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参数脑电监测对老年患者下腹部腹腔镜手术中脑电爆发抑制和术后谵妄的影响
1
作者 陈健 冯悦 +6 位作者 沈珀 刘晶晶 钟艺 张鑫龙 张加永 胡玉萍 斯妍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5-910,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脑电监测对老年患者下腹部腹腔镜手术中脑电爆发抑制(BS)和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下腹部手术老年患者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65~85岁,BMI 18.5~28.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多参数脑电监测对老年患者下腹部腹腔镜手术中脑电爆发抑制(BS)和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下腹部手术老年患者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65~85岁,BMI 18.5~28.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多参数组和单参数组,每组50例。多参数组采用患者状态指数(PSI)、谱缘频率(SEF)、爆发抑制率(BSR)以及密度谱阵列(DSA)的多参数脑电监测指导麻醉深度管理;单参数组采用PSI单参数指导麻醉深度管理。计算基于MAP的低血压阈值下总面积(AUT MAP)。记录术中麻醉药用量和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麻醉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记录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5 min、切皮后5、30、60 min和手术结束时的HR、MAP、PSI和SEF。记录术中BS发生率、BS持续时间以及BSR最大值。记录术后1、2、3 d的POD发生情况。结果两组AUT MA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单参数组比较,多参数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切皮后5、30、60 min和手术结束时PSI明显升高(P<0.05),麻醉诱导后5 min、切皮后5、30、60 min和手术结束时SEF明显升高(P<0.05)。与单参数组比较,多参数组BS发生率明显降低,BS持续时间明显缩短,BSR最大值明显减小,术后1 d的PO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多参数脑电监测指导下麻醉管理可以抑制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中脑电BS的发生,减轻脑电BS的程度,降低POD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监测 全身麻醉 老年 下腹部手术 爆发抑制 术后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向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奥赛利定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朱昌茂 谢力 +4 位作者 吴仔峰 王森 张琪 徐祥清 杨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57-1061,共5页
阿片类药物受体μOR、δOR、κOR和NOPR均是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主要通过G蛋白和β抑制蛋白发挥作用。新近研究发现G蛋白介导镇痛作用,而β抑制蛋白则降低镇痛效果并与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发生有关。奥赛... 阿片类药物受体μOR、δOR、κOR和NOPR均是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主要通过G蛋白和β抑制蛋白发挥作用。新近研究发现G蛋白介导镇痛作用,而β抑制蛋白则降低镇痛效果并与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发生有关。奥赛利定是第一个批准上市的偏向性μOR激动剂,主要通过激活G蛋白发挥镇痛作用,其起效迅速且镇痛效果确切;因对β抑制蛋白活性较低,其副反应发生率较阿片类经典药物吗啡低。奥赛利定代谢产物无活性,可安全用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本文总结了奥赛利定的药理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现状,以期为奥赛利定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赛利定(TRV-130) 药理机制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使用胰胆直视成像系统联合激光碎石治疗胆总管复杂结石的分析
3
作者 刘姣 朱巧 范建梅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使用胰胆直视成像系统联合激光碎石治疗胆总管复杂结石的治疗效果,及与传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临床疗效获益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镜中...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使用胰胆直视成像系统联合激光碎石治疗胆总管复杂结石的治疗效果,及与传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临床疗效获益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镜中心及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镜中心接受ERCP手术治疗的胆总管复杂结石症患者。分为成像辅助组(胰胆直视成像系统辅助ERCP术,n=24)和对照组(常规ERCP术,n=26)。比较2组手术指标、康复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评分标准、焦虑自评量表等临床疗效获益和医疗成本上的差异。结果成像辅助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总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第一次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成像辅助组切口出血、胆管炎和消化道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仅中度疼痛的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胆直视成像系统辅助下ERCP术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疗效,符合快速康复和精准微创治疗的理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胰胆直视成像系统 激光碎石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气雾剂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无痛胃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向荣 宋少波 +2 位作者 柳胜安 李慧 许常娥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1-436,共6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气雾剂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胃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胃镜中心行无痛胃镜检查的OSAS患者100例,年龄24~60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气雾剂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胃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胃镜中心行无痛胃镜检查的OSAS患者100例,年龄24~60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Ⅱ~Ⅲ级,STOP-Bang量表评分≥3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n=50),A组先采用利多卡因气雾剂咽喉表面麻醉,然后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组合静脉麻醉,B组仅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组合静脉麻醉。记录两组胃镜成功置入时的Ramsay镇静评分、检查过程中的麻醉效果、成功置入胃镜时丙泊酚用量和检查结束后丙泊酚总用量,检查过程中呼吸抑制(SpO2<90%)、呛咳、内镜医生暂停操作的例数。结果:与B组比较,A组胃镜成功置入时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降低,麻醉效果提高,检查过程中呼吸抑制、呛咳、暂停操作的例数及术中丙泊酚总用量显著减少。结论:利多卡因气雾剂能明显降低OSAS患者胃镜检查中丙泊酚的用量,减少静脉麻醉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呼吸抑制的发生,提高麻醉效果,明显增加麻醉安全性,尤其适用于OSAS患者的无痛胃镜的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利多卡因气雾剂 无痛胃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超声评分评价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开腹手术患者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沈珀 沈亚南 +6 位作者 张晨 张媛 张加永 刘晶晶 胡玉萍 鲍红光 斯妍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1-905,共5页
目的通过肺超声评分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减轻老年开腹手术患者肺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择期开腹手术患者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65~80岁,BMI 18~25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目的通过肺超声评分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减轻老年开腹手术患者肺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择期开腹手术患者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65~80岁,BMI 18~25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肺保护性通气组(P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常规麻醉诱导,采用容量控制的通气模式。C组设置V T_(8)ml/kg,不使用呼气末正压(PEEP);P组设置V_(T)6ml/kg,PEEP 6 cmH_(2)O,每间隔30 min给予手法肺复张。采用床旁超声评估患者双侧共12个区域的肺部超声,各区域分数累积为肺超声评分(LUS)。记录入室时(T_(0))、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5 min(T_(1))、手术开始后2 h(T_(2))、手术结束时(T_(3))、气管导管拔除后15 min(T_(4))、2 h(T_(5))、术后1 d(T_(6))的LUS评分、HR、MAP、SpO_(2)、PaO_(2)和PaCO_(2)。记录T_(1)—T_(3)时的氧合指数(PaO_(2)/FiO_(2))、气道峰压(Ppeak)、吸气末平台压(Pplat)和驱动压力(ΔP)。记录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PPCs)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时比较,T_(1)—T_(5)时C组和P组LU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T_(1)时比较,T_(2)—T_(3)时C组PaO(2)/FiO_(2)明显降低(P<0.05),P组ΔP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P组T_(2)—T_(5)时LUS评分明显降低(P<0.05),T_(2)—T_(3)时PaO(2)/FiO_(2)明显升高(P<0.05)、ΔP明显降低(P<0.05)。C组术后7 d内PPCs发生率为20%,P组未发生PPCs(P<0.05)。结论床旁肺超声监测下,老年开腹手术患者在全麻期间和术后早期LUS评分升高,肺通气丢失。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降低患者围术期的肺超声评分,减少肺通气损失,降低术后7 d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超声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老年患者 开腹手术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