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入糖皮质激素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5
1
作者 赵德育 田曼 +4 位作者 陈荣华 文惯宇 张兰芳 施圣云 吴美思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能否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后反复喘息的发生。方法选择2003年7月-2004年12月住院的RSV毛支患儿200例,入院后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血TH1/TH2水平及肺功能。毛支治愈后随机... 目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能否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后反复喘息的发生。方法选择2003年7月-2004年12月住院的RSV毛支患儿200例,入院后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血TH1/TH2水平及肺功能。毛支治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3个月,对照组未给予治疗。3个月后随访,复查肺功能。停止治疗后继续观察2年,了解吸入激素3个月对患儿反复喘息发生的影响。结果①毛支治愈后的3个月内,治疗组无症状天数为(78.92±8.03)d,对照组为(74.83±9.5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3个月后治疗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③治疗组按吸入激素疗效分为毛支后喘息组和未再喘息组,这两组患儿入院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血Th1/Th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停止治疗后2年两组患儿喘息再发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V毛支患儿治愈后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3个月,可改善肺功能。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清总IgE升高、Th2功能亢进者,治疗期间可以减少毛支后喘息再发。吸入激素3个月不能减少停药后2年内喘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吸入激素 喘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Bax基因表达改变与禁食诱导的脂肪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龚海霞 郭锡熔 +3 位作者 陈荣华 费莉 刘倩琦 李晓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 :研究禁食对大鼠体重及外周脂肪湿重的影响 ,探讨禁食减脂减重与脂肪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禁食 48h,用DNA提取物凝胶电泳证实脂肪细胞凋亡的存在 ,逆转录 (RT) - PCR探讨 Bcl- 2与 Bax基因的表达。结果 :1禁食能明显降低大鼠体... 目的 :研究禁食对大鼠体重及外周脂肪湿重的影响 ,探讨禁食减脂减重与脂肪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禁食 48h,用DNA提取物凝胶电泳证实脂肪细胞凋亡的存在 ,逆转录 (RT) - PCR探讨 Bcl- 2与 Bax基因的表达。结果 :1禁食能明显降低大鼠体重 ,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 .0 0 1) ;2禁食能减少外周脂肪组织湿重 ,但统计学意义不显著 (P>0 .0 5 ) ;3DNA提取物凝胶电泳结果证实脂肪细胞发生了凋亡 ;4外周脂肪组织中 Bcl- 2基因表达减少 ,Bax表达增加 ;5生殖器周脂肪组织对细胞凋亡的敏感性高于腹膜后。结论 :降低 Bcl- 2与 Bax的比值 ,诱导脂肪细胞凋亡可能是禁食减脂减重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食 脂肪细胞 细胞凋亡 BCL-2基因 BAX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组织中TNF-α基因表达与神经肽Y Y5受体反义基因减肥降脂作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费莉 郭锡熔 +4 位作者 陈荣华 龚海霞 丁胜利 刘倩琦 倪毓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7,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中TNF-α基因表达与神经肽Y(NPY)Y5受体反义基因减肥降脂作用的关系。方法:建立高营养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模型,侧脑室插管后注射NPY Y5受体反义、错义寡核苷酸或生理盐水,观察肥胖大鼠腹腔内脂肪组织湿重与血脂的变化...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中TNF-α基因表达与神经肽Y(NPY)Y5受体反义基因减肥降脂作用的关系。方法:建立高营养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模型,侧脑室插管后注射NPY Y5受体反义、错义寡核苷酸或生理盐水,观察肥胖大鼠腹腔内脂肪组织湿重与血脂的变化,采用RT-PCR技术检测腹膜后脂肪组织中TNF-α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①高营养饮食诱导下,肥胖大鼠腹腔内脂肪组织湿重与血脂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大鼠,腹膜后脂肪组织中TNF-α基因的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正常大鼠;②NPYY5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干预后,肥胖大鼠腹腔内脂肪组织湿重与血脂水平均明显降低,腹膜后脂肪组织中TNF-α基因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肥胖对照大鼠。结论:侧脑室注射NPY Y5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可显著降低肥胖大鼠的体脂、血脂,其机制可能与腹膜后脂肪组织TNF-α基因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 神经肽受体Y 基因疗法 肥胖症 降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洪琴 池霞 +11 位作者 杨蕾 张敏 刘晓 张敏 戴家振 解雅春 姚天红 俞倩 潘丽朝 陈荣华 郭锡熔 童梅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82-1586,共5页
目的 :调查南京市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5~6月抽取南京市主城区6家幼儿园3~6岁儿童共400名,通过自制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及母亲育儿压力量表对其母的育儿压力... 目的 :调查南京市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5~6月抽取南京市主城区6家幼儿园3~6岁儿童共400名,通过自制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及母亲育儿压力量表对其母的育儿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母亲育儿压力值分别为:3岁组(82.86±13.55)分、4岁组(86.72±15.92)分、5岁组(82.50±12.88)分、6岁组(86.12±14.57)分、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F=2.29,P=0.08)。不同性别儿童的母亲育儿压力值分别为:男孩(84.88±14.93)分,女孩(84.23±13.95)分,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t=0.43,P=0.67)。在调查的33项有关母婴健康状况、育儿环境、母亲自身职业相关的因素中,母亲流产史(P=0.041)、目前健康状况(P=0.003)、住房面积(P=0.010)及近期工作量增减(P=0.022)与母亲育儿压力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亲生理及心理健康对其育儿压力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关注儿童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育儿母亲的身心健康,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儿压力 母亲 学龄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脂联素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晓南 陈荣华 +2 位作者 潘亚 Tommy Olsson Olle Hernell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共4页
目标:探讨脂联素在人类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以及糖皮质激素和PPARγ激动剂对脂联素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real-time摇RT-PCR方法观察了16名成人腹部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以及与肥胖的关系。通过体外培... 目标:探讨脂联素在人类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以及糖皮质激素和PPARγ激动剂对脂联素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real-time摇RT-PCR方法观察了16名成人腹部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以及与肥胖的关系。通过体外培养,观察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和/或PPARγ激动剂(troglitazone,TGZ)对不同部位脂肪组织脂联素的表达和分泌的调控作用。结果: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丰富但无显著部位差异,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水平与BMI呈显著负相关(r=0.56,P<0.05)。体外培养24h后,TGZ处理组脂肪组织脂联素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皮下:70%;网膜:102%),且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的分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EX则下调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水平36%,TGZ可逆转这种抑制作用。结论:网膜脂肪组织中脂联素mRNA的表达随BMI增加而下降,并受到糖皮质激素及PPARγ激动剂调控。脂联素的部位特异性表达和调控可能是内脏型肥胖连接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脂肪组织 部位特异性 B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基因在3T3-L1脂肪前体细胞诱导分化中表达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季东林 李晓琼 +3 位作者 郭锡熔 张敏 潘晓勤 陈荣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观察脂联素基因mRNA在3T3-L1脂肪前体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前体细胞,应用MIX、地塞米松、胰岛素诱导其分化,采用RT-PCR技术检测诱导分化不同时间(0~10天)脂肪细胞中脂联素基因mRNA的表达水... 目的:观察脂联素基因mRNA在3T3-L1脂肪前体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前体细胞,应用MIX、地塞米松、胰岛素诱导其分化,采用RT-PCR技术检测诱导分化不同时间(0~10天)脂肪细胞中脂联素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脂联素基因低表达于3T3-L1脂肪前体细胞中,并随脂肪前体细胞分化成熟,该基因表达水平呈逐渐上调趋势,除在诱导剂作用后第0天与第2天、第1~2天、第3~4天、第6天与第8~10天、第7~10天各时段内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时段之间表达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3T3-L1脂肪前体细胞分化过程中脂联素基因表达逐渐上调,可能有利于脂肪细胞的分化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基因 3T3-L1脂肪前体细胞 细胞分化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内源性多肽的表达及与眼发育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楠 张昕 +4 位作者 史春梅 张青宇 郭锡熔 池霞 童梅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研究斑马鱼发育过程中内源性多肽的表达规律以及与眼发育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0、48 h斑马鱼胚胎进行多肽质谱分析,筛选发育过程中的差异多肽,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差异多肽对应的前体蛋白及前体基因,从中筛选与眼发育相关的... 目的:研究斑马鱼发育过程中内源性多肽的表达规律以及与眼发育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0、48 h斑马鱼胚胎进行多肽质谱分析,筛选发育过程中的差异多肽,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差异多肽对应的前体蛋白及前体基因,从中筛选与眼发育相关的内源性多肽。结果:研究共筛选得到差异多肽232条。理化特性分析发现分子量均分布在2 000 Da以下,等电点主要以弱酸和弱碱性为主,中性极少。生物信息学发现Vitellogenin(VTG)、Titin(TTN)基因编码的前体蛋白富集较多与胚胎发育和眼发育相关的差异多肽。信号通路分析(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发现差异多肽的分子功能和生理系统功能与胚胎发育相关,差异多肽富集信号通路包括轴突介导的信号通路、FAK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这些信号通路与眼发育密切相关。结论:斑马鱼胚胎期发育过程中内源性差异多肽理化特性稳定,与胚胎发育密切相关,并可能通过相关信号通路来影响眼发育,将为眼发育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机制研究奠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多肽 眼发育 斑马鱼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支气管哮喘96例血清IL-13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海平 郭锡熔 +1 位作者 陈吉庆 陈荣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2-38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IL-13水平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3、总IgE水平,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同时计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哮喘组患儿血IL-13... 目的:探讨血清IL-13水平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3、总IgE水平,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同时计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哮喘组患儿血IL-1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哮喘组血IL-13水平与ECP、总IgE及EOS计数均呈正相关。结论:血IL-13水平与儿童哮喘发病间可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3 支气管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IGE 嗜酸性粒细胞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儿童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治疗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9
作者 彭璐婷 李晓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充足的营养不仅是维持机体生存的基础,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然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疾病状态下住院患儿营养消耗和营养不良的现象令人担忧,病程迁延和重症患儿住院期间营养状况甚至呈进行性恶化趋势[1]。
关键词 营养治疗 营养风险筛查 住院儿童 儿童生长发育 营养不良 住院患儿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胚胎肺泡发育形态学观察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洋 周晓玉 +3 位作者 郭凯 阚清 浦潇丹 郭锡熔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82-1284,1298,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胚胎肺泡发育形态学变化,建立连续系统的胎肺发育形态学资料。方法:自SD大鼠孕16 d起,分别取孕16、19、21 d胎鼠肺脏行HE切片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胚胎16 d胎肺开始出现上皮性管道,形成支气管众多分支,上皮细胞呈高柱... 目的:观察大鼠胚胎肺泡发育形态学变化,建立连续系统的胎肺发育形态学资料。方法:自SD大鼠孕16 d起,分别取孕16、19、21 d胎鼠肺脏行HE切片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胚胎16 d胎肺开始出现上皮性管道,形成支气管众多分支,上皮细胞呈高柱状,围绕排列成环形;在胚胎19 d肺泡腔逐渐扩大,出现板层小体和2型肺泡上皮细胞;在胚胎21 d肺泡分隔增多,腔体扩张,间质变薄,同时板层小体数目增多。结论:大鼠胎肺发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一直延续到生后。板层小体的出现是肺泡2型上皮细胞分化的标志,且其数目随着发育而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发育 肺泡上皮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哮喘豚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青 葛传生 郭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1262-1264,共3页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 (TP)干预对急、慢性哮喘豚鼠模型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A组 (哮喘组 )、B组 (干预组 )、C组 (慢性哮喘组 )、D组 (慢性干预组 )、E组 (对照组 )。建立豚鼠哮喘模型 ,分别于最后一次...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 (TP)干预对急、慢性哮喘豚鼠模型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A组 (哮喘组 )、B组 (干预组 )、C组 (慢性哮喘组 )、D组 (慢性干预组 )、E组 (对照组 )。建立豚鼠哮喘模型 ,分别于最后一次诱喘后 4h取肺组织常规切片染色 ,进行气道壁、气道和血管平滑肌及肺泡壁的图像分析和炎性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各哮喘组段、细支气管壁内及周围大量炎性细胞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 (Eos)浸润 ,管腔内气道黏膜脱落 ,可见大量分泌物。慢性哮喘组段、细支气管及血管平滑肌增生肥厚。各干预组炎性细胞减轻 ,管腔内炎性渗出物减少或消失 ,慢性干预组气道及血管平滑肌增生肥厚等被抑制。结论 :推测TP能减少气道炎性分泌物 ,减轻段、细支气管炎性细胞特别是Eos的浸润 ,抑制气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哮喘 豚鼠 肺组织 病理变化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学龄儿童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Trp64 Arg变异的检出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莫宝庆 陈荣华 +2 位作者 郭锡熔 李晓南 刘倩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目的 探讨β3 肾上腺素能受体 (β3 AR)Trp6 4Arg变异在南京市学龄儿童中的分布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用基因多态性分析方法对 177名儿童的 β3 AR基因型进行调查分析 ,并测量其身高、体质量 ,计算体重指数 (BMI)。结果 调查对象中... 目的 探讨β3 肾上腺素能受体 (β3 AR)Trp6 4Arg变异在南京市学龄儿童中的分布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用基因多态性分析方法对 177名儿童的 β3 AR基因型进行调查分析 ,并测量其身高、体质量 ,计算体重指数 (BMI)。结果 调查对象中有Trp6 4Arg基因型的分布 ,以女童肥胖者为多。有Trp6 4Arg变异的女童 ,其BMI高于无变异者。结论 南京市学龄儿童中有β3 ARTrp6 4Arg变异基因型的分布 ,其与女童的肥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儿童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 Trp64Arg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sspeptin/GPR54系统与促性腺轴及青春期发育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宝生 李晓南 陈荣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23-232,共10页
关键词 青春期发育 GPR54 下丘脑-垂体-性腺 性腺轴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系统 黄体生成素 卵泡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BP基因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大鼠前额叶皮层表达的研究
14
作者 洪琴 池霞 +4 位作者 陈荣华 郭锡熔 费莉 郭梅 潘晓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23-1125,1137,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动物模型SHR大鼠前额叶皮层MOBP基因表达情况,分析其在ADHD病理生理学中的意义。方法:应用RT-PCR、免疫组化、电镜技术检测该基因mRNA、蛋白表达情况以及轴突髓鞘形态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SHR大鼠...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动物模型SHR大鼠前额叶皮层MOBP基因表达情况,分析其在ADHD病理生理学中的意义。方法:应用RT-PCR、免疫组化、电镜技术检测该基因mRNA、蛋白表达情况以及轴突髓鞘形态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SHR大鼠脑组织中MOBP mRNA表达水平(35.78±6.0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WKY大鼠(69.41±7.43)%(P<0.01);免疫组化结果提示SHR大鼠前额叶皮层髓鞘着色显著变浅、稀疏,着色面积占总面积比例(7.43±3.51)%较对照组WKY(14.39±5.82)%明显减少(P<0.05);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部分SHR大鼠髓鞘放射性结构呈直线性分布。结论:MOBP基因在SHR中的表达下调可能通过参与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结构和功能,在ADHD病理机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症 MOBP RT-PCR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系膜增殖性肾炎临床及病理分析
15
作者 胡玲 高燕勤 +1 位作者 陈荣华 黄松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9-210,共2页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儿童 肾病综合征 病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源性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胶原合成的比较研究
16
作者 钱明 甘卫华 +5 位作者 潘晓勤 费莉 郭梅 黄艳军 徐颂周 陈荣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57-2059,共3页
目的:探讨内外源性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胶原合成的作用。方法:将HK2细胞分为5组:(1)对照组;(2)TGF-β15μg/L刺激组;(3)CTGF 5μg/L刺激组;(4)TGF-β15μg/L刺激+CTGF反义ODN3 mmol/L干预组;(5)TGF-β15μg/... 目的:探讨内外源性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胶原合成的作用。方法:将HK2细胞分为5组:(1)对照组;(2)TGF-β15μg/L刺激组;(3)CTGF 5μg/L刺激组;(4)TGF-β15μg/L刺激+CTGF反义ODN3 mmol/L干预组;(5)TGF-β15μg/L刺激+CTGF正义ODN 3 mmol/L干预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胶原Iα1(Col Iα1)、胶原IVα1(Col IVα1)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结果:TGF-β1刺激可使HK2细胞Col Iα1、Col IVα1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CTGF刺激则无此作用,CTGF反义ODN可拮抗TGF-β1刺激引起Col Iα1、Col IVα1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正义ODN无拮抗作用。结论:内源性CTGF介导了TGF-β1刺激引起的HK2细胞胶原合成,外源性CTGF对HK2细胞胶原合成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肾小管上皮细胞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妊娠中期血铅水平与产时血铅水平的相关研究
17
作者 梁沂 秦锐 +1 位作者 赵人琤 陈荣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了解南京市孕妇的血铅水平 ,探讨孕期血铅水平对生产方式的影响。方法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 15 8名孕中期妇女及 2 15名产妇进行了血铅测定 ,并对其中配对的 12 0例血铅进行了相关分析 ;根据分娩方式将产妇分为顺产组和剖... 目的 :了解南京市孕妇的血铅水平 ,探讨孕期血铅水平对生产方式的影响。方法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 15 8名孕中期妇女及 2 15名产妇进行了血铅测定 ,并对其中配对的 12 0例血铅进行了相关分析 ;根据分娩方式将产妇分为顺产组和剖宫产组 ,观察两组间血铅水平的差异。结果 :孕妇孕中期血铅水平为 (0 .2 89± 0 .0 5 0 ) μmol/ L,产时血铅水平 (0 .2 42± 0 .0 49) μmol/ 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t=1.97,P<0 .0 5 ) ;12 0例配对血铅分析显示 ,孕中期血铅与产时血铅显著相关 (r=0 .2 0 8,t=2 .0 8,P<0 .0 5 )。剖宫产产妇的产时血铅水平为 (0 .2 5 6± 0 .0 5 0 )μmol/ L ,高于顺产产妇的 (0 .2 32± 0 .0 5 0 )μmol/ L ,差异有显著性 (t=1.97,P<0 .0 5 )。结论 :孕期妇女血铅水平呈动态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妊娠中期 血铅 分娩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酸对醛固酮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闫闫 黄松明 +6 位作者 丁巍 张爱华 冯泉城 费莉 郭梅 潘晓勤 陈荣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6-361,共6页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对醛固酮(aldosterone,ALD)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LD(100nmol/L)诱导组、ALD(100nmol/L)+RA(5μg/ml...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对醛固酮(aldosterone,ALD)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LD(100nmol/L)诱导组、ALD(100nmol/L)+RA(5μg/ml)干预组、ALD(100nmol/L)+RA(25μg/ml)干预组、ALD(100nmol/L)+线粒体呼吸链酶抑制剂rotenone(ROT,10μmol/L)干预组。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钙粘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磷酸化水平;DCFDA荧光法定量检测活性氧(ROS)表达情况。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醛固酮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从原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转变为长梭形肌成纤维细胞样形态;Vimentin和α-SMA表达显著上调,E-cadherin表达下降;ERK1/2磷酸化水平增高;活性氧族(ROS)释放显著增高。②不同浓度的RA(5μg/ml,25μg/ml)及ROT(10μmol/L)干预组与ALD(100nmol/L)诱导组相比,Vimentin mRNA和α-SMA蛋白表达下调,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上调;ERK1/2磷酸化水平下降;活性氧族(ROS)表达显著下降。结论:RA能够抑制醛固酮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RA对EMT的负性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ROS引起的ERK1/2信号转导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转分化 醛固酮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海马注射神经肽Y Y2受体反义基因对大鼠学习记忆影响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池霞 陈荣华 +4 位作者 郭锡熔 龚海霞 费莉 丁胜利 倪毓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肽Y Y2(NPY Y2)受体在大鼠学习记忆中的作用。方法:双侧海马插管,注射Y2受体的反义、错义寡核苷酸或生理盐水,采用跳台法记录训练期的错误次数(学习成绩)、记忆测试期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记忆成绩)。结果:注射Y2受体反义... 目的:探讨神经肽Y Y2(NPY Y2)受体在大鼠学习记忆中的作用。方法:双侧海马插管,注射Y2受体的反义、错义寡核苷酸或生理盐水,采用跳台法记录训练期的错误次数(学习成绩)、记忆测试期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记忆成绩)。结果:注射Y2受体反义寡核苷酸组大鼠训练期的错误次数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而记忆测试期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缩短,错误次数显著增加,提示该组大鼠记忆能力受到显著损害。结论:NPY Y2受体参与了大鼠的记忆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学习记忆 神经肽 反义基因 反义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20
作者 鲍华英 陈荣华 +3 位作者 潘晓勤 黄文彦 孙骅 吴元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8-239,274,共3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系膜细胞活性(A值),并与地塞米松进行比较。结果:当姜黄素浓度≥6.25μmol/L时,...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系膜细胞活性(A值),并与地塞米松进行比较。结果:当姜黄素浓度≥6.25μmol/L时,系膜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且表现为浓度依赖性;当姜黄素浓度≥50 μmol/L时,姜黄素抑制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强于地塞米松(P<0.05)。结论:姜黄素能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且作用强于地塞米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系膜细胞 细胞增殖 四甲基偶氮唑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