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类雌激素双酚A通过上调Snail蛋白表达促进MCF-7乳腺癌细胞迁移
1
作者 冷彦 吴艺舟 孙玉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97-1304,共8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双酚A(BPA)调控MCF-7乳腺癌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CF-7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并以黏附实验反向辅助验证;通过质粒转染干扰Snail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研究外源性BPA调控MCF-7乳腺癌细... 目的:探讨外源性双酚A(BPA)调控MCF-7乳腺癌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CF-7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并以黏附实验反向辅助验证;通过质粒转染干扰Snail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研究外源性BPA调控MCF-7乳腺癌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结果:外源性BPA能上调细胞中Snail的表达水平,从而下调E-cadherin的表达并促进MCF-7乳腺癌细胞迁移;siRNA干扰Snail表达后MCF-7乳腺癌细胞迁移减慢。此外,BPA刺激能降低MCF-7乳腺癌细胞黏附能力。结论:外源性BPA可通过上调Snail表达水平,促进MCF-7乳腺癌细胞的迁移,为进一步阐明乳腺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SNAIL E-CADHERIN MCF-7乳腺癌细胞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r-FPGS高效表达质粒增强Jurkat细胞对甲氨蝶呤的敏感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文佳 孙玉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5-710,共6页
叶酰多聚谷氨酸盐合成酶(Folylpolyglutamate synthetase,FPGS)是将化疗药物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转化成甲氨蝶呤多聚谷氨酸盐(MTXPG)的关键酶,其表达水平直接影响肿瘤细胞对MTX敏感性。与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相比,T... 叶酰多聚谷氨酸盐合成酶(Folylpolyglutamate synthetase,FPGS)是将化疗药物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转化成甲氨蝶呤多聚谷氨酸盐(MTXPG)的关键酶,其表达水平直接影响肿瘤细胞对MTX敏感性。与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相比,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中FPGS表达水平低,因此对MTX不敏感。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证实,位于BCL2基因3′-UTR区的一段长279 bp的DNA序列mbr具有显著的增强子效应。文章构建了含有mbr增强子样序列的FPGS表达质粒,用其转染Jurkat细胞后,分别以Westernblotting和MTT法检测FPGS表达水平及MTX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结果表明mbr能够显著提高FPGS表达质粒的表达水平,并有效增强Jurkat细胞对MTX的敏感性。这一结果为将基础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提高MTX对T-ALL细胞的化疗疗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S基因 MBR 过表达 MTX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反应中NOXA基因启动子发挥增强子功能调节BCL2基因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秦中勇 石晓 +5 位作者 曹平平 褚鹰 管蔚 杨楠 程禾 孙玉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0-1121,共12页
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受到近端启动子和远端增强子的共同调控,部分基因的启动子可兼具有增强子的活性。NOXA与BCL2分别是BCL2蛋白家族促凋亡和抗凋亡成员。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NOXA基因启动子与BCL2基因启动子在染色质三维空间结构上存... 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受到近端启动子和远端增强子的共同调控,部分基因的启动子可兼具有增强子的活性。NOXA与BCL2分别是BCL2蛋白家族促凋亡和抗凋亡成员。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NOXA基因启动子与BCL2基因启动子在染色质三维空间结构上存在相互作用,且NOXA基因启动子区兼有启动子和增强子特征性的组蛋白修饰标记。为进一步探究NOXA启动子是否具有增强子活性、能否在细胞凋亡过程中作为增强子调控BCL2基因表达,本研究利用染色质构象捕获(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3C)、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等检测技术在喜树碱诱导的MCF-7细胞凋亡模型中证实,NOXA启动子兼具增强子活性,并可通过形成染色质环结构远程调控BCL2基因表达。NOXA启动子的调控属性与凋亡信号强弱密切相关,在较弱凋亡信号刺激下(1μmol/L喜树碱处理),NOXA启动子主要发挥增强子功能;随着凋亡刺激信号的加强(10μmol/L喜树碱处理),NOXA启动子活性增强,主要调控其基因自身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证实NOXA启动子区启动子活性和增强子活性的动态变化与其组蛋白修饰标志一致。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BCL2家族成员对细胞凋亡刺激做出协同反应的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XA启动子 增强子 双重调控功能 BCL2基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WA基因对肿瘤细胞P-糖蛋白的表达及其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许文侠 张燕 +4 位作者 田甜 田婷婷 李爱萍 周建伟 徐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研究JWA基因(又称ARL6IP5基因,ADP-ribosylation-like factor 6 interacting protein 5)对肿瘤细胞P-糖蛋白表达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JWA-shRNA重组质粒及其空载质粒转入人绒毛膜癌细胞JAR和人乳腺癌细胞MCF... 目的:研究JWA基因(又称ARL6IP5基因,ADP-ribosylation-like factor 6 interacting protein 5)对肿瘤细胞P-糖蛋白表达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JWA-shRNA重组质粒及其空载质粒转入人绒毛膜癌细胞JAR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将Flag-JWA重组质粒及其空载质粒转入人绒毛膜癌耐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JAR/VP16细胞;Westernblotting检测JWA和P-糖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内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Rh123)的潴留情况。结果:JWA-shRNA重组质粒转入JAR细胞和MCF-7细胞后,JWA表达水平降低,P-糖蛋白表达水平上调,罗丹明潴留减少;Flag-JWA重组质粒转入JAR/VP16细胞后,JWA表达水平上调,P-糖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罗丹明潴留增加。结论:JWA基因可以调控肿瘤细胞P-糖蛋白的表达,并影响其转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WA基因 P-糖蛋白 绒毛膜肿瘤 乳腺肿瘤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MT3a通过提升基因内部甲基化介导紫杉醇诱导的LINE-1异常表达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昕源 张雨 +2 位作者 杨楠 程禾 孙玉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11,共12页
药物诱导的长散在重复序列LINE-1异常激活可促进细胞基因组不稳定,而基因组不稳定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和耐药表型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索LINE-1异常激活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DNA甲基化是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方式,已知... 药物诱导的长散在重复序列LINE-1异常激活可促进细胞基因组不稳定,而基因组不稳定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和耐药表型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索LINE-1异常激活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DNA甲基化是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方式,已知DNA甲基转移酶家族成员DNMT3a不仅能通过促进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抑制基因表达,还可通过增强基因内部甲基化上调基因表达。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将乳腺癌细胞暴露于化疗药物可诱导LINE-1异常高表达,但LINE-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并无显著改变。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在化疗药物压力下DNMT3a是否可通过增强LINE-1基因内部甲基化水平促进LINE-1在乳腺癌细胞中的异常高表达。ChIP实验和甲基分析结果显示,用化疗药物紫杉醇(PTX)处理乳腺癌细胞,不仅可以诱导DNMT3a表达,而且可以促进DNMT3a与LINE-1基因内部区域的结合,提升其基因内部甲基化水平,进而上调LINE-1的表达水平。利用表达载体增加细胞内DNMT3a的表达水平,可显著上调LINE-1基因内部的甲基化及基因的表达水平,而下调DNMT3a的表达可有效抑制LINE-1表达。上述研究结果表明,DNMT3a介导的基因非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药物诱导的LINE-1异常激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认识LINE-1在乳腺癌化疗耐药性形成过程中异常激活的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LINE-1异常激活 基因内部DNA甲基化 DNMT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锌转运体8嵌合抗原受体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石毓雯 王星 +4 位作者 张玲玉 胡启桢 秦瑶 高威 张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45-949,974,共6页
目的:构建人锌转运体8(zinc transporter 8,ZnT8)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的慢病毒表达载体,为研究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自身免疫中的调节... 目的:构建人锌转运体8(zinc transporter 8,ZnT8)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的慢病毒表达载体,为研究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自身免疫中的调节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通过分子克隆及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LVX-EGFP-ZnT8 scfv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并制备ZnT8 scfvCAR慢病毒;利用ZnT8 scfv-CAR慢病毒感染Tregs,流式细胞术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表达确定慢病毒感染效率;细胞计数评估Tregs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增殖细胞中CD4、CD25、Foxp3和Helios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PLVX-EGFP-ZnT8 scfv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后制备浓缩慢病毒滴度为2.4×10^8TU/μL;ZnT8 scfv-CAR慢病毒转染Tregs后GFP表达率为43.2%±4.1%;体外培养14 d后ZnT8特异性Tregs增殖(634.3±92.5)倍,且高表达Foxp3(60.4%±3.5%)和Helios(64.3%±4.8%)。结论:成功构建了包含CAR结构的PLVX-EGFP-ZnT8 scfv慢病毒载体并包被ZnT8 scfv-CAR慢病毒;慢病毒转染后的CAR-Tregs体外扩增14 d仍能够维持ZnT8-CAR结构表达;CARTregs为一群CD4^+CD25^+细胞且高表达Foxp3和Hel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转运体8 嵌合抗原受体 1型糖尿病 抗原特异性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kdc和Il2rg双敲除免疫缺陷小鼠的构建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尹媛 曾文滔 +4 位作者 周建丽 梅云 王颖 李建民 赖娅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07-1111,共5页
目的:构建NOD背景免疫缺陷小鼠,作为新的人源肿瘤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模型。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NOD背景Prkdc和Il2rg双基因敲除小鼠,通过正常繁育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纯合子后代(命名为NYG小鼠),流式细胞... 目的:构建NOD背景免疫缺陷小鼠,作为新的人源肿瘤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模型。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NOD背景Prkdc和Il2rg双基因敲除小鼠,通过正常繁育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纯合子后代(命名为NYG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比例,移植接种新鲜肿瘤组织,观察记录肿瘤生长状况及HE染色观察传代PDX肿瘤形态学特点。结果:NYG小鼠外周血小鼠无成熟的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表达,对移植的患者肿瘤组织几乎没有排斥反应,组织病理学表型及免疫系统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成功构建NYG小鼠免疫缺陷小鼠,为肿瘤学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PDX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PDX模型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氮平对斑马鱼心脏发育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8
作者 黄凯玥 张伟 +2 位作者 朱玉婕 孙玉洁 袁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30-1635,共6页
目的:探索氯氮平(clozapine,CLP)对斑马鱼心脏发育的损伤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以12.5μmol/L氯氮平(L⁃CLP)及25.0μmol/L氯氮平(H⁃CLP)处理斑马鱼胚胎72 h,显微镜下检测心脏形态、心率、静脉窦⁃动脉球(sinus venosus⁃bulbus arteriosus... 目的:探索氯氮平(clozapine,CLP)对斑马鱼心脏发育的损伤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以12.5μmol/L氯氮平(L⁃CLP)及25.0μmol/L氯氮平(H⁃CLP)处理斑马鱼胚胎72 h,显微镜下检测心脏形态、心率、静脉窦⁃动脉球(sinus venosus⁃bulbus arteriosus,SV⁃BA)距离等指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脏发育相关基因NKX2.5、Hand2及Cmlc2表达;此外,H⁃CLP组处理24 h后,利用内质网抑制剂4⁃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4⁃PBA)或多巴胺D2受体抑制剂溴隐亭(bro⁃mocriptine,BRC)联合处理48 h后,统计心脏功能指标,检测内质网应激分子(Chop、Bip)及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Bax/Bcl2)的表达。结果:CLP剂量依赖性导致斑马鱼心脏结构及功能损伤,Chop、Bip和Caspase3、Bax/Bcl2的表达增加;4⁃PBA及BRC显著缓解CLP诱导的心脏损伤及Chop、Bip、Caspase3、Bax/Bcl2的高表达。结论:CLP导致斑马鱼心脏发育受损,可能与抑制多巴胺D2受体、激发内质网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心脏毒性 斑马鱼胚胎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西尼和厄洛替尼联合治疗结直肠癌的协同作用及其机制
9
作者 周小晖 贡叶清 +1 位作者 刘晓蓉 林凡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21-1127,共7页
目的:评估帕博西尼(Palbociclib)单独或联合表皮生长因子缀体抑制剂厄洛替尼(Erlotinib)治疗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有效性。方法:采用Alamar blue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帕博西尼单独或联合厄洛替尼对CRC细胞系增殖的影响;采... 目的:评估帕博西尼(Palbociclib)单独或联合表皮生长因子缀体抑制剂厄洛替尼(Erlotinib)治疗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有效性。方法:采用Alamar blue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帕博西尼单独或联合厄洛替尼对CRC细胞系增殖的影响;采用DNA含量定量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变化;分别通过β-半乳糖苷酶和DCFH-DA染色检测细胞衰老和活性氧积累的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分析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在CRC患者来源异种移植模型中检测联合治疗的效果。结果:帕博西尼单独治疗有效抑制CRC细胞增殖,诱导细胞G1期阻滞、细胞衰老和胞内活性氧积累。帕博西尼和厄洛替尼联合治疗CRC具有协同作用,厄洛替尼进一步增强帕博西尼对CRC的多种抑制效应和多信号通路抑制,在CRC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模型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协同抑制作用。结论:帕博西尼联合厄洛替尼在体外和体内能够协同抑制结直肠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帕博西尼 厄洛替尼 异种移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