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B病毒感染和儿童皮肤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敏 谢骏逸 +8 位作者 杨苏 宋闯 张红叶 王申 杨潇 孙晨 吴红巾 董青 邵冰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18-720,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皮肤病与EB(Epstein Barr virus,EB)病毒感染相关性。方法: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就诊和收治入院患儿552例为病例组,病种包括荨麻疹、多形红斑、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虫咬皮炎、皮肌炎及丘疹性肢端...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皮肤病与EB(Epstein Barr virus,EB)病毒感染相关性。方法: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就诊和收治入院患儿552例为病例组,病种包括荨麻疹、多形红斑、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虫咬皮炎、皮肌炎及丘疹性肢端皮炎等,儿童保健科体检119例患儿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中代表EB病毒近期感染的指标衣壳抗原IgM抗体(VCA-IgM)和反映机体内病毒的复制情况EB-DNA的水平,比较这两个指标在两组之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荨麻疹、多形红斑、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虫咬皮炎、皮肌炎及丘疹性肢端皮炎这几类皮肤病EB感染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B病毒感染可能参与多种皮肤病发病过程,在这些疾病治疗时需考虑EB病毒感染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儿童 皮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8 nm准分子光联合1%吡美莫司乳膏外用治疗儿童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宋闯 杨潇 +8 位作者 李敏 谢骏逸 张红叶 赵静 王申 董青 吴红巾 孙晨 杨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13-816,共4页
目的:探讨308 nm准分子光联合1%吡美莫司乳膏外用治疗儿童斑秃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入选儿童斑秃患儿共100例(试验组50人,对照组50人),试验组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每日早晚各1次;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 目的:探讨308 nm准分子光联合1%吡美莫司乳膏外用治疗儿童斑秃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入选儿童斑秃患儿共100例(试验组50人,对照组50人),试验组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每日早晚各1次;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每周2次;对照组予308 nm准分子光治疗,每周2次。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评估两组的安全性。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试验组的有效率86%明显高于对照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308 nm准分子光联合1%吡美莫司乳膏外用治疗儿童斑秃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308 nm准分子光 1%吡美莫司乳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斯特奇-韦伯综合征计算机断层扫描与磁共振成像对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盛会雪 陈桂玲 +2 位作者 李小会 顾海斌 杨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96-699,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36例3 d~11岁斯特奇-韦伯综合征(SWS)患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该院36例SWS患儿,其中34例予CT扫描,29例予MRI检查,27例同时予CT及MRI检查。其中CT增强扫描1例,MRI增强扫描3例。结... 目的:回顾性分析36例3 d~11岁斯特奇-韦伯综合征(SWS)患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该院36例SWS患儿,其中34例予CT扫描,29例予MRI检查,27例同时予CT及MRI检查。其中CT增强扫描1例,MRI增强扫描3例。结果:36例患儿中19例并发面部血管瘤。4例病变累及双侧大脑半球,其余32例均为单侧发病。(1)CT表现为灰、白质分界不清的稍高密度灶者8例;病变脑叶内磨砂样及斑点状钙化者3例;病灶斑片状及线样钙化者8例,典型脑回样钙化者13例;上述32例病变区域均伴有不同程度脑萎缩。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者1例;CT增强扫描1例示病变区域脑表面软脑膜弥漫样强化。(2)MRI表现为病变区域不同程度脑萎缩,其中26例T2加权像(T2WI)表现为灰、白质分界不清的低或稍低信号(其中漏诊1例),3例T2WI表现为斑点状稍高信号。脉络丛扩大12例,14例可观察到颅板下、中线旁、患侧脑室旁的血管流空信号。3例增强扫描表现为沿皮层走行软脑膜弥漫样强化。(3)27例患儿同时予CT与MRI检查结果:CT结果阴性患儿MRI示T2WI表现为典型灰、白质分界不清的低或稍低信号;MRI漏诊患儿1例,CT上病变区表现为斑片状钙化。结论:CT和MRI检查对SWS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诊断依据,都具有较为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与MRI联合应用可以相互补充,提供更多及更加准确的影像学信息,协助临床对SWS诊断;增强检查可明确诊断并确定病变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特奇-韦伯综合征 钙化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0例细菌感染相关的儿童急性荨麻疹临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潇 张美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33-735,共3页
急性荨麻疹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多伴有瘙痒,也可伴有血管性水肿,是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本病病因复杂,与食物、药物、运动、感染、情绪及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在儿童患者常由多种感染引起[1]。本文收集了南京医科大学... 急性荨麻疹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多伴有瘙痒,也可伴有血管性水肿,是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本病病因复杂,与食物、药物、运动、感染、情绪及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在儿童患者常由多种感染引起[1]。本文收集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2016年1月—2017年3月间的130例细菌感染相关的急性荨麻疹患儿,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荨麻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蝥素乳膏外用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董青 杨苏 +8 位作者 李敏 杨潇 张红叶 宋闯 王申 吴红巾 孙晨 丁书红 谢骏逸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51-755,共5页
目的:探讨0.025%斑蝥素乳膏外用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2019年8月——2020年9月就诊于南京市儿童医院皮肤科的110例传染性软疣患儿,分别外用0.025%斑蝥素乳膏和刮疣术治疗,评价其临... 目的:探讨0.025%斑蝥素乳膏外用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2019年8月——2020年9月就诊于南京市儿童医院皮肤科的110例传染性软疣患儿,分别外用0.025%斑蝥素乳膏和刮疣术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家长满意度。结果:0.025%斑蝥素乳膏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总有效率77.1%,水疱的发生率74.2%,疼痛28.6%,瘙痒24.3%,未观察严重不良反应,未发现皮肤感染或瘢痕。家长总满意度55.2%。结论:低浓度的斑蝥素乳膏安全有效,治疗中建议封包1~2 h,可作为儿童传染性软疣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素 传染性软疣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8nm准分子光联合外用乙氧苯柳胺治疗儿童慢性肥厚性湿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申 杨苏 +7 位作者 宋闯 吴红巾 杨潇 谢骏逸 张红叶 董青 孙晨 李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外用乙氧苯柳胺治疗儿童慢性肥厚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平行对照研究,将入选的58例慢性肥厚性湿疹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9例)予外用乙氧苯柳胺,每日3次;试验组(29例)予外用乙氧苯柳胺联合3... 目的:探讨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外用乙氧苯柳胺治疗儿童慢性肥厚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平行对照研究,将入选的58例慢性肥厚性湿疹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9例)予外用乙氧苯柳胺,每日3次;试验组(29例)予外用乙氧苯柳胺联合308 nm准分子光(每周2次)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儿皮损肥厚程度及瘙痒均明显缓解,试验组有效率为86.20%,对照组有效率为5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外用乙氧苯柳胺治疗儿童慢性肥厚性湿疹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8 nm准分子光 乙氧苯柳胺 湿疹 肥厚性 慢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儿童化脓性肉芽肿的观察
7
作者 杨潇 张荣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51-753,共3页
化脓性肉芽肿(PG)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良性、血管增生性疾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以儿童多见,本病好发于头部、面部和四肢远端皮肤。目前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局部皮肤外伤及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患儿的皮肤屏障功能及行为自控能... 化脓性肉芽肿(PG)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良性、血管增生性疾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以儿童多见,本病好发于头部、面部和四肢远端皮肤。目前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局部皮肤外伤及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患儿的皮肤屏障功能及行为自控能力均较成人弱,故暴露位置皮肤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病。PG患儿多因影响美观、出血及感染等原因寻求积极治疗,尤以面部患儿为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替洛尔 糠酸莫米松 化脓性肉芽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螨舌下免疫治疗片对过敏性鼻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8
作者 陈文博 沈小飞 +1 位作者 李琦 李敏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5-1059,共5页
目的评估尘螨舌下免疫治疗片对尘螨诱发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选取2017年9月至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的3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安慰剂组(舌下含服糖片)和尘螨舌下... 目的评估尘螨舌下免疫治疗片对尘螨诱发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选取2017年9月至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的3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安慰剂组(舌下含服糖片)和尘螨舌下免疫组(舌下含服尘螨舌下免疫治疗片剂),每组150例。治疗为期52周,最后8周的平均调整症状评分为主要评价依据。次要评价依据包括个人鼻眼症状评分、缓解药物使用情况和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对比尘螨舌下免疫组和安慰剂组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尘螨舌下免疫组在第44~52周时的平均症状评分、平均综合评分、鼻结膜炎总症状评分和个人鼻眼症状评分(包括喷嚏、鼻溢液、鼻塞、鼻瘙痒、流泪)较安慰剂组显著改善(P<0.001);尘螨舌下免疫组较安慰剂组显著减少了药物使用(P=0.007);尘螨舌下免疫组患者生活障碍评分显著改善(P<0.001)。尘螨舌下免疫组鼻眼症状评分、生活质量问卷分数较安慰剂组显著提高(P<0.05)。尘螨舌下免疫组患者在日常活动、室外活动、社会功能和物理障碍四个方面较安慰剂组显著改善(P<0.05)。尘螨舌下免疫组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安慰剂组高(P<0.05)。结论尘螨舌下免疫治疗片对尘螨诱发的过敏性鼻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鼻眼部症状,降低过敏性鼻炎缓解药物的使用率,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尘螨 舌下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限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少毛症
9
作者 宋闯 李敏 +1 位作者 杨苏 杨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3,共2页
报告1例局限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少毛症。患儿女,1岁。头发稀疏1年。皮肤科检查:头发弥漫性稀疏,散在分布断发,头发色淡、干枯、卷曲、触之易断。头皮可见弥漫性毛囊角化过度性肤色丘疹,部分丘疹周围有淡红斑。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示患儿D... 报告1例局限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少毛症。患儿女,1岁。头发稀疏1年。皮肤科检查:头发弥漫性稀疏,散在分布断发,头发色淡、干枯、卷曲、触之易断。头皮可见弥漫性毛囊角化过度性肤色丘疹,部分丘疹周围有淡红斑。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示患儿DSG4基因有1个纯合突变。皮肤镜检查:镜下可见较多念珠状发,散在分布断发,断面毛糙,散在分布黑点征及细软的毛干。诊断:局限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少毛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性 少毛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
10
作者 丁书红 李敏 +4 位作者 杨苏 苏婷 鲁严 俞海国 杨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5-357,共3页
报告1例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男,13岁。因面部和四肢反复丘疹、丘疱疹、水疱及溃疡伴发热8年,加重2周入院。皮肤科检查:面部及四肢弥漫性肿胀,其上泛发暗红斑、丘疹、丘疱疹及溃疡,溃疡基底部覆有脓... 报告1例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男,13岁。因面部和四肢反复丘疹、丘疱疹、水疱及溃疡伴发热8年,加重2周入院。皮肤科检查:面部及四肢弥漫性肿胀,其上泛发暗红斑、丘疹、丘疱疹及溃疡,溃疡基底部覆有脓苔,其间可见大量痘疮样瘢痕;部分手指肌腱外露。实验室检查:血清Epstein-Barr病毒(EBV)拷贝数明显升高。左下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大部分表、真皮坏死结痂,痂内及痂下方血管闭塞,管周淋巴细胞浸润,并可见个别病理性核分裂象。诊断: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入院后患儿存在持续发热,肝、脾大以及其他血液指标异常,提示并发嗜血细胞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噬血细胞综合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