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松江地区颈动脉硬化患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C242T基因多态性
1
作者 蒋萍 于芳苹 +1 位作者 李洪涛 赵迎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53-956,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上海松江地区汉族人群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3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上海松江地区颈动脉硬化患者129例作为颈动脉硬化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4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病... 目的探讨中国上海松江地区汉族人群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3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上海松江地区颈动脉硬化患者129例作为颈动脉硬化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4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联合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技术,对2组C242T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结果颈动脉硬化组C242T基因CT+TT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1%052.8%,P=0.028;5.4%VS1.4%,P=0.017),CC基因型人群HDL及载脂蛋白A水平较CT+TT基因型高(P〈0.05)。10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242T基因中T等位基因是颈动脉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OR=1.810,95%CI:1.454~7.218,P=0.040)。结论上海松江地区汉族人群C242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硬化相关,且T等位基因可能是颈动脉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P 颈动脉疾病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型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海汉族人群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洪涛 顾彬 +3 位作者 于芳苹 赵迎春 娄晓丽 梁冬雨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81-1086,共6页
目的:研究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18例脑出血患者、125例脑梗死患者和147例正常对照组,研究对象均来自上海地区汉族人群,3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比、体质指数(BMI)等基线指标均没有明显差异... 目的:研究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18例脑出血患者、125例脑梗死患者和147例正常对照组,研究对象均来自上海地区汉族人群,3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比、体质指数(BMI)等基线指标均没有明显差异,分别进行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的测定,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基因测序方法比较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基因突变频率。结果:脑出血组、脑梗死组CT+TT基因型(9.3%、9.6%)和T等位基因(4.7%、5.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和1.0%,P<0.05),脑梗死组中发现1例TT基因型,出血组与正常对照组均未发现TT基因型,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相关性(β=1.712,OR=5.537,95%CI:1.120~27.381,P=0.036),与脑梗死的相关性(β=1.432,OR=4.187,95%CI:0.934~18.774,P=0.061),表明C242T基因多态性可能是脑出血、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多态性与脑出血、脑梗死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脑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但与高血压和饮酒等传统危险因素相比,C242T多态性对脑梗死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NAD(P)H氧化酶 C242T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进展型神经白塞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陆翠 蔡勇 +4 位作者 赵迎春 张鹏 薛冬梅 周水阳 陈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7-442,共6页
目的总结慢性进展型神经白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5月24日收治的1例慢性进展型神经白塞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经过;并以neuro Behcet’s syndrome、neuro Behcet’s disease、chronic progressive,以及白塞、神经白塞... 目的总结慢性进展型神经白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5月24日收治的1例慢性进展型神经白塞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经过;并以neuro Behcet’s syndrome、neuro Behcet’s disease、chronic progressive,以及白塞、神经白塞、慢性进展为中英文检索词,"AND"为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198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和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万方数据库中慢性进展型神经白塞综合征相关临床研究和病例报告,总结其社会人口学、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原则及预后。结果共检索14篇国外文献计122例患者,结合本文病例,共纳入123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进展型神经白塞综合征好发于中年男性,高峰发病年龄45~47岁,呈慢性病程;表现为共济失调、假性延髓麻痹和认知功能障碍;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为其特异性实验室指标,脑干萎缩是特征性影像学改变;治疗原则以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多预后不良。结论慢性进展型神经白塞综合征是白塞综合征的少见亚型,易误诊或漏诊,临床表现不典型,脑脊液和MRI检查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提示意义,病残率和病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赫切特综合征 中枢神经系统 弥散磁共振成像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加压素Ⅱ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顾彬 赵迎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41-1342,共2页
尾加压素Ⅱ最早是从硬骨鱼脊髓尾部分离出来的一种生长抑素样环肽,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途径激活和RhoA/Rho激酶途径介导一系列生物学效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尾加压素Ⅱ及... 尾加压素Ⅱ最早是从硬骨鱼脊髓尾部分离出来的一种生长抑素样环肽,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途径激活和RhoA/Rho激酶途径介导一系列生物学效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尾加压素Ⅱ及其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等主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有关。我们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糖尿病 代谢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