病情调整呼吸机模式及参数。结果:经...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在重症哮喘患儿抢救治疗中的疗效。方法:36例重症哮喘患儿因发生严重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通气模式为:容量辅助/控制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根据病情调整呼吸机模式及参数。结果:经机械通气治疗后36例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pH值、PaO2、PaCO2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通气时间为18~132h,平均(51.2±20.3)h,机械通气过程中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压伤等情况发生。结论:机械通气可迅速缓解患儿的呼吸衰竭状况,为药物治疗赢得时间,是抢救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机械通气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意外伤害476例相关因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勇 肖岳 +6 位作者 李军 蔡爱东 杨军 周兆群 缪红军 王晓榕 江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501-350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意外伤害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造成476例患儿意外伤害的原因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小儿意外伤害的发生,农村高于城市;男孩多于女孩;伤害发生的高峰年龄是0~6岁;伤害的主要原因是中毒、交通意外、... 目的:探讨小儿意外伤害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造成476例患儿意外伤害的原因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小儿意外伤害的发生,农村高于城市;男孩多于女孩;伤害发生的高峰年龄是0~6岁;伤害的主要原因是中毒、交通意外、烫伤。结论:加强儿童及其家长的相关知识教育,特别是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小儿意外伤害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 相关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儿气管内开放式与密闭式吸痰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8
11
作者 陈清秀 蔡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36-1738,共3页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对机械通气患儿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率及发生时间的影响。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对机械通气患儿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率及发生时间的影响。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患儿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率及发生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吸痰后SpO2、H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性痰液、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密闭式吸痰装置减少吸痰过程SpO2下降的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较好的氧合,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降低气管内出血的发生,操作安全性强,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患儿 开放式与密闭式吸痰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脓毒症患儿210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灼 时珺 +3 位作者 江涛 缪红军 喻文亮 梅小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9-620,共2页
目的:研究严重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数据。方法:以入住本院急诊科PICU病房的210例严重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人口学特征、临床数据和细菌培养信息。结果 :院内获得性感染108例(51.4%),最常见感染部位均为肺部(47.2%),常... 目的:研究严重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数据。方法:以入住本院急诊科PICU病房的210例严重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人口学特征、临床数据和细菌培养信息。结果 :院内获得性感染108例(51.4%),最常见感染部位均为肺部(47.2%),常见的培养菌种为鲍曼不动杆菌26株(16.8%)、肺炎克雷伯杆菌28株(18.1%)、葡萄球菌21株(13.5%)、大肠埃希菌13株(8.4%)、铜绿假单胞菌11株(7.1%)。结论:严重脓毒患者中,主要发生部位为肺部、胃肠道及腹腔、神经系统和血液;最常见的培养菌种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流行病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晓榕 肖岳 周兆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4270-4271,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acute severe viral myocarditis,ASVM)的早期诊断和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ASVM患儿的病历资料。结果:小儿ASVM起病急,进展快,早期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是其存活的关键。结论:丙种球蛋白和大剂量...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acute severe viral myocarditis,ASVM)的早期诊断和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ASVM患儿的病历资料。结果:小儿ASVM起病急,进展快,早期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是其存活的关键。结论:丙种球蛋白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是抢救ASVM的有效药物,对心脏有传导阻滞患儿应积极安置临时起搏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丙种球蛋白类 糖皮质激素类 临时起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重症肺炎血气及电解质56例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蔡爱东 李军 周兆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399-400,共2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与血气及电解质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我院ICU收治的56例重症肺炎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微量血血气分析及血生化检测,分析酸碱及血气平衡紊乱发生情况。结果:重症肺炎组患儿低钠血症...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与血气及电解质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我院ICU收治的56例重症肺炎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微量血血气分析及血生化检测,分析酸碱及血气平衡紊乱发生情况。结果:重症肺炎组患儿低钠血症(Na+<135mmol/L)27例,占48%;血K+<3.5mmol/L9例,占16%;血K+>5.5mmol/L5例,占9%;低钙血症5例;低镁血症2例;血pH<7.3521例,占38%;血pH>7.458例,占14%。结论:重症肺炎出现低钠血症、酸中毒的比例高,宜采取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低钠血症 酸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梅小丽 刘倩琦 缪红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08-710,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MV)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收治的4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使用MV的疗效。结果:使用MV后,存活组和死亡组血pH、PCO2、PO2、SaO2各项指标较上机前均有改善,存活组改善显著(...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MV)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收治的4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使用MV的疗效。结果:使用MV后,存活组和死亡组血pH、PCO2、PO2、SaO2各项指标较上机前均有改善,存活组改善显著(P<0.01)。死亡组大多合并有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MV可有效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MV的时机选择、合理通气策略及原发病的治疗是救治小儿急性呼吸衰竭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捂热综合征中亚低温疗法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灼 王晓榕 +1 位作者 喻文亮 缪红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585-3587,共3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在婴儿捂热综合征中的应用。方法:患儿分为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在常规治疗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亚低温组加用亚低温疗法,记录72h内的病情并监测体温(T)、平均动脉压(MAP)、血清乳酸含量(SLac)、肝功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在婴儿捂热综合征中的应用。方法:患儿分为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在常规治疗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亚低温组加用亚低温疗法,记录72h内的病情并监测体温(T)、平均动脉压(MAP)、血清乳酸含量(SLac)、肝功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亚低温组在监测指标(T、MAP、SLAc、肝功能、GCS评分)和临床特征(肺炎、上消化道出血、肺出血、肝功能衰竭、脑疝、低钠血症)均优于常温组。结论:亚低温疗法对捂热综合征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捂热综合征 亚低温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遗传代谢病临床研究(附18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军 李军 +3 位作者 刘勇 蔡爱东 周兆群 江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95,共2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重症监护病房(PICU)遗传代谢病的认识,探讨筛选PICU遗传代谢病高危患儿的方法,尽早明确诊断。方法:对本院PICU18例确诊遗传代谢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入院诊断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甲基丙二酸血症2例,乳糖不耐症...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重症监护病房(PICU)遗传代谢病的认识,探讨筛选PICU遗传代谢病高危患儿的方法,尽早明确诊断。方法:对本院PICU18例确诊遗传代谢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入院诊断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甲基丙二酸血症2例,乳糖不耐症4例,半乳糖血症2例,高乳酸血症1例,丙酸血症1例,异戊酸血症1例,尿素循环异常1例,戊二酸尿症1例,乙酰乙酰辅酶A硫解酶缺乏症1例,酪氨酸血症1例,枫糖尿症1例,苯丙酮尿症1例,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1例。结论:对不明原因的肝肿大,不能解释的代谢异常、神经疾病等尽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检查;临床诊断为瑞氏综合征的患儿,不能排除遗传代谢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代谢病 气相色谱—质谱法 瑞氏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惊厥持续状态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晓榕 肖岳 李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3期3720-3721,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病因和预后。方法:对32例患儿的年龄、惊厥类型、病因、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儿中22例好转,10例死亡或放弃治疗。其中强直-阵挛性发作、以毒鼠药中毒等预后差。安定、鲁米那钠和氯硝基安定治疗该...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病因和预后。方法:对32例患儿的年龄、惊厥类型、病因、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儿中22例好转,10例死亡或放弃治疗。其中强直-阵挛性发作、以毒鼠药中毒等预后差。安定、鲁米那钠和氯硝基安定治疗该病疗效较理想。结论:能够引起惊厥的各种原因都可导致惊厥持续状态,其预后各有不同。惊厥患儿处理原则是维持生命功能、尽快止惊、控制发作、治疗病因及预防复发,早期有效地控制惊厥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持续状态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人偏肺病毒感染状况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琴 山浩明 +2 位作者 王晓榕 喻文亮 付跃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94-1195,1208,共3页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最为常见的疾病,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一些较为迅速灵敏的检测手段得以发展。但除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腺病毒等常见病毒病原外,...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最为常见的疾病,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一些较为迅速灵敏的检测手段得以发展。但除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腺病毒等常见病毒病原外,迄今仍有相当部分呼吸道感染病原未能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梁 人偏肺病毒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通气对胎粪吸入综合征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灼 杜青 +1 位作者 于毅 陈大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目的:观察液体通气对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大鼠肺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MAS模型,分离并培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段的电镜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探讨液体通气在MAS中的应用。结果:电镜显示,实验组的形态学损伤... 目的:观察液体通气对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大鼠肺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MAS模型,分离并培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段的电镜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探讨液体通气在MAS中的应用。结果:电镜显示,实验组的形态学损伤轻于对照组,且细胞凋亡率低于对照组,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液体通气可抑制MAS中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凋亡,减少肺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粪吸入综合征 高氟化碳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