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地区儿童呼吸道变应性疾病常见吸入性变应原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黄霞 赵德育 +2 位作者 姜艳荷 王全 刘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7-911,共5页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儿童呼吸道变应性疾病主要吸入性变应原,为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0年7月就诊的南京地区1~12岁变应性鼻炎和(或)支气管哮喘患儿4 355例,应用13种吸入性变应原对其进行皮肤点刺试验(...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儿童呼吸道变应性疾病主要吸入性变应原,为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0年7月就诊的南京地区1~12岁变应性鼻炎和(或)支气管哮喘患儿4 355例,应用13种吸入性变应原对其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分析各种变应原阳性率、阳性反应程度及阳性种类数与性别及年龄相关性。结果:在4 355例患儿中,2 618例(60.1%)具有特应性(SPT≥1个变应原阳性),屋尘螨和粉尘螨阳性率最高,分别为52.0%和50.9%,其阳性程度亦居首位。随年龄增长,变应原阳性率、阳性程度及阳性种类均增加,性别特应性差异更加明显(男女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幼年期40.9%vs 38.9%,P=0.686;学龄前59.0%vs 55.8%,P=0.100;学龄期76.2%vs 65.9%,P=0.000)。结论:南京地区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患儿大都具有特应性,其中尘螨是主要吸入性变应原,随年龄增长,特应性程度增加,性别差异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点刺试验 哮喘 变应性鼻炎 变应原 尘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的抽样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姚劲 丁申 +7 位作者 王翠华 葛传生 张宝珠 吴磊 陈天丽 雷其洪 赵德育 吴美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 :了解南京市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 ,调查了南京市 2个街道 0~ 14岁儿童10 10 8名。结果 :查出哮喘患儿 2 36人 ,其中儿童哮喘 2 11名 (89.40 % ) ,婴幼儿哮喘 13名 (5 .5 0 % ) ,咳嗽变异性哮喘 6名(... 目的 :了解南京市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 ,调查了南京市 2个街道 0~ 14岁儿童10 10 8名。结果 :查出哮喘患儿 2 36人 ,其中儿童哮喘 2 11名 (89.40 % ) ,婴幼儿哮喘 13名 (5 .5 0 % ) ,咳嗽变异性哮喘 6名(2 .5 4% ) ,曾患婴幼儿哮喘、3岁以后未再发作者 6名 (2 .5 4% ) ,总患病率为 2 .33%。男女患病率分别为 3.0 7%和 1.6 8%。好发季节以换季时为多见 ,发病诱因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及天气变化。有 73.75 %的患者在 3岁以内起病 ,73.33%的患者有个人过敏史 ,一二级亲属有哮喘的分别为 18.33%和 2 1.6 7%。支气管扩张剂应用占 97.92 % ,以口服及吸入为主 ,抗生素应用过多 ,占 91.2 5 %。结论 :与 10年前相比 ,本市儿童哮喘患病率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抽样调查 儿童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病综合征伴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徐锦雯 张唯真 +2 位作者 张爱华 韩媛 黄松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0-532,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伴尿路感染(UTI)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为该类型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36例PNS伴清洁中段尿培养阳性患儿的年龄、性别、是否初治、入院前病程、激素剂量、尿蛋白、血白蛋白及血IgG水平、病原...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伴尿路感染(UTI)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为该类型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36例PNS伴清洁中段尿培养阳性患儿的年龄、性别、是否初治、入院前病程、激素剂量、尿蛋白、血白蛋白及血IgG水平、病原学及药敏试验情况,统计结果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36例PNS伴UTI的患儿中,临床表现多为无症状性,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大剂量激素使用、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具有相关性。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肠球菌最为多见,该菌多重耐药。结论:无论是在初治或复治的肾病综合征伴尿路感染患儿中,无症状性尿路感染的比例明显增加。这类特定患者的尿路感染菌群也在变迁,已演变为革兰阳性菌特别是肠球菌为主。近年来耐药菌株不断上升,已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提倡早期进行清洁中段尿培养,合理应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尿路感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C1q肾病4例报告 被引量:7
4
作者 赵三龙 黄松明 +6 位作者 张维真 鲍华英 吴红梅 张爱华 陈颖 韩媛 赵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提高对儿童C1q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确诊为C1q肾病患儿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结果4例患儿临床表现及病理均符合C1q肾病诊断标准,其中2例临床表现为难治性肾病,1例为镜下血尿合并蛋白尿,1例为肾炎性肾病、高血压脑病及... 目的提高对儿童C1q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确诊为C1q肾病患儿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结果4例患儿临床表现及病理均符合C1q肾病诊断标准,其中2例临床表现为难治性肾病,1例为镜下血尿合并蛋白尿,1例为肾炎性肾病、高血压脑病及肾功能异常。光镜下2例呈轻至中度系膜增生性肾炎表现,1例为轻微病变,1例呈硬化性肾炎。免疫荧光下2例呈"满堂亮"表现。电镜下均未见明显电子致密物沉积。1例镜下血尿合并蛋白尿患儿加服泼尼松1年后痊愈;1例难治性肾病予足量泼尼松并加用CTX治疗4个月,临床仍无效。1例表现为肾炎性肾病及高血压脑病患儿予泼尼松、骁悉、洛汀新等治疗,随访17个月,肾功能逐步恶化,进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另1例失访。随访末患儿自身抗体及血补体均正常。结论C1q肾病是一种较少见的肾小球疾病,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治疗效果和长期预后与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Q肾病 病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37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金波 郭虎 +2 位作者 卢孝鹏 徐瑾 郑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15-2216,共2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泼尼松龙(MP)冲击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的疗效。方法:37例确诊为OMG的患儿,给予大剂量MP冲击治疗,冲击结束后予口服泼尼松延续治疗。结果: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16例、无改善3例。结论:MP冲击治疗OMG具有起效快...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泼尼松龙(MP)冲击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的疗效。方法:37例确诊为OMG的患儿,给予大剂量MP冲击治疗,冲击结束后予口服泼尼松延续治疗。结果: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16例、无改善3例。结论:MP冲击治疗OMG具有起效快,到达最大疗效时间短、副作用少、激素敏感性高、复发率低等优点。大大增加了患儿和家长的依从性,有利于患儿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松龙 重症肌无力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抗癫药对儿童良性癫伴睡眠中癫性电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及脑电图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金波 郑帼 +1 位作者 卢孝鹏 金加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54-1756,共3页
目的 :总结左乙拉西坦(LEV)、奥卡西平(OXC)、丙戊酸钠(VPA)3种抗癫药对儿童良性癫痫间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合并睡眠中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疗效及脑电图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BECT合并ESE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目的 :总结左乙拉西坦(LEV)、奥卡西平(OXC)、丙戊酸钠(VPA)3种抗癫药对儿童良性癫痫间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合并睡眠中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疗效及脑电图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BECT合并ESE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给予OXC、LEV、VPA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脑电图和认知功能的转归。结果:LEV和VPA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和84%)要优于OXC组(总有效率71%),具有显著差异(P<0.001),LEV和VPA组无明显差异(P>0.05)。脑电图转归:LEV组(总有效率80%)与VPA组(总有效率68%)、OXC组(总有效率41%)相比总有效率较高,有显著差异(P<0.001),OXC组总有效率较低与其他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认知功能的影响:LEV和VPA组的智商,包括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FIQ)均优于OXC组(P<0.01),LEV和VPA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VPA和LEV治疗BECT伴ESES时在临床疗效及脑电图转归和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上要优于OXC,LEV能较好地抑制癫性电持续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癫癎 睡眠中癫癎性电持续状态 左乙拉西坦 奥卡西平 丙戊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钠肽在儿童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吴利伟 王凤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9-682,共4页
脑钠肽(BNP)是一种主要来源于心室的心脏内分泌激素,具有很强的利钠、利尿、扩张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作用。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患儿的血浆BNP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升高,可以... 脑钠肽(BNP)是一种主要来源于心室的心脏内分泌激素,具有很强的利钠、利尿、扩张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作用。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患儿的血浆BNP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升高,可以反映心室功能变化。该文就BNP/NT-proBNP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正常值范围及其在儿童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氨基末端脑钠肽原 心血管疾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4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8
作者 郭虎 陆海英 +4 位作者 梁超 何燕 李杨 卢孝鹏 郑帼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的临床特征、免疫学检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抗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实验室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儿童抗NMDAR脑炎首发神... 目的 :探讨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的临床特征、免疫学检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抗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实验室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儿童抗NMDAR脑炎首发神经系统表现主要为精神行为及语言异常、抽搐或运动障碍;血清及脑脊液抗NMDAR抗体是确诊的关键,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脑电图无特异性改变;糖皮质激素和静脉免疫球蛋白是治疗的常用药物。结论:具有精神症状、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抽搐等表现者应注意抗NMDAR脑炎,血清及脑脊液抗NMDAR抗体检查可明确诊断,糖皮质激素和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患儿大多可显著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脑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良性癫癎伴中央颞区棘波合并睡眠中癫癎性电持续状态的临床和脑电图随访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金波 郑帼 +2 位作者 郭虎 卢孝鹏 徐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64-1466,共3页
目的:总结儿童良性癫癎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合并睡眠中癫癎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8月收治的25例BECT合并ESES患儿临床、脑电图、神经心理损伤及治疗转归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0例... 目的:总结儿童良性癫癎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合并睡眠中癫癎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8月收治的25例BECT合并ESES患儿临床、脑电图、神经心理损伤及治疗转归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0例发作控制,4例仍有发作,1例失访,治疗前20例有不同程度认知和语言功能损害,发作控制、ESES消失后认知和语言功能恢复明显,激素对消除电持续状态效果明显。结论:BECT合并ESES时临床发作常不易控制,并伴有认知和语言功能的损害,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期持续放电是其主要原因,消除电持续状态是控制发作,改善认知功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癫痫 中央颞区棘波 睡眠巾癫痫性电持续状态 脑电图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儿童失神癫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秀秀 董靖德 +2 位作者 王小姗 卢孝鹏 胡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7-84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失神癫痫间儿童癫痫间发作后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失神癫痫间儿童22例,根据过度换气是否能诱发失神癫痫间发作分为2个亚组:失神发作组10例,失神非发作组12例;正常对照组20...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失神癫痫间儿童癫痫间发作后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失神癫痫间儿童22例,根据过度换气是否能诱发失神癫痫间发作分为2个亚组:失神发作组10例,失神非发作组12例;正常对照组20例。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NSE水平。结果:失神发作组癫痫间发作后30min内,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失神非发作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失神非发作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神癫痫间发作后血清NSE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失神癫痫间发作后存在一定程度的脑神经元损伤,NSE可作为早期检测失神癫痫发作后神经元损伤的一个重要特异性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失神癫痫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酶联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与血清miR-30a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夏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7-60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miR-30a水平与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选取CHD患儿65例,依据改良Ross评分法分为心力衰竭组(40例)和无心力衰竭组(25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miR-30... 目的探讨血清miR-30a水平与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选取CHD患儿65例,依据改良Ross评分法分为心力衰竭组(40例)和无心力衰竭组(25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miR-30a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miR-30a与改良Ross评分和LVEF的相关关系,绘制ROC曲线并计算miR-30a曲线下面积。结果心力衰竭组患儿血清miR-30a水平较无心力衰竭组显著增高,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血清miR-30a水平与改良Ross评分呈正相关(r=0.63,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32,P<0.01);miR-30a诊断心力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4。结论 miR-30a与CHD患儿的心功能相关,可作为CHD合并心力衰竭的检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血清微小RNA miR-30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2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管皖珍 杨小凤 +4 位作者 袁杨刚 苏敏 丁桂霞 黄松明 张爱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70-2(HSP70-2)和TNF-α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在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HSP的患儿为HSP组,健康查体儿童为对照组。采用PCR-RFLP法检测两组HSP70-2基因1267A/G和TNF-α基...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70-2(HSP70-2)和TNF-α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在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HSP的患儿为HSP组,健康查体儿童为对照组。采用PCR-RFLP法检测两组HSP70-2基因1267A/G和TNF-α基因-380G/A多态性,并分析其与HSP和肾损害的相关性。结果 HSP组纳入205例,对照组纳入53名。①HSP组和对照组HSP70-2基因1267位点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2.9%和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4,P<0.05);非肾损害亚组和肾损害亚组AA、AG、GG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HSP组和对照组TNF-α基因-308位点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3%和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47,P<0.05);A等位基因频率HSP组高于对照组(24.4%vs12.3%,χ2=7.241,P<0.05);非肾损害亚组和肾损害亚组GG、GA、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SP70-2基因1267位点GG基因型、TNF-α基因-308位点AA基因型可能是HSP发病的遗传学易感因素,但与肾损害发展可能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2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多态性 过敏性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结节性硬化症继发癫痫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敏 金波 郑帼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30-1732,共3页
目的:分析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继发癫痫的儿童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等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2008年5月-2014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 目的:分析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继发癫痫的儿童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等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2008年5月-2014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TSC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癫痫发作形式,皮肤损害,头颅CT、MRI、EEG和疗效等。结果:48例患儿中因癫痫发作首次就诊38例(79.17%),部分性发作多见,皮肤损害以色素脱失斑最多见,头颅CT、MRI检查阳性率100%,3例有家族史,治疗相对困难。结论: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癫痫发作、皮肤损害和影像学检查,癫痫为TSC患儿首次就诊的主要原因,发作控制困难,应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结节性硬化症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双侧肾动脉发育异常并高血压脑病1例报告
14
作者 丁乐 黄艳军 +2 位作者 石中南 徐谨 郑帼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8-388,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儿,女,3岁9个月。因呕吐伴间断神志不清1 d于外院就诊,无发热,无抽搐,伴有左侧肢体乏力。发病前1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诊断"病毒性脑炎",予抗感染、补液及脱水降颅压等治疗2 d。治疗后患儿呕吐缓解,神志好转,但左侧肢... 1临床资料 患儿,女,3岁9个月。因呕吐伴间断神志不清1 d于外院就诊,无发热,无抽搐,伴有左侧肢体乏力。发病前1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诊断"病毒性脑炎",予抗感染、补液及脱水降颅压等治疗2 d。治疗后患儿呕吐缓解,神志好转,但左侧肢体肌力仍低,收住我院神经内科。既往史:患儿无其他疾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病 发育异常 肾动脉 双侧 儿童 神志不清 病毒性脑炎 脱水降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性惊厥临床和脑电图特征与日后癫痫发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静 郑帼 +2 位作者 郭虎 黄燕军 吴春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72-975,共4页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患儿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特征,揭示EEG阵发性异常与日后发生癫痫的关系。方法:对我院儿科门诊和住院就诊的165例FS患儿于体温恢复正常后7~20 d进行视频脑电图(Video-electroenceph...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患儿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特征,揭示EEG阵发性异常与日后发生癫痫的关系。方法:对我院儿科门诊和住院就诊的165例FS患儿于体温恢复正常后7~20 d进行视频脑电图(Video-electroencephalogram,VEEG)监测,EEG结果根据阵发性出现棘慢波、尖波或棘波而定位,探讨EEG阵发性异常放电与FS患儿日后发生癫痫关系。结果:本组165例患儿VEEG异常60例(36.36%),其中45例日后发生癫痫。EEG异常率与患者年龄、癫痫家族史、发热温度、FS类型、发作类型、24 h内发作超过1次及惊厥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8例广泛性棘慢波者日后发生癫痫的有2例(25%),14例Rolandic区放电9例(64.3%)发生癫痫,21例枕区放电的18例(85.7%)发生癫痫,17例额区放电16例(94.1%)发生癫痫。与广泛性放电相比,额区放电的危险相关系数为48.0。结论:额区阵发性异常放电的FS患儿日后发生癫痫的危险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视频脑电图 预后 癫痫 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杨世伟 王大为 秦玉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7-188,共2页
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 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儿童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1967年由日本学者川崎富作首先报告.目前, KD的病因、发病机制仍未明确,部分患儿可有冠状动脉受侵,或形成冠状动脉瘤,晚期可发生冠状动脉狭窄或血... 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 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儿童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1967年由日本学者川崎富作首先报告.目前, KD的病因、发病机制仍未明确,部分患儿可有冠状动脉受侵,或形成冠状动脉瘤,晚期可发生冠状动脉狭窄或血栓,甚至导致心肌梗死.现就近年来有关 KD病因、发病机制等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disease 冠状动脉狭窄 发病机制 全身血管炎 冠状动脉瘤 心肌梗死 病因 K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k-1基因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法舒地尓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孙兴珍 王大为 +2 位作者 李军 杨世伟 程学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观察小G蛋白Rho相关激酶(Rock-1)基因在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肺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探讨法舒地尔(fasudil)对HPH的预防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氧模型组(H组)和缺氧+fasudil预防组(fasudil组),对照组(C组)。采用常压间... 目的:观察小G蛋白Rho相关激酶(Rock-1)基因在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肺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探讨法舒地尔(fasudil)对HPH的预防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氧模型组(H组)和缺氧+fasudil预防组(fasudil组),对照组(C组)。采用常压间断缺氧法复制大鼠HPH模型,右心导管测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计算右心室(RV)/[左心室+室间隔(LV+S)]的重量比值作为右心肥厚指数,并用RT-PCR方法测定肺组织Rock-1及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水平。结果:mPAP在缺氧7天后明显增高(P<0.01),并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进一步升高。右心肥厚指数在H组第7天开始升高,第14天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H组比较,fasudil组mPAP及右心肥厚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Rock-1基因在HPH发生早期即明显上调,第7天达高峰后维持于较高水平。α-SMA基因表达第7天明显上调,第14天达高峰,至模型后期仍高于基础表达;Rock-1基因表达较α-SMA提前达到高峰,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883,P<0.05);fasudil组两基因表达水平均较H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Rock-1基因在HPH大鼠肺组织中出现了明显表达异常,法舒地尔能显著降低mPAP,改善右心室肥厚,并可能通过抑制肺组织Rock-1基因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RHO/RHO激酶 平滑肌肌动蛋白 法舒地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川崎病外周血表达及其在冠状动脉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世伟 王大为 +3 位作者 秦玉明 李军 王凤鸣 左维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鄄9)在川崎病不同时期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冠状动脉(冠脉)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川崎病患儿27例(无冠脉损伤组10例,冠脉损伤组17例),按病程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另以年龄相仿的10例败...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鄄9)在川崎病不同时期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冠状动脉(冠脉)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川崎病患儿27例(无冠脉损伤组10例,冠脉损伤组17例),按病程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另以年龄相仿的10例败血症患儿、1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分别应用明胶酶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鄄9的活性和蛋白浓度,半定量RT鄄PCR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MMP鄄9mRNA表达水平。结果:所有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MMP鄄9活性和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发热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到亚急性期、恢复期则依次明显降低(P<0.01)。与无冠脉损伤组比较,冠脉损伤组患儿急性期MMP鄄9活性和蛋白浓度升高更明显(P<0.05)。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MMP鄄9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5),血清MMP鄄9蛋白浓度与循环白细胞总数正相关(r=0.480,P<0.05)。结论:MMP鄄9在川崎病急性期尤其伴冠脉损伤时表达明显升高;MMP鄄9可能参与了川崎病血管炎尤其是冠脉扩张损伤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α-889C/T多态性与小儿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陆海英 黄松明 +2 位作者 张爱华 郑帼 黄艳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α-889C/T多态性与小儿癫痫易感性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117例小儿癫痫患者和95例健康儿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进行IL-1α-889C/T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小儿癫痫...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α-889C/T多态性与小儿癫痫易感性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117例小儿癫痫患者和95例健康儿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进行IL-1α-889C/T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小儿癫痫风险的关系。结果:与携带-889CC基因型者比较,携带至少1个-889 T等位基因者(即CT和TT基因型)小儿癫痫风险增加2.91倍(95%CI=1.27~6.69),且有癫痫或热性惊厥家族史者,-889突变型使小儿癫痫风险增加6.83倍(95%CI=2.30~20.29)。结论:IL-1α-889C/T多态性可能与小儿癫痫遗传易感性有关,并可显著增加家族史对小儿癫痫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癫痫 Interleukin-1α基因 多态性 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脂多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鲍华英 陈荣华 +3 位作者 潘晓勤 黄文彦 孙骅 吴元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6-538,541,共4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姜黄素对LPS诱导的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收集上清液及细胞,应用ELISA的方法测定上清液中MCP-1蛋白表达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 目的:进一步探讨姜黄素对LPS诱导的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收集上清液及细胞,应用ELISA的方法测定上清液中MCP-1蛋白表达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系膜细胞MC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LPS可显著上调系膜细胞MCP-1基因表达,同时刺激系膜细胞分泌MCP-1蛋白;姜黄素则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LPS诱导的系膜细胞MCP-1基因及蛋白表达。结论:姜黄素能抑制LPS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系膜细胞 脂多糖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