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市2010年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的抽样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姚劲 王娟 +4 位作者 吴红梅 刘峰 秦厚兵 周瑶 赵德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调查2010年南京市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并与既往调查结果相比较,了解南京市儿童哮喘患病情况的变化,同时探讨哮喘家族史和特应性体质与儿童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南京市六合区山潘街道0~14岁儿童12 ... 目的:调查2010年南京市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并与既往调查结果相比较,了解南京市儿童哮喘患病情况的变化,同时探讨哮喘家族史和特应性体质与儿童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南京市六合区山潘街道0~14岁儿童12 779例,并从非哮喘儿童中随机抽出440例进行匹配。结果:诊断出哮喘患儿350例,总患病率为2.74%。男女患病率分别为3.46%和2.18%。起病年龄大多在婴幼儿期,好发季节以换季时为多见,发病诱因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及天气变化。结论:与10年前相比,本市儿童哮喘现患率升高17.60%。特应性体质和家族过敏史与哮喘发病有关。儿童哮喘病的治疗仍有待于改善和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患病情况 抽样调查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58
2
作者 田曼 施圣云 +2 位作者 秦铭 刘红霞 赵德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对2007年9月—2009年9月住院的5480例0~12岁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8种病毒检测。结果5480例患儿中,2710例检出至少1种病毒,总检出率49.5%。呼吸道...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对2007年9月—2009年9月住院的5480例0~12岁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8种病毒检测。结果5480例患儿中,2710例检出至少1种病毒,总检出率49.5%。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最多,为1386例,占51.1%,其余,依次是偏肺病毒(hMPV)513例(18.9%),副流感病毒Ⅲ(PIVⅢ)338例(12.5%),腺病毒(ADV)192例(7.1%);流感病毒A(IFA)128例(4.7%),流感病毒B(IFB)79例(2.9%),副流感病毒Ⅰ(PIVⅠ)41例(1.5%),副流感病毒Ⅱ(PIVⅡ)33例(1.2%)。6个月以下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43.5%。RSV、hMPV季节性较明显,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11月至次年4月)。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伴喘息)、支气管炎(不伴喘息)和哮喘患儿病毒阳性率分别为47.4%、63.6%、50.5%、30.1%和43.5%。结论病毒是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发病年龄主要在婴幼儿,其中RSV和hMPV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病毒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术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65
3
作者 梁慧 韩青 +1 位作者 田曼 赵德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术(纤支镜)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行纤支镜术的MP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04例患儿中共进行了286例次纤支镜术。血清MP-IgM抗体阳性患儿121例(59.3%)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术(纤支镜)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行纤支镜术的MP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04例患儿中共进行了286例次纤支镜术。血清MP-IgM抗体阳性患儿121例(59.3%)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FQ-MP-DNA阳性,BALF细菌培养阳性菌株25株(12.3%)。纤支镜镜下所见病变部位黏膜充血水肿,支气管开口痰堵54例(26.5%),形成痰栓29例(14.2%),炎性狭窄21例(10.3%),小结节样突起13例(6.4%);20例支气管黏膜组织电镜检查纤毛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纤毛柱状上皮损害。全部病例均进行肺泡灌洗治疗,合并肺不张的109例患儿经1~4次灌洗治疗,1个月后复查106例(97.2%)完全或部分复张。结论对于难治性MPP、合并肺不张者,早期应用纤支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能促进肺复张,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术 肺炎支原体 肺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咯血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郦琳琳 梁慧 +1 位作者 王全 赵德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咯血病因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咯血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引起咯血的主要疾病为支气管、肺部炎症8例(其中伴支气管扩张2例),支气管异物3例,特发性肺含铁血黄...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咯血病因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咯血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引起咯血的主要疾病为支气管、肺部炎症8例(其中伴支气管扩张2例),支气管异物3例,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3例,气道内肿物2例,疑诊肺血管发育异常4例(未行血管造影确诊),原因不明2例。术中并发低氧血症2例。6例患儿镜下有活动性出血,局部予有效止血治疗;3例患儿于右肺下叶取出支气管异物;1例肉芽组织增生导致的肺不张患儿实施病变部位冷冻治疗2次,2周后支气管镜复查阻塞气道的肉芽组织消失,CT检查肺不张消失。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咯血患儿必要且安全的检查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纤维支气管镜 冷冻疗法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对豚鼠肺组织M受体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德育 葛传生 +2 位作者 田曼 李桦 郑仕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9-381,400,共4页
目的:研究豚鼠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后不同时间内肺组织M胆碱能受体数量和功能的改变。方法:建立RSV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肺组织M胆碱能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结果:鼻内滴入RSV3天后,豚鼠肺组织就出现炎症改... 目的:研究豚鼠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后不同时间内肺组织M胆碱能受体数量和功能的改变。方法:建立RSV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肺组织M胆碱能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结果:鼻内滴入RSV3天后,豚鼠肺组织就出现炎症改变,5~7天达高峰,14天基本恢复正常。肺组织病毒分离及免疫荧光检查均证实为RSV感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表明肺组织M受体在感染RSV后3天就出现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增高,平衡解离常数(Kd)值降低,第5、7天时,Bmax达高峰,Kd值达最低值,第21天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内滴入RSV可形成豚鼠RSV感染模型。RSV感染后引起肺组织M受体数量的增加,亲和力上升,这种改变持续时间较长,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豚鼠 M胆碱能受体 气道高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陈蒙 包玉玲 +1 位作者 田曼 赵德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51-1753,共3页
目的: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6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住院的173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病原学检验资料。结果:5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 目的: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6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住院的173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病原学检验资料。结果:5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INFB)、副流感1-3型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types 1-3,PIV1-3)的总检出率为55.1%,其中PIV1-3的检出率高达33.9%~42.3%。肺炎支原体(MP)在1~3岁、3~5岁和5岁以上儿童的检出率分别为17.1%、34.8%和42.3%,细菌的总检出率为40.9%。结论:南京地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为病毒感染,其中PIV1-3为最主要的病原,MP感染在3岁以上哮喘急性发作儿童中占有重要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病毒 肺炎支原体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娜 赵德育 +1 位作者 吴美思 丁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3-556,共4页
目的: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对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9月就诊于南京市儿童医院疑似支气管哮喘的患儿87例,测定FeNO水平,以临床表现和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为哮喘诊断的金标准,绘制ROC曲线,结合ROC... 目的: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对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9月就诊于南京市儿童医院疑似支气管哮喘的患儿87例,测定FeNO水平,以临床表现和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为哮喘诊断的金标准,绘制ROC曲线,结合ROC曲线明确FeNO的诊断临界点,以评价FeNO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87例患儿中诊断哮喘患儿52例,非哮喘患儿35例;哮喘组FeNO[(59.77±42.48)ppb]高于非哮喘组[(25.26±22.60)ppb,P<0.05]。FEV1%与FeNO无直线相关(r=-0.151,P>0.05)。FeNO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有相关性(r=0.546,P<0.01)。ROC曲线下面积是0.818,FeNO以34.5 ppb为阈值,敏感度0.712,特异度0.686,阳性预测值0.755,阴性预测值0.605,正确率0.689。结论:FeNO测定有助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支气管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诊断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儿和非哮喘儿童血中抗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IgG水平的差异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蒙 田曼 +1 位作者 陆悦倩 赵德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对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IPD)易感性的体液免疫机制。方法收集43例哮喘患儿和20例非哮喘择期手术患儿的血浆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并比较两组血中抗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PPS)IgG水平。结果哮喘患儿血中抗PPS...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对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IPD)易感性的体液免疫机制。方法收集43例哮喘患儿和20例非哮喘择期手术患儿的血浆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并比较两组血中抗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PPS)IgG水平。结果哮喘患儿血中抗PPS-14、19A及23F 3种血清型IgG水平均高于非哮喘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3型IgG水平达到保护性抗体水平(≥0.2μg/ml)以上的比例均为100%。结论哮喘患儿体内防御IPD的抗PPS-IgG免疫功能正常,但哮喘患儿可能比非哮喘儿童更容易发生肺炎链球菌感染或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 抗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岁以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蒙 杨军 赵德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35-1137,共3页
目的探讨两岁以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9月1日至11月30日住院的57例<2岁以及153例≥2岁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结果与≥2岁相比,<2岁患儿的发热例数少,热峰低,热程短... 目的探讨两岁以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9月1日至11月30日住院的57例<2岁以及153例≥2岁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结果与≥2岁相比,<2岁患儿的发热例数少,热峰低,热程短,但肺部体征多,喘息发生率高,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胸片以小片絮状影多见,肺部并发症少,治疗中较少需要使用激素抗炎(P均<0.05)。两组患儿大部分住院治疗1周左右复查胸片示肺炎完全吸收;出现皮疹、肝功能损害及心肌损害等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岁婴幼儿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有症状轻、体征重、肺部并发症极少、体内炎症反应轻以及影像学表现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 临床特点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MRON U22型超声雾化器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玲慧 刘娟娟 +3 位作者 秦厚兵 田曼 赵德育 付白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6-396,共1页
应用雾化器吸入药物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比较OMRONU22雾化器与目前应用较多的OMRONC29雾化器的疗效,评价两种雾化器的舒适度、便利度、噪音等,讨论新型雾化器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 超声雾化器 疗效观察 药物治疗 儿童 2型 儿科临床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难治性肺部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1
作者 赵德育 王全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6-109,共4页
随着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的提高,其临床应用的适应证亦不断增加,已成为儿科呼吸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有力武器。文章就纤维支气管镜术在儿童难治性肺部疾病(如难治性肺不张、难治性肺炎、咯血及反复喘息等)诊治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难治性肺部疾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NTES启动子-403G/A基因多态性与呼吸道合胞病毒致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文惯宇 赵德育 田曼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T淋巴细胞表达和分泌的活性调节蛋白(regulated on activation,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启动子-403G/A基因多态性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致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讨正常T淋巴细胞表达和分泌的活性调节蛋白(regulated on activation,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启动子-403G/A基因多态性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致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38例RSV毛支患者及288例正常对照者RANTES基因-403G/A多态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总IgE浓度。结果:RSV毛支组-403G/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SV毛支组-403G/A3个基因型间个体特应性体质阳性率及特应性家族史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携带-403A等位基因个体发生特应性体质的危险性是GG纯合子个体的2.57倍(P<0.05)。RSV毛支组-403G/A基因型间血清IgE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国汉族人群RANTES启动子-403G/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RSV毛支易感性无关联,但-403A等位基因可能为特应性体质的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TES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DNA检测和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宏图 赵德育 周扬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6-97,101,共3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DNA(MP-DNA),超敏C反应蛋白(SCRP)对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方法:采用MP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的MP-DNA水平,同时检测血清SCRP和MP-IgM的浓度,并与WBC计...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DNA(MP-DNA),超敏C反应蛋白(SCRP)对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方法:采用MP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的MP-DNA水平,同时检测血清SCRP和MP-IgM的浓度,并与WBC计数进行比较。结果:MP-DNA和SCRP对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敏感性均高于WBC计数,3个指标的敏感性以SCRP最高;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以MP-DNA最高;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MP-DNA和SCRP两者相差无几。结论:MP-DNA检测对肺炎支原体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MP-DNA 检测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抗素在哮喘儿童血清表达差异及其对肥大细胞TNF-α分泌的影响
14
作者 徐红 周瑶 +2 位作者 刘峰 赵德育 雷其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 :观察抵抗素(resistin)在哮喘儿童血清中的表达差异,检测其对肥大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收集同期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期(急性发作组)和缓解期(缓解组)患儿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目的 :观察抵抗素(resistin)在哮喘儿童血清中的表达差异,检测其对肥大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收集同期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期(急性发作组)和缓解期(缓解组)患儿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其血清中抵抗素的水平。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抵抗素组、脂多糖(LPS)组和抵抗素+LPS组,分别用抵抗素、LPS及二者共同干预小鼠肥大细胞株(P815)后收集上清,上清用ELISA检测TNF-α的水平。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缓解组血清抵抗素水平较急性发作组下降(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在细胞水平的研究发现,对照组、抵抗素组、LPS组、抵抗素+LPS组P815培养上清的TNF-α分泌依次升高,且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哮喘儿童血清抵抗素水平能反映哮喘气道炎症活动情况及严重程度。抵抗素可刺激肥大细胞分泌TNF-α,可能在哮喘的发生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素 哮喘 儿童 肥大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 被引量:6
15
作者 田 曼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1年第4期244-246,共3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的动物模型,曾被使用的动物很多,如猩猩、棉兔、鼠、小牛、豚鼠、以及雪貂等.其中仅猩猩、小牛感染后出现临床症状,其余动物经RSV滴鼻后,都能受感染,但不致死,也无症状.利用这些动...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的动物模型,曾被使用的动物很多,如猩猩、棉兔、鼠、小牛、豚鼠、以及雪貂等.其中仅猩猩、小牛感染后出现临床症状,其余动物经RSV滴鼻后,都能受感染,但不致死,也无症状.利用这些动物模型,不仅能对预防和治疗RSV感染的各种方法进行研究,同时也能检测RSV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甲醛灭活疫苗致疾病恶化的机制,正是因为应用了棉兔和小鼠的感染模型,才逐渐得以解释[1-2].人类感染RSV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与年龄、遗传特性、免疫状态以及与同时并存的疾病有关.没有一个病例感染RSV后能表现出所有的临床特征,同样也没有一种动物模型能复制出所有RSV感染后的表现,所以需要用不同的动物模型来研究疾病的各种特性,并且应该依据所研究疾病的内容来选择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动物模型 小鼠 诊断 棉兔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首次喘息发作与哮喘关系探讨 被引量:10
16
作者 于艳艳 赵德育 +4 位作者 庄焕自 王刚 张荣 吴培培 杨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1-762,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后非特应性体质的患儿血清中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变化,探讨MP感染后呼吸道炎症变化与支气管... 目的:通过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后非特应性体质的患儿血清中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变化,探讨MP感染后呼吸道炎症变化与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关系。方法:选择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病房2009年4月2010年4月确诊的MP感染的非特应性体质患儿34例,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IL-4、INF-γ、IL-8的浓度,以同期行健康体检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急性期IFN-γ含量及IFN-γ/IL-4比值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P〈0.01,P〈0.05),而恢复期时IFN-γ含量明显下降(P〈0.01),但IL-4下降不明显,出现IFN-γ/IL-4比值倒置,IL-8浓度急性期、恢复期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MP感染可导致气道慢性炎症,与哮喘的发生发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白介素4 干扰素Γ 白介素8 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杞黄对哮喘气道及血清IL-1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晋 刘峰 +5 位作者 周瑶 徐红 张佳敏 邓欢 雷其洪 赵德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48-1252,共5页
目的:探讨IL-13在哮喘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槐杞黄对于哮喘大鼠IL-13表达的可能影响及与布地奈德的共同作用。方法:选择10例哮喘缓解期儿童(哮喘组)及1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两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 目的:探讨IL-13在哮喘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槐杞黄对于哮喘大鼠IL-13表达的可能影响及与布地奈德的共同作用。方法:选择10例哮喘缓解期儿童(哮喘组)及1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两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测试两组儿童初诊时肺功能,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两组儿童血清IL-13的水平。取50只4~6周龄的健康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布地奈德组、槐杞黄组、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组。用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及激发共持续6周,建立哮喘模型。通过HE染色观察肺部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应用ELISA检测及比较各组大鼠之间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及血清中IL-13浓度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哮喘组儿童初诊时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及呼气峰流速占预测值百分比均升高,血清IL-13水平升高(P〈0.05)。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模型组气道周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柱状细胞增生、气管壁增厚;对照组则无上述表现;相比模型组,布地奈德组、槐杞黄组、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组大鼠不同程度减轻(P〈0.05)。模型组BALF及血清中IL-13的浓度增加(P〈0.05)。相较于模型组,布地奈德组、槐杞黄组、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组大鼠BALF及血清IL-13浓度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且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组变化比布地奈德组更明显(P〈0.05)。结论:在OVA诱导的大鼠哮喘模型中,使用布地奈德、槐杞黄或是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治疗可以不同程度改善气道IL-13分泌,因而可能改善气道炎症。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治疗可能存在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槐杞黄 布地奈德 IL-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48例肺功能变化的观察与评估 被引量:6
18
作者 梁慧 秦铭 +2 位作者 吴美思 季纯珍 姚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的肺功能动态变化情况,探讨布地奈德气泵吸入佐治毛支的疗效。方法:48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4例,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气泵吸入。治疗前测定肺功能,观察组19例、对照组17例患儿在治疗... 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的肺功能动态变化情况,探讨布地奈德气泵吸入佐治毛支的疗效。方法:48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4例,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气泵吸入。治疗前测定肺功能,观察组19例、对照组17例患儿在治疗后7~14天复查肺功能,以24例同龄健康儿童做正常组对照。结果:①观察组在治愈率、缩短哮鸣音、湿口罗音及咳嗽持续时间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潮气量、25%潮气量时的潮气呼气流速(TEF25%)增加,呼吸频率、功能残气量(FRCpleth)、有效气道阻力(Reff)下降;对照组治疗后VT增加,RR、Reff下降(P<0.01,P<0.05)。两组治疗后达峰容积比(VPTEF/VE)、达峰时间比(tPTEF/tE)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未恢复正常。结论:毛支患儿急性期存在不同程度的气道高反应性及肺功能损害。布地奈德气泵吸入能改善肺功能,修复气道,是佐治毛支的主要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肺功能 布地奈德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儿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FOXP3的表达 被引量:7
19
作者 史彧 褚莉莉 +1 位作者 张兰芳 赵德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儿童外周血中的比例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细胞内染色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外周血CD4+CD25+Treg及其调控基因FOXP3的表达,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发作期哮喘...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儿童外周血中的比例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细胞内染色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外周血CD4+CD25+Treg及其调控基因FOXP3的表达,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外周血CD4和CD25双阳性细胞所占比例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哮喘患儿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比例明显减少,可能与哮喘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FOXP3 哮喘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哮喘豚鼠内皮素-1水平影响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韩青 葛传生 郭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观察哮喘豚鼠血浆与肺组织内皮素-1(ET-1)、肺组织浸润炎性细胞数的变化,以及雷公藤内酯醇(TP)干预的影响。方法:78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哮喘组(A)和干预组(T),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肺组织ET-1,并对肺组织炎性细胞计数。结果:... 目的:观察哮喘豚鼠血浆与肺组织内皮素-1(ET-1)、肺组织浸润炎性细胞数的变化,以及雷公藤内酯醇(TP)干预的影响。方法:78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哮喘组(A)和干预组(T),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肺组织ET-1,并对肺组织炎性细胞计数。结果:①0 h外各哮喘组和2、4、8 h干预组肺组织ET-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均于4 h达高峰。②8 h哮喘组血浆ET-1显著高于对照组。③4、12、24 h哮喘组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EOS)分别显著高于同时段干预组;0 h哮喘组及0、24 h干预组外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④肺组织ET-1与EOS比较呈正相关(r=O.834,P<0.001)。结论:哮喘时肺组织ET-1升高,且与肺组织EOS数正相关。TP可抑制ET-1的合成、分泌及炎性细胞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哮喘 内皮素—1 肺组织 血浆 浸润炎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