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理学PBL教学法中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及其途径 被引量:2
1
作者 邹美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74-75,共2页
药理学中PBL教学法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介绍PBL教学的主要过程,阐明其教学特点和优势,尤其是指出了教师在PBL教学中的关键作用。相比传统教学法,PBL教学对教师是一种挑战,促进教师个人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对提升... 药理学中PBL教学法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介绍PBL教学的主要过程,阐明其教学特点和优势,尤其是指出了教师在PBL教学中的关键作用。相比传统教学法,PBL教学对教师是一种挑战,促进教师个人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对提升PBL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PBL教学 教师综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2,3-二甲基-2-丁胺衍生物对动脉平滑肌细胞钾通道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玉萍 殷晓峰 +3 位作者 崔文玉 杨日芳 王林 汪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5-529,共5页
目的 研究 2 ,3 二甲基 2 丁胺化合物对动脉平滑肌钾通道的作用 ,分析其化学结构与钾通道调节作用之间的构效关系 ,从而初步推断其是否具有钾通道开放活性。方法 在急性分离的大鼠尾动脉平滑肌细胞上 ,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研究... 目的 研究 2 ,3 二甲基 2 丁胺化合物对动脉平滑肌钾通道的作用 ,分析其化学结构与钾通道调节作用之间的构效关系 ,从而初步推断其是否具有钾通道开放活性。方法 在急性分离的大鼠尾动脉平滑肌细胞上 ,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研究脂肪胺新结构衍生物对钾通道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 14种化合物的研究发现 ,当一侧取代基碳原子数为 3~ 5个时 ,该类化合物对钾电流有明显的增强作用。结论 具有特定化学结构的 2 ,3 二甲基 2 丁胺衍生物对钾通道有激活作用 ,为一类新结构类型的钾通道开放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二甲基—2—丁胺衍生物 钾通道 动脉平滑肌细胞 膜片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药物所致疼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倪鸣 顾海波 +2 位作者 李佳婕 王金焱 刘文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34-937,941,共5页
化疗药物所致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极大地限制了化疗药物的使用。近年来,学术界围绕化疗所致疼痛的发病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发现,离子通道功能异常介导的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感觉神经元变性、中枢敏化中... 化疗药物所致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极大地限制了化疗药物的使用。近年来,学术界围绕化疗所致疼痛的发病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发现,离子通道功能异常介导的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感觉神经元变性、中枢敏化中各种信号分子的激活、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等在化疗药物所致疼痛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篇综述将围绕化疗药物所致疼痛发生的分子机制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化疗 感觉神经 脱髓鞘 离子通道 氧化应激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眼内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民英 邹颖 +1 位作者 潘金顺 李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5期393-395,共3页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现有条件的眼内新生血管动物模型。方法C57BL/6新生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相对缺氧组;缺氧组小鼠于出生后第7d放入含氧量75%的密闭干燥箱内,5d后恢复常氧环境饲养,于21日龄处死,取眼球固定、切片、染色后,计数视网...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现有条件的眼内新生血管动物模型。方法C57BL/6新生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相对缺氧组;缺氧组小鼠于出生后第7d放入含氧量75%的密闭干燥箱内,5d后恢复常氧环境饲养,于21日龄处死,取眼球固定、切片、染色后,计数视网膜切片中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数,定量分析视网膜新生血管数。结果正常对照组视网膜切片中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为0.74±0.81,相对缺氧组为22.79±3.29,有显著性差异,成功制造出眼内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同时发现保持氧含量的稳定和保证母鼠的存活是实验成功的关键。结论用本方法制造眼内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简单、实用、可靠,适合于我国现有的实验室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 相对缺氧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rocortin促进心血管内植入材料表面内皮细胞生长的研究
5
作者 杨荣 孔祥清 +4 位作者 曹克将 盛燕辉 李胜男 汪红仪 陈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03-805,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urocortin促进心血管内植入材料表面内皮细胞黏附生长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聚四氟乙烯置入培养的内皮细胞中,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聚四氟乙烯表面生长的细胞内反映细胞黏附及增殖功能的生物活性分子纤维连接蛋白、纽蛋... 目的:探讨urocortin促进心血管内植入材料表面内皮细胞黏附生长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聚四氟乙烯置入培养的内皮细胞中,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聚四氟乙烯表面生长的细胞内反映细胞黏附及增殖功能的生物活性分子纤维连接蛋白、纽蛋白、Ki-67的表达程度。结果:加urocortin组的聚四氟乙烯表面生长的内皮细胞内反映细胞增殖功能的生物活性分子Ki-67的表达程度明显增加,并且细胞数量有增加趋势。结论:urocortin能够促进内皮细胞在心血管内植入材料表面的生长,这种作用与urocortin增强了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UROCOR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素转换酶-1b C-338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琪 王连生 +1 位作者 汤纳平 王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60-860,共1页
近年来对内皮素-1(ET-1)研究表明,ET-1能提高血管平滑肌的有丝分裂和增殖,在动脉硬化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素转换酶-1b(ECE-1b)C-338A基因多态性的位点位于ECE-1基因启动子(翻译起始点上游338bp)已经明确,且A等位... 近年来对内皮素-1(ET-1)研究表明,ET-1能提高血管平滑肌的有丝分裂和增殖,在动脉硬化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素转换酶-1b(ECE-1b)C-338A基因多态性的位点位于ECE-1基因启动子(翻译起始点上游338bp)已经明确,且A等位基因比C等位基因有更强的转录活性^[2]。本研究旨在此基础上,探讨ECE—1b C-338A基因多态性与国人冠心病发病危险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血管平滑肌 冠心病 ECE-1 等位基因 基因启动子 发病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